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测逻辑推理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778739 上传时间:2023-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2.7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行测逻辑推理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行测逻辑推理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行测逻辑推理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行测逻辑推理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行测逻辑推理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行测逻辑推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行测逻辑推理(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行测逻辑推理例题讲解:先从我们学员在中公网论坛上询问的一道题说起吧:1有些教授留长发,因此,有些留长发是科学家。为使上述推理成立,需要补充以下哪 项作为前提?A有些教授是科学家B所有科学家都是教授C所有教授都是科学家D有些科学家不是教授本题选C。只要有点逻辑学基础的人都会清楚地知道这是三段论的题,大家对三段论也都有所了 解。三段论是由两个含有一个共同项的性质判断作前提得出一个新的性质判断为结论的演 绎推理。结论中的主项叫做小项,用“S”表示,如上例中的“留长发的人”;结论中的谓 项叫做大项,用P”表示,如上例中的“科学家”;两个前提中共有的项叫做中项,用“” 表示,如上例中的“教授”。在三段论

2、中,含有大项的前提叫大前提,如上例中的“所有教 授都是科学家”;含有小项的前提叫小前提,如上例中的“有些教授留长发”。三段论推理 是根据两个前提所表明的中项M (教授)与大项P (科学家)和小项S (留长发的人)之间 的关系,通过中项M (教授)的媒介作用,从而推导出确定小项S (留长发的人)与大项P (科学家)之间关系的结论。这些基本概念大家是比较清楚的,但是为什么有时我们碰到三段论的题还是感觉无法下 手,或者是没有思路呢?原因就是我们对三段论还了解得不够充分。除了以上三段论的基本概念,我们还需了解三段论的一般规则。这对我们做三段论的题 是至关重要的。公务员所出的有关三段论的题一般也是围绕着

3、这些基本规则来出的。规则一:一个三段论必须有且只有三个不同的概念。第一个规则大家可能觉得很简单,而且好像自己都知道,不就一个大项,一个小项,一 个中项嘛,肯定是只有三个概念了。但是题目往往给出的概念看上去是相同的,但是外延不 同,所以就不是同一个概念,也就无法形成三段论而得出结论。中项在两个前提中要具有同一的外延。违反这条规则就会犯“四概念”的错误。所谓“四 概念”的错误就是指在一个三段论中出现了四个不同的概念。四概念的错误又往往是由于中 项外延不同而引起。比如:哺乳动物是不会灭绝的,东北虎是哺乳动物,所以东北虎是不会灭绝的。这个看似是符合第一个规则,但是这里的中项“哺乳动物”在两个前提中的外

4、延不同, 在大前提中的“哺乳动物”是周延的,指的是所有的哺乳动物。在小前提中是不周延的,确 切的说,指的只是一种哺乳动物。这就是犯了 “四概念”的错误。规则二:中项在两个前提中至少周延一次。如果中项在两个前提中都没有周延,那在前提中大项与小项都分别只与中项的一部分外 延发生联系,这样就不能通过中项的媒介作用使大项与小项发生必然的确定的联系,因而也 就无法在推理时得出确定的结论。比如:有些教授留长发,有些教授是科学家,因此,有些留长发的人是科学家。这个推理就是错误的。由规则二,我们就知道,“教授”肯定要周延一次,那么刚才那道题就肯定要选C了。三段论还有很多规则:比如大项或小项如果在前提中不周延,

5、那么在结论中也不得周延; 两个否定前提不能推出结论;前提之一是否定的,结论也应当是否定的;结论是否定的,前 提之一必须是否定的;两个特称前提不能得出结论;前提之一是特称的,结论必然是特称的。 这些规则大家可以自己在做题的过程中去套入,看看那个题是用到了哪个规则。这样我们不 但会做了这一道题,这知道了这道题所包涵的规则,也会做了这一类题,唯有这样,我们的 水平才能真正的提高。笛卡尔总结的人类知识原理中有一条是“我们所判断的失误,如果不是我们所不充分了 解的,则我们的判断永不会错误”。我们对于一件事物,如果不构成任何判断,则我们在了 解它时,不至于有犯错误的危险;即使我们已对它构成一种判断,可是我

