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794258 上传时间:2023-10-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考与建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对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的思索与建议 2016年4月,国家批复的成渝城市群发展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国家中心城市,成都也由此进入国家级城市的行列,将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刚刚召开的中共成都市委十二届七次全会,将建设国家中心城市作为成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城市定位是一个城市在较长历史时期内在肯定区域、一个国家乃至世界范围内所处的位置。它体现了一个城市的地位和作用,影响并且确定着城市将来的发展。国家中心城市的新定位也将对成都的将来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一、国家中心城市既是成都的历史荣耀也是成都的不断追求 新中国成立以来,成都的城市定位经验了多次改变。1956年国务院批复

2、的成都市首个城市总体规划将成都定位为“省会、精密仪器、机械制造及轻工业城市”。1984年国务院批复的城市总体规划将成都定位为“四川省省会,我国历史文化名城,重要的科学文化中心”。从新中国成立至上世纪80年头,成都的城市定位始终是四川的省会城市,四川政治、经济、社会、文化中心。 1998年国务院批复的跨世纪城市总体规划,将成都定位为“西南地区科技、金融、商贸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重要的旅游中心城市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西南地区“三中心两枢纽”的城市定位极大地促进了成都城市功能的拓展,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加,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城市环境得到改善,推动了城市由工业城市向区域性综合型中心城市的转型

3、。 新世纪之初,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成都起先站在西部地区的高度来思索自身的城市定位,并始终致力于巩固和提升其在西部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区域性中心城市地位。2003年8月,成都将城市发展的近期目标详细化为中国西部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实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2005年,成都提出要建设成为中西部地区创业环境最优、人居环境最佳、综合竞争力最强的现代特大中心城市。2013年5月,中共四川省委十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西部、中西部区域性中心城市的定位进一步拓展了成都城市发展的宏观视野,推动成都不断强化和提升科技、金融、商贸的中心功能和交通通信的枢纽地

4、位,推动产业高端化发展,在全国15个副省级城市中的综合实力排名不断上升,成为全国GDP上万亿元的10个城市之一。 在“十三五”规划的谋划过程中,成都起先意识到着眼于将来发展,应当重新谛视自身在全国和世界城市中的战略定位,主动在西部、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中担当更为重要的角色,争取进入国家级城市的行列,由区域性中心城市向国家级城市转型。国家给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也是成都不断努力和追求的结果。 二、成都具有担当国家中心城市的条件和潜能 国家中心城市是在全国具备引领、辐射、集散功能的城市,这种功能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对外沟通等多方面。一般而言,国家中心城市须要具备五大特征:一是国家组织经济活动

5、和配置资源的中枢;二是国家综合交通和信息网络枢纽;三是国家科教、文化、创新中心;四是具有肯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五是国家城市体系中综合实力最强的“塔尖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尤其是近十年,成都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显著提升,在国家区域发展战略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 (一)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城市之一 成都是我国西南地区的商贸、科技、金融中心和交通通信枢纽。2015年成都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08万亿元,是全国十个超万亿元的城市之一。拥有一批国家级和省级产业园区。已形成电子信息、汽车机械、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光电光伏、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是全球重要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国家新型工

6、业化产业基地和国家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基地。获批国家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国家服务贸易创新试点城市,成为国家组织经济活动和配置资源的中枢。雄厚的经济基础和较高的发展水平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奠定了经济基础。 (二)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的交通枢纽 成都是我国第四大航空枢纽、全国第五大铁路枢纽和全国重要的马路交通枢纽。较为发达的交通基础设施、特殊是大型交通枢纽为建设成都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 2015年,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突破4200万人次,国际(地区)航线达85条。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成后,将新增6条跑道,飞行区等级达到4F级,有条件发展

7、成为洲际型的国际中枢机场。成都已成为继北京、上海、广州之后,我国第四个、中西部地区第一个执行72小时过境免签政策的城市,对45个国家持有第三国签证和机票的公民实行72小时过境免办签证政策。 成都是我国重要的铁路和马路枢纽,有宝成、成渝、成昆、达成4条铁路交汇。以成都为中心形成7条连接周边省的进出通道,铁路运营里程达3514公里。中欧班列(成都始发)实现了双向加密稳定运营,货源满载率大幅度提升,货源地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目前国内开行速度最快、开行频率最稳定的中欧班列。成都联通世界的航空枢纽、铁路枢纽、马路枢纽和口岸服务中心地位日益凸显。 (三)成都是西部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水平最高的城市 世界500强

