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762639 上传时间:2023-04-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养老机构消防安全状况分析及火灾预防措施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20x年*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3万人,比去年增加2.4万。据20x年数字统计,*区共有老年人53657人,占总人口的1.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1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性隐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

2、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5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性隐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

3、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

4、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性隐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

5、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三)加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宣传图片、消防法律法规、举办消防老年文化活动等形式,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管理人员和老年人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此外,要坚持在老年人入住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四)加强老人房间的消防安全管理。老人房间往往棉被、衣服等可燃物品多,居住老人多。发生火灾老人行动不便,极易造成亡人事故。敬老院要把老人

6、居住的房间作为火灾防范工作重点,在方便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要加强房间用火、用电的管理,严禁在房间内乱接乱拉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加强检查,及时制止老人的违章行为。 死亡的惨剧。如何将民生工程打造成为一个安全工程,让老年人享受天伦之乐,不仅是各级民政部门的责任,也需要我们各级公安消防机构人员从实践科学发展观、建立和谐警民关系的高度去关爱老年弱势群体,认真分析行业特点,查找火灾原因,制定相应的消防安全措施。本人立足*市*区养老机构特点,结合工作实践,谈一些体会。 一、养老机构行业的现状 根据221年*市人口发展报告显示。从全市户籍人口年龄结构来看,人口“老龄化”略有加深,全市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为6

7、3万人,比去年增加.44万。据22年数字统计,*区共有老年人5357人,占总人口的71%,而养老机构主要有民办养老院、老人照顾站等形式,性质基本上属于民办,房子属于政府低价出租。全区共有民办养老院6所、老人照顾站0处。这些在城市城乡结合部的养老院基本未办理消防手续,消防隐患严重。 二、养老机构行业的消防安全隐患 (一)建筑先天性隐患不少。这些养老机构基本上都是利用旧的厂房或旧办公房改造而成,没有经过消防部门审核验收。*区的6家养老院中,就有家没有办理消防审批手续。此外,还存在防火间距不足、袋形走道过长、楼梯间形式不符合规范要求等先天性隐患。 (二)消防安全意识淡簿。由于养老院属于微利甚至是没有

8、营利的行业,经营管理人员和服务护理员基本上是下岗职工或者农村人员,而且女的居多,对消防知识基本上是一知半解,消防法制观念不强,思想麻痹,缺乏防范意识和安全知识,纪律松弛,一旦发生火灾,起不到扑救初起火灾和帮助老人逃生自救的作用。还有居住老人大多行动不便,安全意识弱化,为了贪图方便,违反用火、用电等消防安全规定的情况时有发生。 (三)火灾隐患突出,诱发火灾因素增多。从检查情况来看,考虑到经济因素,用塑料扣板等可燃装修材料局部装修、乱拉电线,防止老人乱跑,为防止安全意外发生,对安全出口上锁的情况也比较普遍。还有房间使用电炉、热得快等高功率电器也容易诱发火灾事故。 (四)老人床位供不应求,建筑局部违

9、章搭建多。由于老人多,社会公共养老服务跟不上,养老机构为了增加床位局部搭临时建筑,由此带来了防火间距不足,消防设施未及时跟上等消防隐患。 (五)人员密度大,老人行动不便,疏散困难。*区6所敬老院共居住老人约820多人,其中有0人为无法行动的特护老人,而且老建筑大房间都在比较高的楼层,一旦发生火灾,对人员疏散及救援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六)安全投入少,隐患整改困难。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微利的行业,稍微增加成本就难以为计,再加上完全按照规范进行整改,经济投入大,而且会影响老人的正常生活。 三、养老机构行业的火灾防范对策 (一)坚持源头把关杜绝先天隐患。虽然现在行政许可法实施以后,行政前置取消了,但社

10、会养老机构申办要经过民政部门备案。消防部门可以把一些基本的消防安全条件和管理要求书面提供给民政部门,从选址上进行把关,杜绝先天性隐患产生。 (二)加强监督检查和督促整改力度。由于养老机构是一个容易被忽视的行业,再加上检查出来后隐患整改难度大,一些基层消防部门和派出所怕隐患查出后整改不了,存在畏难情绪。作为消防监督人员要切实从关爱老人这个弱势群体出发,以解决最大的民生问题的态度,切实加强对社会养老机构的监督检查力度,对一些确实整改不了要及时报当地政府,协调解决。 (三)加大消防宣传教育,提高消防自防自救能力。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应加强对从业人员的消防意识和消防安全常识教育,通过张贴消防宣传图片、消防

