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775601 上传时间:2022-10-23 格式:DOC 页数:174 大小:26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7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7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7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74页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7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全册教学设计(17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语文备课大师 目录式免费主题备课平台!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教案1、燕子目的要求:1、感受燕子的活泼可爱和光彩夺目的春天的景色,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2、学会按一定的顺序、抓住特点观察事物的方法。3、学会本科生字、新词,运用图文集合的方法,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体会燕子的可爱和生机勃勃的春天的景色。教学难点: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教具学具:教学挂图、字词卡片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默读“导读”部分,了解本组教材的内容和要求。二、指导学生看图1、出示“燕子”图让学生说说燕子的形状。 2、出示插图,看图并引

2、导叙述图意。按由近到远的顺序观察春天的景色。观察近处空中的燕子。 观察远处落在电线上的燕子。四、检查预习:1、默读课文,说说燕子是什么样子的,燕子飞行时有什么特点。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五、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1、理解第一自然段(1)、默读思考:用不同符号分别划出描写燕子的外形特点和燕子的性情特点的句子。(2)、讨论解答。(3)、练习背诵。2、理解第二自然段(1)看图说说春天的特征春天的柳树有什么特点理解“聚拢”、“像赶集似的”,体会写法。想想“光彩夺目的春天”是什么样的。(2)理解“生机”和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感情朗读,想象画面。练习背诵3、图文对照理解3-4自然段出示画面、理解第3自然段观察

3、飞行中的燕子指名读第三自然段想象作者是怎样描写的。抓住重点词语理解句子。看图说说燕子飞行时的特点。、理解第4自然段观察落在电线上的燕子,读读第自然段。抓住重点词语深入理解课文“五线谱”、“音符”各指什么?理解最后一句话的意思。指名读比喻句,体会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练习背诵 六、作业: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学后记:1、学生对燕子外形描写接受较快。2、对课文学习感情浓厚,掌握了描写燕子外形的词语。 第二课时一、感情朗读课文,体会写法。1、自读课文,说说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2、讨论交流: 课文从几个方面描写燕子的?分别写了燕子的什么特点?二、指导、检查背诵 1、自读课文,谈谈自己的收获。2、指导

4、学生按自然段背诵。3、检查背诵(小组互查教师抽查)三、指导识记生字、词。1、出示生字卡片,抽查读音。2、交流识记方法,重点指导“俊”、“拢”、“奏”的写法。3、练习书写。 四、作业1、熟练背诵课文。2、预习2、古诗两首。板书设计: 羽毛 外形翅膀 尾巴 赞热 燕子 飞回增添生机 美爱 春大 姿态优美 天自 飞行速度快 然 心情高兴 停歇电线曲谱 燕子 音符教学后记:1、课文简单易懂,贴近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 2、学生易写错“漾、倦”这两个字的笔画。 3、通过学习课文,学生提高了对环保的意识。2、古诗两首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全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

5、等词语。2、背诵两首诗。3、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教学重难点:让学生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是重难点。教学准备:收集两首古诗的有关资料;背诵春天的古诗。教学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咏柳教学过程一、 背诵古诗,导入新课师:春天是一幅多姿多彩的图画,许多诗人通过诗歌来赞美它,谁来背背有关春天的诗歌?(指名背诵)/今天我们还要随着古代诗人贺知章和朱熹一起走进迷人的春天,看看他们分别赞美了春天的什么?二、先学习咏柳,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咏、绦。 2、指名读诗,提醒读准“绦”“妆”“裁”。3、根据注

6、释了解诗歌的大意。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三、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1、指名读诗句,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碧玉妆成一树高这句里把什么比作什么?(柳树的枝叶比作碧玉)(2)“绿丝绦”指什么?为什么说柳技是“绿丝绦”?(想象体会柳技的绵长和柔软)(3)说说自己对“不知细叶谁裁出”的理解和体会(体会柳叶的小巧整齐,体全大自然的伟大神奇)(4)“二月春风似剪刀”又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2)指名读,师生评议。(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句来对答。师:你看

