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800278 上传时间:2023-07-0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786.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北方羊肚菌设施大棚栽培技术栽培管理技术细节土地整理按照每亩地150-200斤的生石灰用量均匀施撒后,翻耕25-30cm,之后按照1.0-1.2m宽起厢开沟,沟宽20-25cm,深5-10cm;如果土壤结构松散,优选沟将菌种剥去外源营养袋,揉碎至0. 5-10cm大小粒径的颗粒,如若菌种偏干, 水分在55%以下,可用千分之五的磷酸二氢钾水溶液预湿菌种至65%-70% (手捏 有轻微水渍),播种后萌发效果较好;菌种偏干,播种后土壤湿度也较干,则 菌种萌发效率较差。播种与覆土播种前调节土壤湿度至20-25%左右,即手捏成团,丢地即散,或农作物种 植时种子萌发的最适湿度为宜,或田地土壤在耕作时不粘工具

2、时即为适宜的羊 肚菌播种湿度。图土壤湿度判断干(左)、适中(中图)、湿(右)沟播或撒播沟播时,将揉碎的菌种按照每亩地的300-350斤的用种量均匀 的撒在开好的小沟内,之后平整厢面,实现沟播覆土 5cm;撒播时,按照每亩 300-350斤的用种量,将菌种均匀的撒在箱面上,用小型旋耕机在厢面上旋土 10cm深,实现菌种和土的均匀混合,或用小型开沟机,在原有开沟位置开沟,A将沟内的土翻至厢面上,实现覆土 3-5cm外源营养袋补料技术正常播种后1-2d,可观察到菌种表面菌丝开始萌动萌发有约1cm纤细的菌 丝;2-3d,部分菌种之间的菌丝可连接成稀疏的菌丝网络,土壤表面可见有稀 疏的菌丝;5-7d菌丝

3、量增大后可摆放外源营养袋。如前所述,最早外源营养袋 摆放时间为播种的同时摆放,最迟时间为播种后20d,严禁超过1个月。选择性使用地膜设施大棚通常能实现保湿、遮阳效果,可代替林下栽培中地膜的使用。当棚 子湿度不易控制(如沙性土壤)、光线过强或需要额外保温时,可按照林下栽 培的方法选择性使用地膜。棚内没有大风,因此地膜两边可每隔1-加压土块一 个,即能保湿又能起到通气的作用,避免两边压的过紧造成缺氧。发菌期管理发菌期间的管理和传统的大田栽培类似。设施大棚羊肚菌栽培可做到对水分 的精确控制,当播种前土壤湿度调节到位的情况下,中间发菌过程维持较长时 间满足养菌的需要,如无必要,尽量少浇水。当土壤表面发

4、白(土壤失水变干) 时,可轻微雾化喷水;如若为沙性土壤,失水较快,可在播种后选择覆盖地膜 或覆盖1cm厚的稻草,起到保水作用。越冬茬栽培时,可在冻土期来临前3-5d,上一次重水,确保整个冻土期土 壤不至于失水过多对菌丝造成伤害。当菌丝营养储备完全后,菌丝和菌核细胞 内的大量脂类物质可以保护菌丝免受冻害营养,成功越冬,因此务必要在冻土 期来临之前完成营养转化。秋冬茬和早春茬的羊肚菌养菌过程中可适度保持土 壤水分偏低,菌丝会优选在土壤内部而不是土壤表面生长,能形成更多的营养 菌丝储备营养,因此,一个重要的水分管理是“养菌阶段,如无必要,避免补 水”。由于大棚密闭性往往不严,会有少量的空气流通,因此

5、在整个养菌过程中, 可不必过多考虑氧气问题,当发现箱面上气生菌丝增多、直立时,代表氧气严 重不足,二氧化碳超标,此时可适度通风。催菇技术秋冬茬和早春茬在经历约45d的发菌和营养储备后,已经达到生理成熟;越 冬茬在冻土期结束后,前期已完成营养储备,现温度回暖,也达到了生理成熟 期;此时,可以通过技术手段,实现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简称催菇 技术。现实生产中,部分基地不经历催菇也能出菇,实际为自然生理成熟加之 环境条件合适发生的自然出菇,理想的催菇技术可实现潮次均匀、健壮的原基 发生和发育。催菇的原理性内容,参考书本羊肚菌生物学与栽培技术或本公众号其他 技术文章。具体操作主要在氧气刺激、光线

