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801660 上传时间:2023-07-2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十(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年级上册素质教育优化设计语文期终测试B(十)一、积累运用(30分)1 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3分) 滞笨( ) 两栖( ) 风雪载途( ) 箱qi( ) 耗( ) 归ji( )2、圈出下面短语中的错别字,并订正到田字格中(3分) 大廷广众 唯妙唯肖 消声匿迹 无动于中 频临绝种 炯然不同3默写填空。(每空1分,共10分)归园田居中最能表现诗人摈弃尘俗,躬耕自食,归返自然意愿的诗句是_,_。爱莲说中比喻君子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_,_。三峡中“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此句与唐朝李白的“ , ”两句诗是一致的。陋室铭中描写居室环境之雅的句子是_,_。王维使至塞上

2、中有一对偶句,抓住沙漠中典型的景物进行刻画,写出了塞外奇特的壮丽风光,被誉为“千古壮观”的名句。这个对偶句是“_,_。4.语言的创新与应用。(8分,每小题2分)读一家股迷,回答问题。夫妻俩都是股迷,平日看电视炒股,儿子跟着看,也成了小股迷。期中考试后,儿子拿着成绩单回来了:“这回成绩都翻红了吗?”爸爸问。“数学飙升,98分;政治微涨,88分;英语盘整,80分;语文止跌企稳,78分;物理微跌,75分;化学大跌,60分。”儿子回答。“目前大盘走势看好,希望全盘上扬,再创新高。”妈妈听后说。(1)请用“”标出“儿子”答话中套用的股市术语。_(2)“翻红”在这里指什么意思?_(3)妈妈的话是什么意思?

3、_(4)时代的发展也在丰富着汉语词汇,如“计生”(有计划地生育)、“下海”等。你是否可以举几个例子?5、将下列对联补充完整。(3分) 上联:郭沫若向往光明勾画天上街市下联:陶渊明 6、综合展示台:走上辩论台(3分)在班级讨论“上网利弊谈”时,你的观点是: ,理由是 。二、阅读与欣赏(50分)文段(一)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_(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

4、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_(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

5、丙7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只填序号)。(2分)8“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处(只填序号)。(2分)9写送子上车时,父亲对儿子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这话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心情是(2分)( )A怕儿子力气小不堪重负,便由自己外出张罗,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理解。B怕给儿子添麻烦,便由自己去买橘子,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关怀。C怕儿子年轻气盛惹是非,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担心。D怕儿子无知受骗,便由自己包下活计,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爱护。10“我赶紧

6、拭干了泪”的原因是(2分)( )A怕父亲因“我”流泪而伤心。B为自己这么大还流泪而羞愧。C怕父亲说“我”不坚强。D怕别人笑“我”幼稚。11“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这句话从哪两方面描绘父亲的形象?答案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外貌心理 B动作 语言C外貌动作 D语言 心理12联系全文看,多次写到父亲的背影,其主要目的是(2分)( )A表达对父亲的深挚的怀念。B表达了对父亲非凡经历的赞叹。C表达了对父亲自暴自弃的惋惜。D表达了对父亲碌碌无为的感慨。文段(二)苏州园林里都有假山和池沼。假山的堆叠,可以说是一项艺术而不仅是技术。

7、或者是重峦叠嶂,或者是几座小山配合着竹子花木,全在乎设计者和匠师们生平多阅历,胸中有邱壑,才能使游览者攀登的时候忘却苏州城市,只觉得身在山间。至于池沼,大多引用活水。有些园林池沼宽敞,就把池沼作为全园的中心,其他景物配合着布置。水面假如成河道模样,往往安排桥梁。假如安排两座以上的桥梁,那就一座一个样,决不雷同。池沼或河道的边沿很少砌齐整的石岸,总是高低屈曲任其自然。还在那儿布置几块玲珑的石头,或者种些花草:这也是为了取得从各个角度看都成一幅画的效果。池沼里养着金鱼或各色鲤鱼,夏秋季节荷花或睡莲开放,游览者看“鱼戏莲叶间”,又是入画的一景。13文段说明的中心内容是(2分)( )A苏州园林里有假山

