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494751004 上传时间:2022-11-22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七篇)(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1、影像科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质量管理贯穿全科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2、科室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科主任作为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行驶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3、影像科质量管理_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科学指标、规划、措施、效率评价及信息反馈等。5、加强全体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全科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人人参加质量管理活动。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并由质量管理_或

2、专人形成报告,定期向医院。7、对质量工作平日要进行质量监督控制,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促进各项质量不断提高。8、每月在科室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一次,全科工作人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对上个月的技术质量管理情况及诊断报告审核情况进行汇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吸取经验,进一步改进。9、不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并考核记录存档。放射介入科手术管理制度一、工作人员入室严格控制入室人员数量(每台手术原则上限三人)。工作人员进入导管室,需更换拖鞋,领取更衣柜钥匙、洗手衣裤、口罩、帽子。入室后要轻声、轻走、轻动作,关闭手机铃声,保持室内肃静,不可大声谈笑,禁止吸烟。4工作人员需外出时应及

3、时换下手术衣裤,更换外用鞋。口罩、帽子、鞋等放于指定位置。5严格限制参观人员,每次不超过_人,患者亲友一律谢绝参观。6参观实习医生、护士,经科主任、护士长批准后,由专职老师带教方可入室。7特殊手术需进手术室谈话的家属仅限两人,进入时戴口罩、穿手术衣及拖鞋。二、手术安排1手术申请单应于前一日下班前由主管医生签名并送放射介入科。2手术时间由放射介入科统一安排,一经排定,原则上不得调换。3急诊手术由值班医生通知放射介入科,如与常规手术发生冲突时优先安排。三、病员入室1术前_分钟按手术通知单由主管医生与护士陪同患者,携病历到手术室,与手术室护士查对后送病人入手术间。2手术护士按病历核对患者姓名、床号、

4、住院号,各项化验结果及术前医嘱执行情况。3手术完毕后,主管医生与护士共同护送患者回病房。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制度为规范介入手术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预防交叉感染,保陣医疗安全,依据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_版)等相关行业标准,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一、介入手术室建筑布局合理,符合功能流程;各区域划分明确,人物和洁污流向符合要求,标志清楚。二、医务人员须遵循标准预防原则,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消毒隔离制度:尽量控制手术间人员数量,减少人员流动。三、配备足够的非手触式洗手设施、干手用品和速干手消毒剂,认真执行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进入介入手术室的人员应按照工作流程进行更衣、

5、更鞋、戴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眾;参与介入手术的工作人员应实施外科刷手和手消毒,刷手刷应一人一用一灭菌。四、手术器械、物品须由消毒供应中心统一处理,可复用的手术器械及物品必须一人一用一灭菌或消毒;无菌物品严格在有效期内使用,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及导管由医学装备部统一采购;一次性使用的医疗用品与高压灭菌包应分柜放置。五、一次性使用导管等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做到一人一用一登记:介入诊疗器械须符合法定技术标准、质量标准和安全标准;不得使用未经注册、无合格证明、过期、失效或者被淘汰的器械。六、加强对植入物管理,手术中应内详细记录植入物的名称、规格、型号、使用数量,按要求保存。七、强化职业安全教育,加强

6、防护意识,减少职业性损伤,进行介入手术时,穿铅衣用后及时清洁消毒。八、凡接受介入治疗的患者,在介入手术或诊疗前须进行hbsag、抗-hcv、抗-hiv、梅毒等的检测,并有详细记录。九、介入手术间严格终末消毒,物体表面、空气、医护人员手等每季度监测一次,并符合国家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对监测结果不达标者应追踪监测,直至达标。十、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监测。十一、手术后的废弃物应当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进行严格分类、处理。十二、发生职业暴露时应按职业暴露处理流程进行处理,并按要求上报医院感染

7、管理科。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二)影像科质量管理制度1、影像科以医疗质量管理为核心,质量管理贯穿全科工作的全方位、全过程。2、科室内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和保证体系,科主任作为医疗质量第一责任人,领导医疗质量管理工作,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行驶指导、检查、考核、评价和监督职能,科主任全面负责本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工作。3、影像科质量管理组织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和医疗工作的实际,建立切实可行的质量管理方案。4、质量管理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立质量管理科学指标、规划、措施、效率评价及信息反馈等。5、加强全体员工质量管理知识教育,全科人员要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人人参加质量管理活动。6、质量管理工作应有文字记录,

8、并由质量管理组织或专人形成报告,定期向医院。7、对质量工作平日要进行质量监督控制,时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检查、评比,促进各项质量不断提高。8、每月在科室开展质量安全管理工作会议一次,全科工作人员在科主任的带领下,对上个月的技术质量管理情况及诊断报告审核情况进行汇总,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吸取经验,进一步改进。9、不定期对科室人员进行质量安全管理教育,并考核记录存档。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三)一、放射科介入室安全管理要求1、机房防护必须达到国家防护要求,并经有关放射防护检测部门检测认可。2、诊断和技术人员工作时必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二、介入室设备安全管理要求

