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778140 上传时间:2022-08-0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季版广西南宁市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第20课狼讲学稿无答案新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20课狼 【学习目标】1.理解、积累文中词语的意义和用法。2.生动形象地复述故事情节,领悟课文的寓意及现实意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能力。3.揣摩语言,体会文章的情味,学习语言简练生动、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积累文言词汇。2.把握古文朗读的方法,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3.理解古今异义,一词多义,词类活用等古汉语现象。2. 了解作者蒲松龄,字留仙,别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人,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家。他自幼勤学、聪敏,但一生考场不利,自学成才,在家乡设馆教书,创作了许多鬼怪故事,后来汇编成书,就是聊斋志异。 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家境贫困。坎坷的遭遇和长期艰

2、辛的生活使他能够接触底层人民生活,并加深了对当时政治的黑暗、科举制度的腐朽以及社会弊端的认识和了解,为文学创作奠定了基础。3 了解作品聊斋志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具有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是我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是他的书屋名称,“志”是记述的意思,“异”指奇异的故事。聊斋志异有短篇小说491篇。题材大多来自民间和下层知识分子的传说。作者通过谈狐说鬼,讽刺当时社会的黑暗、官场的腐败、科举制度的腐朽。它的主要艺术特色是:语言精炼,想象丰富,情节曲折。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此书是“专集之最有名者”;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学习过程】一

3、、(课前)预习导学(一)基础知识积累1.为下列汉字注音。缀( )行 屠大窘( ) 苫( )蔽成丘 弛( )担持刀 隧( )入眈( )眈相向 目似瞑( ) 止露尻( )尾 假寐( ) 狼亦黠( )矣2.读准节奏:朗读时注意下列语句的停顿。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骨/已尽矣,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3.读懂文意,掌握下面加点的文言字词。重点实词(1)缀行甚远: (2)并驱如故:(3)屠大窘: (4)弛担持刀:(5)苫蔽成丘: (6)眈眈相向:(7)意暇甚: (8)屠暴起:(9)狼亦黠矣: (10)顷

4、刻:(11)止增笑耳:通假字 止有剩骨:一词多义(1)敌 恐前后受其敌:( ) 盖以诱敌:( )(2)止 后狼止而前狼又至:( ) 一狼得骨止:( )止增笑耳: ( ) 止露尻尾:( )止有剩骨: ( )(3)意 意暇甚:( )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3)其: 恐前后受其敌。( ) 场主积薪其中。( )屠乃奔倚其下。( ) 一狼洞其中。( )意将隧人以攻其后也。( ) 屠自后断其股。( )其一犬坐于前。( )(4)之 : 复投之。( ) 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两狼之并驱如故。( ) 又数刀毙之。( )久之。( ) 亦毙之( )(5)前 狼不敢前:( ) 其一犬坐于前:( )(6)乃 屠

5、乃奔倚其下:( ) 乃悟前狼假寐:( )(7)以 投以骨:( ) 以刀劈狼首:( )意将遂入以攻其后也:( )古今异义禽兽之变诈几何哉(古义: ;今义: )屠自后断其股(古义: ;今义: )盖以诱敌(古义: ;今义: )止增笑耳(古义: ;今义: )一狼径去(古义: ;今义: ) 词类活用一狼洞其中:洞,名词用为动词, 。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名词用作状语, 。其一犬坐于前:名词用作状语, 。(二)整体感知课文1.本文叙述一个什么故事?请用一句话概括。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可以用两个字的动宾短语概括.二、合作探究1.你觉得文中哪个字最能反映狼的本性?除了这一本性外,

6、还有哪些特点?请从文中找出相应的依据。2. 屠夫是如何与两狼展开搏斗的呢?A.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B.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C.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D.方欲行,转视积薪后。E.乃悟前狼ABC表现了屠夫 ;DE表现了屠夫的 。屠夫是一个 的人。3.课文中描写屠户注重于人物的哪方面描写?可看出他有什么性格特点?4.文章结尾一段的议论有什么作用?“止增笑耳”的仅仅是恶狼吗?5.从故事中,你得到怎样的启示?三、(课后)拓展 延伸赵威后问齐使齐王使使问赵威后,书未发,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使者不说,曰:“臣奉使使威后,今不问王,而先问岁与民,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威后曰:“不然,苟无岁,何以有民?苟无民,何以有君?故有问舍本而问末者耶?”(选自刘向战国策齐策【注释】赵威后:赵恵王妻。发:拆封。岁:年成,收成。无恙:平安无事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2分)(1)齐王使使问赵威后 使:(2)舍本而问末者耶 舍:18.将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岂先贱而后尊贵者乎?译文:19.结合文章内容,在“先问君”还是“先问民”的问题上,你同意谁的看法,为什么?(2分)学习心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