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754230 上传时间:2023-03-29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57.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docx(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测试“过山车”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本单元的最后一课,引导学生在前一课学生设计、制作一个“过山车 并完成评价的基础上,利用自制的“过山车”从物体的位置、运动的路线、运动 的快慢三个方面对本单元的知识进行系统性的回顾。同时,本课也要求学生在实 际的操作中,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将“过山车优化改进。本课教材围绕本单元“物体的运动”的核心概念,设计了 3个活动,先是 借助方向盘和软尺,以“过山车的起点为中心,描述小球的位置;第二个活动 是让小球从“过山车”的高处滚落,观察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最后一个活动 是利用秒表和软尺等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在活动和研讨中总结、应用、内化本 单元的学习内

2、容。对学生而言,本科的学习既是复习回顾也是迎接挑战,既是运 用知识也是体验成功。【学情分析】上一节课,学生已将自己小组设计的过山车制作完成。对于自己综合运用本 单元的新学习的知识设计的作品,他们信心满满。上课时,学生往往会比较兴奋, 急切地盼望展示和实践时刻的到来,除了急着想测试自己小组的作品,学生们对 其他小组的作品的结构也会非常感兴趣,他们会去比较各个过山车的不同之处。 在比较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思考如何让小球在自制的“过山车轨道上滚的更快。【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物体的运动可以用位置、路线、快慢等来描述。科学探究目标: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位置和物体的运动路线,能正确比较 物体

3、运动的快慢。科学态度目标:愿意跟同伴合作探究,能认真操作、仔细观察、及时记录、乐于交流。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继续体验工程项目的建成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融合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教学重难点】重点:描述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测量小球的运动快慢。难点:测量和比较小球运动的快慢,改进过山车。【材料准备】各组制作好的“过山车”、秒表、软尺、细绳、活动记录表。【教学流程图】测试“过山车”-教学活内容-聚焦让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思考:小球在“过山车”上 是如何运动的?调整“过山车描述小球的位置嘛寸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尺测量探索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嘛寸2画出小球的运动路线并分段标 出直线运

4、动和曲线运动。临小球在不同“过山车” 上的运动快慢师寸3记录相同距离内,小球运动的 时间。拓展改进“过山车”观察临备推且的“过山车【教学过程】1. 聚焦教师提问:“过山车做好了吗?让我们用小球代替“小车”,观察它在“过 山车上的运动情况。学生利用小球代替“小车“在“过山车上测试,调整“过山车。谈话:小球在“过山车上是怎么运动的呢?下面让我们运用前面学习的知 识,分别从小球的位置、运动路线和运动快慢三个方面来描述。设计意图:测试并微调“过山车”,确保学生能够顺利完成本课的探究任务。 通过谈话,明确本课的主要任务是观察、描述和测量小球在“过山车”上的运动 情况,让学生清楚本课是知识的回顾,也是运用

5、知识解决问题的挑战。2. 探索活动_:描述小球的位置教师提问:描述小球的位置需要从哪几个方面来描述?预设:方向、距离。教师小结:描述小球的位置需要方向和距离。可以用方向盘判断方向,用软 尺测量距离。(板书:描述位置:方向+距离)教师提问:如何描述小球在“过山车”上的位置呢?观看指导视频,明确任 务要求。(1)将方向盘的中心对准“过山车的起点,将方向盘平铺在“过山车 的上面。(2)将小球摆放在轨道上的任意一点,利用方向盘说出当前位置的小球处 于“过山车”起点的什么方向。(3)用细绳从起点出发,沿着轨道铺设至小球所在位置,再用软尺量出这 段细绳的长度,这就是小球与起点之间的距离了。(测量的不是空间

6、距离。)学生在小组内相互描述自己选的小球的位置。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复习描述物体位置的方法,每位学生向小组内的其他成 员描述一个小球的位置,在实际操作中运用所学知识。活动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教师提问:让小球从高处滚落,小球的运动路线是怎么样的?预设:直线运动、曲线运动。教师小结:小球在“过山车上有时进行直线运动,有时进行曲线运动。(板 书:直线运动一,曲线运动C)教师指导学生在记录表上画出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路线。分段标注直 线运动(A)和曲线运动(B)。收集各组的运动路线,向全班展示,并选取存在问题的几组进行分析和讨论。 设计意图:利用自制的“过山车正确描述物体的运动路线,分段标注直线

7、运动和曲线运动,可以使学生研究成果可视化,有助于小组之间的相互学习、相 互研讨。活动三: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教师提问:哪一组制作的“过山车更快?不同“过山车有长有短,怎样 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预设:相同距离比时间、相同时间比距离。教师小结比较物体运动速度的方法,引导学生观看指导视频,明确操作方法。(1)借助软尺和细绳在轨道上量出距离起点2米的位置,用标签纸做好记 号,作为终点。(2)用秒表测出小球从起点到达终点的时间,并记录在记录表上。学生按要求完成测量,把测量结果展示在班级记录单上。全班汇总,比较哪 一组的小球运动的最快?设计意图:统一实验方法,比较相同距离内小球

8、运动所需的时间,通过班级 记录单,方便对比小球在全班不同小组的“过山车”上运动的快慢。对学生而言, 这是一项挑战,可以提高学生相互学习、主动探索的动力。3拓展把最快小组的“过山车展示出来,让其他组同学观察和比较。教师提问:如果要让小球在我们的“过山车”上运动得更快,可以从哪些方 面改进?预设:“过山车坡度大小不同、运动路线不同、轨道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 等等设计意图:展示最快小组的“过山车,是对本科挑战任务的表彰,可以让 学生体验挑战成功的喜悦。通过对比学习,能够促进了其他小组学生对自制“过 山车的改进,突破教学难点。【板书设计(生成)】【板书说明】左边为学生课堂学习生成结果,右边为探究小球运动快慢的全班汇总表,各 组学生完成探究后,将结果记录在汇总表上。【学生记录单设计】测试“过山车”记录单班级: 第小组活动二:描述小球的运动路线画出小球在“过山车”上运动的路线。分段标注直线运动(A)和曲线运动(B.活动三:比较小球在不同“过山车”上的运动快慢运动2米长的轨道所需时间第一次测量第二次测量第三次测量选取数值本组过山车”【班级记录表设计】小球运动快慢全班汇总表组号时间快慢排序123456789101112【其他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