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494767324 上传时间:2023-04-2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doc(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和猫。设计意图:美术对幼儿来说是一种理论,需要幼儿全身心投入,大班幼儿已经有了一定的绘画技能,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设计了此次活动老虎和猫。让孩子将自己喜欢的故事绘画出来。尝试用合作的方式进展绘本制作。培养幼儿的感官和细致入微的观察才能。活动目的:1、通过改变物体方向的方法表现老虎和小猫的动态。2、根据故事情节大胆作画,饱满构图。3、与同伴友好协商完成画册。4、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才能。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准备:1、老虎和猫教具。2、 画纸、画笔。活动过程:一、讲述故事老虎和猫。明确故事四个情节

2、以及老虎和猫之间不同。1、明显说出四个情节同时活动猫和老虎的位置(1)猫和老虎一起玩。(2)老虎四脚朝天。(3)猫把老虎推下山。2、再讲故事。提问:(1)猫为什么以为老虎是只大猫?和为什么老虎以为猫是只小老虎?(2)猫和老虎哪里一样?哪里不同?(如:耳朵、脸部、身体大小等)二、完成故事画册。培养幼儿友好协商的才能,与幼儿一起完成画册。1、以组为单位完成故事装订成册。每组幼儿商量自己画哪一个情节,除了四个情节外,多出的幼儿可画封面。2、幼儿分工合作,画出不同故事情节,最后装订成册。三、讲述自己的画册。讲述故事主要情节。每组代表讲述自己画出的画册。活动反思:幼儿对美的追求,不仅反映在对自然的评价上

3、,也表如今对外界一切美的事物的热爱上,那些美的形象风光,无不引起他们的奇思遐想。幼儿美术教学的重点应是创造意识的启迪,而不是技能的传授。(文.章出自教.案网)幼儿语言表达才能较差,学画画要比学说话快的多,在绘画中表达的心态和对事物的感受,要比语言还要丰富。绘画可以直接刺激幼儿的右脑。有助于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与学习才能,更能有效地帮助幼儿形成积极的个性特征。【以下为赠送相关文档】精选教案阅读大班语言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老虎拔牙活动设计背景在幼儿期就要养成讲卫生,每天刷牙的好习惯,而农村的低龄儿童多由老人照顾,大多没有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所以要加强卫生保健,教育孩子保护牙齿。活动目的1、通过情景演示、

4、分角色表演感受坏习惯带来的恶果,培养幼儿正确的卫生观,学会刷牙,体验游戏的乐趣。2、能仔细倾听故事,理解主要的故事情节。3、领会故事蕴含的寓意和哲理。4、通过语言表达和动作相结合的形式充分感受故事的童趣。5、引导幼儿在故事和游戏中学习,感悟生活。教学重点、难点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掌握正确刷牙的方法,明白不刷牙的害处,要从小养成刷牙的好习惯。活动准备老虎、狐狸、小猴子、小兔子、狮子的头饰 ,多媒体课件。活动过程1、导入 :展示多媒体课件,有一只老虎又瘦又没牙,一点也不历害,老师用肢体语言表现老虎瘪嘴的样子,它这是怎么了?引出故事。2、老师有表情地讲述故事。老虎的牙齿很历害,小兔子、小猴是怎么说的?

5、请幼儿表演。老师表演狐狸:你们都怕大老虎,但我不怕,我还要把它的牙齿拔下来呢。出示课件。(1)狐狸想到了什么方法? (请个别幼儿说,集体模拟狐狸的样子:啊!尊敬的大王,我给你带来了世界上最好吃的东西糖)(2)老虎是怎么做的?老虎吃了一粒又一粒,连睡觉的时候,嘴里还含着糖呢。(3)谁又去劝的?请一名幼儿扮演老虎,其余幼儿模拟狮子:哎呦呦,糖吃得太多,又不刷牙,!.说得太多了,还可以更开放些,让幼儿自己探究,师幼互动更强。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蚂蚁和西瓜设计意图:绘本蚂蚁和西瓜的故事简单有趣,一群小蚂蚁运用各种方式运西瓜:用小铲子铲西瓜、搭爬梯子运西瓜、咬紧牙齿拖西瓜拟人化的动态和勤劳、聪明、

