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783359 上传时间:2023-03-20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02.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我们周围的空气单元易错题提高题学能测试一、选择题1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对该实验认识不正确的()A红磷的量不足会影响实验结论B装置不漏气是实验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C将红磷改为碳也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D打开止水夹,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少会导致水面的上升2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氟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 9B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D氟元素和氯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同一周期3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据此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B氯原子的M层电子有7个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D砷、硒、溴在元素周

2、期表中属于同一族4如图所示装置可用于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实验前在集气瓶内加入少量水,并做上记号。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雾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D等到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读数5化学实验离不开现象的观察和描述,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黑色固体C细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色烟雾6碘被公认为人类的“智慧元素”。下列关于碘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B相对原子质量为126.

3、9gC质子数为53D原子序数为537下列各组物质是按混合物、单质、氧化物的顺序排列的是A水、氮气、氢氧化钠B冰水混合物、镁条、干冰C空气、氧气、水D石油、铜、碳酸钙8钙是牙齿和骨骼的重要成分,根据图中信息,下列关于钙的说法错误的是()A相对原子质量为40.08gB原子核内有20个质子C钙是金属元素D婴幼儿缺钙可引发佝偻病9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与质子数之和,如136C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下列关于13153I和12753I的说法错误的是A各一个原子相比较,质子数相同B各一个原子相比较,中子数相同C各一个原子相比较,核外电子数

4、相同D属于同种元素10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O2可以支持燃烧BO2可用排水法收集CO2可用于医疗急救D细铁丝在O2中燃烧生成Fe2O311下图中、分别为锂元素的结构示意图和其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为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正确的是( )A属于非金属元素B锂元素和所属元素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锂元素化学反应中均易得电子D锂的相对原子质量是6.941g12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A2个氢原子2HB3个亚铁离子3Fe+2C氢氧化铝AlOH3D氧气中氧元素的化合价13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给试管加热 检查气密性 装配好仪器装药品 收集氧气 熄灭酒精灯 将导管移出水面。正确顺

5、序为( )ABCD14加热混有二氧化锰的氯酸钾固体制氧气时,如图表示,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y表示的是( )A生成氧气的质量B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C固体中氯元素的质量分数D固体中二氧化锰的质量分数15实验室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氧气,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A加热前,将集气瓶注满水,用玻璃片盖着倒立在盛水的水槽中B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C收集O2后,将集气瓶移出水槽,然后盖上玻璃片D停止加热时,先熄灭酒精灯,再移出导气管16如图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装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此实验不是制取气体,所以实验前不用检查装置的气密性B实验前没有将弹簧夹夹紧,会导致测定结果偏高C该实验可以说明

6、空气中含有稀有气体D若把红磷换成木炭,也可得到相同实验结果17纳米铁粉在空气中不易自燃,但稍加热即可剧烈燃烧,如图是纳米铁粉在锥形瓶中燃烧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纳米铁粉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B水可防止生成物溅落炸裂瓶底C激光手电照射使纳米铁粉的着火点降低D气球先膨胀后又变小18对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白烟B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C铜片在空气中加热其表面会变红色D点燃的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19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工业上采用分离液态空气法获得氧气B二氧化硫是空气污染物之一C空气中氧气质量占空气质量的

7、21%D空气中的氧气来源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20下列关于物质燃烧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产生刺激性气味的气体B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气体C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D铁丝在空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21下列关于分子和原子的说法错误的是( )A“热胀冷缩”说明分子的体积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B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分C“品红在水中扩散”说明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D在原子中,质子数一定等于核外电子数,但不一定等于中子数22在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过程中,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对应变化关系的是ABCD23已知,,如图表示一定质量的和固体混合物

8、受热过程中,某变量y随时间的变化趋势,纵坐标表示的是A固体中氧元素的质量B生成的质量C固体中的质量D固体中钾元素的质量分数24已知:2KMnO4K2MnO4+MnO2+O2。下列图象表示一定质量的KMnO4受热过程中某些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其中正确的是()A B C D25在原子里,质子数等于()A中子数B核外电子总数C最外层电子数D电子层数【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选择题1C【解析】【分析】【详解】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解析:C【解析】【分析

9、】【详解】A红磷的量不足时,它所消耗的氧气也就不完全;导致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结果偏小,会影响了实验结论,故正确,不符合题意;B装置不漏气是才能保证该实验是在一个密闭的环境中进行的,才能使实验更加准确,故正确,不符合题意;C如果将红磷改为碳来进行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测定实验的话,由于碳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气体,会占据氧气的原有的体积,导致测定结果偏小,而不能得到正确的实验结论,故错误,符合题意;D根据物理学中的压强知识可知,集气瓶内气体压强的减小会导致水面的上升,从而使集气瓶内外的压强达到平衡状态,故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2D【解析】【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

10、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就属于第几周期。【详解】A、氟原子是9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解析:D【解析】【分析】原子中,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原子有几个电子层,就属于第几周期。【详解】A、氟原子是9号原子,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则核外电子数为9,故A正确;B、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32.06,故B正确;C、氟、硫、氯三种元素都属于非金属元素,故C正确;D、氟元素和氯元素核外电子层数不同,位于元素周期表的不同周期,故D不正确。故选D。【点睛】核电荷数=核内质子数=核外

11、电子数=原子序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3D【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该选项说法正确;B、M是第三电子层,氯原子的M层有7个电子,该选项说法解析:D【解析】【详解】A、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符号前的数字是原子序数,原子序数在数值上等于原子内的质子数,砷原子的质子数为33,该选项说法正确;B、M是第三电子层,氯原子的M层有7个电子,该选项说法正确;C、图中只有一种金属元素,即锗元素,该选项说法正确;D、砷、硒、溴在元素周期表中处在同一行,属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4B【解析】【详解】A、进

12、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解析:B【解析】【详解】A、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容积的,该实验证明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约占,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实验时红磷一定要足量,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雾,故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实验前一定要检验装置的气密性,以防止装置漏气,造成结果不准确,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等到火焰熄灭并冷却后打开弹簧夹再读数,否则剩余的气体在受热状态下,处于膨胀状态,占据了部分水的体积,故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

13、选B。5A【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不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解析:A【解析】【详解】A、在空气中加热铜片,会观察到铜片表面有黑色固体生成,故A正确;B、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故B不正确;C、铁丝在空气中只能烧至发红,不会产生火星,故C不正确;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烟,而不是白色烟雾,故D正确。故选A。6B【解析】【详解】A、根据碘元素的名称及汉字偏旁为“石”,可得到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A错误;B、碘

14、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单位为“一”,一般省略不写,质量的单位为“克”,解析:B【解析】【详解】A、根据碘元素的名称及汉字偏旁为“石”,可得到碘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说法正确,故A错误;B、碘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单位为“一”,一般省略不写,质量的单位为“克”,则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说法错误,故B正确;C、根据其原子序数为53,且原子序数等于质子数,则质子数为53,说法正确,故C错误;D、根据提供的信息可知,碘的原子序数为53,说法正确,故D错误;故选B7C【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状态混合物,但只含有水这种物质,属于纯净物,错误;C、空气由多种物质组成,属于混合物,解析:C【解析】A、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纯净物,氢氧化钠由三种元素组成,不属于氧化物,错误;B、冰水混合物是水的两种状态混合物,但只含有水这种物质,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