8、和池沼。B苏州园林中假山和池沼的配合显示出艺术美。C苏州园林中的池沼大多引用活水。D苏州园林中假山的堆叠是一项技术。14这段文字的说明顺序是(2分)( )A总分 B分总 C总分总15句中“鱼戏莲叶间”加引号的作用是(2分)( )A表示引用B表示强调C表示特定称谓D表示讽刺或否定16这段文字运用的说明方法是(2分)( )A列数字B作诠释C分类别D作比较17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2分)( )A“大多”、“往往”等词语用得极有分寸,既不夸大又不缩小,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严密性。B最后一句话中的“又”字,既呼应了前文中石岸的修砌,石头的布置和花草的栽种都已“入画”的介绍,又强调“鱼戏莲叶间”的成画效果,

9、体现语言运用的连贯性。文段(三)谁与我同行上初中时,学校每周总有二三晚的补习课。家中离学校有三里来路地,白天不觉怎样,三蹦两跳便到了学校,夜晚就悚然了。过一片稻田,翻一座山岭,而过岭是极惧怕的。一条窄窄的山道,铺着青石,是乡村独轮车行的路。两旁是过人的小树林,风一吹来,飒飒作响。间或林子里有夜莺和爬行动物鸣叫,全身毛孔大张,一身冷汗。有月亮时,从密密的枝桠间透出些淡淡的光亮来,洒在青石路上,行来可稍见轻松些;若遇伸手不见五指的夜晚,心口便如兜着一只小兔。这时就想起母亲的话来,将头顶的毛发尽力往上梳,露出亮亮的额头来。母亲说,年轻人额头有团火,能驱妖捉魔。走夜路最怕的是碰上“鬼”这东西,尽管谁也

10、没见过。总之,晚上补习归来,见四周漆黑,便无端想起了“鬼”来。父亲见我害怕,便说:“胆是锻炼出来的,你应该时时想到你是男子汉。”一天晚补习归来,刚上山岭,便见前面几十米远的地方有个火把在移动。我高兴极了,心里也不再有惧怕。我加快步伐,想赶上那火把,结伴过岭。谁知我的步子加快时,那火把移动的速度也加快了。我的心顿时一阵惊跳,莫不是碰上老人们说的“鬼火”!夏天纳凉,老人们常说鬼的故事,都说荒郊野外有鬼火出没。一时间,我仿佛肩上压有千斤重担,两腿发软,寸步难移。想到了父亲的话,你是男子汉,我多少鼓了鼓勇气,艰难地一步步朝前走去。但当我放慢了脚步时,火把也放慢了移动的速度,始终与我保持几十米的距离。下

11、了山岭,便可见人家灯光了,我也松了一口气。一摸额头,却是一头的冷汗,深知那是吓的。下了岭走在平阔的田野上,那火把便在我眼前消失了。回到家中,我把这件怪事告诉了父亲,父亲却不以为然地说:“世上根本就没有鬼,夜晚的鬼火,是磷火。你在学校应该学过的,有啥害怕的。”以后,我每次晚上回来,都能见到山岭上一支火把走在我的前面,虽然害怕,但我壮着胆子跟在后面,它终究没有伤害于我,并照亮我夜行的路。渐渐地,我便不再害怕了,我想那是与我一样夜行的路人。那天,我告诉父亲,我不怕独自走夜路了。我甚至渐渐地感觉出夜行的快乐来 万籁俱寂,抑或虫鸣蛙叫,都有一份怡人的意境。这是不敢夜行之人所体会不到的。从那以后,火把便在我夜行时消失了。毕业后,母亲告诉我,那是父亲打的火把。18、小说描写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19、题目中的“同行”既指 ,又指 。(2分)20、小说的主人公是父亲,他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21、假如你是文中的“我”,听到母亲说打火把的是父亲时,你会想些什么?(2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