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789088 上传时间:2024-02-1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医技科室应知应会(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员培训项目-医技部分一、医务科第一部分:部门应知应会【药剂科】1、麻醉药品的“三级”指药库、药房、病房,“五专”指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专用账册、专用处方、专册登记。2、麻醉药品是指连续使用后容易产生依赖性、成瘾性的药品。我院常用的麻醉药品有 吗啡注射液、芬太尼注射液、舒芬太尼注射液、盐酸瑞芬太尼、吗啡片、盐酸哌替啶等。3、目前,我国规定的特殊管理药品包括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医疗用毒 性药品及药物性致毒化药品。4、患者剩余的麻醉药品如何处理:无偿交回药品按规定销毁。5、精神药品指直接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使之兴奋或抑制,连续使用能产生成瘾性的 药品。我院常用的第一类精神药品:氯胺酮注

2、射液,第二类精神药品:地佐辛注射液、 咪达唑仑、阿普唑仑等。6、 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为 1日常用 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不得超过 3日常 用量。7、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的处方保存期限为 3年;第二类精神药品的处方保存期 限为2_年。8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应当逐日开具,每张处方为1日常用量。【检验科】1、急诊检验报告时间,临检项目w 30分钟出报告,生化、免疫项目w 2小时出报告。2、 急诊检验若需由检验科采样的,检验人员接到急诊检验单后,必须在5分钟内将标 本米集完毕。3、急诊检验

3、的范围(1)急诊患者(2)门诊危重患者(3)急诊室观察室患者或病情突 然变化者(4)住院重症患者或病情突变者。4、实验室应配备必要的生物安全柜或其它物理遏制装置并正确使用,以二级以上(含 二级)生物安全柜为宜。5、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要求:实验室入口须贴上生物危险标志,注明危险因子、 生物安全级别、负责人姓名和电话、进人实验室的特殊要求及离开实验室的程序。6、易燃易爆及有毒物品等危险品必须储存在专用仓库或储存室内,设双人保管;菌种、 毒株由微生物室双人保管和使用;容器或外包装上有明显标识。7、剧毒试剂称量及使用,严格实行双人领用、操作、保管制度,互相监督,防止危险 品的流失。8掌握危急值报告

4、制度及流程,并熟练掌握检验科危急值范围。9、生活垃圾:包括废纸、一次性生活及办公用品、以及其他未被病人体液、试剂以及 药物等污染的物品,用黑色垃圾袋装。10、医疗废物:包括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性废物 五类,用黄色垃圾袋装。11、有效氯消毒剂:50Omg/片,检验科常用消毒浓度为1500mg/L,应用3片配置1L,并 用检测试纸定期检测。12、检验科严重差错:因责任心不强,丢失或损坏重要标本,如脑脊液、心包积液、 骨髓,以致不能检验者。重要标本漏查或做错项目,且标本已处理,需再次采取标本 检验者。血型定错或交叉配血错误,已发出报告,或发错血而未造成严重后果者。13

5、、试剂、校准品的保存应严格按照保存要求存放于不同试剂库,分为常温_ 4 8C冷 藏和冷冻保存。狗、试剂、校准品应根据组室按一定的规律分类,按有效期先后整齐有序地摆放在固定 的位置上,为查找和取用提供方便。15、 无菌物品及其容器应在有效期内使用,开启后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16、接受标本必须严格实行核对制度,包括对姓名、性别、年龄、门诊号或住院号、病 床号、标本类型、容器、标识、检验目的等的审核,所送标本必须与检验项目相符。17、检测后的各种标本,应保存一定时间。尤其是脑脊液、心包积液、胸腹水、胃液、 血液等标本,检验后应保存至少一周,以备查对。18、检验仪器(10万元以上)必须有专人管理

6、,维护;使用,保养必须有原始记录;仪 器要有明显的状态指示(使用、维修、停用);科主任定期检查。19、熟练掌握查对制度。20、熟练掌握不合格标本拒检制度。21、严格执行医院规定的消毒隔离制度,污染的玻片、试管、器皿、吸管用消毒液浸泡 后清洗,然后高温干烤(180C 2小时)。22、各实验室人员知晓本岗位安全管理制度与流程。23、 实验室每位工作人员必须明确消防器材的放置地点,熟练掌握使用方法、灭火常识, 并会报火警。24、发生差错事故时,当事人应向科室领导作口头或书面报告。及时寻找差错原因,做 好事故登记,科主任应作出处置意见。25、工作人员发生意外事故时,如针刺损伤、感染性标本溅及体表或口鼻

7、眼内,或污染实验台面等均视为安全事故,应立即进行紧急医学处置(根据事故情况采用相应的处理 方法)。根据生物安全危害度和暴露程度,来选择相应的处理方式并对职业暴露危害情 况进行评估。26、化学污染:在事件发生后的48小时内向有关部门汇报,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27、锐器刺伤:(1)被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或其他锐器刺伤后,应立即采用相应保护措施,清创,对创面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并讲行血源性传播疾病的检查和随访。(2)意外受伤后必须在24小时内报告有关部门,并报告感染管理办公室。28、各种表面若被明显污染,用1000-2000mg/l有效氯溶液撒于污染表面,并使消毒液 浸过污染表面,保持30-60分钟

8、,再擦除,拖把或抹布用后要浸于上述消毒液内 1小时。29、分析后质控:必须做到四对;对检验项目是否遗漏;对检验结果是否写错;对检验结 果与诊断是否相符;对检验报告时间、签字是否齐全。30、急诊临检项目30分钟内发出报告,生化和免疫项目 2小时之内发出报告。临检项 目30分钟之内发出报告,生化和免疫项目当天发出报告,细菌常规项目 4天之内发出 报告。31、各实验室每月末要对当月的室内质控结果进行分析评价并与以往各月的结果进行比 较,制定下一个月的质控计划。将质控原始数据及质控图汇总整理后存档保存。32、 细菌室要求:实验时手部污染,应立即用消毒液消毒510分钟,再用肥皂洗手并 冲洗干净;如误入口

