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494776482 上传时间:2022-12-25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慕仪镇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及答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慕仪初级中学第一学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班级: 姓名: 一、基础知识(1-4题每小题2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 )A溃退(gu) 舀水(y0) 白洋淀(dng)B绥靖(su) 脂粉(zh) 蹿一蹿(cun)C寒噤(jn) 拂晓(f) 颤巍巍(chn)D提防(t) 惊骇(hi) 迫击炮(p)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眼花嘹乱 晨曦 血腥 闪烁B臭名昭著 荒谬 憧憬 珐琅C响彻云宵 杀戮 箱箧 揣摩D精疲力竭 纳粹 鞠恭 铁锈3下列有关文字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消息一般有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六个

2、要素,包括标题、导语、背景、主体和结语五部分结构。B芦花荡的整理是我国当代作家赵树理写的小说,他是荷花淀派的代表人物。C蜡烛的整理是前苏联作家西蒙诺夫。D雨果,法国著名作家,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和悲惨世界等。4、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妥的一项是( )(2分)A、这是一个多么俗不可耐的话题。B、他做什么事情都充满信心,自以为是。C、他下定了决心,义无反顾地对准一个方向前进。D、黄果树瀑布作为一直统治着我的一个早已干瘪大概念顷刻间灰飞烟灭。5、名著填空(4分)(1)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 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的祥子,到北平谋生创业,_次买车又_次失去,并终于堕落到生活的谷底的故

3、事。与祥子有着密切关系的女主人公是 。6、文言诗文填空(14分) (1)少壮不努力, 。(汉乐府长歌行)(2) ,恨别鸟惊心。(杜甫春望)(3)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4)气蒸云梦泽,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5)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6)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文中比喻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诩的句子是_,_。 二,综合性学习(4分)7、许多有创意的广告巧妙利用汉字的特点,让人过目不忘,起到了超乎寻常的宣传效果。(3分)有一则宣传“臭豆腐”的广告是:臭名远扬,香飘千里。 解释“臭名远扬”中“臭”字的含义。_ _ 谈谈这则广告妙在哪里?_ _三,课内外阅读 (39分)

4、(一)握住母亲的脚(节选) (8分) 一位名牌大学的毕业生到一家颇具实力的公司应聘面试,主考官只对这位才华横溢的大学生提了一个问题:“你抱过母亲的脚吗?” 年轻大学生被主考官的提问弄愣了,满脸绯红。主考官接着又说:“明天这个时候,请你再来一次,不过有一个条件,你必须抱抱你母亲的脚。” 青年红着脸走了。他弄不明白主考官的用意,但无论如何,自己也要按主考官的要求抱抱母亲的脚。 青年大学生早年丧父,贫寒的家里只有他与母亲相依为命,母亲靠替人做佣人才供他读完了大学。(A)青年大学生其实是理解母亲的,也很爱他的母亲。但她压根儿没抱过母亲的脚,他不知抱母亲脚时心头会是一种什么样的滋味。 青年回到家里,母亲

5、还没有归来。他想,母亲长年在外奔波,那双脚一定很疲乏,今晚,我一定要替她洗洗脚,然后轻轻按摩一番。 母亲很晚了才回来。青年请母亲坐下,然后端来一盆热水,右手拿毛巾,左手握母亲的脚。陡然间,他发现母亲的脚竟然像木棒一样坚硬。青年大学生顿时潸然泪下,紧紧将那双脚拥在怀里,久久地不肯松开。 (B)那晚,青年大学生终于理解了母亲。 第二天,青年如约去那家公司,心情沉重地对主考官说:“我现在才真正明白,做人是那么不容易,成才又是何等的艰难。你让我明白了一个极其简单的道理,一个人只有理解了母亲,他才可能善待自己!” 主考官这时笑了,点点头说:“你明天来公司上班吧!” 主考官旨在考验年轻大学生的悟性,岂料却

