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756337 上传时间:2024-01-2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6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届高三地理第五次适应性月考试题(含解析)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xx年马达加斯加开始和中国进行农业合作,该国派出大量的农业技术人员到我国湖南袁氏杂交水稻国际发展有限公司接受半年培训,两年后,该国大部分地区l公项杂交水稻收获稻谷7吨多产量是常规稻的3倍。沙杂交水稻的引进成功,不仅替代了马达加斯加进口的大米,还出口创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 关于马达加斯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国为海洋性热带季风气候B. 水稻主要种植在该国的东部C. 马达加斯加位于印度洋板块D. 马达加斯加附近洋流为暖流2. 马达加斯加水稻产量提高

2、的主要原因是A. 技术的进步B. 优越的气候C. 丰富的地形D. 劳动力充足【答案】1. D 2. A【解析】1. 马达加斯加岛屿东侧为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为热带草原气候,A项错误;西侧地形较为平坦,平原大部分在西侧,故水稻主要种植在西侧,B项错误;马达加斯加岛屿位于非洲板块,C项错误;马达加斯加岛屿附近洋流为赤道附近来的暖流,D项正确。故本题选D。2. 马达加斯加发展水稻种植的自然条件较好,但长期来大米需要进口,说明产量低,主要是农业技术落后,和中国合作主要是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故本题选A。xx贵州省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10.5%,增速连续5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创造了“贵州速度”,xx贵州省常住人

3、口城镇化率达44.15,增幅居全国前列,下表为贵州省近5年城镇化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比较。读表,完成下面小题。3. 贵州城镇化水平低于全国平均值的主要原因A. 经济发展较慢 B. 人口增长较慢C. 城镇化起步晚 D. 城镇化速度慢4. 我国当下的城镇化发展最有可能产生的现象是A. 大城市市区和近郊温差缩小B. 城市地表径流减小下渗增多C. 城市人口加快回流到农村D. 城市绿化用地超过住宅用地【答案】3. C 4. A【解析】3. 近几年由于国家政策倾斜,贵州等西部省份经济发展快,城镇人口增长较快,导致城镇化速度位居全国前列,但由于起步较晚,现仍然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故本题选C。4. 我国当下城市化

4、仍处于城市化中期,处于城市化加速阶段,城市内地表硬化较为严重,地表径流将会增大而下渗减少,B项错误;我国郊区城市化速度很快,逆城市化现象不明显,故C项错误;目前城市仍然是住宅用地多比重大,D项错误;由于大城市发生快速的郊区城市化,所以导致市区和近郊温差缩小,A项正确。故本题选A。西成高铁全长643km,于xx12月6日开通运营,西安至成都的运行时间由普快11时缩短为4小时。读图,完成下面小题。5. 关于西成高铁叙述正确的是A. 该线路提高了两地货物运输能力B. 该线路高铁市场占有率会低于航空C. 成都附近路段多桥梁是为了少占耕地D. 高铁路线较为平直是因为受地形影响6. 此时首发列车上某乘客从

5、西安到成都沿途可能看到的景观可能是A. 山高谷深,雪山连绵 B. 大漠孤烟,黄沙漫漫C. 落叶遍地,绿树成荫 D. 麦浪滚滚,油菜花开【答案】5. C 6. C【解析】5. 图中已知西成高铁为客运专线,基本不运输货物,只能说西成高铁开通后可以缓解西安到成都货运运输的紧张状况;西安到成都距离大致属于中远距离,这样的距离会使高铁市场占有率高于航空;高铁不管在什么地形修建都要求尽量路线平直,这是高铁本身建设要求;西成高铁成都路段多为土壤肥沃农业发达的地区,故本题选C。6. 此时为11月22日,虽已立冬,但沿途已经下雪的概率小,加上山体海拔大多在3000米以下,不太可能看到雪山连绵,A项错误;由于是从

6、西安向西南到成都,B项错误;油菜花开发生在春季,D项错误。故本题选C。下图为某区域地形地质示意图,图中t1、t2、t3,为不同地质年代的岩层,地质年代从老到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7. 图中地形和地质构造分别属于A. 山脉,向斜 B. 谷地,背斜 C. 低山,向斜 D. 丘陵,背斜8. 与沿PM所作剖面线相符的剖面图是A. B. C. D. 【答案】7. C 8. B【解析】7. 从等高线来看,该地最高点海拔大致在500550米,超过丘陵一般海拔标准,再根据落差和比例尺判断,该山地坡度比较和缓,此地为低山;岩层地质年代两翼老,中心较新,地质构造为向斜,故本题选C。8. 该地为向斜山,PM剖面线大

7、致为南北向,岩层走向应向下弯曲,加上岩层和地质年代对应正确的是只有B项符合,故本题选B。在时流层,气温垂直分布的一般情况是随高度增加而降低,大约每升高100米,气温降低0.6,但在一定条件下,对流层中也会出现气温随高度增加而上升的现象,或者地面上随高度的增加,降温变化率小于0.6l00米,这种现象称为逆温。下图是12月22日我国某地午夜时所测得的地面到空中某高度的气温垂直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 图中一段中发生逆温现象的是A. B. C. D. 10. 该地可能为A. 杭州 B. 天津 C. 广州 D. 海口11. 该地冬季常出现逆温,原因主要是A. 大气保温作用弱 B. 沿海海陆温差大

8、C. 受准静止锋影响 D. 夜长地面散热快【答案】9. B 10. A 11. B【解析】9. 据图示,两处气温随海拔升高气温升高,处随海拔升高降温小于0.6/100米,所以这三处有逆温现象,故本题选B。.11. 冬季,在中纬度的沿海地区,因海陆温差大,当海上暖湿空气流到大陆上时,常出现较强的平流逆温,该地大致为30N的杭州附近,位于沿海地区,故本题选B。第卷(非选择题,共160分)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36题-第4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42题-第4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需求做答。1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 下图中虚线内为我国北方河套地区,自古以来农业发

