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494761617 上传时间:2023-08-31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7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综艺节目看语文课堂教学综艺节目是很多人都津津乐“看”的,哪怕看后觉得很没意思,但看的时候还是乐此不疲。为什么?气氛活跃,能让人全身心放松罢了。可真正优秀的综艺节目是看时让人开怀大笑,看后使人余味无穷。语文课堂教学也应如此。著名主持人程前说,主持节目时“既要兴奋,又要保持沉稳,特别是上场时,要静场”。上语文课也一样。兴奋,才能有激情,才能更好地引领学生进入作品;沉稳,才能把握“度”,才能使课堂张弛有度。上课时,老师不可能把自己所知道的东西一股脑儿都给学生,这样,反而会让学生不知所云。语文课堂不应沉闷异常,让学生昏昏欲睡;或是一味地让学生轻松快乐,“快乐”过后却毫无所获。综艺节目成功与否在于主持

2、人的临场调控能力的高低,语文课堂能否让学生思维活跃而有所获就在于教师是否自如地调动了自身的激情和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有人曾说,“综艺节目不适合年轻人做,而是有一定生活阅历的人做。综艺节目在你平时的积累。有了丰富的阅历,才能游刃有余,而不是在主持时一味嬉皮笑脸。主持人要幽默,但这种幽默不等于低级的媚俗。”语文教师应有对作品的深切体验。没有对作品的真切体验,是不可能真正领悟作品境界的,当然就不可能正确引领学生去鉴赏作品所创造的美,甚至可能反而让学生理解作品时误入歧途。“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语文教学应吸引学生产生兴趣。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愉快教学法”,其本意就是让学生产生兴趣,但到了一些教师手里

3、,变成了似乎每一篇(首)作品都要用很轻松的话语去教,每一堂可都要热闹,有的甚至要求“每堂课至少让学生大笑三次”,在这些老师看来,似乎只有那样才算调动了学生积极性。轻松是要的,愉悦更是语文教师让学生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但,一时的热闹并不表示学生真的得到了“愉悦”,真的感受到了作品的真谛。何况,有的作品表现的主题本身就是严肃沉重的,这又如何让学生“大笑”?师生互动不是说课堂越热闹越好。“动”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热闹,不能理解为学生动口动手的时间多,学生的“动”,更多的应体现在学生是否记住了知识点,是否认真思考,是否敢于质疑,是否在探索、在尽力解决问题。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是引领学生去鉴赏作品所表现的“

4、美”:美的景、美的人、美的情感,由此去了解人性,了解社会,去丰富自我不可能全盘参与的人生阅历。一味在欢笑中是不可能真正洞解作品的内涵的;一味欢笑,甚至可能误导学生,可能让学生变得心理脆弱。台湾著名综艺主持人吴宗宪说过:“主持时要会掌握,有一条线:天马行空线,纵横交错,九九八十一条线,这样撒成了一张网。(主持人)应在漫不经心中把任务完成,把内容充实。”语文课堂教学有没有任务,是不是也需要“天马行空线”?以前对课堂教学有一种观点,那就是“一课一得”,我认为,这种说法现在仍没过时,将来也不会过时。你想想,一堂课就那么四五十分钟,你真正能让学生学到多少知识?有了任务,现在就看你怎样去完成才能取得最佳效

5、果。语文教师在上课时有时就应“天马行空”,像一个高明的主持人抓住观众的心一样,让学生在不经意中接受教师的观点,感受作品的魅力。如果这样,学生就会学得轻松,这就是“愉悦”。教学撒达得开些,多联想,会想象,内容才会更丰富,学生也才不会学死书。吴宗宪还说:“你的眼神是最重要的。要让观众感觉到你的真情。”眼睛是心灵的窗户。语文教师的课堂语言应是非常丰富、细腻、准确的。丰富,才能吸引学生;细腻,才能感悟作品;准确,才能传授知识。这里所说的语言除了口头语言、书面语言(板书)外,还有肢体语言一一表情、动作等语文教师上课时要充满激情。老师是一个技艺纯熟的演员,课堂上,尽量演绎作品。作品万千种,教师要深入进去,就得会千变万化。但在生活中教师应有自己一以贯之的做人原则,不能随波逐流。综艺支持人要善于调动嘉宾、观众参与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自己一人在那儿口若悬河而忽略了观众一一这不是明星表演会,大家不是来欣赏你的才艺展示的。语文教学的师生互动亦是如此。老师主要起“导”的作用,设法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设法让学生向老师所预期的方向发展,而不应纯粹是知识的传声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