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56870 上传时间:2024-01-0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6.5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挖井基础开挖技术交底(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荣城际铁路工程指挥部第X项目部技术交底书单位/部门:工程部(章)主送单位第二架子队编号工程名称/部位正线、上下行线跨济青、跨青日期2013年2月18日银大桥挖井基础一、施工准备1、对开挖区域进行清表,清除腐殖土,调查地下有无排水、供气、电缆等管 线设施,绘制施工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基坑 轮廓尺寸等参数。2、基坑开挖前,精确测定基础轮廓线,测出原地面高程,放出开挖边界并用 白灰撒线,并在纵横方向设置保护桩。根据图纸设计,基坑开挖轮廓以满足基础底 部尺寸为原则。3、基坑顶做成4%反坡,疏导水流,防止地表水浸入基坑。坑缘留有护道, 护道宽度不小于1m。4、机械设备运

2、进现场,进行维护检查、试运转,使处于良好的工作状态。二、施工机具主要施工机械设备有破碎锤、挖掘机、装载机、罐车、自卸车、空压机风镐 等。三、施工工艺3.1开挖对开挖区域进行清表,清除腐殖土,调查地下有无排水、供气、电缆等管线 设施,绘制施工平面图和基坑土方开挖示意图,确定开挖路线、基底标高、基坑轮 廓尺寸等参数。基坑开挖前,精确测定基础轮廓线,测出原地面高程,放出开挖边界并用白 灰撒线,并在纵横方向设置保护桩。根据图纸设计,基坑开挖轮廓以满足基础底部 尺寸为原则。基坑采用竖直开挖,采用1台破碎锤、2台挖掘机(1台小型的)沿轮廓线内技术负责人:交底人:被交底人:保存至竣工竖直方向分层分步开挖施工

3、,根据地质情况并按支护要求施工护壁,开挖路 线沿线路横向从一侧向另一侧进行,分阶分步进行,严格执行竖直开挖的要求, 弃土采用自卸车运至指定地点。考虑挖井基础轮廓尺寸较小,且开挖深度较深,若施工作业面不能满足机械 施工时采取人工开挖。开挖至离设计标高30cm时,停止开挖,请监理单位、地勘单位共同验槽, 验槽通过后,人工挖除剩余土石。施工期间应加强排水,在基坑四周挖排水沟和集水井,采用水泵将水排出基 坑,避免基底长时间浸水变软。基坑排水:基坑排水分为坑内排水和坑外排水。 坑内采用集水坑排水,在基坑内承台范围外对角位置低处挖2个集水井,并 在周围挖边沟,使其低于基坑底面3040cm,于集水井处采用水

4、泵集中排除。做好施工防护措施,配备塑料棚膜,对基坑周围及防护桩外侧高速公路护坡 进行覆盖防雨,并在防护桩顶部路基侧位置处设拦水埂、导流槽,使原地面处雨 水不流入基坑内,确保基坑周围不坍塌。基坑围护:基坑顶部边缘lm范围内填筑筑土埂,土埂断面50*30cm,其上 设置1.2m高钢管护栏,立管每2米1道,并采用密目防护网进行围挡,悬挂标 志标牌,确保施工安全。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基坑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弃土。3.2支护参照设计图纸,即墨下行联络线跨济青大桥桥挖井基础设计墩位地质情况: 一般地表覆土 lm以内,下面多为o 0=3001000Kpa玄武岩层,强度高,稳定性 好,具有自稳性。鉴于此工况

5、对井口粉质粘土深度范围进行护壁支护,护壁在井 口设置锁口。支护采用钢筋混凝土护壁,护壁厚度为20cm,设计采用C20砼, 护壁内轮廓等于挖井基础外轮廓尺寸。施工时,基坑开挖与支护交替连续施工, 支护的具体方法:A、基础护壁型式护壁混凝土竖直浇筑,每节护壁依进尺确定,高度可为1或2m,护壁厚度为 20cm。基坑支护垂直护壁型式(h=粉质粘土厚度)B、按照支护设计绑扎钢筋网片,注意确保护壁内侧净保护层厚度为35mm。 护壁采用8mm钢筋网片,网格间距20*20cm,利于网片固定,在坑壁上可间隔 lm梅花状设置锚固钢筋。护壁配筋图如下:钢筋的连接必须符合现行铁路规范和技术指南的要求,在拐角处搭接头应