6、团结合作的精神深深吸引并感染着幼儿。根据大班幼儿能较灵敏地表现各种动物的动态、具有较强的表达表现才能等特点,结合绘本的游戏情境我们设计了这个活动。活动目的:1.在绘本情景下,尝试粘贴并大胆添画蚂蚁的不同动态。2.感受美术创作的乐趣,体验合作的快乐。3.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才能。4.培养幼儿动手操作的才能,并能根据所观察到得现象大胆地在同伴之间交流。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活动重难点:大胆创作,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经历准备:熟悉绘本,细致观察蚂蚁。材料准备:棕色碎卡纸、1开白纸2张,记号笔、浆糊、KT板、可供撕贴的西瓜图纸。活动过程:一、回忆绘本内容,引发创作兴趣截取绘本中典型的

7、蚂蚁运西瓜画面,唤起幼儿已有经历。故事里的小蚂蚁发现了一块大西瓜,它们是怎么搬西瓜的?二、欣赏蚂蚁动态,尝试想象添画1.观看图片,模拟蚂蚁形态引导幼儿观察三幅典型画面,让其在游戏中模拟各种动态,并创造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这几只蚂蚁是怎么运西瓜的?谁来学一学小蚂蚁的动作?它的表情是什么样子的?假如你是一只小蚂蚁,你会怎样运西瓜?从模拟绘本中蚂蚁的动态,到创造性地表现蚂蚁的动态,生动的动作体验,为幼儿表现不同动态的蚂蚁做好了铺垫。2.魔术粘贴,变换蚂蚁姿态老师选两块棕色纸,作为小蚂蚁的头和身体,用变魔术的方法表现蚂蚁的不同姿态。变魔术:头不动、变换身体的位置,或者身体不动、变化头的位置。不同动态的

8、蚂蚁就变出来了。变魔术教给孩子的不是蚂蚁运西瓜的一种或几种姿态,而是教给了孩子表现蚂蚁不同姿态的方法,这样的方法,让孩子创作出了千姿百态的小蚂蚁。3.幼儿示范,添画蚂蚁动态老师引导幼儿大胆添画蚂蚁的五官和四肢,示范表现蚂蚁的不同动态。谁能来帮助这只小蚂蚁,让它也能运西瓜?三、创设游戏情景,幼儿撕贴添画1.创设情境,大胆想象老师创设运西瓜的游戏情境,鼓励幼儿大胆创作。草地上又出现了一块大西瓜,这些小蚂蚁看到西瓜又会发生些什么故事?小蚂蚁会和同伴怎么样合作搬运西瓜呢?2.交代要求,幼儿创作选两块碎纸将蚂蚁身体贴好,注意要紧贴在一起,这样小蚂蚁的头和身体才会连接起来。从绘本中衍生出运西瓜的游戏情景,

9、孩子笔下的小蚂蚁成为自己的代言,游戏情境的创设激发了幼儿生动有趣的创作。四、展示欣赏作品,分享创意过程幼儿分享自己的创作,并欣赏交流别人的创作。老师讲评提升幼儿的经历,共同感受合作的快乐。活动反思:这一绘本美术活动最成功之处就是利用幼儿的动作来做范例。蚂蚁用小铲子铲西瓜、爬梯子运西瓜等各种各样拟人化的动态憨态可掬,深深地吸引着幼儿。而表现出蚂蚁的不同动态是活动重难点所在。(.来)因此,老师剪辑了绘本中拖、背、抬等几个典型的蚂蚁动态图片,引导幼儿观察、模拟。让幼儿从模拟绘本中蚂蚁的动作渐渐过渡到自己想象蚂蚁吃西瓜的动作,让幼儿在动作模拟中就习得多种多样的蚂蚁的动态造型。在添画想象的过程中,老师还

10、借助自编儿歌小手小脚弯一弯,眼睛嘴巴动一动,触角触角翘一翘,得意的小蚂蚁就动起来来提示幼儿掌握蚂蚁五官和四肢的画法,增加了作画的兴趣性。这一示范环节借助动作模拟、儿歌语言的提示,为幼儿精彩的创作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体验是最好的老师,生动的动作模拟不仅活泼了教学气氛,也巧妙地解决了活动的重难点。在美术创作过程中,小蚂蚁就是孩子们的代言,他们笔下的小蚂蚁,实际上就是孩子自己运西瓜情境的再现。游戏情景和创意想象互相依托,游戏情境成为创意想象的泉,使幼儿的美术创作更精彩。大班语言教案详案及教学反思小老鼠和大老虎设计意图小老鼠和大老虎沿用了美国传统图画书的构造来开展故事情节。在书里,画家设计和隐藏了许多

