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781853 上传时间:2023-05-3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热敏灸技术操作规范方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wd.洪江市第一中医院热敏灸技术操作标准一、概述热敏灸又称热敏悬灸,全称“腧穴热敏化艾灸新疗法,简称“热敏灸,属于针灸的一种,不用针、不接触人体,无伤害、无痛苦、无副作用,效果优于一般临床针灸。二、操作规程一、选穴原则 1.先选强敏化腧穴,后选弱敏化腧穴 2.先选躯干部,再选四肢部 3.先选近心穴,后选远心穴4.远近搭配,左右搭配,前后搭配二、灸法操作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全部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结合临床运用及腧穴热敏化的特性,将艾条悬灸分为单点灸、双点灸、三点灸。一单点灸单点灸是指对单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灸操作。根据临床操作需要,将单点灸分为盘旋灸、雀啄灸、温和灸与循经往返灸。1.盘旋灸 用点

2、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均匀地左右方向或往复盘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适为度。盘旋灸有利于温热局部气血,临床操作以 13分钟为宜。2.雀啄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对准患者施灸部位,一上一下地摆动,如麻雀啄食一样,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雀啄灸有利于加强施灸部位的热敏化程度,疏通局 部的经络,从而为局部的经气激发,甚至产生灸性感传作进一步的准备。临床操作以13分钟为宜。3.循经往返灸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循经往返灸有利于疏导经络,激发经气。临床操作 13分钟。4.温和灸 将点燃的纯艾条对

3、准已经施行上述三个步骤的腧穴热敏化部位,在距离皮肤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此种灸法有利于激发施灸部位的经气活 动,发动灸性感传,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见下述施灸剂量,不拘实际操作时间。二双点灸 即同时对两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盘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双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以完成灸感四相过 程为度,不拘实际操作时间。三三点灸 包括三角灸和T形灸,即同时对三个腧穴热敏化进展艾条悬灸操作。操作手法包括盘旋灸、雀啄灸、循经往返灸、温和灸。三点灸的适用部位为颈项部、背腰部、胸 腹部,如风池双与大椎、肾俞双与腰阳关、天

4、枢双与关元等。三点灸有利于接通经气,开通经络。临床操作也以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度。 三、施灸剂量掌握最正确施灸剂量,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防止不良反响。腧穴热敏化的施灸剂量不同于传统艾灸疗法,根据腧穴的热敏化特性以及临床研究结果,腧穴 热敏化的最正确施灸剂量以是否完成灸感四相过程为标准。这即能充分满足临床治疗的需要,又表达中医个体化治疗的精华。1.相期:又称潜伏期,是指艾条悬灸热敏化腧穴时,灸性感传尚未出现或即将出现,在这段时间内,艾灸刺激信号在体内进展传导,激发、整合各种 功能活动,为腧穴热敏化反响显现从量上逐渐积累。不同疾病、不同部位,其对艾灸刺激的反响速度不同,不同性质病理过程也制约着灸性感

5、传显现的速度,因此有 迅速和缓慢之分。潜伏期短的,称为速发型,一般在几秒到几分钟之间。潜伏期长的,称为迟发型,一般在十分钟以上。2.相期:又称上升期,指灸性感传被诱发后,除局部出现热感渗透、扩散、酸、胀、重、麻等感觉外,灸感沿一定的路线传导,直达病区,即所谓的 “气至病所。这是经气激发的表现,是艾灸信号开场在机体内发挥调整、治疗作用的反响。3.相期:又称发挥期,指灸感维持感传路线及感传强度,发挥治疗作用。艾灸刺激在体内发挥着最大的调动能力,艾灸效应仍在不断积累并维持、稳 定在一个高水平,这是艾灸发挥最大治疗作用的时相。4.相期:又称消退期,指灸感强度逐渐减弱,沿感传路线逐渐回缩,直至消失。这是

6、机体经过艾灸逐步调整后,机能状态趋向平缓的表现。 三、适应症腧穴热敏化是疾病在体表的敏化类型之一,它既能反响疾病的性质、病理,同时又能作为艾灸的治疗切入点,起到治疗疾病的作用。研究说明,腧穴热敏 化的最正确刺激方式为艾条悬灸刺激。临床上但凡出现腧穴热敏化的疾病,无论热证、寒证,或是虚证、实证,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适应症。目前我们已观察了 以下病症是腧穴热敏化艾灸的适应症:感冒、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排卵障碍性不孕、盆 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堵塞、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

7、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 节骨性关节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从证候方面观察,腧穴热敏化艾灸对寒证、湿证、瘀证、虚证均有效。四、本卷须知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虽然采用艾条悬灸的方法,但仍须注意以下各点,以保证其安全有效。1.施灸时,应向患者详细阐述腧穴热敏化艾灸疗法的操作过程,消除患者对艾灸的恐惧感或紧张感,以取得患者的合作。2.施灸时,应根据患者的年龄、性别、体质、病情,充分暴露施灸部位,采取舒适的、且能长时间维持的体位。3.施灸剂量应根据是否完成四相过程为度,不应拘泥时间长短。4.婴幼儿、昏迷患者、感觉障碍、皮肤溃疡处、肿瘤晚期、糖尿病、结核病、出血性脑血管疾病急性期、大量吐咯血、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禁 灸。5. 过饥、过饱、过劳、酒醉等,不宜施灸。6. 艾灸局部出现水泡,水泡不大时,可用龙胆紫药水涂搽,保护水泡,勿使破裂,一般数日即可吸收自愈。如水泡过大,用注射器从水泡下方穿入,将渗出液吸出后, 从原穿刺孔注入适量庆大霉素注射液,并保存5分钟左右,再吸出药液,外用消毒敷料保护,一般数日可痊愈。7. 施艾灸时,要注意防止艾火脱落灼伤患者,或烧坏患者衣服和诊室被褥等物。8.治疗完毕后,必须将燃着的艾条熄灭,以防复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