8、企业已有278家落户成都。外国政府获批在成都设立的领事机构已达15个,外国领馆数仅次于上海和广州。先后被授予“中国内陆投资环境标杆城市”“全球最佳新兴商务城市”“中国最佳表现城市”。拥有4个开放口岸、6个进口产品指定口岸以及成都高新综合保税区、成都空港保税物流中心2个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近年来,成都举办了财宝全球论坛、世界华商大会、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中国国际物流节、二十国集团(G20)财长及央行行长会议等重大盛会,连续5年被列为美国企业在中国投资目的地城市排行榜第一。较高的对外开放水平为成都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当前,我国正在主动推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在“一带一路

9、”战略中,成都处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叠覆盖区域,是连接“一带一路”的枢纽与咽喉,也是向西开放的重要支撑点。在建设长江经济带战略中,成都是成渝城市群的一核,是我国中深远内陆地区最大的城市、长江经济带西端最大的端点城市、长江上游最为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 国家给予成都国家中心城市的定位,将极大增加和提升成都在全国的引领、辐射和集散功能,在推动东中西互动发展、沿海与内陆互动发展中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成为全国城镇体系和城市网络中的重要节点,在全国乃至全球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重要作用。 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还需加倍努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有担当的意识。当今的国家中心城市

10、要能居于国家战略要津、体现国家意志、肩负国家使命、引领区域发展、跻身国际竞争领域、代表国家形象。成都须要有所担当、勇于担当,树立国家中心城市的责随意识、引领意识、竞争意识和形象意识。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具备全方位担当起国家中心城市的综合功能。“十三五”时期及将来十年,成都须要在接着巩固和提升“三中心两枢纽”功能基础上,进一步全面强化其国家中心地的功能,成为全能型的中心城市。一是要强化国际交往功能,完善国际交往制度和基础设施,成为我国重要的国际交往中心;二是要强化研发服务功能,成为我国重要的研发中心、创新中心、创业服务中心;三是要强化旅游服务功能,打造我国重要的国际国内旅游集散地和旅游目

11、的地;四是要强化教化培训功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教化中心和国际劳动力培训流淌中心;五是要强化文化服务功能,成为我国重要的文化创作、演艺、沟通中心。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进一步完善和提升综合交通枢纽,加快建设通达全球的综合交通枢纽。一是要加快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将其建成洲际型的国际中枢机场,成为国际性区域航空枢纽;二是要加快建设国际性区域铁路枢纽,抓住国家铁路网建设的重大机遇,加快成都西安、成都昆明的高速铁路建设,力争到2020年使京昆通道全面贯穿。加快成贵高铁、成都兰州(西宁)高铁建设,早日建成兰(西)广通道。加快建设川藏铁路(雅安昌都林芝)、成都格尔木等进出西藏、新疆通道,促进四川省以成

12、都为中心的K字形路网转变为米字形路网,提升成都在全国铁路网中的地位和作用。大力实施“蓉欧+”战略,拓展铁路的国际功能。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成为国家新的经济增长极。一是坚持做强工业经济支撑。突动身展先进制造业,培育壮大产业集群,提升创新研发水平和产业竞争力;二是大力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生产性服务业,加快制造与服务的协同发展,推动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促进生产型制造向服务型制造转变,全面提升成都产业经济的整体竞争实力和创新发展实力。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优化城市空间形态,推动城市形态由个体城市向大都市区全面演进,强化国家中心城市的空间载体。一是加快发展卫星城和

13、区域中心城,构建新的城镇空间发展;二是以轨道交通为引领,重构大都市区城镇网络体系;三是重构大都市区地域功能结构;四是要建立与大都市区相适应的行政区划设置和管理协调的体制机制。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加强多层次区域合作,在全国范围内发挥好引领、辐射和集散的作用。一是要深化推动成都经济区合作,加快一体化进程,推动区域合作向纵深发展;二是要突出重点,以点带面,创新区域合作方式,全面拓展和提升与省内其他市州的区域合作;三是发挥成渝城市群的双核中心作用,处理好成渝之间竞合关系,加快建设经济充溢活力、生活品质优良、生态环境美丽的国家级城市群;四是强化与周边省区和西部省区区域合作,加强与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等发达地区的经贸往来和科技文化沟通,有效承接发达地区产业转移,形成产业互补、市场互通、资源互用、政策互动、互利共荣的新局面。 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成都须要以全球的视野谛视城市的将来,站在世界的高度思索城市的发展,抓住“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历史机遇,进一步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加快建设国际区域性中心城市,在全球经济、特殊是泛亚地区经济社会事务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扮演更为重要的角色,成为世界城市网络体系的重要节点。 作者:西南交通高校区域经济与城市管理探讨中心主任,教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