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校本教材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98745 上传时间:2023-07-12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一物理校本教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一物理校本教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高中物理新课标校本教材(转载)目录第一章:运动的描述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第三章:相互运动第四章:牛顿运动定律第五章:曲线运动第六章:万有引力与航天第七章:机械能守恒定律第一章:运动的描述1、参考系机械运动研究时,相对运动是本质。 判断物体静或动,标准就叫参考系。参考系在建立时,方便做题是原则。相对地球运动时,地面设为参考系。2、质点质点模型将物替,科学略画形和体。物体是否当质点,平动转动是界线。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3、时刻、位置、时间、位移时间时刻要分清,路程位移要仔细。时刻对应位置点,时间对应位移线。痕迹长度定路程,初末

2、位置定位移。路程标量位移矢,国际单位都是米。4、速度速度表征快与慢,位移来把时间比。它有方向是矢量,单位换算莫轻视。速度变化需时间,渐变特点应体会。变化快慢怎表示,物理引入加速度。5、加速度a是矢量有正负,表征速度变化率;a为正时是加速,a负表示在减速。a大仅表变速快,a小或有大速度。av大小各有“源”,两者间接有联系。6、匀速直线运动等时间有等位移,位移时间成正比。比值大小是速度,状态不变v如一。7、匀变速直线运动深刻理解匀变速,速度匀变a恒值。等时间内速等变,速度有恒“变化常”。8、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平均速度应注意,哪些时间与位移。该段位移比时间,

3、谨举公式莫乱思。瞬时速度须明确,某时某地某物体。无限短的时间内,平均速度求极值。第二章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1、 Vt=V0+at2、 S= V0t+at23、v -v=2as速度公式居第一, 位移公式应熟记。速位关系是推论, 三式都是矢量式。4、S=aT25、V = V6、V =等时相邻相位移, 求差总有一定值。时间位移两中点, 时间中点速较低。7、vy=gt8、h= gt29、vy=2gh自由落体上下抛, 运动性质相似的。g是恒量匀变速,隐含条件究仔细。10、V1:V2:V3=1:2:3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1、S1:S2:S3=1:4:912、S:S:S=1:3:5

4、13、t1:t2:t3=1:():()基本公式作化简, 理解四个比例式。匀减速车停上时, 四个比例也成立。三追及问题解题方法:1速度临界2时间关系3位移关系运动过程究题义, 示图主干是位移。各段时间加速否, 速度标在各位置。追及问题求解时, 一个条件两关系。临界状态抠字眼, 速度相等当钥匙。第三章 相互作用一、 三种常见性质力1、 重力:G=mg地球吸物生重力,重力质量成正比。G之大小虽有变,方向永远是竖直。重心等效作用点,重心中心两码事。重心可在物体外,重力必施重心处。2、 弹力:F=kx弹力是因形变生,方向垂直接触面。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弹力效果是恢复,张力突变不用时

5、。弹簧弹力不计算,胡克定律细体验。弹簧形变需时间,弹簧弹力渐变之。3、摩擦力:f动=uFV摩擦阻物相对移,两物相互舍不得。静物可受动摩擦,摩擦亦可为动力。静摩具有被动性,平衡方法定大小。两物材料定u值,动摩可用公式算。二、 受力分析,力的合成与分解1、矢量、标量与运算学习每个物理量,首先弄清标和矢。标量运算代数法,方向正负时有啦。矢量分合较抽象,效果替代是实质。几何法则为根本,其它计算是辅助。2、力的合成:两力求合有唯一,多力求合莫重复。夹角说明力方向,箭头应与端点齐。3、力的分解:分解一个已知力,不限条件无意义。实际效果定方向,相互垂直两分力。三、 共点力的平衡:1、 共点力:如果您需要使用

6、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平衡概念记定义,认真体会共点力。力线相交于一点,无论交点在哪里。2、 共点力的平衡条件:共点诸力欲平衡,合力为零是原则。因题建立坐标系,纵横分别求合力。纵横合力为零时,不是匀速即静止。二力平衡最基本,等大反向异性力。三力平衡遵拉密,矢量封成三角形。3、 极值问题计算方法:三力平衡极值题,若有一力是定值。其它二力观变化,直角恰是临界时。4、 动态问题思考方法:已知各边长度时,两种三角可相似。力与长度互对时,动态平衡解题易。第四章 牛顿运动定律一、 牛顿第一定律:物体不受外力时,直线匀速或静止。物体保持原状态,不需外力来维系。企图保持原状态,物体惯性是性质。惯性只由质量

