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762221 上传时间:2022-08-31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1.0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亲子沟通障碍的常见原因(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世界上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可是并不是每个家长都知道该怎样爱自己的孩子。 有许多心力交瘁的父母在不解地探究:为什么自己那么关爱孩子,反而造成亲子 间更大的冲突与鸿沟?其中最关键的原因就在于亲子间的沟通有了障碍。一、家庭中常见的沟通困难在家庭中经常出现的沟通障碍主要表现为一些不恰当的非语言沟通行为及 不恰当的语言沟通行为。家庭中情感的表达,大部分是透过非语言的方式,如身体距离、眼神的凝视 等来传达。在家庭中常出现的沟通问题是沟通时彼此眼神的接触很少、脸部没有 表情、声音很平淡,或是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不一致等。例如母亲心疼孩子的食 欲差不想吃饭,出去买了女儿最爱吃的炸鸡翅,回家后却对睡在床上的女儿用

2、不 情愿的语气大声喊道:“炸鸡翅买回来了,要吃自己起来吃。事实上母亲很关怀 孩子,但是她这样的沟通方式却使她的心意打了折扣,孩子听到这种远距离的声 音及这样语气,可能也会忽略了妈妈的关怀和诚意。所以在日常生活中,与家人 之间的沟通,应特别注意语言和非语言的信息是否一致,而说话时如果眼睛不看 着对方或脸部无表情,就会容易被误会是在生气或不情愿。而不恰当的语言沟通行为则包括了模糊的沟通以及过于概括化的陈述等现 象。模糊的沟通如:爸爸对要出门上学的儿子说:“你今天很不错,这是一种很 模糊的语言表达。有效的语言沟通一定要指定明确的“行为”所引起的情感反应, 例如可以这么说:“今天你不用妈妈叫你就自己起

3、床,还把自己收拾得很整齐去 上学,我觉得很高兴。”另外,在家庭沟通中要表达生气、失望、怨恨等情绪时,常会出现过份概括 化的语言,这种语言常常夸大扭曲事实而且对孩子的心灵带有伤害性,例如孩子 乱发脾气,母亲在批评她时说:“你真是我见到的最不听话的孩子,这种因为生 气之下说出来的话语,常造成孩子极大的挫折感,还常常可能增强她对家人的敌 意。因此如果有时候必须给孩子一些在应当的批评时,应该只提及事实本身,而 不要涉及孩子的个性品质。二、引发沟通障碍的原因父母在与孩子沟通时会出现上述那些常见的困难,究其原因,是在于很多父 母与孩子沟通时存在着一些不良的心态。下列这些情形,常常是引发亲子之间沟 通障碍的

4、导火索:1、命令、指挥、支配:许多父母为了快速实现对孩子的管教预期,常以父母的权威去命令孩子行 动。这种情况下的沟通是单向沟通而非双向沟通,只是一昧要求孩子绝对服从, 而不听孩子说出自身感受及困难。例如当孩子不想吃饭时,父母的语气常常是这 样的:“我要你吃你就吃!不要讲条件、“现在就给我吃! 一定要吃完!”,孩子虽 然暂时屈服于父母的威权之下,但是也关闭了沟通之门。常常看到许多父母因孩 子很听自己的话而沾沾自喜,父母说一孩子不敢说二,却不知道孩子很可能已悄 悄为自己开辟了一条暗道,躲避父母的威权,乃至于误入歧途,这是值得很多父 母警惕的。2、警告、威胁:“你不听话的话,给我试试看。”、“不去洗

5、碗的话,今天就不让你看电视了。” 这是警告、威胁的语气。还有说狠话来威胁孩子:“再说就打断你的腿。”、“你 死在外面,不要再回来!”以这种强势的手段来管教孩子,就和上一种方式一样, 短期或表面上虽然可以看到孩子的服从,却会逐渐失去孩子的心。3、批评、斥责:在时间紧迫的情形下,父母常常会因为孩子没达到自己的期待而动怒,斥 责孩子:“你怎么动作那么慢!皮又痒了是不是? ”或是不尊重孩子,不给孩子台 阶下,批评他:“看看你这样子,全身都让我看不顺眼!”。甚至是恶狠狠的辱骂: “死孩子,生了你,也不知道是上辈子做了什么孽!”父母宣泄怒气的无心话语, 会让孩子感觉更大的挫折,很容易引起孩子情绪上的抵触和

6、逆反心理。4、讥讽、挖苦、羞辱:当孩子的表现不符合期望时,有时候父母会在一时冲动之下,以讥讽、挖 苦、羞辱的语气来表达失望,比如责骂孩子:“废物,没用的东西1、“我就知道 你天生就是笨脑袋,不是读书的料。”或是嘲讽:“上次两门不及格,这次三门不 及格,下次就可想而知了。”甚至指桑骂槐:“真是和你爸爸一模一样,没什么出 息。”一句无心的话,损伤了孩子的自尊心,也使他失去努力的动力。5、盘问、审问:对孩子怀有成见或敌意。“又在骗我了,又在找借口了!”父母以严厉的口气。像审问犯人一般问孩子:“你是不是在学校做了什么坏事?为什么这么晚才 放学? ”这样的话常见于紧张型的父母。不适当的盘问:“你出去干嘛

7、?和谁在 一起?在一起做什么?干嘛不待在家里? ”因担心而脱口而出的盘问,常让孩子 自认为自己在父母心中就是负面的形象或对父母起反感,因而感觉受挫,进而放 弃与父母沟通的想法。6、训诫、教条、矛盾:这是传统父母表达望子成龙的心情,急于向孩子说教的方式:“当一个学生 就是要上学,难道你不知道吗? ”虽然这是父母在表达关心,但是教条式的说词, 并不能真的安抚孩子当下不想上学的心情,甚至会激起孩子的不耐烦和反感,无 法解决问题。还有些父母管教孩子的时候自身态度很矛盾:买电动玩具给孩子,然而如果孩子玩却又骂他。7、否定、拒绝、疏离:拒绝孩子:“你的事我不管!”;疏离:对孩子漠不关心。或者把孩子总当小

8、孩看,未能尊重孩子也是完整的个体,常会使用这样的否定来回应孩子:“不要 再说了!都是借口! ”每次总是会有一大堆捏造的理由,关闭了与孩子深入互动 的管道,当孩子不断被父母否定,他也就与父母越来越疏远了。&比较:“你看看隔壁的小明那么乖,要多和人家学学,不要每次都让妈妈没面子。” 父母原本是希望鼓励孩子,却使孩子在比较中不断失去了自信心,反而自甘堕落。9、自以为是:主观性强的父母在孩子遇到什么情况时,总是自做主张为孩子下定论:“你 一定是功课没写完,要么就是和别人打架了,才不敢去上学,是不是? ”让孩子 觉得百口莫辩、有口难言,或觉得挫折、不被了解,而懒得理父母。10、宣泄委屈:父母把所有的委屈一股脑儿向孩子宣泄:“我辛辛苦苦赚钱是为了什么?怎 么生出你这种不长进的孩子? ”孩子将同时背负自己与父母的压力,一旦有一天 承受不住而爆发,将更不可收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