6、错开设置。C、模板安装护壁砼模板根据现场实际采用大块组合钢模板或竹胶板,经测量班重新放样 基础内轮廓线后进行定位,模板采用螺栓连接,加固方法采用钢管支架内撑法, 钢管立杆间距2m布置,纵横向钢管两端采用顶托调节,顶托水平撑在模板竖肋 上,模内放置撑筋,确保满足挖井基础结构尺寸要求。D、护壁砼浇筑护壁砼采用 C20 混凝土,浇筑前确保周边坑壁润湿且无杂质,采用溜槽或人 工的方式入模,全断面一次成型法浇筑,先浇筑短边,后浇筑长边,采用机械振 捣,现场配备 50 型插入式振捣棒,对每一振动部位,必须振动到该部位混凝土 密实为止。密实的标志是混凝土停止下沉,不再冒出气泡,表面呈现平坦、泛浆。 护壁浇筑

7、完成后采用土土工布覆盖养生,砼强度达到 100%以上后,方可拆除模 板。3.3 基底处理验槽符合设计要求后,开挖至设计基底标高,清理松散岩石、土屑、碎石块 等,露出新鲜岩面,表面清洗干净。基底平面位置、尺寸和高程要满足设计要求。当地下水丰富时,需找到出水口采取堵漏措施,堵漏措施采用浇筑混凝土法, 若是坑壁流水,采用棉纱封堵后及时浇筑混凝土进行封堵。若是坑底涌水较多, 对水眼进行开挖,进行混凝土换填封堵。浇筑基础混凝土前须保证坑内无明显积 水现象,否则应人工清除。3.4 钢筋加工及安装3.4.1 挖井基础钢筋挖井基础在顶部设置一层钢筋网片,采用HRB335虫16mm螺纹钢筋,净保护 层不小于7c

8、m,钢筋间距按10cm均布。3.4.2 墩身钢筋预埋墩身主筋伸入挖井基础300cm,为保证定位准确,墩身预埋筋采用设置内部 加强箍圈和搭设内支架法固定。加强箍圈每隔 2m 设置 1 道,预埋筋底端设置 1 道箍圈,预埋钢筋与承台底层网片焊接。墩身钢筋预埋作业必须在支架搭设完毕后进行,做好定位标记,施工时要注 意左右、前后对称安装,做到安装 1 根固定一根,为保证钢筋安装坡度符合设计 要求,每根竖向钢筋必须至少有 3 点固定,在同一层面对钢筋笼前后侧直线段部 分采用钢管绑定并与支架扣接牢靠,圆弧部分则采用加强箍圈进行加固固定到支 架上。3.4.3 注意事项 钢筋在第二加工厂内集中加工。钢筋在运输

9、过程中,应避免锈蚀和污染。 露天堆置时,要垫高 20cm 以上并加以苫盖。钢筋的表面应洁净,使用前应将表 面油渍、漆皮、鳞锈等清除干净。 钢筋切断前,应根据来料的长短和所需长度进行配料,以使钢筋接头最少 和节约钢筋。下料前应认真核对钢筋规格、级别及加工数量;下料后按种类和使 用部位挂牌标明,并分别堆放。 主筋必须采用对接焊形式接长。焊(连)接接头在受弯构件的受拉区不得 大于 50% ,轴心受拉构件不得大于25%;绑扎接头在构件的受拉区不得大于25% 。 在受压区不得大于 50%,钢筋接头应避开弯曲处,距弯曲点的距离不得小于钢筋 直径的 10倍;在同一根钢筋上应少设接头。“同一连接区段”内,同一

10、根钢筋上 不得超过一个接头。 钢筋安装严格按设计及规范要求进行:1)在基底表面画线确定主筋的位置;2)按画线位置进行钢筋摆放;3)绑扎固定已经摆好的钢筋;4)架设架立钢筋,待架立钢筋固定后,再进行上层钢筋的绑扎施工;5)安置混凝土垫块,确保保护层厚度。3.5 混凝土施工挖井基础混凝土利用护壁作模板就地浇筑,采用溜槽法浇筑,机械振捣。振 捣器采用插入式振捣棒,橡胶管长度应满足施工要求,较基础高度应长lm左右, 数量不少于4 台,溜槽设置不少于 2 个。混凝土浇筑作业人员主要工作内容有搭设溜槽、指挥罐车就位、放料、布料 (移动溜槽位置)、振捣、收面、压光等工作。混凝土采用混凝土罐车运输。自高处向模

