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494750036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范文模板 可修改删除撰写人:_日 期:_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分析摘要: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概念,逐渐发展为我国重要的经济工作之一。新型城镇化建设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由于一些原因,新型城镇化建设对生态文明造成了一系列的负面影响,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的问题日益凸显,而这违背了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初衷。事实上,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因此,探索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的共荣之道,实现人、社会、自然的和谐统一,也是未来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认为,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从提升生态文明意识、健全生态文明法制、加强生态文明监管入手,建设真正的新型

2、城镇。关键词:生态文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互关系;路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提出了走以人为本、四化同步、优化布局、生态文明、文化传承的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党的十八提出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可见,我国对新型城镇化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在生态文明视角下推进我国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不仅关系着社会的和谐安定,关系着我国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更关系着中国梦的成真。所以,将生态文明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刻不容缓。一、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相互关系分析生态文明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是我国未来城镇化的方向,二者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生态文明的视角下探索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3、道路,我们首先需要弄清楚二者关系。新型城镇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新型城镇化建社的道路是以人为本的,重视生态文明建设、重视城市布局优化且重视城市文化发展的,这与传统的盲目追求速度和规模的城镇化建设截然不同。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通过对自然、社会资源的合理规划和利用,通过科学合理的管控污水废气的排放,通过集中的处理废弃物等。一来可以改善和缓解生态危机,同时,也将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所以,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严格遵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管理,保证城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以促进生态文明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是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推动力量。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内容之一,生态文明建

4、设的程度高低也将直接推动着新型城镇化的建设。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建立城乡一体、基础设施完善、资源使用合理、人居环境良好的新城镇,可见生态文明就占了很大的比重。生态文明建设的首要目标就是自然生态的改善,重建绿水青山、还蓝天白云给后代,其次就是能源资源的合理开采利用以及清洁能源的开发等。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为新型城镇化建设推波助澜。二、生态文明视角下当前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分析城镇化建设为我国的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但是也带来了一定后果。新型城镇化建设虽开始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但由于种种原因,也对资源、环境、社会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自然资源浪费。新型城镇化的建设需要土

5、地资源、能源资源等自然资源做为其支撑,它们是新型城镇化建设得以开展的基础。但是在城镇化的开发中,由于法制不健全、管理不善等原因,土地或盲目开采甚至开采过度,或闲置沦为荒地,土地资源严重浪费。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能源的大量开采和使用,如煤炭、油气等,因为过渡的开发却利用不合理、不充分,造成了能源的浪费,要知道很多能源都不可再生,长此以往,不仅会制约城镇化建设,影响生态文明,更会阻碍国民经济的稳健发展。生态环境污染。城镇化的进程中,对城镇建设的速度和规模的过分追求,不仅造成了资源的浪费,更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最突出的就是空气和水污染。众所周知,因工厂企业不合理的排污水和废气,水污染和大

6、气污染问题尤其凸显。近年来,各城市PM值居高不下,雾霾给我们每个人出行都带来了影响,尤其是一到冬天,基本出门离不开口罩。城市水污染的情况也不容乐观。从另一个层面看,空气净化器和净水器的走俏也是对环境污染的反应。这些与城镇化的建设都密切相关,这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建设相反害了我们自己。社会问题显现。因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社会公共资源的浪费,二是社会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盲目的城市建设造成了社会资源的浪费。毫无疑问,这种未遵循自然规律、未秉承生态文明宗旨的城镇化建设也会直接影响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口数量与自然资源总量之间的矛盾、人们对生活环境质量要求与

7、环境污染加剧之间的矛盾、地域之间城镇化发展不平衡间的矛盾等都在不理性的城镇化建设中加剧。若新型城镇化建设不及时重视生态文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必然受到影响。三、生态文明视角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路径分析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由于在意识、法制、监管方面的缺失以至于出现了上文所述问题。而要解决这些问题,真正将生态文明融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则也需要从提升意识、健全法制、加强监管入手。提升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生态文明意识。意识的能动作用告诉我们,正确的意识推动事物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反之亦然。在生态文明视角下建设新型城镇,提升参与者的生态文明意识,将生态文明意识融入到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全过程,是工作开展的基本

8、前提。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参与者众多,领导方、实施方、社会公众都是需要提高意识的主体。以人为本的意识、节约意识、可持续发展意识、文明建设意识都是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必须贯穿的生态文明意识。这些意识的深入和贯彻,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一方面,需要党和国家、各级政府通过电视、报纸、政府门户网站进行宣传;一方面,需要社会各级组织、社区机构通过宣讲会、公益讲座等形式,将生态文明意识普及到更多的群体和人;另一方面,还需要通过新型媒介,如自媒体、微媒体进行小文章或小提示的方式深入人心。如此,将生态文明意识引入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法律制度规范。法律制度规范的健全是生态文明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相容的保

9、障。我国坚持依法治国,法制是治国的根本。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将促使新型城镇化建设始终坚持生态文明的方向。法制是法治的前提,所以,在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健全相关的生态文明法制规范很重要。一方面,党和国家应根据我国城镇化建设的实际,制定生态文明基本法律,对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生态文明标准、规范等作出明确的规定和要求,并对违反这些标准、规范的行为实施不同程度的罚款、拘留等。另一方面,各级地政府在响应国家的法律政策的前提下,也需要根据本地区新型城镇化的实际、因地制宜、因时而异的颁布响应的政策规范,对施工单位、企业、个人制定不同标准的规范和要求。通过健全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文明法制规范,为该项工

10、作的开展提供法制依据。加强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监督管理手段。监督管理,是促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与生态文明有机集合的重要手段。首先,要健全监督管理队伍,由政府领导牵头、选拔专门人员对该项工作进行监督管理。其次,在新型城镇化的建设中,一方面,必须通过定期与不定期的检查和抽查相结合,才能更全面的发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另一方面,要将专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实现更全面的监督。这样一来,就可以更及时察觉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生态文明问题并加以解决;同时,也能及时发现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各方参与者的不作为行为、甚至贪污腐败行为。在监管的过程中,融入考评,通过定时定期的考核评价,也能对每一阶段的建设成果进行综合评价,为管理的开展提供依据。通过加强监督管理,真正将生态文明落实到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提高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实效。作者:彭琴 单位:湖北省信息中心参考文献:1张新平.生态文明视角下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思考J.管理学刊,2015年6月.2包双叶.论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协同发展J.求实,2014年8月.第 1 页 共 1 页免责声明:图文来源于网络搜集,版权归原作者所以若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与本上传人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