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790932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0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先学后教结题报告2剖析(共11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实验课题结题报告鲁沙尔镇大源学校课题组 如何发挥学生的主导性,让学生在“先学”、“先练”探索知识的过程中形成能力,锻炼意志。在理论与实践的多次循环中,就能找到“教与学”的和谐关系。鲁沙尔镇于2007年4月立项了“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县级课题研究,历时两年多的学习、研究、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将有关课题研究向各位领导予以汇报: 一、 课题研究的提出:21世纪的使命是帮助学会做事、学会、学会共处。随着改革的深入,如何让每个学生尽可能地发挥出自己的潜力,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自觉地参与教育的全过程,是我们应努力的方各。分析我校的教学,存在着如下“六多六少”的问题:教师讲得多

2、,学生活动少;知识传授多,方法指导少;学生被动接受多,主动积极思维少;书本知识多,动手实践少;课外作业多,课上即时巩固少;强调技能技巧多,培养能力少。这种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个性健康发展,影响着学生素质的提高,无庸讳言,学校的教学工作必将受到陈旧教学模式的困扰。本课题以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集中探讨在新形势下怎样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如何进行课堂教学以“先学后教,当堂训练”为主线的实践,构建一个适合学生个性和谐发展的育人环境,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提高,促进学校教育的健康发展。二、课题研究的主要目标: 总体目标:通过“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研究活动,为学生构建一个教与学的良性的互动环境,改变学生的

3、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让课堂教学的全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和练的过程,让学生学会学习,侧重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提高、行为习惯的养成。课堂上充分体现两条线,一条线是充分放手让学生学和练,这是一条明线,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另一条线是每一步都离不开老师的指导,这是一条暗线,表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加强课堂训练,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具体目标:(1)通过课题研究生成多种预习指导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品质和能力;(2)通过课题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达到让学生自主学习、学会学习的目的;(3)通过课题研究形成 “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优秀教学模式;(4)形成课堂上进行有效训练

4、的方法;(5)通过课题研究提高教师业务水平和教学研究能力。三、课题研究的组织机构1、课题研究指导小组:湟中县教育局中学和小学室领导、镇中心学校教研员、 骨干教师 。2、课题研究领导小组组 长:李添全副组长:耿生平、吴德胜 组 员:张得胜 李 军 赵洪文 张承谦 赵先祖 丁启彪 张海峰 张 毅 张军山 马登万 钟启梅 管迎宏 王 菊 马 慧 李 萍 李进兰 赵金兰 马柏林 夏金财 樊 兰 叶玉兰3、研究保障措施(1)制定并明确课题研究机构职责 课题组领导小组组长:1、全面负责课题组工作,组织、实验实施、实验工作。2、保证日常研究过程中教师、学校之间的交流时间,经费开支; 3、保证教师研究的时间;

5、4、保证每次活动参与和指导,并取得良好效果。 课题组领导小组副组长:具体制定课题研究、计划,确定研究内容,部署研究步骤,确定活动时间,做好课题研究阶段性总结,组织开展实验交流,了解掌握每个教师实验情况,做好记录;经验推广,评价学校课题研究工作,征集评选优秀、,评选优秀课堂教学,收集整理课题实验各种资料。 学科教研组职责:1、理出本学科课题实验中的问题,组织教师研究解决;2、挖掘优秀教法,组织展示交流,相互切磋,促进课题研究深入开展;3、及时总结,及时推广,达到课题研究边实验,边推广,整体推进的效果。实验教师职责:1、认真学习学科课题研究方案,领会精神实质;2、做好实验计划,制定学期研究内容和方