7、定,量度大小是维一。二、 牛顿第二定律:F=ma第二定律究“变速”,数学描述有公式。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外力使物速度变,如若速度必受力。可代表研究体,是速度变化率。深刻理解受外合,牢记是合外力。等号好似一架桥,F因a果相联系。方向相同“影”随“形”,如有变化必“同步”。三、 牛顿第三定律:第三定律论相互,两物相互把力施。正确理解须画图,受施物需辨仔细。二力施于两物上,实与平衡没关系。同时等大同变化,方向相反同性质。四、 找力顺序是一重、二弹、三摩擦:物爱重力竖直下,弹力有无细辨析。动静摩擦是难点,两物相互舍不得。题目若有他“外力”,细抠“字眼”究含义。增减变化无规律,突变

8、渐变都可以。五、 直线运动列方程技巧:运动方向用“牛二”,垂直方向用“牛一”。摩擦公式作“纽带”,力的效果有联系。根据要求解未知,数学运算要仔细。最后代入已知量,国际单位要统一。六、 周期性外力题:定值外力施物体,方向改变呈周期。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A方向作周期变,时快时慢增位移。七、 水平传送带:静物置于传送带,滑动摩擦作动力。物体运动匀加速,最终与“带”同速率。第五章 曲线运动一、 曲线运动:1、 曲线运动一定是变速运动。曲线运动必变速,V变方向于时刻。力与速度不共线,曲线凹向合外力。2、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复杂运动难理解,合力运动同时效。速度位移两分析,矢量法则作依

9、据。物体沿着V合走,V分方向符实际。3、 平抛运动:平抛运动有条件,横有初速竖受力。水平方向是匀速,竖直方向g恒值。轨迹是条抛物线,运动性质匀变速。速度位移不同线,与X夹角有联系。4、 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者,匀速仅指恒速率。a心大小为定值,方向总将圆心指。速率大小若变化,F向将会变化之。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5、 线速度、角速度、周期、转速:三种速度表快慢,角速线速反转速。一周用时称周期,周期倒数是频率。6、 变轨问题:F合提供向心力,深刻理解供与需。供需关系平衡时,物沿圆轨不偏离。供大需小向心偏,需大供小离心去。7、 竖直圆周运动:竖直圆周难匀速,临界速度当知义。

10、直竖轨道接交处,压力突变君应知。做题先定转动体,再找圆心在哪里。R之值祥辨析,后将受力细分析。8、 应用:拱桥上拱有深义,减轻桥面受压力。火车转弯“轨”不平,怎样供给向心力。汽车水平转弯时,摩擦提供向心力。开车转弯应减速,当心飞车离心去。第六章 万有引力与航天1、 万有引力定律:万物之间有引力,计算大小有公式。发现定律是牛顿,卡文迪许测G值。2、 卫星问题: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天体圆周运动时,引力供给向心力。供需相等列方程,行星、卫星同一理。人造卫星种类多,有关常量要记忆。轨道半径定速度,近地卫星转速大。发射运行速分清,周期线速有定值。同步卫星角速恒,地球自转同周期。赤道

11、上方高悬起,距地高度有定值。极地卫星过两极,轨道平面不动的。因为地球有自转,扫描世界无漏逸。3、 卫星应用题:卫星速度突增大,轨道变大要远离。卫星中物已失重,相关测量无意义。宇宙双星绕同心,向心力有相等值。角速相等半径异,连线过心不偏离。4、 三种宇宙速度:宇宙三速知含义,环绕速度应记值。挣脱地球称脱离,挣脱太阳叫逃逸。5、 开普勒三定律:行星运动三定律,发现者是开普勒。第一肯定椭圆轨,焦点同在太阳处。转动快慢虽不同,同时扫过等面积。第三定律最重要,理解含义记公式。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表示各半长轴,是周期对应之。八大行星同一,太阳质量定值。第七章 机械能守恒定律一、 功和

12、功率:、 功:Scos力对空间作积累,两个因素对应之。功是一个过程量,物体做功须用时。力对做功是主角,无力就没做功事。有力如若无位移,劳而无功自费力。功是标量有正负,夹角决定功性质。动力做功是正值,负功表明是阻力。2、功率: P= P瞬=F牵V瞬物体做功有快慢,表征快慢用功率。功率计算定义,国际单位是瓦特。平均功率计算时,总功率把时间比。瞬时功率F乘V,牛马特性应体会。3、动能:Ek=运动物体有动能,请记功能表达式。动能是个状态量,大小具有相对义。4、动能定理:S= mv-mv外力做功动能变,变化量等做功值。互等关系如因果,动能定律劝君识。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全部外力加做功,末初动能求差值。恒力变力均适用,应用得当解题“酷”。5、势能:Ep=mgh,EK= kx2物间位置定热能,势能本属系统的。重力势能求值时,高度决定参考系。弹性势能形变定,牢记公式有保证。6、机械能守恒定律:mgh1+ mv= mgh2+mv动能、势能本质通,机械能下二形式。动能势能可转化,总量守恒有定律。守恒条件较严格,做功只许重、弹力。如有“它力”来搅局,守恒条件不成立。 (注:可编辑下载,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其它相关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