6、刺激、水分刺激、营养刺激和温差 刺激。具体做法如下:营养刺激:撤去外源营养袋,造成营养输送断裂,诱发出菇。当外源营养袋 的营养没有消耗殆尽时,且是一个易出菇品种时,可不撤袋;当外源营养袋发 生污染时,必须撤袋。氧气刺激:养菌期间棚子内一直处在低氧和高二氧化碳状态,催菇时,增大 通风,可有效的增加氧气含量,刺激转入生殖生长出菇。水分刺激:秋冬茬和早春茬在长期的养菌过程中,水分逐渐走低,此时进行 重水补水,可极大的刺激菌丝从营养生长到生殖生长的转变,具体操作是,通 过滴灌或沟灌或喷灌将厢面浇透,沙性土壤可分两次进行,两次间间隔12-24 小时;黏性土壤注意避免积水。温度刺激:催菇后,白天提高地表下

7、5cm处温度至8-12C,夜间降低棚内 温度(地表温度)至3-5C,拉大温差至10C以上,可有效的诱发原基发生。 催菇后不能再有低于0C的低温(地表温度),以免原基发生后冻伤夭折。催菇之后要经常观察原基发生情况。初始原基仅是菌丝相互的扭结,针尖状, 细小,不易发现;随后转为球形颗粒状,蚕籽大小,此时较为明显。无论是针 尖状大小还是蚕籽大小,均不可直接浇水,此时浇水容易造成缺氧和机械损伤, 造成原基夭折。此时的主要工作是,维持相对稳定的环境条件,出菇管理原基后约7-10d,原基可增高至12cm,菌柄和菌盖分化明显,可初见菌盖 雏形;此时,维持土壤湿度20%-25%,空气湿度85%-95%,散射光

8、照射,最低温 不低于4C,最高温不超过20C,12-20C是最佳的生长发育温度。该阶段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调节以雾化喷水为宜,水量宜小不宜大,可通过少量多次的方秋冬茬和早春茬在出菇管理中的难点是氧气含量的把控,目前没有关于羊肚 菌发育中对氧气和二氧化碳需求的科学数据,通常以个人经验为主,以进棚后 感觉呼吸畅快、清爽为宜,如出现“焖”的感觉,则是氧气不足,需增加通风; 另外,菇子初始菌柄菌盖长度相等,随着生长继续,菌盖长度明显长于菌柄长 度,当发现菌柄长度明显长于菌盖是,一个可能的原因就是棚子氧气含量不足, 同样需要增加通风量。为了规避通风造成棚内温度的大幅变化,秋冬茬和越冬 茬,在中午温度较高时

9、进行适度通风,早春茬的通风选择在傍晚或清晨进行。北方地区最大的特点是空气湿度偏低,因此通风的同时要密切关注棚内的空气 湿度,当菇子表面明显干燥粗糙时,或地表有轻微发表,或菇子顶部有收缩时, 则是空气湿度不足的表现,需通过喷雾增加空气湿度。也在通风的同时进行雾 化降温、增湿。正常的管理下,从原基到菇子成熟需要25-30d时间,温度低,菇子生长 缓慢,但菌肉较厚,单菇重量大;越冬茬的后期和早春茬中后期,环境温度较 高,子囊果通常色浅、肉薄。二潮出菇管理技术羊肚菌设施大棚的栽培通常能实现多潮次生长,多潮次与菌种品性、催菇技 术、栽培管理和设施条件有关。具体造作是在第一潮菇采收完毕之后,掀开棚 子,增

10、加棚内外的空气流通,让外部干空气进棚将空气湿度和土壤湿度降下来, 维持约3-7d,随后闭棚,参照前面催菇的方案进行上重水、保温、温差刺激诱 发新的原基发生。在第二茬菇子产量有保证的情况下,可不必再进行后面潮次 的催菇,后面的菇子由于土壤菌丝网络中的营养耗尽,菇子小,菌肉薄,没有 太大的经济价值。图第二茬菇子的状态采收与加工釆收标准和大田栽培标准一致,详见本公众号其他文章。秋冬茬和早春茬的 产品主要以鲜品销售为主,采摘的菇子不能带泥土或杂物,可根据市场的需要,采摘后削去泥脚,分装到特定规格的薄膜保鲜盒内运输流通,秋冬茬销售时, 天气已经转凉,通常直接通过快递系统即可进行远距离销售;早春茬出菇季节 正值仲夏,需在保鲜盒内放冰袋,可通过生鲜速配系统进行销售,必要时,需 要在泡沫盒内加覆吸水棉,保持菇子相对干燥并避免菇子相互之间的磕碰,影 响品相。越冬茬菇子采收季节大约在4-6月份,除后期少量菇子会走鲜销系统外,大部分将以干品销售为主无论是鲜销还是干销的菇子,采摘前一天,均避免喷水,否则容易造成菇子 水分过大,采摘和运输过程中的磕碰造成菇子菌盖破碎,影响品相;干菇则增 加烘烤成本。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