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描写一组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770985 上传时间:2023-06-04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物描写一组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人物描写一组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人物描写一组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人物描写一组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人物描写一组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物描写一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物描写一组(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物描写一组设计理念 围绕课文的重点、难点,凭借课文前的阅读提示, 引导学生读书、思考、交流、讨论,鼓励学生采用适合 自己的学习方法,逐步提高阅读能力。让学生真正成为 学习的主体,成为自己的学习主人。在课堂教学中给学 生更多发挥自己语言和才能的空间,鼓励学生大胆想像、 发现、质疑、创新。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 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目标1 认识 12 个生字,会写 14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侄 儿、破绽、穿梭、郎中、媳妇、辉煌、苗条、风骚、打 量、标志、气派、祖宗、可怜、精神抖擞、手疾眼快、 膀大腰圆、敛声屏气、放诞无礼、转悲为喜等词语。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感受小嘎子

2、、严监生、 王熙凤这三个鲜活的人物形象。3 理解课文内容,学习作者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 肖像、心理活动等描写人物的方法。4 激发学生阅读中外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感受小嘎子、严监生、王熙凤这三个人 物形象,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教学难点:体会作家描写人物的方法,并在习作中学习运用。课时安排: 2 课时 课前准备:了解小兵张嘎、儒林外史、红 楼梦的故事梗概。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谈话引入:1 导语:你们看了小兵张嘎后,觉得他是一个 怎样的人?学生谈自己的看法。2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张嘎与胖墩儿摔跤比赛的情 景。老师出示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学生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初步感知1 请同学们

3、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 .指名学生读,正音。如擞,应读s o u,不要读成sh o u; 绽,应读 zhàn,不要读成 zàn , 也不要读成 dìng ;扳,应读 ba n,不要读成ba i。3 思考:文章的主要写了什么4 组内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三、精读课文,感受形象1 再读课文,边读边在头脑里浮现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情景,读后可以模仿小嘎子的动作体会。2 播放小嘎子与胖墩摔跤的电影片段让学生观看。3 再次模仿小嘎子的动作4 谈谈:读了课文,小嘎子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 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体会

4、出来的,课文又是通过什么 方法塑造这一形象的。出示重点语句: 小嘎子在家里跟人摔跤,一向仗着手疾眼快,从 不单凭力气,自然不跟他一 * 一搂。 起初,小嘎子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 转不灵,围着他猴儿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 绊子,仿佛很占了上风。 两个人走马似的转了三四圈,小嘎子摔了仰面朝 天。写小嘎子摔跤时的动作描写,作者用了站、围、蹦、 转、揪、推、拉、拽、顶、扳等表示动作的词语小组交流,这些语句体现了小嘎子什么样的性格, 全班交流。四、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进一步体会人物形象 和描写人物的方法。1 组内进行朗读,各组推荐最佳选手进行比赛。2 体会人物形象和描写人

5、物的方法怎样刻画人物呢?方法是多样的,有以环境描写来烘托的间接展示,有以心理描写和语言描写的直接揭示, 还有以动作描写来折射人物性格、反映社会生活的写法。 其中对动作描写的偏好,可以说是任何一个作家皆不能 例外的。老舍曾说,只有描写行动,人物才能站起来。 这一意义上说,动作的确是透视人物心理的多棱镜。动作描写 动作细节,尤其是凝聚人物个性的细微动 作,往往是个性化人物的特有标志。重笔特写凸现人物 的个性,提示人物复杂而深邃的内心世界。儒林外史 中的严监生监死前伸最终使其成了世界文学名著人物画 廊中的又一吝啬鬼的典型。至于穷困潦倒的孔乙己在咸 亨酒店的九尺柜台上排出九文大钱时的得意,浓墨泼写体现

