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801600 上传时间:2023-10-27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5.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测量长度和除法的认识(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量长度用厘米作单位量长度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4749页例1、例2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 获得成功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意义。5、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教育,要使用环保铅笔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c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难点: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图钉

2、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主题图。仔细观察第一幅图,提问:这些同学用了哪些方法去测量课桌的长度?测得的结果各是多少?为什么相同的课桌,测得的数量却不相同?仔细观察第二幅图,提问:怎样做才能使测得的数量相同?你知道有关测量哪些知识?学生看图,第48页情境图。2、小组活动。观察尺子,讨论:你知道了什么?反馈。教师小结:量长度最常用的工具是米尺,下图是米尺的一部分。厘米可以用字母cm表示,1厘米可以写成1cm。3、活动:(1)2厘米、3厘米怎样写?在米尺上分别指出2cm、5cm和8cm的长度。用手指比划一下,1cm大约有多长?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cm ?、学习新课 1、出示例1图,仔

3、细观察,图上有什么?看了这幅图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样知道的,说 一说?观察思考全班交流2、小结:3、学习例2,怎样用尺子去量铅笔的长度呢?看书,小明和小红是怎么量的? 小明和小红量的这支铅笔有多长?填在书上。操作:量一量自己铅笔的长度。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量的过程。小组交流。说一说:怎样用米尺量物体的长度?4、课堂小结三、课堂活动1、量一量自己的手指,看哪个手指的宽大约是1cm。独立活动。小组交流。反馈2、量一量数学课本的长和宽各是多少cm。独立活动。小组交流。反馈四、课堂小结。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051页例3以及课堂活动教学目标:1、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4、2、体会dm的含义,建立1dm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分米与厘米间的进率。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d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并 获得成功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意义。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用dm作单位掌握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并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难点:体会dm的含义,建立1d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图钉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谈话,引入新课二、学习新课1、看书教材第50页方框文字,你知道了什么?小组活动。观察尺子,讨论:1分米有多长?分米也可以用字母表示吗

5、?反馈。教师小结:分米可以用字母dm表示,1分米可以写成1dm。2、活动:数一数1dm里面有几个1cm ?1cm大约有 手指那么宽,哪1dm大约是几个手指那么宽?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dm ?3、出示例3图,仔细观察,图上有小朋友在干什么? 怎样用尺子去量 桌子的长和宽呢?操作:量一量自己桌子的长和宽。然后小组交流,说一说量的过程和结果。全班交流4、课堂小结三、课堂活动1、在三角尺或直尺上比一比,自己一诈大约有多长?独立活动。小组交流。反馈2、量一量自己凳子的长和宽,记下量的结果。独立活动。小组交流。反馈四、课堂小结。第3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254页练习十一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

6、中,体会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巩固1cm、1dm的实际长度观念。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意义。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难点:巩固1cm、1d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直尺、正方体等教学过程:一、认一认练习十一第1题。独立活动,填在书上。反馈口口一、量一量1、练习十一第2题。量一量,比一比,谁的手掌最宽?小组活动。先比一比然后交流反馈2、练习十一第3题。小组活动。先把小组同学的书叠在一起,量一量有多厚。反馈3、练习

7、十一第4题。量一量,比一比,谁的手掌最长?小组活动。量一量,比一比手臂的长度,把结果填在表中。反馈。谁的手臂最长?你想到了哪些数学问题?4、练习十一第5题。小组活动。量一量,文具盒的长度。反馈。说一说文具盒的长度。三、议一议1、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2、小组交流3、反馈四、思考题1、先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2、画一个最大的正方形。怎样画最大?五、课堂小结。用米作单位量长度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56页例1、课堂活动以及练习十二第12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和操作,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知道米与厘米之间的进率。2、与同学合作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丰富的实践活动逐步正确掌握测量方法,获得积极的 情感体验

8、。3、通过看一看、量一量、说一说,发展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教学重点:建立1米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学难点:体会cm的含义,建立1c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米尺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出示主题图。学生看图,第55页情境图。说说这是什么地方?要想知道黑板的长度,同学们有办法吗?操作:请两位同学用学生尺量黑板的长度。你有什么感觉?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看书55页。2、教师介绍米尺。认识米尺,1米的长度。小结:量比较长的物体通常用米作单位。米可以用字母m表示,1米可以写成1m。板书课题:用米作单位量长度3、认识米尺,建立1米的观念小组活动观察米尺,看一看、比一 比,感受1米有多