6、们所同意的结果只 是我们所明白的、清晰地觉察到的,则我们也不会陷于错误。我们所以常发生错误,乃是因 为我们对于自己所判断的事物,并没有精确的知识,就贸然进行判断。言外之意呢,就是说我们所犯的所有的错误都是我们只了解了一部分,没有充分的了解, 这是我们犯错误的本源。1、【02年B】67.犯罪行为不是合法行为,故意杀人是犯罪行为。故此我们可以推出 ()。A. 故意杀人不是合法行为B. 不合法行为是犯罪行为C. 不是犯罪行为一定合法D. 有的犯罪行为是合法行为解析:此题运用三段论,正确答案A。2、【03年B】37. 一些投资者是乘船游玩的热心人。所有的商人都支持沿海工业的发 展。所有热心乘船游玩的人

7、都反对沿海工业的发展。据此可知()。A. 有一些投资者是商人B. 商人对乘船游玩不热心C. 一些商人热心乘船游玩D. 一些投资者支持沿海工业的发展解析:此题运用三段论,正确答案B。3、【04年B】85.亚里士多德学院的门口竖着一块牌子,上面写着“不懂逻辑者不得入内”。这天,来了一群人,他们都是懂逻辑的人。如果牌子上的话得到准确的理解和严格 的执行,那么以下诸断定中,只有一项是真的。这一真的断定是()。A. 他们可能不会被允许进入B. 他们一定不会被允许进入C. 他们一定会被允许进入D. 他们不可能被允许进入解析:此题考察不不表示的条件关系以及等价命题的转换,正确答案选择A。4、【04年B】82

8、.有人认为,一个国家如果能有效率地运作经济,就一定能创造财富 而变得富有;而这样的一个国家要想保持政治稳定,它所创造的财富必须得到公正的分配; 而财富的公正分配将结束经济风险;但是,风险的存在正是经济有效率运作的不可或缺的先 决条件。从上述观点可以得出以下哪项结论?()。A. 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富有不可能并存B. 个国家政治上的稳定和经济上的有效率运作不可能并存C. 一个富有国家的经济运作一定是有效率的D. 个政治上不稳定的国家,一定同时充满了经济风险解析:首先把题干文字转换成逻辑语言就是:有效率一一富有,政稳一一公正,公 正 无风险,有效率 有风险,再根据三段论和等价命题的转换很容

9、易得到正确答 案B。5、【02年B】70.下列推理哪一项是正确的()。A. 只有启开电源开关,日光灯才亮,这盏日光灯不亮,所以没有启开电源开关B. 只有意思表示真实的行为,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张、王二人的借贷行为是意思表 示真实的行为,所以,他们之间的借贷行为属于民事法律行为C. 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就具有作案工具;如果黄某是本案作案人,那么他 就有作案时间。黄某既不具有作案工具,也没有作案时间,所以,黄某不是本案作案人D. 作案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这个公司的人是熟悉现场情况的人,所以,这个公司 的人是作案人解析:此题主要考察日常语言只有才,如果就,因为所以转 换为条件关系以及三段论

10、的可能的陷阱,正确选项是Co真题演练:1、【00年】75.所有能干的管理人员都关心下属的福利,所有关心下属的福利的管理 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都很开明;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不开明的所有管理人员不是能干的 管理人员,由此可以推出( )。A. 不能干的管理人员关心下属的福利B. 有些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不开明C. 所有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开明D. 不能干的管理人员在满足个人需求方面开明解析:首先把题干文字转换成逻辑语言就是:能干一一关心,关心一一开明,再根 据三段论和等价命题的转换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Co2、【01年】85.只有钓鱼技术高超的人才能加入钓鱼协会;所有钓鱼协会的人