11、板内倾斜混凝土时,为防止混凝土 离析应采取以下措施:当高处直接倾斜时,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宜超过 2m。当倾落高度大于2m时,应设置串筒等辅助设施进行混凝土浇筑。串筒出料口距混凝土浇筑面的高度不宜超过 1m。混凝土运输至现场后,在入模前应对混凝土的坍落度、入模温度及含气量进 行检测,测定值应不超过理论配合比的控制范围需经现场试验人员检测合格后方 可浇筑。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应在搅拌地点和浇筑地点分别取样检测,施工单位 每拌制50m3或每工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评定时以浇筑地点的测值为准。混凝 土拌合物坍落度理论配合比控制范围为:160220mm。混凝土拌合物的含气量,施工单位每拌制50m3或每

12、工班测试不应少于一次。 混凝土拌合物含气量理论配合比控制范围为:三5%。混凝土拌合物入模温度,施工单位每工班至少测温 3 次并填写测温记录,混 凝土的入模温度不宜高于30C。冬期施工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10C, 入模温度不应低于5C,新浇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与邻接的已硬化的混凝土或岩土 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与新浇混凝土接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 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C。现场制作混凝土试件。力学性能标准条件养护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 机抽样检查,其试件的制取与留置频率应符合以下规定: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每工作班拌制

13、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1次。现浇混凝土的每一结构部位,取样不得少于 1 次。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 1 组。混凝土采用分区分层方法进行浇筑,分层厚度控制在30cm。振捣采用插入 式振动器进行振捣,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型。振动器的捣固深度一般不超过 棒长度2/33/4倍,振动时要快插慢拔,缓缓向上提拔振动棒,避免产生空洞, 捣实均匀,减少混凝土表面气泡。振动棒插入下层混凝土中510cm,移动间距 不超过40cm,与侧模保持510cm距离。对每一个振捣部位,振动到该部位混 凝土密实为止,即混凝土即不再冒出气泡也不下沉为止,表面出现平坦泛浆,防 止过振、漏振。混凝土振捣完成后

14、,应及时休整、抹平混凝土裸露面,待定浆后 再抹第二遍并压光或拉毛。抹面时严禁洒水,并应防止过度操作影响表层混凝土 的质量。3.6 大体积混凝土要求挖井基础混凝土按照大体积混凝土的要求进行施工。控制好混凝土浇筑速 度,避免大体积混凝土的水化热造成混凝土内外温差过大(不得超过20C),而 使混凝土表面产生裂缝。混凝土的入模温度(振捣后50-100m深处的温度)不宜高于28C。混凝土 浇筑体在入模温度基础上的温升值不大于45C。新浇筑混凝土入模温度与邻接 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表面温度的温差不得大于15C。与新浇筑混凝土接 触的已硬化混凝土、岩土介质、钢筋和模板的温度不得低于2C。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15、面应及时进行二次抹压处理。温控措施及要求: 监测点的布置范围以所选混凝土浇筑体平面图对称轴线的半条轴线为测 试区,在测试区内监测点的布置应考虑其代表性按平面分层布置;在基础平面对 称轴线上,监测点不宜少于4处,布置应充分考虑结构的几何尺寸。 沿混凝土浇筑体厚度方向,应布置外表、底面和中心温度测点。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体芯部与表层温差、降温速率、环境温度及应变的测量, 在混凝土浇筑后,每昼夜应不少于4次;入模温度的测量,每工班不少于2次。 本工程采用 JDC-2 型建筑电子测温仪,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按照要求埋设测 温线,并监测记录数据进行分析。3.7混凝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毕,立即用土工布或彩条布遮阳,待砼初凝后,顶部用一层土 工布覆盖,并洒水保湿,再覆盖一层塑料布,防止水分快速蒸发。洒水时,注意 洒水量,严禁在基础基坑中积水,使基坑浸泡,以免对结构物产生不利影响。高 温时期,砼养护要提高洒水频率,安排专人洒水,养护期28天。3.8围护方案基坑四周设置1.2m高钢管护栏,立管每2米1道,并采用密目防护网进行 围挡,悬挂警示标志标牌,确保施工安全。夜间设红色警示标志及警示灯。基坑四周2m范围内不得堆放弃土。3.9综合接地及沉降观测根据图纸设计在承台底面设置一个环形钢筋,利用每根桩基础的一根结构钢 筋做为接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