9、长? 1米里面有多少厘米?反馈:你知道了什么?用手指比划一下,1m大约有多长?想一想: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1m ?量哪些物体的长度可以用米作单位?二、用米作单位进行测量1、学习例1。小朋友还记得用厘米作单位测量较短的物体的方法吗?用这种方法以小组为单位,用米尺去测量黑板的长和宽。把结果填在书上。小组活动全班交流。你是怎样测量的?结果是多少?2、课堂小结三、课堂活动1、相互量一量自己的身高,填在表中。小组活动反馈2、找一找教室里长度大约是1米的物体,并实际量一量。独立活动。小组活动反馈四、课堂作业独立完成练习十二第12题第2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5859页练习十二教学目标:1、在练习活动中,体会

10、建立统一长度单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2、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3、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4、在测量活动中初步感受测量长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测量长度在日常生活中的重 要意义。教学重点:在经历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中,获得成功体验。教学难点:巩固1m的实际长度观念。教具、学具:实物展示台、米尺、卷尺教学过程:一、量一量1、练习十二第3题。量一量,比一比。小组活动。连续作5次立定跳远,并把每次跳的距离记录在书上的表中小组交流。跳得最远的一次是多少?跳得最近的一次是多少?2、练习十二第4题。同桌活动。把两臂伸直,用卷尺量一量,两臂间的距离和身高,然后比一比。反馈。你

11、发现了什么?二、议一议1、练习十二第5题。、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小组交流。蜗牛赛跑的距离是多少?你是怎么想的?、反馈。全班交流2、练习十二第6题。、观察图你知道了什么?、小组交流。绳子原来有多长?你是怎么想的?、反馈。全班交流3、练习十二第7题。可以用哪些办法量出树干一周的长度?全班交流四、家庭作业:练习十二第8题。五、课堂小结。除法的初步认识第1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8页例1、例2,课堂活动第12题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抽象出除法算式。2、能认识并初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会读除法算式。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

12、重点:在操作活动中认识除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小棒、圆形等教学过程:一、分一分,说一说每人用24根小棒,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平均分成4份每3根一份二、分一分,认识除法算式1、认识“宁”拿出8个小,平均分成4堆,每堆有几个?学生操作口答。你能不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8个、4堆、每堆有2个之间的关系呢?2X4=84X2=8还可以用什么算式来表示呢?教师:还可以用这样一个算式来表示:8宁4 = 2 (板书)谁知道8-4 = 2是什么算式 吗?给各部分取个名字。板书:84=2被除数 除法除号商怎么读这个算式呢?学生试读。结合分的过程,说一

13、说8、4、2分别表示什么?小结:把几个东西平均分成几份,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个除 法算式来表示。三、分一分,用除法算式表示结果1、体育委员安排12个小朋友跳绳,每3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学生操作写出算式板书12 宁 3 = 4说一说各部分的名称。板书被除数除数 商说一说12、3、4分别表示什么?2、小结:今天我们对除法进行了初步认识,要分的总数作被除数,平均分成的份数和每份 数作除数或商。四、课堂活动1、摆一摆,填一填2、圈一圈,填一填五、课堂总结第2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69页例3、例4,课堂活动第3题教学目标:1、在分一分的操作活动中,体会除法算式的意义。2、能认识并初

14、步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3、在用算式表示分东西的过程中体验数学的简捷性,从而激发进一步学好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教学难点:理解除法算式中各部分的意义 教具、学具:视频展示台、小棒、圆形等教学过程:一、分一分,说一说每人用24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3根一份。按两种要求分一分,并在小组内交流分的过程。说一说算式和各部分的名称。二、分一分,认识被除数和除数1、学习例3理解题意。24支铅笔,每6支装一盒,可以装几盒用小棒表示铅笔。拿出24根小棒,每6根装一堆,可以摆几堆?学生操作口答。你能用一个算式来表示刚才摆的过程吗?板书24宁6=4教师:24表示被分的数是被除数,按每6支装一盒进行分的,是除数,可以分4盒是 商。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24、6、4分别表示什么?小结:把几个东西按每份的个数是一样多去分,可以分几盒。这个过程和结果可以用一 个除法算式来表示。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