9、达,主要种植小麦,如今也种一定面积的水稻,由于种出来的水稻品质较好,当地对扩大水稻种植面积的呼声越来越高;区域内不仅农业发展较好,也重视工业发展,长期来全力支持像包头这样的工业城市,目前包头已成为区域内最大城市。材料二 库布齐沙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也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通过长期的治理,当中也借鉴了宁夏沙坡头的“草方格沙障”来治理,效果十分明显,xx7月28日,中国第七大沙漠黄沙变绿地的成果荣获联合国颁发的xx度土地生命奖。(l)比较图中农业区内东西两侧城市分布的异同点。(2)库布齐沙漠采用“草方格沙障”治沙效果明显,分析沙漠东部成土速度较西部快的自然原因。(3)分析河套地区水稻品质好且绿色环保

10、的原因。(4)你是否赞同该区域主产为小麦的情况下扩大水稻种植面积,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答案】(1)同:东西两侧城市大多沿河流和铁路分布;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异:东侧城市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侧城市等级较低;西侧的城市分布较东侧密集。(2)东部降水在200mm400mm之间,降水相对较多, “草方格沙障”截留的水分比西部多;东部沙层较高的含水量,使东部治沙植被成活率高于西部,植被成活加速土壤的形成。(3)该地区纬度较高,水稻生长期长;降水少,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冬季较寒冷,夏半年农业生产病虫害较少,导致使用农药较少;土壤较为肥沃,导致使用的化肥较少等。(4)赞成

11、:该地水稻品质好;水稻的单产大于小麦;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不赞成:该区域降水较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加紧张;生产面积扩大,若灌溉不当,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水稻与该地主产小麦竞争水源,危害国家粮食安全。【解析】(1)同:东西两侧城市大多沿河流和铁路分布;大多分布在地势平坦的平原地带。异:东侧城市有等级较高的大城市,西侧城市等级较低;西侧的城市分布较东侧密集。(2)据材料和分析可知:东部地区降水在200mm400mm之间,降水相对较多,因此 “草方格沙障”截留的水分比西部多;再加上东部沙层较高的

12、含水量,使东部治沙植被成活率高于西部,植被成活加速土壤的形成。(4)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具有唯一性,只要有理有据就可以。赞成:该地水稻品质好;水稻的单产大于小麦;中国对粮食的需求量大;有利于当地的农业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不赞成:该区域降水较少,为干旱和半干旱区;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会导致河流水量减少,河流下游的生活和生产用水更加紧张;生产面积扩大,若灌溉不当,会导致土地盐碱化;水稻与该地主产小麦竞争水源,危害国家粮食安全。1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 金砖国家(BRICS)指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南非五个成长前景看好的新兴市场国家。下图中甲乙两区域中的金砖国家分别为巴西和印

13、度,表格为印度和巴西(xx)耕地状况比较。(l)分别简述巴西和印度年降水量的空间差异并说明理由。(2)从人文因素分析巴西耕地面积小于印度的原因。(3)分析近几年西方国家在印度的投资额大于巴西的原因。【答案】(1)巴西年降水量北部大于南部。原因:因为北部气候为热带雨林气候,南部为热带草原气候。印度西部沿海和东北部降水多,中部和西北部降水少。原因:西部沿海和东北部西南风深入,受地形影响地形雨较多;中部和西北部受西南风和地形的影响小(西部沿海西南风受高原抬升降水多,东北部西南风受喜马拉雅山脉抬升降水多,中部地形平坦降水少,西北部是西南风影响小)。(2)巴西人口远远少于印度,粮食压力较小导致耕地需求较

14、小(粮食需求量小);巴西农业大规模发展的时间较晚。(3)庞大的人口数,市场广大;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投资环境的改善;印度积极的经济改革(政策扶持)等。【解析】(1)巴西位于南美洲,赤道和南回归线从北部穿过,气候主要为热带雨林气候,而南部地区主要为热带草原气候,因此年降水量北部大于南部。印度西部沿海和东北部西南风深入,受地形影响地形雨较多;中部和西北部受西南风和地形的影响小(西部沿海西南风受高原抬升降水多,东北部西南风受喜马拉雅山脉抬升降水多,中部地形平坦降水少,西北部是西南风影响小)。因此西部沿海和东北部降水多,中部和西北部降水少。(2)巴西人口远远少于印度,粮食压力较小导致耕地需求较小(粮食

15、需求量小);巴西农业大规模发展的时间较晚,因此巴西耕地面积小于印度。(3)由于印度具有庞大的人口数,市场广大,同时可以提供丰富而廉价的劳动力,生产出成本较低;再加上投资环境的改善以及印度积极的经济改革(政策扶持)等,吸引了西方投资者,因此近几年西方国家在印度的投资额大于巴西。请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做答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14. 【旅游地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近几年我国西部旅游业快速发展,探索出许多旅游发展模式,比如西部许多地州县开展乡村观光旅游和农业深度旅游(体验农事活动,了解民俗民风等)等,如今许多乡村面貌大变,农民的收入逐年提高,在外乡打工的农民工越来越多选择回到家乡,他们办起农家乐和家庭旅馆,守着青山绿水赚钱。下图为农业旅游景观图。(l)分析发展农业深度旅游比发展一般的乡村观光旅游更好的原因。(2)指出西部发展乡村旅游的经济社会意义。【答案】(1)农业深度旅游游客滞留时间较长,可以更多增加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