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782046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70.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乙醇提取工艺设计和方法(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物发醉法酿造酒精1.1生物发酪法的地位由于化学合成法酒精有含有较多杂质等缺陷,其应用受到限制,因此我国酒精生产以发酵法为主,尤其是随着石油储量的锐减,发酵法酒精工业将日趋重要。我国酒精年产量为300万吨,仅次于巴西、美国,列为世界第 3位。其中发酵法酒精占绝对优势,80%左右的酒精用淀粉质原料生产、约有 10%的酒精用废糖蜜生产、 以亚硫酸盐纸浆废液等纤维原料生产的酒精约占 2%左右,合成酒精占酒精总产量的3.5%&右。1.2生产原料淀粉质原料是生产酒精的主要原料。用于发酵法生产酒精的原料主要有:薯类甘 薯、马铃薯、木薯、山药等;粮谷类高粱、玉米、大米、谷子、大麦、小麦、燕 麦、黍等;糖质

2、原料甘蔗、甜菜、糖蜜等;野生植物橡子仁,土扶苓、蕨根、 石蒜等;农产品加工副产品米糠饼、萩皮、高粱糠、淀粉渣等;纤维质原料秸秆、甘蔗渣等;亚硫酸造纸废液等。我国大多数工厂是采用红薯和玉米为原料生产酒精。玉米化学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灰分78-103.1-560-651.31.7红薯化学成分:水分蛋白质脂肪淀粉粗纤维灰分149-150.5-315-301.10.9辅助物料包括:酵母培养和糖化剂制备所需营养盐,调 PH所用酸类、洗涤剂、消 毒剂、脱水剂等。酒母,就是将酵母菌扩大培养,获得足够数量酵母菌的酵母培养液, 以供酒精发酵之用。酒精生产用水,按水的用处不同,大体分为以下三种:1酿造用

3、水:或称工艺用水,凡制曲时拌料,微生物培养,制曲原料的浸泡、 糊化、稀释、设备及工具的清洗等因其与原料、半成品、成品的直接接触,故统称为 工艺用水。通常要求具有弱酸性,PH为4.0-5.Q2冷却用水:蒸煮醪和糖化醪的冷却,发酵温度的控制,需大量的冷却用水。 因其不与物料直接接触,故只需温度较低;硬度适中。为节约用水,冷却水应尽可能 予以回收利用。3锅炉用水:通常要求无固型悬浮物,总硬度和碱度应尽可能低,PH在25时高于7,含油量及溶解物等越少越好。1.4 淀粉性质1.4.1 淀粉颗粒的形状淀粉颗粒呈白色,不溶于冷水和有机溶剂,颗粒部呈复杂的结晶组织。不同的淀 粉颗粒具有不同的形状和大小。同一淀

4、粉的颗粒大小也不均匀。淀粉颗粒具有抵抗外 力作用较强的外膜,具化学组成与层淀粉一样,但由于水分较少,密度较大,故强度 较大。1.4.2 淀粉分子的构造淀粉分子是由许多葡萄糖基团聚合而成的。根据淀粉分子链构造的不同,淀粉可 分成直链和支链淀粉两类。直链淀粉溶解于 70-80C的温水中。支链淀粉具有分支,它 不溶解于温水中。1.4.3 淀粉的膨胀和溶解淀粉在水中加热,即发生膨胀。这时淀粉颗粒好似是一个渗透系统,其中支链淀 粉起着半透膜的作用,而渗透压的大小及膨胀程度那么随温度的增高而增高。从40c开场,膨胀的速度就明显加快。当温度升高到一定数值60-80C时,淀粉颗粒的体积膨胀至原来体积的50-1

5、00倍时,淀粉分子之间的联系削弱,引起淀粉颗粒的局部解 体,形成了均一的粘稠液体。这种无限膨化的现象为淀粉的糊化。与此相应的温度叫 做糊化温度。糊化现象发生后,如果温度继续上升,并到达130c左右时,因为支链淀粉也已几乎全部溶解,网状组织彻底破坏,淀粉溶解变成粘度较低的流动性醪液,这 种现象称为淀粉的溶解。1.5 工艺流程酒精生产工艺示意图如下:淀粉质原料在正式进入设备之前,必须进展预处理,以保证生产的正常进展提高 生产的效益。预处理包括除杂和粉碎两个工序。原料除杂:淀粉质原料在收获和枯燥的过程中往往会掺杂进泥土,沙石,纤维质 杂物,甚至金属块等杂物。这些杂质如果不在投入生产前予以除去,那么将