6、让一个人的灵魂获得了升华。 年轻大学生从此铭记着母亲的艰辛,也一刻不忘自己肩负的责任。没几年,他便成长起来,而且做了一家大公司的老板。 故事一度让我感动,也令我深深羞愧。 许多年以来,当我终于长成一棵大树,当我坐在偌大的教室里给那些虔诚地唤我老师的朋友谈创作体会的时候,我就告诉他们:一个人要想读懂人生真谛,不妨回去握握母亲的脚,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读懂了它,你就读懂了整个人生。 握母亲的脚在手,其实握着的是自己一生的命运。8本文通过叙述一个故事,揭示了人生的真谛,贯穿全文的线索是_(2分)9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2分)( ) A文中划线的(A)句和(B)句中的两个加点

7、词语“理解”的含义相同。 B“那是一部比任何经典教材都具震撼力的巨著”是比喻句,突出说明母亲的奉献精神对儿女的教育作用之大。C第段第一个句子是插叙,交代了青年的身世,为下文埋下了伏笔。 D本文记叙、抒情、议论相结合,首尾照应,中心突出。10青年大学生握母亲的脚时为什么“潸然泪下”?他的灵魂获得了怎样的升华?(4分)答:_ _ _ _(二)桃花源记(节选) (10分)陶渊明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

8、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11下面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类) B悉如外人(熟悉) C便要还家(邀请)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邀请)12下面加下划线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B阡陌交通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13对本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9、本文是以渔人的行踪为线索。 B本文既然名为“记”,当然就是一篇记叙性的文章。 C“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人热情好客的特点,因为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和平安宁的生活。 D本文表达了整理对理想社会的热烈追求,同时含蓄地表达了对现实社会的不满。14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 (三) 陋室铭(12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15下面句

10、中加点的“之”,同“无丝竹之乱耳”中的“之”用法相同的是( )(2分)A何陋之有B公与之乘,战于长勺C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D醉翁之意不在酒16翻译下面句子(3分)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17写出文中整理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的句子。(2分) 18本文在对陋室进行描写时,从、三方面极力形容“陋室不陋”,表达了一种的节操和的情趣。(5分)四 作文 (40分)掌声,生活中一个美丽而动听的名词。它可以表达肯定和赞美,也可以表达尊重和鼓励。你在舞台上精彩的表演感染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平凡岗位上的辛勤耕耘打动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在逆境中拼搏的精神震撼了我,我把掌声送给你!你可以是个人或集体;

11、可以是非凡人士或普通人物;还可以是身边的亲人或朋友请以“我把掌声送给你”为题目写一篇作文,讲述你身边的故事,抒发你的真实感受。提示和要求:(1)自定角度作文;(2)除诗歌外,文体自选;(3)不少于600字;(4)文中不要出现自己的姓名、校名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答案一 选择 1.C 2.B 3.B 4.B.5.略6.略二 综合性学习7.“臭”指“臭豆腐”。通过双关和对比,突出“臭豆腐”的名声大,气味香,此外还利用矛盾法吸引人的注意力。三 课内外阅读 (一)8握住母亲的脚 9A 10青年大学生内心受到强烈震撼,他从未如此强烈地感受到母亲的艰辛不易,所以感慨万千,潸然泪下。青年从原来表面上的了解

12、母亲到真正体验到母亲的血泪辛酸和无私奉献,领悟到了人生的真谛,灵魂由此得到了升华 (二)11B解析:悉:全,都。12A解析:A豁然:开阔或通达。8交通:古:错杂相通;今:运输事业。C绝境:古:与世隔绝的 地方;今:没有出路的境地。D无论:古:更不要说;今:表示在任何条件下结果都不会改变。13C解析:这两句话不能表现桃花源人害怕世人打扰他们的生活。14(1)老人和小孩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或者老老少少都自由自在,逍遥快乐;老人和小孩者充满喜悦之情,显得心满意足。(2)(他们)问起现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过汉朝。(或者:问起现在是哪一朝,竟然不知道有汉朝) (:抓采分点,符合大意即可)(三)15.C16.苔痕碧绿,长到阶上;草色青葱,映入帘中。17.惟吾德馨(斯是陋室,惟吾德馨)18.居室环境、交往人物、日常生活;高洁傲岸安贫乐道四 作文 略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