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755239 上传时间:2023-12-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7课自行车和摩托车教案 岭南版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发挥想像力设计新式的自行车或摩托车,训练学生的设计创造力。 教学重点: 自行车和摩托车的造型特点。 对未来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设想。 教学难点: 对自行车和摩托车的细节描绘。 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表现。 作业要求: 仔细观察,大胆想像,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学用具: 铅笔、画纸、范画、图片等。 教学过程: 一、讲述课题及要求, 教师导入

2、课题: 自行车是人们常用的简便交通工具,小型的童车也是小朋友喜爱的活动玩具,自行车虽然零件不少,整体结构骨架虽很简单,但必须理解,理解之后,只要按照课本所示的作画步骤从大体形入手,再把各部分一一画下来,一辆真实的自行车就会出现在你折下,不信,大家试试看。 二、讲述观察方法及作画的步骤。 观察一辆自行车先从大的结构骨架特点着眼,用几何形概括其各部分的形状,以便对整辆车有大致的认识。 重点观察车头、三角架、车座、车轮。 再仔细了解各部分构造的细节。绘画时也与观察方法一致,先从大的结构画起,再画到细部。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三、比较与分析。 摩

3、托车与自行车的区别: 相同之处两个轮子、车头 不同之处发动机、粗壮、车座等。 教师在黑板演示画出自行车的基本骨架,再画细部,简要地讲述自行车的写生步骤。 四、学生练习: 分别选好位置、角度、开始作画。(任选自行车或摩托车) 教师巡视指导,指导学生开个好头并逐一细致地表现细部。 五、畅谈未来的自行车和摩托车的变化。 六、学生创作:画出你心中有特殊本领的自行车或摩托车。 七、展示评比。 教学反思:通过自行车和摩托车写生,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他们抓住物体的特征精细描写的技能和严谨的学习态度。 附送:2022年(春)四年级美术下册 第3单元 神气的小画家 第8课变写生画为装饰画教案 岭南版学

4、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2、学习装饰画的基础知识和处理色彩关系的基本方法。 3、提高学生的概括表现能力。 教学重点: 外形和色彩的概括和提炼。 装饰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 掌握装饰画概括、提炼、夸张的方法。 作业要求: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教学用具: 装饰画范画、颜料、画画工具。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两张作品,一幅写生景物画,一幅装饰景物画。 谈谈两者画面不同的风格。 导入课题:变写生画为装饰画 二、欣赏感受: 1、有圆礼帽的静物米尔顿艾弗里 他的作品舍弃了物体形体、明暗、色彩的细部变化,只是概括地勾勒出物体的外形,色彩多作平涂,显得简洁、明快,富于装饰性。 2、作品打开的窗子有哪些地方与现实生活不一样?体现了装饰画的什么特点?给了你什么联想和感受? 三、示例: 教师对照写生画进行概括提炼,首先是外形的概括变形,再是色彩的提炼夸张。 四、动手作: 通过勾出、欣赏(或临摹),掌握物体的基本特征,再加以变化,画成一幅有趣的装饰画。 五、展示评价。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对装饰化的教学,学习整体观察方法,对实物的外形和色彩进行概括、提炼,学会夸张的表现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