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古典园林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796112 上传时间:2023-02-06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6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南古典园林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江南古典园林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江南古典园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南古典园林(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江南古典园林介绍私家园林之中,最负盛名的是江南园林。中国有一句流传很广的赞语,即 “江南园林甲天下”,表明了江南私家园林的地位和人们对它的称颂和向往。 江南,是一个较具开放性的地理定义,严谨说来,它应该指江苏境内长江下游 南岸的水网地区,但实际上它却包括长江北岸扬州、泰州等商业富庶地区。这 里是传统的文化发达地区,教育较为普遍,由读书而踏入仕途的人数很多,堪 称人文荟萃,诗文书画人才辈出。在自然环境方面,这里水道纵横,湖泊星 布,随处可得泉引水;兼以土地肥沃,花卉树木易于生长,除了太湖洞庭东、西 二山所产湖石之外,江阴、镇江、宜兴、湖州等地,均有石产可作园林造景之 用。因此,这一带造园活动一直

2、很活跃,各城市名园荟萃.现存我国私家园林的 精品,大多集中在这一带。江南古典园林选址园林以得水为贵,宅园的选址大多在靠近水系的地方。明代北京西郊海淀 一带是私人别业集聚之区,至清代大部分改为宫苑;以后高粱河水系的积水潭、 后海一带,私人宅园逐渐增多。城内宅园缺乏水源,一般仅挖小池,以所得土 方堆土山,体量也不大,常摹拟大山的余脉或小丘。叠石亦多为小品,偶得奇 石就独立特置供欣赏。江南古典园林风格明代宅园风格继承了唐宋写意山水园的传统,着重于运用水景和古树、花 木来创造素雅而富于野趣的意境,因景而设置园林建筑,并巧于借景。清代乾 隆以后,宅园中建筑增多,趋于繁琐富丽,和明代风格迥然不同。明清时期

3、,江浙一带经济繁荣,文化发达,南京、无锡、苏州、常州、湖 州、杭州、扬州、太仓、常熟等城市,宅园兴筑盛极一时。这些园林都是在唐 宋写意山水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强调主观的意兴与心绪表达,重视掇山、 叠石、理水等创作技巧;突出山水之美,注重园林的文学趣味。宅园布局受四合院建筑和宫苑影响,园林空间划分数量少而面积大,常用 中轴对称布局。如恭王府的主要空间划分不过五六个,花园的布局有明显的轴线贯穿。江南古典园林建筑学特点江南园林所拥有的古典艺术及传统历史文化是任何建筑形式所不能代替的, 作为一个完整的设计体系,它采用了诸多的造园手法,例如平面的布局、空间 的组织、意境的创造等。主要特点包括立意与布局

4、;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分隔; 空间的含蓄;空间的虚与实。1. 立意与布局在古典造园中,人们通过园林这种形式来表达自身的情感和意义。根据具 体的时间与空间特征,真实的景象被转化为概念化的艺术形式。在这个阶段 中,道家思想产生了微妙的影响力,清钱泳曾指出:“造园如作诗文,必使曲 折有法、前后呼应?”强调了中国古典园林更加注重的是追求诗的意境美,除 了采用“多方胜境,咫尺山林”的手法之外,还经常借匾联的题词来破题,有 助于启发人的联想以加强其感染力。例如网狮园中的待月亭。其横匾曰“月到 风来”,而对联则取唐代著名文学家韩愈的诗句“晚年秋将至,长月送风 来”,在这里秋月赏月,对景品味匾联,确实可以感到一

5、种盎然的诗意。另 外,佛家认为人有眼、耳、鼻、舌、身五根,感受江南园林的意境美不能单靠 视觉这一途径来传递信息,而应该综合运用一切可以影响人的感官的因素来获 得。2. 空间序列空间序列组织是关系到园的整体结构和布局的全局性的问题。有人把古典 园林比喻为山水画的长卷,意思是指它具有多空间、多视点和连续性变化等特 点。例如苏州的留园,其空间组成异常复杂,就整体来看似乎很难找到一条明 确的观赏路线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空间序列。但是如此,我们还是可以把它划分 成为几个相联系的“子序列”,其入口部分颇近似于串联的序列形式;中央部分 基本呈环形序列形式;东部则兼有串联和中心辐射两种序列形式的特点。由此看 来江

6、南园林实际上所采用的是一种综合式的空间序列形式。为了达到以小见大 的目的,空间序列也并非是平面展开的。从城市的街道首先进入的是园林的建 筑,往往几经曲折才进入园林的主体空间。这是空间上的抑扬顿挫,建筑在这里 是一个从城市环境到自然环境的过渡空间,它为豁然开朗打下了基础。3. 空间的延伸、渗透与层次空间的延伸对于有限的园林空间获得更为丰富的层次感具有重要的作用, 空间的延伸意味着在空间序列的设计上突破场地的物质边界,它有效地丰富了 场地与周边环境之间的空间关系,即“流动空间”。江南园林主要通过对空间 的分隔与联系的关系处理,古典私家园林的内部空间通常按照功能关系划分区 域和院落,其中包含了若干个

7、空间层次和主要景物。主要的构成元素则有山 石、水、植物、声音、光线乃至气味。空间的延伸与渗透使得空间分隔用的院 墙、影壁、廊桥等与园林的其他部分融为一体。通常借用大量设置完全透空门 洞、窗口而使被分隔的空间相互连通、渗透。4. 空间的含蓄由于文化传统与审美趣味的差异。中国人多倾向于取含蓄隐晦的方法使艺 术作品引而不发,显而不露,江南园林的造园艺术每每采用欲显而隐或欲露而 藏的手法把某些精彩的景观或藏于偏僻幽深之处,或隐于山石、树梢之间,避 免开门见山,一览无余。5. 空间的对比沈复曾论及到园林建造的艺术规律;“以小见大,小中见大,虚中有实,实 中有虚,或藏或露,或浅或深”它们在哲学上是对立与统一,互为因果关系, 在园林艺术上则是相互对比的关系。江南园林通过一系列的对比手法,在空间 上产生变化,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