11、都戴着 太阳帽;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由此不能确认的一项是()。A. 有的退休老同志戴有太阳帽B. 该街道上的人都不是钓鱼协会会员C. 该街道上有的人戴着太阳帽D. 有的退休老同志钓鱼技术咼超解析:首先把题干文字转换成逻辑语言就是:钓协一一水平高,钓协一一戴帽,代 入有的退休老同志是钓鱼协会会员;某街道的人都不会钓鱼即可得到正确答案Co3、 【02年A】62.如果某人是杀人犯,那么发案时他在现场。据此,我们可以推出()。A. 张三发案时在现场,所以张三是杀人犯B. 李四不是杀人犯,所以李四发案时不在现场C. 王五发案时不在现场,所以王五不是杀人犯D. 许六不在发案

12、现场,但许六是杀人犯解析:此题考察如果就和因为所以表示的条件关系以及等价命题的转 换,正确答案选择Co4、【02年A】63凡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都不是公开审理的案件。据此,我们可以推出 ( )。A. 不公开审理的案件都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B. 公开审理的案件都不是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C. 有关国家机密的案件可以公开审理D. 不涉及国家机密的有些案件可以不公开审理 解析:此题考察等价命题的转换,正确答案选择Bo5、【03年B】27为了胎儿的健康,孕妇一定要保持身体健康。为了保持身体健康, 她必须摄取足量的钙质,同时,为了摄取到足量的钙质,她必须喝牛奶。据此可知()oA. 如果孕妇不喝牛奶,胎儿就会发

13、育不好B. 摄取了足量的钙质,孕妇就会身体健康C. 孕妇喝牛奶,她就会身体健康D. 孕妇喝牛奶,胎儿就会发育良好解析:首先把题干文字转换成逻辑语言就是:胎儿健康一一孕妇健康一一足够钙 质一一喝牛奶,再根据等价命题的转换很容易得到正确答案Ao一、前提型题目题型特点前提型题目一般是在题干给出了某一论据和结论,但由该论据不足以推出结论,还需要 补充一个新的论据,在两者共同的作用下,才能保证论证的正确。要想做好前提型的题目,中公教育专家认为,考生首先是要先辨别出哪些题目属于前提 型。在公务员考试中,前提型的题目有以下几种提问方式:上述推论最可能基于下列哪项假设?下列哪项是以上论述所需要的前提?以下哪项

14、如果为真,上述推断才是必然可靠的? 为使上述论证成立,以下假设必须为真的一项是: 上述论断是建立在以下哪项的假设上的?二、前提型题目解题方法前提型题目其实就是补充论据。大家在解题时,可以首先分析题干的论证结构,找出题 干论述中所缺少的论据,或将选项代入,找出使论证成立所必须假设的一项,即为正确答案。在考试中,我们可以从建立联系、排除他因和推论可行这三个角度来补充论据使得论证 有效。(一)建立联系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 (M与N之间有明显的跳跃); 所需前提:在M和N之间“搭桥”,建立联系。例题:两组学生,其中一组参加了古文训练班,另一组没有参加。在语文考试中,参加过古文 训练班的学生比那些没

15、有参加过的学生的平均分数高很多,因此,要想让学生在语文考试中 的成绩提咼,就必须让他们参加古文训练班。下列是上述论证依赖的假设的是()。A. 很多学生参加了古文训练班B. 学生的父母应该教给学生一些古文知识C. 语文成绩的提高与参加古文训练班没有必然的联系D. 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中公解析:此题答案为D。“因此”前后分别是题干论证的论据和论点。其论证为:“参 加过古文训练班的学生比那些没有参加过的语文考试的平均分高很多”(M)- “要想提高 语文成绩,必须参加古文训练班”(N)。要使该结论成立,需要在“参加古文训练班”和“提高语文成绩”之间建立联系。只有 D项通过假设“只有参加古文训练才能够提高语文成绩”,使得结论成立。A项与提高成绩 无关;B项“学生的父母”在题干中没有提及,是无关项;C项若作为前提,无法得到题干 结论。(二)排除他因论证形式:论据M论点N;所需前提:说明没有其他因素影响论点N的成立。(即M是推出论点N的唯一要素) 例题:政府应该不允许烟草公司在其营业收入中扣除广告费用。这样的话,烟草公司将会缴纳 更多的税金。它们只好提高自己的产品价格,而产品价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