6、人物性格 动作是无声的语言,是人物 个性的符号。浓墨泼写人物一连串的动作,在动作群的 刻画描写中可使人物形象站立起来。心理描写:心理描写是刻划人物的一项基本功,其 表现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内心独白、表情描摹、展 开联想等。心理描写经常与动作描写结合在一起,目的 在于准确地传情达意,但无论用哪一种方式表现,一定 得注意合情合理。这篇短文采用的是内心自白法。即用人物怎样想来 表现。这种写法最能清楚在表明人物的心迹。如小嘎子 精神抖擞,欺负对手傻大黑粗,动转不灵,围着他猴儿 似的蹦来蹦去,总想使巧招,下冷绊子,仿佛很占了上 风。这句心理描写。五、拓展阅读水浒红楼梦三国演义。第二课时一、交流资料1

7、、你们读过儒林外史吗?谁能说说这部书主要 写的是什么?2 、补充资料。儒林外史 是一面封建社会的照妖镜。它通过对封 建文人、官僚豪绅、市井无赖等各类人物无耻行为的真 实生动的描写,深刻地揭露了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的腐 朽性,强烈地抨击了罪恶的科举制度,并涉及了政治制 度、伦理道德、社会风气等等,客观上否定了整个封建 制度。儒林外史 是我国讽刺文学中的精品,作者擅长运 用典型情节,深刻地揭露社会矛盾。语言准确、精炼、 形象,具有讽刺效果。 儒林外史 是我国古典讽刺小说 的高峰。3 、简介吴敬梓吴敬梓(17101754),字敏轩,又字文木,全椒 (在安徽)人,著有儒林外史和文木山房集等。吴敬梓虽是名

8、门望族的后代,小时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但由于经济地位的迅速变化,使他接触了劳动人民,看到了社会的黑暗和科举制度的罪恶。因为思想上有进步的一面,并且掌握了描写现实的讽刺手法,所以才能在晚 年写出儒林外史这部十分杰出的长篇讽刺小说。二、导入课文1 一个人,在临死时,会说些什么?会做些什么呢? 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回答。2 、我们看看吴敬梓是怎样描写临死地主的?揭示课 题,板书:临死前的严监生二、初读课文,了解内容1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真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顺,利用上下文或者查字典的方法查不懂的字词。2 指名学生朗读,正音3 交流:短文主要写了什么?短文记叙了严监生临终前因灯盏点了两

9、茎灯草,伸着两根指头不断气,直到 赵氏挑掉了一茎,才一命呜呼的故事,刻画了爱财胜过 生命的守财奴的形象三、再读课文,想象人物外部形象1 师范读课文,生想象画面:边听边想象严监生临 死前的样子2 交流,达成共识出示课文插图学生仔细观察。作者对严监生临死前 的动作、神态作了细致的描写,请同学们先找出有关语 句细致地读一读,并根据他的动作、神态的变化揣摩揣 摩他临死前的心理活动,然后在小组里交流一下。出示句子:严监生喉咙里痰响得一进一出,一声不倒一声的, 总不得断气,还把手从被单里拿出来,伸着两个指头。学生反复读这句,思考:他可能说什么?心理想些 什么3 学生有感情地读课文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

10、然后指派小组同学上 台读。老师巡视。读读评评,直到读好为止 以情促读的设计行云流水,自然和谐。 四、体会写法小嘎子和胖墩儿比赛摔跤和临死前的严监生 两篇短文都刻画了人物形象。前者运用心理描写和动作 描写;后者运用了动作描写、神态描写。神态描写:就是指描写人物脸部的细微的表情和姿态。神态描写要表现人物性格特征 要集中笔墨,要面面俱到。要与外貌描写适当区别,注意细致观察,用心揣 摩。神态是人的一种行为,指人脸各部分的动作和变化 人们常说:脸是人感情的晴雨表。这说明了神态与人物 思想感情的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内心活动常常从人的脸 部显示出来的。一个人心里高兴,往往就喜上眉梢;内 心得意,就眉飞色舞;心