6、严重影响 生产的正常运转。石块和金属杂质会使粉碎机的筛板磨损或损伤,泥沙等杂质的存在 也会影响正常的发酵过程。常用的除杂方法有筛选、风送除杂和电磁除铁三种。原料的粉碎:淀粉是以淀粉颗粒的形式存在于原料的细胞之中,为了使淀粉能最 终转化成酒精,首先要创造条件,使淀粉有可能从细胞中游离出来。 为此,原料要粉碎, 把块状或粒状的原料磨碎成粉末状态。以破坏植物细胞组织,便于淀粉的游离。原料 经粉碎后,受热面积可增加,利于淀粉原料的吸水膨化,糊化乃至溶解,为随后的淀 粉酶系统作用,并为淀粉转化成可发酵性糖创造条件,从而提高热处理效率。干式粉碎:干法粉碎多采用粗碎和细碎两级粉碎工艺。1.5.1 :原料过磅

7、称重后,进入输送带,电磁除铁后进展粗碎。粗碎后的物料 以薯干为例应能通过6-10mm的筛孔,然后在送去进展细粉碎 。2细碎:经过粗碎的原料进入细碎机,细碎后的原料颗粒一般应通过 1.2-1.5mm 的筛孔。也有采用1.8-2.0mm筛孔的适合玉米粉。湿式粉碎:粉碎时将搅拌用水与原料一起加到粉碎机种进展粉碎。1.5.2 原料水热处理1目的:含在原料细胞中的淀粉颗粒,由于植物细胞壁的保护作用,不易受到 淀粉酶系统的作用。另外,不溶解状态的淀粉被常规糖化酶糖化的速度非产的缓慢, 水解程度也不高。所以,淀粉原料在进展糖化之前一定要经过水-热处理原料的蒸煮, 使淀粉从细胞中游离出来,并转化为溶解状态,以

8、便淀粉酶系统进展糖化作用。2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的工厂,多数采用连续蒸煮工艺,只有少局部小型酒精厂和白酒厂,还采用间歇蒸煮工艺3连续蒸煮工艺应满足的要求原料的粉碎;粉浆的预煮醪的蒸煮;蒸煮醪的汽液别离;淀粉质原料的连续蒸煮,是一项重大技术革新。根据蒸煮设备的类型,可分为罐式连续蒸煮、柱式连续蒸煮和管道式连续蒸煮 3种方法。1.5.3 物料的糖化1糖化剂的定义:用淀粉质原料生产酒精时,在进展酒精发酵前,一定要事先 将淀粉全部或局部转化成葡萄糖等可发酵性糖,这一淀粉转化为糖的过程称为“糖 化,而促使淀粉转化成糖的生物催化剂称为“糖化剂。2糖化的目的:淀粉质原料蒸煮以后得到的蒸煮醪,或者无蒸煮工艺的

9、醪液, 在发酵前均要参加一定数量的糖化剂,使淀粉在淀粉酶系统的作用下水解成酵母能发 酵的糖类。淀粉转变为糖的这一过程,称为糖化。糖化后的醪液称为糖化醪。主要目 的还是将淀粉酶解成发酵性糖。3糖化过程的控制糖化温度:在蒸煮醪时,不宜采用糖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因为酶稳定的最适 温度比其他作用的最适温度低。所以在最适作用温度下进展糖化,虽然糖化速度提高 了,但是酶的失活率也比拟高,不利于在发酵过程中进展的淀粉后糖化作用。糖化时间:糖化30min就够了,醪中所含的糖已经够酵母最初繁殖和发酵的需 要。而且糖化时间再延长,不仅糖含量增加较慢,而且糖化酶失活量增加,这会造成 发酵过程中边发酵边糖化作用的削弱

10、,综合效果反而恶化。另外,糖化时间过长会降 低糖化设备的利用率。糖化剂的用量:过多的糖化剂的使用会增加本钱。糖化设备的清洗和灭菌:但凡因故停顿送糖化醪达15min以上者,一定要用水或蒸汽将管道中的糖化醪放空冲洗干净。喷淋冷却器等设备的构造要能排污和没有死 角。1.5.4 酒精的发酵1发酵机理:发酵原是一种自发性的天然过程,微生物在适宜的基质上生长, 分泌出各种酶将食物中的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分解,并将之吸收及转化,最终形成风 味物质。而微生物的品种、基质的种类及预处理方法,以及发酵过程中环境条件的调 控等,都是影响产品风味的重要因素。代产生的酒精可与水以任意比例混合,然后穿过细胞进入发酵液。发酵