7、那高高的柳树,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扮的一样,真是青翠欲滴啊!那垂挂下来的万千柳条,柔软绵长,随风摇曳,多像绿绿的丝带! 生: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师:再看那小巧的新长出来的柳叶,细细尖尖的,整整齐齐的,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啊! 四、背诵古诗。五、作业。板书设计: 咏柳 碧玉妆成 绿丝绦 写实 咏柳 谁裁出 赞美春天 春风似剪刀 想象教学后记:诗句描写舒情,学生朗读流利,认识快。第二课时 春日 一、复习导入 指名背诵咏柳,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学习春日,自读完成以下要求 1、把诗歌读正确、流利,认记生字“泗、滨”。 2、指名读诗,提

8、醒读准“胜”“泗”“滨” 3、根据注释了解诗歌的大意。 4、小组交流:互相释疑,讨论难点。 四、朗读古诗,理解诗意,体会感情 1、指名读诗旬,说说自己对诗意的理解。 2、全班交流,相机点拨: (1)作者到泗水边寻找春天,他看到了什么?能想象都有什么“焕然一新”吗?(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的生活积累具体感知“无边光景一时新”) (2)“万紫千红”是说春天的什么?能具体说说吗?(借助图画形象感知花儿的缤纷色彩,春天的美丽景象) 3、结合理解,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1)自己练习读,边读边想象。 (2)指名读,师生评议。 (3)以读代讲,师生合作:老师朗读散文,学生用恰当的诗旬来对答。 师:在一个春光明媚的

9、日予,我信步到泗水河边寻找春色,啊,放眼望去,一切都焕然一新了,全没了冬日的苍白和萧瑟。 生:胜日寻芳渐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师:人们寻常中都知道有春风,但要是真正认识它,只有在见到万紫千红的景象以后。你看,春风徐来,各种景象焕然一新,到处万紫千红,百花争艳,有了春风,才有这无边的美景。 生: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四、背诵古诗。 五、作业。1、 背诵古诗。2、 收集诗歌。板书设计: 春日 万紫千红总是春教学后记:学生对春日这首诗歌感觉生疏,学起来不够投入,使课堂教学中带来有些难度,教师需另找时间进行补救。 第三课时 (复习旧知;指导书写生字;交流学习所得) 一、指名背诵春日,用自

10、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二、识字写字 1、出示生字,认读:咏、碧、妆、裁、剪、滨、紫 2、自主识记字形,集体交流: 提醒:咏,用口吟诵,与口有关,故口字旁;泗、滨,与河水有关,左边是三点水旁;绦,与丝织有关、左边是绞丝旁。裁,与衣服有关,里面是衣字:剪,用刀来剪,下面是刀字;妆,梳妆,女人常梳妆,右边是女字旁。 3、先描写观察重点笔画,再集体交流: “裁”是半包围结构,里面“衣”字的最后一笔是点,不是捺;“滨”字第七笔是一笔撇,不是两笔;“紫”字的下面“糸”不要丢掉一点。 三、书写练习。 四、拓展阅读: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春天的古诗,互相交流,背诵。五、 作业:背诵古诗给家人听及默写古诗。教学后记

11、:通过复习,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掌握稳固,并能领悟诗意。 。3、荷 花一、教学目的:1、通过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课文用词的准确,会用有的.有的.有的.说几句话。3、体会作者丰富的想象,学习边阅读,边想象画面的读书方法。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欣赏满池荷花的美丽,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2、理解“如果把眼前的一池荷花真了不起”等语句。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 1、出示荷塘图,说一说你所看到的景色。 2、我们来看看叶圣陶爷爷是怎么写荷花的。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2、。 2、检查生字新词的掌握情况。 (1)出示生字新词 (2)指名读,正音 (3)说一说自己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莲蓬:图示理解 翩翩起舞:形容轻快地跳舞。 3、指名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初步读出感情。 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段,多读几遍,要求读出你所能体会到的美来。 2、自由读 3、指名读 四、作业 1、抄写生字新词 2、朗读课文 教学后记:课文描述生动、逼真,学生学习兴趣较浓,对课文词语易理解。第二课时 一、细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体会荷花的美。 1、自由读课文,想象荷花的样子。认真朗读课文,通过你的朗读把荷花的美读出来。 2、指名读课文,你觉得怎么读能表现出荷花的美就怎么读,读后说一说你为什么要这样读。其他同学听说说你从他们的朗读中觉得荷花美吗?为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