11、细节,以此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引发幼儿的发现才能。根据大班年龄特点设计了小老鼠和大老虎活动。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认为:进步区分细微差异的才能,才能有灵敏的感觉和很高的鉴赏力。只有具有灵敏感觉的人才能欣赏艺术品。从心理开展来看,儿童内心蕴藏着天然合谐的艺术灵敏感觉,只要顺其自然地引导,其内心的感觉就会觉悟。引导儿童区分细微差异才能的方式之一就是多欣赏高品质的艺术品,而绘本正是这样一种合适儿童阅读欣赏的艺术品,它可以刺激幼儿的思维,激发其创造性。活动目的1、初步理解小老鼠、大老虎的情感及其变化的过程,尝试用完好的语言表达自己的认识。2、通过猜想、倾听、想像、议论、表演等方式。加深对故事内容及主题

12、的理解。3、认识到友谊必须建立在真诚、平等的根底上才能长久。4、培养孩子听故事的技巧和观察画面的才能。5、借助绘本阅读,在观察、想象、说话中,让孩子享受阅读的情趣。6、以故事的形式把孩子们引领进丰富的情感世界。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谅解、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谊。7、培养孩子的想象才能,学会续编故事。活动准备1.玩偶:形象反差较大的一只形态得意的小老鼠和一只大老虎。2.道具:老虎外衣、虎头帽、灰尾巴、鼠帽。甜面圈、花儿、城堡立体图。3.提示牌:西部牛仔的游戏、分甜面圈、采花、搭城堡。教学重难点:1、感受朋友之间那种互相友爱、互相宽容谅解、分享彼此快乐的纯真友谊。2、培养孩子的想象才能

13、,学会续编故事。活动过程1.老师演示小老鼠和大老虎的玩偶。引发幼儿对故事情节的猜想。老师出示玩偶形象反差较大的一只形态得意的小老鼠和一只大老虎。伴随玩偶的出现,老师边有节奏地晃动着小老鼠,边模拟小老鼠轻声细语地讲述故事的第一自然段。引发幼儿讨论:小老鼠和大老虎之间会有点什么小问题呢?2.老师和幼儿共同欣赏故事前半段。老师继续以小老鼠的身份声情并茂地讲述故事,注意经常用眼神与幼儿交流,吸引幼儿认真地倾听故事。3.老师设置悬念。鼓励幼儿大胆想像。当老师讲到大老虎用他刚刚学会的空手道把我的城堡踢飞了时停住,请幼儿猜猜小老鼠会怎么做,并鼓励幼儿配合动作表现出来。老师用跺脚、气愤的语气讲述故事中小老鼠的

14、做法。老师请幼儿想想:小老鼠和大老虎分手后,各自的心情是怎样的?4.幼儿继续欣赏故事至可是。我们还是出现了一个问题老师继续运用语气、眼神变化,配合动作生动地讲述故事,特别要表现出小老鼠内心的感受和变化。5.老师和幼儿共同回味故事中人物情感的变化。加深对主题的理解。老师和幼儿共同回忆:小老鼠的心理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发生变化的?大老虎的心理又是怎么一步一步地发生变化的?老师:听了这个故事,你们想说些什么?(鼓励幼儿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6.老师和幼儿共同运用戏剧表演的方式演绎故事。老师身披老虎外衣,头戴虎头帽或头饰,扮演老虎。另一位配合的老师带着局部幼儿身后夹一个灰尾巴,头戴鼠帽扮小老鼠。两名幼儿做

15、提示者,负责适时出示提示牌。其余的幼儿做评论者。借助道具(甜面圈、花儿、城堡立体图)以及提示牌(西部牛仔的游戏、分甜面圈、采花、搭城堡),老师和幼儿共同表演故事。小老鼠的心理独白以及人物间的对话,老师可以带着幼儿共同朗读。请评论者说说谁什么地方表现得好,什么地方可以进展改良等。7.老师采用逐步退后的方法。引领幼儿逐渐地进入自主表演。老师可以逐步减少语言,改换角色:由演员到提示者,再到评论者、旁观者,让幼儿自主地表演。8.续编故事接下来他们之间还会发生什么有趣的事?这就要小朋友展开丰富的想象去编写他们之间的故事。想不想自己编写一个有趣的故事。活动延伸开展我和我的朋友的谈话活动。 请幼儿说说自己和朋友之间有趣的事情,互相交流与朋友交往的经历。(本文.大班美术详案教案及教学反思房子活动背景:大班孩子对周围一切的新奇,新颖的事物都特别的感兴趣,一位旅游归来的小朋友把在旅游途中拍到的一些奇特建筑物的照片带来与大家分享,这些造型各异,奇特有趣的房子让孩子们大开眼界,激发了他们创作的欲望。因此,我设计了这次活动,希望孩子们通过观察各种不同的建筑,在已获取的相关经历上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