9、内,应立即吐出,并用 1: 1000高锰酸钾溶液或3 %双氧水漱口, 根据实际情况服用有关药物。33、新的标注菌株复苏后,传代最多不超过3次,如超过3次将不再作为标准菌株使用。34、 熟练掌握各级人员职责。35、熟练掌握各实验室职业暴露后的处理。36、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溢出与暴露的应急预案。【放射科、超声科】1、按月召开覆盖全科80%人员的病例分析和读片会2、放射科、超声科报告时限3、科室如何进行重点病历随访、反馈4、出现紧急意外情况,科室不能独立处理应呼叫急诊科5、熟练掌握本科危急值6、放射安全事件应急预案7、辐射损伤的处置流程和规范&心肺复苏操作流程【高压氧】1、紧急意外定义:当氧舱火灾、

10、气源伤人、严重并发症等情况之一或合并多项存在时。2、进舱人员安全教育制度、氧浓度控制制度、医用氧舱安全管理制度。3、咼压氧治疗适应症、禁忌症。4、心肺复苏操作流程。【介入科】1、 在实施介入诊疗前,必须经 2名以上具有介入诊疗资格的医师决定(其中至少1名 为副主任医师),并有记录。2、治疗性介入须有术前讨论。术后 3天,每天有病情记录。3、神经血管介入诊疗医师要求有3年以上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以上专业 技术职务任职资格。4、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医师要求有 5年以上心血管疾病临床诊疗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 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5、外周血管介入诊疗医师有3年以上工作经验,具有主治医师

11、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开展三级以上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手术的医师还应当符合以下要求有5年以上工作经验。二级各介入诊疗科室主治医师可主持。 三级各介入诊疗科室副主任医师可主持。四级各介入诊疗科室主任医师可主持。6、 跨级申报者需符合:各科室副主任以上人员或任职资格超过5年的人员可提出跨级 申请。7、介入科实行听班制,能提供24小时介入诊疗服务。8由手术者或者第一助手用易理解的方式向患者或近亲属进行知情同意告知。9、知情同意告知,包括手术目的、手术风险、术后注意事项、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及预 防措施以及咼值耗材的选择等,并签署知情同意书,保存在病案中。10、一次性介入诊疗器材不得重复使用。11、熟练掌

12、握本岗位技术操作规范。12、介入诊疗医师资质授权管理制度与流程。1、快速病理需要5年以上工作经验。2、快速冰冻病理制片15分钟内完成。3、病理医师进行诊断前,核对申请单和切片核查是否相符。4、病理诊断报告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95%5、申请单与病理标本应有双标志和双核对。6、 取材后剩余的标本在标本柜中妥善保存至病理报告发出后的2周。7、剩余的病理标本按医疗废物的规定处理,不可随意丢弃。8内镜小的活检、穿刺等需连续切片不少于 6片。9、常规切片的优良率应98%10、术中快速病理诊断准确率应95%11、每一批次的特殊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12、更换新的染色试剂后,必须使用染色阳性

13、和阴性组织进行验证,并有相应的文字记 录和染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 2年。13、每一批次的免疫组化染色必须设阳性对照,可利用组织中的内对照。14、更换抗体后,需要有用阳性和阴性组织进行有效性验证,并有相应的文字记录和染 色切片档案,相关档案保留2年。15、熟练掌握本科危急值。院感部分一、填空题:1、手卫生为洗手、卫生手消毒 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医务人员洗手时认真揉搓双手 至少 15秒钟 ,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清洗指背、指尖和指缝。2、 医院垃圾分为: 生活垃圾和和医疗废物 两大类。医疗废物分为 感染性、化学性、 病理性、药物性、损伤性五类。生活垃圾用黑 色垃圾袋装,医疗废物用 黄色专用医

14、疗废物袋装,损伤性废物置于 锐器盒 中,锐器盒使用前先盖好盖子,待锐器 满 时,贴上标签,注明科室和时间,交给运送人员,送医院医疗废物暂存点。 多重耐药菌病人产生的生活垃圾按 医疗废物处理。3、 七步洗手法: 出、旦、夹 、弓、大、丄、腕。手消毒剂开启注明 开 启时间,有效期为60天。4、无菌棉签开启不能超过2小时,安尔碘等小包装开启不能超过 J周。5、 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 洁和 消毒。6、 多重耐药菌主要是指对临床使用的 三类或三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 菌。应在标准预防的基础上,实施 接触 隔离措施。7、 简易呼吸器应一人一用一消

15、毒,消毒后在 6个月内使用。8当出现医院感染散发病例时,经治医师应及时向本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小组报告。在医生工作站填报感染病例报告表,于 24小时内通过院内网络发送到院感科。同时 在院感手册上一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上登记。院内感染病人出院时,主管医生应通过院 内网,登记医院感染病例完整信息,上报院感科 FTR9、本院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测与防控规定要求,临床医生怀疑患者有感染时,应尽量在使用抗菌药物前采集标本,送细菌培养 +药敏。10、本院“消毒灭菌与隔离管理规定”要求:“所有需要灭菌后使用的医疗器械、用品全部由供应室集中清洗、消毒、灭菌和供应。二、问答题1、什么是医院感染?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 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 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 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2、发生医院感染后,如何处理?(1)发现医院感染,主管医生24小时内通过内网报告院感科。(2)科内登记本上登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