9、1、必须保证机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下。2、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消毒灭菌制度。介人放射治疗的主要器械的消毒灭菌必须遵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一次性器械、物品禁止重复使用。4、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科机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机器接地可靠性以防电击。三、介入室人员要求:1、从事介入放射医师必须接受介入放射学正规培训,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2、介入放射医师必须遵循各种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操作常规,熟知血管造影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技术操作人员也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机械的性能及必要的维修。4、各专业人员应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实行岗位负责制。5、专人

10、负责造影室的管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造影室的清洁卫生及常规消毒。6、技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手术者的各项上作,术前材料准备要完备、充分,包括引导导管、导丝、微导管、微导丝及各类型规格的栓塞材料。四、病人安全管理要求:1、严格控制适应症。必须以病理诊断或典型影像诊断结合典型临床诊断为治疗依据。恶性肿瘤介人放射治疗应尽可能获得病理诊断。介人治疗术前,要和家属谈话并书写谈话记录,说明手术经过、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患者或家属须签名。2、碘造影前必须作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不良反应时介入放射医师和工作人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并配合抢救。3、介入室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

11、引器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4、严防检查操作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五、介入治疗室人员分工及职责:在科主任领导下,介入治疗实行术者负责制,助手、技术人员、护士服从术者安排及指挥,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动作协调,保证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介入诊治期间每位手术参与者均不得无故离开。1、术者职责:(1)对介入治疗负主要责任。(2)术前核对患者、病情,复核影像学资料,检查有无家属签名。(3)决定患者治疗体位和治疗途径,施行治疗操作。(4)决定术中和术后用药。(5)注意术中患者反应,发生意外时组织抢救。(6)做好介人治疗记录、术后医嘱。2、助手职责:(1)做好消毒、铺巾工作。(2)术前冲洗导管、导

12、丝等介人器材,吸好麻醉药。(3)术中负责传递导管等器械,配合术者操作。(4)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5)术后压迫止血,包扎创口,抬送患者。(6)告诉患者术后应注意事项。3、技术人员职责:(1)保证_线机及辅助设备正常工作,监视_线机运转情况。(2)负责_线机、高压注射器、快速换片机的连接。(3)记录造影剂及用量、速率、造影体位,记录透视时间。做好治疗登记。(4)及时打印造影片。(5)负责调节室内温度、湿度。(6)平时负责_线机的维护和保养。4、护士职责:(1)负责介人治疗室内物品的保管、领用。(2)负责室内灭菌消毒,督促无菌操作。(3)定期检查药品是否齐备,抢救设备是否完好,药品和消毒物品有无

13、过期。(4)术前铺好床单、枕头,准备好手术包及介入器械。(5)接诊患者,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床号、治疗目的。碘过敏皮试和碘过敏试验(记录并签名)、皮肤准备。重危患者和特殊治疗要测心率、呼吸、血压及心电监测。(6)做好患者思想工作,积极配合治疗。(7)术中严密观察患者精神及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向术者报告。(8)随时执行术中术者下达的医嘱。(9)随时传递术中所需药品、物品。(10)术后协助搬送患者。(11)做好预约、收费记账及统计工作。医院影像科介入放射的管理制度(四)一、放射科介入室安全管理要求1、机房防护必须达到国家防护要求,并经有关放射防护检测部门检测认可。2、诊断和技术人员工作时必

14、需穿戴个人防护用品。3、定期对工作人员进行身体健康检查。二、介入室设备安全管理要求1、必须保证机器设备随时处于正常状态下。2、严格遵守机器操作规程,使用中遇有异常应立即切断电源。3、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消毒灭菌制度。介人放射治疗的主要器械的消毒灭菌必须遵照医院感染管理的要求,一次性器械、物品禁止重复使用。4、技术人员全面负责本科机器设备的管理,定期检查机器接地可靠性以防电击。三、介入室人员要求:1、从事介入放射医师必须接受介入放射学正规培训,并取得执业医师资格。2、介入放射医师必须遵循各种血管造影和介入治疗的操作常规,熟知血管造影异常表现及其临床意义。3、技术操作人员也必须经过专门培训,熟悉机

15、械的性能及必要的维修。4、各专业人员应明确职责,分工合作,实行岗位负责制。5、专人负责造影室的管理,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及造影室的清洁卫生及常规消毒。6、技术人员及护理人员密切配合手术者的各项上作,术前材料准备要完备、充分,包括引导导管、导丝、微导管、微导丝及各类型规格的栓塞材料。四、病人安全管理要求:1、严格控制适应症。必须以病理诊断或典型影像诊断结合典型临床诊断为治疗依据。恶性肿瘤介人放射治疗应尽可能获得病理诊断。介_疗术前,要和家属谈话并书写谈话记录,说明手术经过、不良反应及其预防和处理方法,患者或家属须签名。2、碘造影前必须作过敏试验,严格控制用量,遇有不良反应时介入放射医师和工作人员及时与临床医师联系,并配合抢救。3、介入室备有抢救药品及必要的急救器械(如氧气、吸引器等),并定期检查和更换。4、严防检查操作不慎或机器故障而造成对病人的伤害。五、介入治疗室人员分工及职责:在科主任领导下,介入治疗实行术者负责制,助手、技术人员、护士服从术者安排及指挥,分工明确,紧密配合,动作协调,保证诊治工作的顺利进行。介入诊治期间每位手术参与者均不得无故离开。1、术者职责:(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国内外标准规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