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782044 上传时间:2023-10-04 格式:DOCX 页数:2 大小:12.6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教案教学设计 一、专题内涵解说 人性,是一个抽象而又具体的话题。生活的每一天,每一个瞬间,都在展示着人性的复杂与丰盛,美丽与丑陋。几乎所有的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着人性这个永恒的主题。解读文学作品中的人性内涵,对提高我们认识生活的能力,净化我们的灵魂,提升自己的道德境界都是十分重要的。 本专题分为三个板块:“灵魂的对白、“美与丑的看台和“人性在复苏。三个板块分别突出人性中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三组矛盾。第一板块探讨的重点是怎么样认识人性中的真和假的复杂关系;第二板块探讨的重点是人性中美与丑的对立和交织;第三板块探讨的重点是怎样凭借人性来战胜人的兽性,以免掉进恶的深

2、渊。三个板块各有侧重,互相补充。通过学习和探讨,能够对人性的复杂和丰盛、美丽和丑陋有更深刻的认识,有利于我们自觉的道德追求。 二。教学目标 1.学生能进一步人生人性的复杂,净化自己的灵魂,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 2.学生能了解戏剧、小说、电影剧本等文学体裁的根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 3.学生能够掌握观赏小说、戏剧剧本、电影剧本的根本办法。 4.学生能抓住人物的言行分析人物的性格特征,理解人物形象的社会意义。 5。学生能着眼作品整体,用联系的观点解读和鉴赏作品的具体细节和情节。 6.学生能结合教科书内容和有关学习材料对人性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并形成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观点。 以上2、3、5、6为教学重

3、点。 四、教学倡议 本专题的主要学习方式为问题探讨式。专题的人文内涵是“人性这样一个比拟抽象而且内涵又极为丰盛复杂的话题。因此教学中要特别注意在研读文本的根底上结合一些具体的问题展开探讨,不可泛泛而谈,只进行空洞的讨论。真和假、美和丑、善和恶三组矛盾,也只是三个板块侧重点,又要处理好相互关系,不必截然分开,更不可把复杂的人性简单地分解为这样三个方面。 1.第一板块:灵魂的对白 这一板块节选的是?雷雨中鲁侍萍和周朴园相认的一场戏,通过两个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及人物内心的矛盾,尤其是周朴园复杂的内心世界,表现人性中真和假的复杂关系。教学这个板块,诵读和讨论是最主要的办法,也是最重要的环节。 学习本

4、文,可先让学生了解?雷雨的梗概。 可通过自由阅读和分角色朗读,弄清节选局部的主要剧情、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了解冲突的开展过程。要组织和指导好分角色朗读。为了让学生熟悉角色,揣摩人物的台词,可以让学生先自由诵读或默读,然后就近分组、分角色诵读,最后再由诵读比拟成功的同学在班级分角色诵读。教师要对学生的诵读进行有效的指导和评价,积极参与分角色诵读或进行示范诵读。对人物的矛盾,要尽量引导学生从人性的角度去理解;对阶级冲突、家庭内部冲突等观点也不能简单地全盘否认,要引导学生充沛展开讨论,并答应保存不同意见。 要引导学生通过人物语言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让学生深入体会两个人物思想的前后变化。可以让学生带领

5、这样一些问题去阅读剧本:鲁侍萍想让周朴园认出自己吗?哪些台词表现了她内心的活动?周朴园的内心愿意和侍萍相认吗他认出了侍萍后内心世界有什么样的变化?让学生找出那些含有言外之意的台词,品味这些台词的丰盛内涵,把握人物的内心世界。 可通过问题的探讨深入理解人物的内心世界和性格特征。如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思念是不是真的,他是不是真的对鲁侍萍有感情,他在认出鲁侍萍前后语言的变化表明了什么等,是长期以来有争议的问题,很容易引起学生参与讨论的热情,也可以激发学生提出自己的问题发展讨论。在讨论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根据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根据剧本的内容进行说课。 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简要介绍一些有关戏剧观赏的知识。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