6、法;3、每学期至少做一次课例研究,征求学校课题组的意见和建议,改进研究工作;4、完成规定的实验报告、教案、案例、论文的撰写;5、积累自己的相关材料和学生的学习材料或者作品。(2)课题研究督促和奖惩办法1、检查各教研组教研例会会议记录。2、检查教师备课笔记、听课笔记。3、收集评比教师教研心得、论文。4、举行教师优质课、说课比赛等活动。5、检查督导教师教学常规工作。6、定期检查评价课题组课题研究情况。7、每学期根据优秀、达标教研组,评比实施细则开展评比活动,并给予一定的奖励。定期奖励教育教学研究成果。8、对课题研究活动中表现突出的教师个人,优先派出参加各级专业培训。9、评比结果与教师个人年度考核及

7、各类评优评先挂钩,对课题研究工作漠不关心、无故不参加、态度差的教师不得参与各类评优评先。四、课题研究方式和步骤: 1、课题研究方式: (1)教学调研法; 了解实验教师对实验的理解和操作情况,了解学生课堂参与状况。 (2)行动研究法:为使研究工作按照研究设计开展,行动研究法是本课题研究的主要方法。 (3)研讨法:针对实验中的实际问题进行研讨、分析,加强对变量的研究,不断改进操作方法,提高实验质量。(4)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 学习与本实验先进的教学理论,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为本实(5)分析信息数据法;(6)文献资料法及撰写有关课题研究方面的教育教学论文;(7)经验总结法等。2、课题研究的主要步骤

8、: 为使课题研究扎实有序地进行,在课题研究实验的全过程中,主要做了以下几点: () 学习研讨。组织课题组成员阅读相关书目,围绕承担的课题做好学习笔记,定期召开学习研讨会、实验研究会并做好记录,以先进的教育理念来指导我们的实验工作。 () 通报例会。及时填写“课题研究进展情况表”,及时掌握、分析、研究、实验的情况。课题组成员定期召开例会,通报每个阶段课题研究情况。 () 课题调研。通过汇报课、听课、参与活动、现状调查、问卷调查、座谈讨论、查阅资料等形式检查、指导课题研究的实施情况,并以此作为过程性评估的依据。 ()协作交流。在课题实施的过程中,大力倡导协作的风气,做到信息共享、资源共享,形成科研

9、合力,并达到共同研究、共同探索、共同提高、共同发展的目的。为此课题组成员定期交流信息,研究实验动态。 () 条件保障。首先是组织领导的保障。课题实验由校领导挂帅成立的课题组,把课题研究实验工作纳入学校的管理之中,把课题实验工作作为科研兴校的主要载体。其次是师资队伍的保障。精心挑选课题组成员,选择观念新、功底厚、热爱教育事业、有科学态度、奉献精神和较强的科研能力的教师为课题组成员,努力探索“研训一体化”的队伍培养模式。教师是教育思想的传播者和实践者,是教育改革的主力军,我们教师队伍的素质决定着信息技术和学科整合研究实验的广度和深度。因此,我们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着力培训教师队伍,通过课题研究的实

10、践来不断提升教师队伍的素养。再次是后勤服务的保障。及时收集整理信息资源,及时保证对队伍研训、资料积累、整理数据、研发课件、成果奖励等经费,为营造在研究状态下工作的校园文化提供各项物资条件。 ()评比表彰。对课题实验的理论分析、数据整理、实验案例、论文总结和物化成果进行阶段性和终结性的评价,并对实验成果突出者予以表彰。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阶段: 1、课题研究的准备阶段(2007年3月2007年7月) (1)、成立课题组,学校成立了以校长李添全挂帅,教务主任耿生平和吴德胜为主持,骨干教师为主体的课题研究体系,并建立实验组织机构的目标责任和实验教师的责任制,目标层层分解,责任分解到人责任分解到人。

11、(2)、做好课题的选题、申报及论证工作,课题研究方案的制定和评选工作,全面了解本课题的实际意义,明确实验任务及具体操作方法,明确各自的职责及相应的实验操作方法。 (3)、组织课题开题,举办课题研究人员培训班,学习教育理论,新课程标准,更新教育观念。增强对本课题研究意义的认识,进一步明确研究目标,掌握相关的研究方法,提高研究水平。 (4)、学生自学调查。 2、课题实验的研究阶段 (2007年9月2008年7月)(1)进行学生预习方法的培训和指导,并逐渐积累相关的预习方法。达到每个人都能独立完成新课预习。 (2) 尝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的结构和操作要领,引导学生大胆先学。 (3)全面深