11、过程中产 生的二氧化碳逐渐溶于发酵醪中,到达饱和时,便吸附于细胞外表,超过吸附能力时, 那么二氧化碳变为气泡上升,又由于二氧化碳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更大的气泡上升。 二氧化碳的上升带动了醪液中酵母细胞的上下浮动,从而使酵母细胞更充分地与醪液 中的糖分接触,进而使发酵作用进展得更充分和更彻底。酒精酵母不含有阿尔法淀粉酶和贝塔淀粉酶,所以不能直接利用淀粉进展发酵。 因此,在利用淀粉原料生产酒精时,必须先进展糖化。酵母菌体与酒精发酵关系密切 的酶主要有两类:一类水解酶,它能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如蔗糖酶、麦 芽糖酶及甘糖酶;另一类是酒化酶,是参与酒精发酵的各种酶及辅酶的总称酵母细 胞参与活动

12、将糖转化为酒精,如氧化复原酶、烯醇化酶等胞酶。2酵母的要求应具有较高的发酵能力,即能快速并完全地将糖分转化为酒精。繁殖速度快,即具有高的比生长速度。具有高的耐酒精能力,即对本身代产物的稳定性高,因而可以进展浓醪发酵。抵抗杂菌能力强,即对杂菌代产物的稳定性高,耐有机酸能力强。对培养基的适应性强,耐高温,耐盐,耐干物质浓度的性能强。3酵母的生长条件温度和PH酵母生存和繁殖的温度围很宽,但是,其正常的生活和繁殖温度是 27-30 Co在 很高或很低的温度下,酵母的生命活动削弱或停顿。酵母发育的最高温度是38。C,最 低温度为-5 C,在50 C时酵母死亡;PH应控制在4.2 4.7为宜,PH值太低,

13、不但 会抑制杂菌的繁殖,同时也会抑制酵母的繁殖和代,还会使糖化酶钝化,影响发酵结酵母对营养物质的要求由于酵母的化学组成与培养基,培养条件和酵母本身所处的生理状态有关,所以, 可以根据酵母的化学组成来讨论其对营养物质的需求。营养来源酵母的营养区分为部营养和外部营养两类。在外部营养时,营养物质是从培养基 进入细胞,而部营养时,酵母利用自己的贮存物质:肝糖,海藻糖,脂类,含氮化合 物。其他因素糖化醪的浓度,无机酸和有机酸的影响,钙,铁,镁,离子的作用。1.5.5 发酵液的蒸储、冷凝、提纯蒸储原理:蒸储是利用液体混合物中各组分挥发性能的不同,将各组分别离的方 法。它就是当前全世界酒精工业从发酵醪中回收

14、酒精所采用的唯一方法。所以,把之前发酵好的物料泵送入塔里进展蒸储,利用酒精的易发挥发,沸点低 等物理性质,把酒精从发酵液里别离出来。冷凝:酒精蒸汽从蒸储塔里出来经过冷凝塔冷凝成酒精液体,输送到提储塔里进 展提纯,最后到成品罐。1.5.6 存在问题及平安事故处理1、二氧化碳中带有酒精,未及时处理问题发酵当中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酒精,二氧化碳会随着量的增加会跑出去,这 个时候会夹带少局部酒精在里面,来不及处理就浪费了。处理方法,应将跑出去的二 氧化碳经酒精回收后到气体收集利用。2、发酵醪PH与温度控制的问题适当降低发酵醪中PH的合理控制,是阻止发酵杂菌污染的主要措施。连续发酵要 求无菌条件非常严

15、格,PH应控制在4.2 4.7为宜。但PH值太低,不但会抑制杂菌的 繁殖,同时也会抑制酵母的繁殖和代,还会使糖化酶钝化,影响发酵结果。发酵法中,酵母繁殖温度为27c 30C,发酵温度为33C -35C,如果温度高于40 C,酒精发酵 很难进展。产酸细菌繁殖最适温度为 37C - 50C,因此高温发酵易被细菌污染。3、发酵醪浓度问题发酵要求在一定浓度的糖化醪中进展,醪液浓度的上下直接影响到生产业绩。糖 化醪浓度稀,虽然有利于酵母的生长代,能提高出酒率,但是浓醪发酵却能提高设备 利用率,节省水、电,降低生产本钱,增加产量。因此,生产上建议尽量采用浓醪发 酵。4、杂菌的危害发酵过程中会产生一些杂菌,杂菌产生的有机酸对酵母的生命活动有影响,酸度 的增加会对淀粉酶有抑制性。所以,要提高车间的清洁卫生和及时进展消毒灭菌工作。5、蒸汽泄漏事故在锅炉加热时,蒸汽是在逐渐增多的。如果泄漏的话应及时关闭进风口和进气口; 输出口开大,让其尽量排出。由于蒸汽高温,所以要注意准备放热服等工具。6、酒精的储存平安酒精由于沸点燃点都较低,易燃易爆。所以储存的时候一定要阴暗地区,防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