11、里担忧,往往满脸愁容;内心 痛苦,就双眉紧皱。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得注意如下几点:(一)要注意人物神态的细微变化要写好人物的神态,就要仔细观察人物神态的细微 变化。比如笑,微笑是反映发自内心的喜悦;歪起一个 嘴笑是表示心怀鬼胎,不怀好意;张大嘴哈哈大笑既表 现人物豪爽的性格,也表现笑得痛快。可见只有观察清 楚各种神态的特点,才能在描写神态中反映不同的意义C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在同一场合的神态往往是 不一样的。年龄相近,性别相同的人,由于思想性格不 同,对待同一件事,他们的神态也常常各不相同。即使 是同一个人,碰到不同的情况时,他的神态也会不一样 的。(二)要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描写人物的神态,还

12、要注意反映人物的思想感情。 不能离开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需要,为写神态而写神 态。(三)要同行动和语言描写相结合 神态描写要结合在人物行为或语言叙述中,加强文 章的表现力。五、拓展阅读儒林外史 通过课外阅读深刻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第三课时一、检查学生预习情况1 抽学生朗读全文,评议。2 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学生思考:短文主 要主要写了什么? (短文重点写的是林黛玉初进大观园, 与众人相见的过程中,与凤辣子王熙凤见面的经过。通 过对这一见面过程的描写,向读者展示了一个泼辣张狂、 口齿伶俐、善于阿谀奉承、见风使舵、喜欢使权弄势、 炫耀特权和地位的人物形象。)二、阅读课文,交流体会1 交流

13、:你觉得王熙凤是一个怎么样的人?2 老师在学生充分阅读感悟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欣赏从电视剧红楼梦中剪辑的凤辣子初见林黛玉 的片段,使学生进一步直观地感受王熙凤这一人物形象。3 出示句子: 一语未了,只听后院中有人笑语声,说:我来迟 了,不曾迎接远客 !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的打量了一回, 便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 人物 ! 我今儿才算见了 !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 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 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 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 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了 老祖宗,该打该打。让学生通过

14、句子感受人物形象,体会人物性格。4 你喜欢王熙凤吗?喜欢,说说原因;不喜欢,也 说说原因。 激发学生共鸣,促其酣畅淋漓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直击重点、探究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以及外貌 描写和语言描写1 正面描写未写其形,先使闻声。一语末了,只听后院有人笑 声,说:我来迟了,不曾迎接远客。,一句话,就把王熙凤性格中重要的一个方面:张狂放肆,表现了出来; 同时还可以看出她在贾府里的特殊地位。王熙凤的内心世界。在她会见黛玉时的举止言谈中 表现得很充分。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 ! 我今儿才算 见了 ! 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 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

15、天口头心头,一时 不忘。短短几句话,表面上是称赞了林黛玉的丰姿,实 际上却是在阿谀贾母,又不忘安慰迎春等那些嫡亲的孙 女儿,真是面面俱到,圆滑之至;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怎么继而拭泪一一因为提到黛玉的母亲,她想到贾母定 会为女儿去世而悲伤,所以便抢先用帕拭泪;最后又转 悲为喜一一因为她见贾母笑了,便匆忙完成了这个感情 的转变。她拉着黛玉的手问长问短,一方面是为了通过 待客热情的表白,来炫耀她在贾府中的地位和权势;一 方面又是为了在贾母面前表现她对黛玉的关切。作者就这样入木三分地描绘了她察言观色、机变逢 迎的本领,揭露了她在贾府中得宠的原因。2 侧面描写黛玉纳罕道:这些人敛声屏气,恭肃严整如此,这来者系谁,这样放诞无礼。贾母笑道:你不认得他,他是我们这里有名的一个 泼皮破落户儿,林黛玉和贾母对王熙凤的感觉和评价则从侧面很好 地配合了正面描写,与那些正面描写共同完成对王熙凤 性格特征的刻画。3 外貌描写 这个人打扮与众姑娘不同,丹唇未启笑先闻。 作品具体细腻地刻画了王熙凤的容貌,在服饰方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