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494797461 上传时间:2022-09-1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0.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幼儿园观察记录:大班梯子活动观察背景:木梯是我园新加入的户外活动游戏材料,木头的材质非常重,老师把它从器 材室里搬出来都会觉得很费劲,更别说孩子了,前几次玩的时候还有老师收放器 械时还不小心还砸到了手,梯子、架子、木板又非常多,想要给孩子充分的游戏 体验就要组合搭建,老师的工作量非常大,这么多的梯子两位老师搬都要花费近 10分钟才能组建完成。在进行过一些简单的安全教育之后,比如“搬运要轻拿 轻放”,孩子们有了第一次的尝试。孩子们的第一次尝试观察记录:阳阳和天天两个人正笑嘻嘻的抬着木梯“ 121,121”的把木梯从器械室里搬 运出来,欣欣一蹦一跳的向器械室跑去,嘴里还高喊着“搬木头啦! ”一旁的

2、小 宇正对着小钰说:“你要把那头抬高一点”正在把木梯往高架子上架,架上之 后还用手拍了拍;几个小男生去场地边滚来了轮胎,看了一会正在组建的同伴之 后又把轮胎滚了回去;成成说:“从哪边爬啊? ”林林指着一个高架子说:“从 这,这儿。”说着她就已经爬上了架子。分析:第一次放手幼儿,初次的尝试孩子们的表现远比我们想象的要好,要放手, 老师们最大的顾虑就是孩子的安全。孩子们通过自主的活动方式,体验到了欢乐 与小成功。孩子们“ 121,121”“搬木头啦!”这样的口号中,反应了幼儿是非 常乐意自己尝试搭建的,想要按照自己的想法搭建,做游戏的主人,幼儿的表情 和状态告诉我们他们很开心很兴奋。孩子们发现每个

3、梯子的两头都有一个卡槽, 他们知道把卡槽卡在架子上,这样才更牢固,卡上后还会用手使劲拍打连接处, 试探是否牢牢的卡进去了,确认安全才去搬别的梯子,学会了自我保护。他们在 自己遇到困难时,知道主动邀请别人来帮忙。当搭建已经有了零散的样子时,孩 子们已经迫不及待的想要上去玩了, “从哪边爬啊?”“从这,这儿。”孩子 们自己讨论,形成了初步的规则意识。通过第一次的尝试,幼儿对于搭建的认识、 对于建构空间的认识、卡槽之间联系的认识都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第一次的 尝试后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推轮胎的幼儿没有目的性、没有计划,就算把轮胎推 出来也没想好放在什么位置,于是又推了回去。第一次的尝试后的讨论观察记

4、录:教师:“在游戏中,大家有没有遇到什么问题?”欣欣说:“我感觉那个梯子太重了,我一个人根本没办法搬。” 小宇一边用手比划着一边说:“我跟浩然还有小钰好不容易才能把梯子架到那个 高的架子上,它架上去的那头总是有一边翘着,怎么也卡不进去。”小钰说:“我感觉我们搭的有点乱,没有组合起来。”小西说:“我们还没有搭好呢,林林他们就上去玩了。”教师:“那我们有这么多问题,你们有什么办法能解决吗?”欣欣说:“我们在抬木梯的时候要找人帮忙,注意轻拿轻放。”阳阳说:“我们可以分工,有的人去搬梯子,有的人去搬木板,有的人负责搭。” 浩浩说:“我们要先想好准备怎么搭。”教师:“那我们下次再玩的时候,你们准备怎么搭

5、呢?准备搭成什么样子的呢?” 天天说:“我们可以先设计一下,把它画下来。”其他小朋友都迎合着说:“对 对对,可以先画下来”后来,老师与幼儿一起设计了下次要搭建的造型方案,并在黑板上画出图示。分析:在第一次的尝试后,老师集中幼儿一起回忆,通过提问,帮助幼儿回忆当时 游戏场景,寻找发现不合适的地方,鼓励幼儿大胆提出。通过询问有什么办法该 怎么解决?引发了幼儿的再思考,把疑问抛给幼儿,愿意相信幼儿,促进他们独 立思考的能力。通过这样的集中讨论,幼儿知道了,搬运梯子需要两两合作,不 能推挤;认同了搭建零散的架子并没有组合起来好玩;知道了要共同完成组合才 能开始玩,并要商量好路径。了解了搭建之前要想好怎

6、么搭,要有想法;当有人 提出设计一下画出来,立刻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同,促进幼儿去思考、去计划。孩子们第二次的搭建观察记录:海洋和几个男孩子先把高架子抬到了场地上,一边摆放一边看着每一个架子 之间的间距,不停的调整位置;笑笑说:“我这头先上去,你等一下。”笑笑和 小钰正抬着梯子准备往上架;天天和小伙伴发现梯子有一头够不到高架子跑去叫 来了老师帮忙。琳琳说:“那个搭的太高了,我们只需要矮一点的。”于是跑去 一个架好的梯子边准备把它抬到下面一层,小宇走了过去帮助她。小西用她的小 拳头不停敲打着每一个梯子与架子的连接处,确认是不是都卡进槽里。分析:第二次的搭建,孩子们知道先把最高的架子位置摆放好,再用梯

7、子或者木板 链接,当出现架子之间距离大时,会主动寻求老师的帮助。在搭建时,有孩子提 出“我们只需要矮一点的”反应了,他们对于自己能力的评估,自我判定,我们 只敢爬矮一点的架子。有人搬运,有人指挥,快要完工后,还有人在环顾检查每 一个连接处是否安全。孩子们形成了一定的规则意识,并且更加乐于互助合作。 孩子们是开心的,脸上的表情是满足的。第二次搭建后的再讨论与延续观察记录:经过讨论一一共同设计一一再搭建,在一阵讨论后,孩子们兴奋的发现,第 二次的搭建更有序,更成功。但老师提出了疑问“我们这次搭建好像没有用到其 他材料哎,只有架子、梯子和木板的组合,这三样材料对于你们来说是不是太简 单啦!那我们还能

8、用到哪些材料呢?你们来想一想。”这样的问题一出,孩子们 立刻陷入了沉思,接着“可以用滚轮”“可以用垫子”“用长椅子”“还可以用 我们的器械框呀”大家的想法越来越多,之后老师鼓励每一位幼儿大胆创设自己 觉得最有趣的搭建组合,并把它画出来。设计完之后大家各抒己见,相互介绍着 自己的想法。再后来的尝试,搭建出了各种不同的造型,也运用了多种材料。分析:孩子们有了一定的秩序与规则意识,老师又通过一次集中讨论与独自设计, 帮助幼儿进一步的探索、尝试与学习。这个活动每一次都会有新的发现,每一次 大家都热烈讨论,期盼下一次的实践。通过大家一次又一次的讨论,一次又一次 的尝试,看到了幼儿团结合作能力、空间设计能力,幼儿的创造力、自信心都得 到了的进步与发展。支持策略:我们在活动中逐渐放手,鼓励幼儿大胆尝试,提供更多的、充分的自主参与、 自主展现的空间。作为老师,从一开始的担心到一一看到幼儿慢慢有序的参与游 戏,幼儿在尝试中有机会去发现问题、进行验证、解决问题,更好的自主学习, 各项能力也得到了更好的发展,老师们是欣喜的。我们要真正做到放手幼儿、相 信幼儿,仔细观察活动中的每一个瞬间,抓住每一个教育契机,分析思考幼儿行 为背后的的意图,促进幼儿更好的、全面的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