12、入地开展实验,每学期完成10-12节观摩课,课后谈观摩课的教学设计意图、学习和教学方式、教师指导的时机及作用、课后反思,重点与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比较,说明课堂教学结构、教学效果、学生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并形成初步研究结论,形成书面材料。(4) 每学期组织1次全校的观摩研讨活动,进行案例分析和并请专家点评,不断完善和提高研究成果的时效性。(5) 选拔优秀课和优秀实验教师,参加上级观摩大赛,并及时将大赛的优质课及时推进并推广,优秀论文参加相关的学术研讨会议。(6) 按课题研究方案组织研究,开展阶段性研究成果评选活动,召开课题研究经验交流、研讨会。(7) 通过日常资料的积累,及时完善各个学科的整合模式,

13、总结实验过程的经验教训,写出阶段性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总结验收阶段(2008年9月2009年11月) (1)收集整理实验过程中所获得的各种信息和资料,并分类装订成册。 (2)组织实验人员进行成果总结,评选优秀研究成果,结集出版优秀报告及论文,撰写实验研究报告,做好课题结题工作。 (3)召开课题研究成果总结表彰大会,推广应用优秀研究成果。六、主要工作1、加强师生培训(1)理论学习两年来主要通过:“自主学习”模式,要求每学期教师记读书笔记6000字、举办“专题学习”模式16次、“集中培训”模式20次、“走出请进”模式60人次、“示范教学”模式30次。引导教师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课程理论等,不断提高

14、教师的认识水平和理论素养,不断优化教师的知识结构,不断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教育观、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不断提高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的能力。利用班队活动,通过辅导老师讲座、观看专题片等方式举行学生心理辅导,加强学生自我调控、自我超越、相互信任、相互超越、相互合作等的心理指导。(2)走出去、请进来每学期派骨干教师到外地(校)学习取经,回校后向全校汇报收获体会。同时聘请各方面专家深入到学校,针对学校的实际情况,在对教师的教学进行诊断与评价的基础上实施培训和教研指导。2、开展课堂研究和诊断活动(1)加强教研组建设,促进教研活动务实有效地开展。教研组开展系列教研活动,如集体备课、专

15、题研讨、教师论坛沙龙,共同承担课题研究、“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活动等等,促进教师与同伴对话、协作,形成一个民主、开放、合作的教师集体。各教研组要制定好教研计划,并做好教研活动过程记录和教研总结,做到要有“中心议题”和“中心发言”,课题组领导每学期深入课堂20多次,深入课题组、学科组参加教研活动8次,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声音、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批评, “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实现教研活动的 “自觉”、“务实”“高效”,逐步形成一种研究的氛围,一种研究的文化,以促进教研组的良性发展。(2) 鼓励和引导教师相互听课评课。每学期每个教师上一节公开课,同行进行评课。然后推出全校公开课,互相学习

16、。自开展研究以来,镇中心学校领导、教育局教研室领导、二中中心教研组领导等多次深入课堂指导工作,为课题研究发展指明了方向。3、做好教师自我反思(1)对教师个人,学校采取“课前反思,从设计入手;课中反思,从学生入手;课后反思,从问题入手”等多种形式,要求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以及教学成果。每节课课后必须在备课本的后面写教学后记,及时反思教学效果和教学得失。每一次听课或学习后,及时写心得体会,并主动与他人交流。每一次考试后,要认真进行试卷分析和教学反馈。每月写一篇教学事例,记录本月教学最成功或最失败的一节课,并进行总结或反思。每学期写一篇教学心得或论文,回顾一学期的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和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