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784883 上传时间:2023-08-15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8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动控制理论习题集含答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自动控制理论课程习题集4.系统的其传递函数(B )。专业word可编辑A.与输入信号有关元件的参数C.闭环系统不稳定计并能进行补偿5. 建立在传递函数概念基础上的是(CA.经典理论C.经典控制理论6. 构成振荡环节的必要条件是当(C )A. Z=1C. 0 Z17. 当(B )时,输出C(t)等幅自由振荡A. Z=1B.只取决于系统结构和D.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 )。B.控制理论D.现代控制理论时。B. Z=0D. 0 ZW1,称为无阻尼振荡。B. Z=0一、单选题1. 下列不属于自动控制基本方式的是(B )。A.开环控制B.随动控制C.复合控制D 闭环控制2. 自动控制系统的(A )是系统工作

2、的必要条件。A.稳定性B.动态特性C.稳态特性D .瞬态特性3. 在(D )的情况下应尽量采用开环控制系统。A.系统的扰动量影响不大B.系统的扰动量大且无法预计C.闭环系统不稳定D.系统的扰动量可以预计并能进行补偿C. 0 z1D. 0 w Z所以根轨迹(A)。A.对称于实轴B.对称于虚轴C.位于左半S平面D.位于右半S平面13.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K*(s + 1)(s+3)s(s 2)(s 4),则全根轨迹的分支数是(C )。A. 1B. 2C. 3C. -60dB/decD. -80dB/dec14.已知控制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 轨迹起始于(A )。Gc(s) 口G(s)1 G(s)H (

3、s),则其根17.当3从-8 T + 8变化时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A.G(s)H(s)的极点B.G(s)H(s)的零点C.1+ G(s)H(s)的极点D.1+ G(s)H(s)的零点15.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是G(s)根轨迹终止于c1 G(s)H (s)(B )oA.G(s)H(s)的极点B.G(s)H(s)的零点C.1+ G(s)H(s)的极点D.1+ G(s)H(s)的零点16.在设计系统时应使系统幅频特性L( 3穿越0dB线的斜率为(A )。A. -20dB/decB. -40dB/dec(B )。A.位于第一象限的半圆圆C.整圆B .位于第四象限的半D.不规则曲线18.设系统的开环幅

4、相频率特性下图所示(P为开环传递函数右半s平面的极点数),其中闭环系统稳定的是(A )oImInii Im(a) p=1(b) p=1(c) p=1(d) p=1A.图(a)B.图(b)C.图(c)D.图(d)19.已知开环系统传递函数为G(s)H(s)二10 ,则系统的相角裕度s(s +1)为(C )。A. 10 B. 30 C. 45D. 6020.某最小相位系统的开环对数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所示。则该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D )。B.A.G(s)二20(1 10s)G(s)二10(1 10s)C.G(s)二20(10.1s)G(s)二10(10.1s)21.各非线性系统的G(j3曲线和-1

5、/N(X)曲线下图中 、(b)、(c)、(d)所示,G(s)在右半平面无极点,试判断闭环可能产生自激振荡的系统A.图(a)C.图(c)22.当 3(B )。-oo+ ooA.位于第一象限的半圆(c)B.图(b)D.图(d)变化时惯性环节的极坐标图为一个B.位于第四象限的半C.整圆D.不规则曲线23.下列串联校正环节中属于滞后校正的是(A )。A1 - 0.1sB1 5s1 0.5s10.4sC.5s1 5sD s(s 100)(s 0.05)10(s+10)(s+0.5)24.下列环节中属于PI校正的是(C )。A.1B.TsTs1 TsC.D.K(1+Ts)Ts25.已知采样系统结构图如下图