11、法律法规、举办消防老年文化活动等形式,定期组织进行消防演练,以增强其消防法制观念,提高其消防安全意识和责任心,自觉遵守消防安全规章制度。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使管理人员和老年人掌握防火、灭火、逃生的常识。此外,要坚持在老年人入住时进行消防安全教育。 (四)加强老人房间的消防安全管理。老人房间往往棉被、衣服等可燃物品多,居住老人多。发生火灾老人行动不便,极易造成亡人事故。敬老院要把老人居住的房间作为火灾防范工作重点,在方便老人日常生活的同时,要加强房间用火、用电的管理,严禁在房间内乱接乱拉电线和使用大功率电器,加强检查,及时制止老人的违章行为。在房间,应自觉遵守宿舍安全管理规定,不乱拉乱接电线;

12、不使用电炉、热得快、电热杯、电 饭煲等电器;不在房间使用明火;不在房间内焚烧物品;不在房间寝室吸烟;发现不安全隐患及时向管理人员报告;爱护消防设施和灭火器材,不随意移动或挪做他用;室内无人时,应关掉电器和电源开关等。 (五)加大资金投入,逐步解决历史遗留问题。各级政府民政部门要加大对养老院的消防历史遗留问题的整改督促力度,通过政府拨一点,社会企业支持 一点、养老机构自己出一点的办法筹措资金,每年要有足够的消防专项经费用于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消防器材、设施的配备、维修。另外,还要合理配置人员,确保有足够的人员,明确责任分工,组织消防检查和人员疏散。对于历史遗留的建筑防火间距不足、疏散楼梯缺少,电气

13、线路老化,消防设施缺乏等火灾隐患,要根据养老院实际,制定可行的整改计划,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采取技术措施,及时加以整改。在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同时,要确保新建的建筑决不能再留有火灾隐患。 第三篇:农村家庭电气火灾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农村家庭电气火灾案例分析及预防措施 摘要。重点对农村家庭电气火灾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农村家庭;电气火灾案例;预防措施 近年来,随着小城镇消防规划建设步伐的加快和消防安全工作的开展,农村消防安全状况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但由于农村家用电器的大量使用和用火不慎,使农村火灾事故一直呈增多之势。21年以来,仅山东省农村就发生火灾37752起,死亡32

14、人,伤36人,直接财产损失约01余万元,这已经成为制约农民迅速致富、奔小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农村家庭火灾中电气火灾发生率一直居高不下,据统计,每年都占农村火灾总数的四分之一左右。火灾调查表明,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主要是过负荷、短路、接触电阻过大、电火花、电器及配电线路的安装、使用、保养不当等。 案例一:电气线路设计不合理,线路检修不到位 021年4月日上午11肘,济宁市任城区唐口镇一农村家庭发生火灾。在家中无人的半个小时内,大火将四间房屋几乎烧成了灰烬。经过现场勘查和分析,我们发现火灾是由西屋向堂屋蔓延的,西屋南墙上的配电盘已部分燃烧变形,屋顶瓴梁已烧断,且屋内无其他火源和电器。经过现场询问,

15、我们得知在离现场不足1m的村道边又有第二现场。第二现场为一通信线杆,当几乎是听到第一现场“着火”喊声的同时,第二现场发现从通信线杆上掉下了一团鸡蛋大小的火球,燃着了地上的草堆。与此同时,全村有12家正在看的电视忽然一闪,再也打不开了。由此可以推断这是一起电器火灾,但火灾原因是电器短路还是使用不当。谁是“肇事者”呢。这都需要进一步调查。 经过缜密的查看,我们发现位于第二现场的通信线杆所架的通信线上方是农村电网改造后的电线,而且距离很近。工作人员上去一看,电线搭在了通信线杆的顶部,而且通信线杆顶部有一裸露的长约c、直径1c的钢筋。电线与钢筋接触处,绝缘皮已经裂开脱落,露出了电线的铜线,电线随风摆动,摩擦钢筋。最终在大量的调查之后,我们得出结为:由于农村电线与通信线杆裸露的钢筋摩擦导致电线短路引起火灾。 从此案例可以看出,农村电路和通信线路的设计和安装虽然有先有后,但是没有统筹规划,出现火灾隐患。农网改造在造福农民的同时,一定要使用合格电器,认真安装到位。村里要成立一定的组织,制定安全检查制度,实施消防安全检查。重点是对电气不安全的村民实行定期上门,对电线、电表、电器进行检查。这样,主管人员能够发现问题及时检修,发现隐患及时整改,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