6、所示,其闭环脉冲传递函数为(C )。H(s) *G(z)G2(z)1 G(z)G2(z)H(z)G(z)G2(z)1 Gi(z) G2 H(z)、计算题1GiG21 G(z)G2(z)H(z)GG(z)1 G(z)G2H(z)26.系统结构图如图,求传递函数C(s)/R(s), E(s)/R(s)。路,无互不L1二 PH?, L2G1G2H则:两个回27.系统结构图如图,求传递函数C(s)/R(s),E(s)/R(s)。 ;yLa =1 g2h2 g,g2h,对C(s)/R(s),前向通路有两条:R =GG2;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 =1P2 =G3G2 ;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 :2 =128

7、.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带入梅逊公式公式得:C(S)= 1 f Pk JGG2_G2G3R(s) 启1 G2H2 G1G2H1对E(s)/R(s),前向通路有两条:29.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P1 =1 ;有一不接触的回路:笃=1 g2h2(1) 开环传递函数 G(s);(2) 闭环传递函数;:J(s)oP2二-G2G3H1;没有与之不接触的回路:爲=1带入梅逊公式公式得:E(s) = 1 : P , =1 G2G2 -6263* R(s) : kd k k 1 G2H2 G1G2H1R(s)30.已知系统结构图如图所示,求其传递函数。TG1G2Pl = G1G2, = 1 =

8、 1;p2 - 1, - 1G1C(s) 1 G, GG2R(s) 1 G1 G2E(s) _ 1 G2 1 _2 G2R(s) 1 G1 G21 G1 G231.单位负反馈的典型二阶系统单位阶跃响应曲线如图,试确定系统的闭环传递函数匚 =30% =0.3 = e丄 *100%-兀:;1- 20.36tPIn e = In 0.3 - -1.2 ,nJ 20.1秒314鬣皿6秒1一2n1130s224.2 s 113032.已知系统单位脉冲响应为g(t)=1-e-t,求传递函数 G(s)和频率特性G(j “。输出的拉斯变换为1C(s) = Lh(t)二s2 1 _ 2s 1 s 2 s(s T

9、)( s 2)C(s)= L g(t)则系统的传递函数为:G(s)二C(s)R(s)L1 -e丄二1s(s 1)由题知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则:1R(s)二s系统的传递函数为:(s) =C(s)22R(s)s2 3s 2频率特性:G(r ) -G(s)sj.1j (j 1)33.已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h(t)=1-2 e_t+e2t :(1) 求系统传递函数;(2) 求系统阻尼比。(1)求系统传递函数输出的拉普拉斯变换为(2)求系统阻尼比与二阶系统标准形式比较:(s) = -232S2 +2nS+就34.已知系统微分方程为y 6y 11y 6y =2u 12u试求:输出的拉氏变换为(1) 系统的

10、传递函数;(2) 求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1H(s)=-s1.8 0.8s 4 s 9输入为单位阶跃信号,其拉氏变换(1)系统传递函数在零初始条件下对微分方程两边取拉普拉斯变换sW(s) 6s2Y(s) 11sY(s) 6Y(s)=2sU(s) 12U(s)G(s)(12U(s) s3+6s2+11s+6(2)系统的单位脉冲响应h(t)十G(s)2s 12Ts 1)2; ;2(s 3)7512 s33=5e_8e2 3eJ35.已知系统单位阶跃响应为h(t)=1-1.8 e-4t+0.8 e-9t(t-0),试求系统的频率特性表达式。(1)先在零初始条件下求系统传递函数R(s)二 1s得传递函数(

11、S)(2)频率特性为H(s)二 36R(s) 一 (s 4)(s 9)36(j 4)(j 9)36.设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式为s3+3 Ks+( K+2) s+4=0,试:(1) 确定系统稳定时参数 K的取值范围;(2) 确定临界稳定时系统等幅振荡的频率。由特征多项式 D(s)= s 3+3 Ks2+( K+2) s+4列劳斯表如下3s2s3KK+237.已知系统闭环特征方程式为2s4+s3+3s2+5 s+10=0,试判断系统的1s0s3K(K 2) -40稳定性。3K系统稳定,则表中数值部分第一列应同号,即3K 03K2 6K4 03K由3K2+6K-4=0 解得系统稳定的K0.528将K=0.528和s=j代入特征方程,由实部和虚部得到两个方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