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747654 上传时间:2023-02-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58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化设计2015高考生物二轮专题二第2讲课时演练知能提升(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人们对光合作用的认识经历了漫长的探索历程。下列有关光合作用探究历程中的经典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梅耶证明了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萨克斯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鲁宾和卡门利用同位素标记法证明了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水卡尔文利用同位素标记法探明了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变成有机物的途径A BC D解析:选A。梅耶通过能量守恒定律,指出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但并没有用实验来证明。萨克斯证明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但没有利用同位素标记法。2如图表示真核生物细胞呼吸过程图解,对此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都在细胞质基质中进行B过程的每一阶段都伴随

2、着过程的进行C过程的第一阶段都会形成丙酮酸和HD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只来源于过程解析:选B。过程为无氧呼吸,场所是细胞质基质。过程第一阶段的场所都是细胞质基质,都会形成丙酮酸和少量的H,并且都有ATP的形成;无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不会形成ATP。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会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乳酸,但此过程不会产生CO2,所以人在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只来源于过程。3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的叶肉细胞在光照强度分别为a、b、c、d时(其他条件不变且适宜),单位时间内O2吸收量和O2产生量的变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光照强度为a时,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有线粒体和叶绿体 B光照强度为b时

3、,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C光照强度为c、d时,该细胞能积累有机物D光照强度为d时,细胞需吸收2个单位的二氧化碳解析:选C。O2产生量代表真光合作用速率,O2吸收量代表呼吸作用消耗外界的O2量。由图可知,当光照强度为a时,O2产生量为0,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细胞中产生ATP的细胞器只有线粒体,A项错误。光照强度为b时,O2吸收量与O2产生量相等,此时呼吸作用消耗6个单位氧气,其中3个单位由光合作用提供,3个单位来自外界,光合作用速率小于呼吸作用速率,B项错误。光照强度为c时,O2产生量为8个单位,向外界释放2个单位的O2,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细胞积累有机物;光照强度为d时,O2产

4、生量为10个单位,向外界释放4个单位的O2,细胞需要吸收4个单位的二氧化碳,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细胞积累有机物,C项正确、D项错误。4将一株植物放置于密闭的容器中,用红外测量仪进行测量,测量时间均为1小时,测量的条件和结果如图所示(数据均在标准状况下测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影响A点和B点光合作用的因素都包括光照强度B在B点所示条件下,该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为44.8 mL CO2h1CA点时CO2固定和还原的速率均大于B点D与15 相比,25 条件下与植物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活性较大 解析:选C。由题图可知,影响A点和B点光合作用的因素都包括光照强度。在B点所示条件下,植物光合作用速

5、率22.422.444.8 mL CO2h1。A点光合作用速率小于B点,因此,A点时CO2固定和还原的速率均小于B点。25 条件下植物细胞呼吸速率大于15 条件下,因此,25 条件下与植物细胞呼吸有关的酶的活性较大。5如图表示某种生理作用的过程。其中甲、乙、丙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代表有关物质。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该图表示光合作用的生理过程B酵母菌和乳酸菌都可在甲和乙内发生生理过程C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ATPD丙表示线粒体内膜,该处能产生大量的ATP解析:选D。该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甲、乙分别表示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基质,酵母菌是真核生物,可以在甲、乙中发生生理过程,乳酸菌

6、是原核生物,只能在甲中发生生理过程;物质表示丙酮酸,物质表示H;丙表示线粒体内膜,在该处H和氧气反应生成水,同时产生大量能量,生成大量ATP。6如图表示高等植物体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部分代谢途径,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叶肉细胞中,只要线粒体消耗O2,光合作用就不缺少ATP和CO2B过程需要ATP,过程产生ATPC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如果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都会减弱D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解析:选A。图中过程依次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在叶肉细胞中,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并不用于光合

7、作用,光合作用光反应阶段产生的ATP用于暗反应阶段,A项错误。过程是C3的还原,需要ATP和H,过程都能产生ATP,B项正确。对于正常光合作用的叶片,若突然降低光照强度,过程减弱,过程因缺少ATP和H也会减弱,C项正确。叶肉细胞的线粒体、叶绿体和细胞质基质中都能够产生ATP,故都含有与合成ATP有关的酶,D项正确。7图甲表示a、b、c、d条件下测得某植物种子萌发时CO2和O2的体积变化的相对值。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乙Aa条件下,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b条件下,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5C图乙中,当光照强度为X时,细胞中产生A

8、TP的场所有细胞质基质、线粒体和叶绿体D图乙中,限制a、b、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主要是光照强度解析:选B。a条件下,该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呼吸产物除CO2外还有酒精,A错误;b条件下,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15,B正确;图乙表示蓝藻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蓝藻是原核生物,无线粒体和叶绿体,C错误;图乙中,限制a点和c点光合作用速率的因素不是光照强度,D错误。8如图表示某绿色植物在夏季晴朗的一天中CO2吸收速率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曲线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温度不断升高,使光合作用增强B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所需的水分不足C曲线df段下降的原因是呼吸作

9、用不断加强D曲线上a、e点,光合作用的强度与呼吸作用的强度相等解析:选D。由图可知,曲线ab段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强度不断增强,使光合作用增强,A项错误。曲线bc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过强,植物气孔关闭,导致二氧化碳供应不足,光合作用强度下降,B项错误。曲线df段下降的原因是光照强度下降,光合作用强度下降,C项错误。曲线上a、e点CO2吸收速率为0,即光合作用消耗CO2的速率与呼吸作用产生CO2的速率相等,D项正确。9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病毒核酸的复制需要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能量(2014全国新课标,6D)B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2013全国新

10、课标,3D)C叶绿体在光下和黑暗中均能合成ATP(2012全国大纲,2B)D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2011浙江,1D改编)解析:选C。病毒无独立的代谢系统,病毒核酸的复制所需要的能量由宿主细胞的呼吸作用提供。酵母菌为兼性厌氧型微生物,进行有氧呼吸时,呼吸产物是CO2和水,进行无氧呼吸时,呼吸产物是酒精和CO2;黑暗条件下叶绿体不能合成ATP;暗反应需要的外部条件:ATP、H及CO2;有氧呼吸的第三个阶段在线粒体内膜上完成。10离体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如果实验中断CO2的供应,下列关于一段时间内叶绿体中ATP与O2的相对含量变化的示意图中,正确

11、的是()解析:选B。离体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时,突然中断CO2的供应使C3合成减少,一段时间内暗反应逐渐减弱,其消耗的ATP也逐渐减少,故ATP相对含量逐渐增加;随着暗反应的减弱,光反应也逐渐减弱,故叶绿体内O2含量逐渐减少。11在CO2浓度为0.03%和适宜的恒定温度条件下,测定植物甲和植物乙在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光合速率,结果如图。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 ()A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植物甲开始进行光合作用B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植物乙的总光合速率是0 mg/(100 cm2叶h)C若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增加Dd点时限制植物乙的光合速

12、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素是CO2的浓度解析:选D。由图中信息可以看出,该实验是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纵坐标表示净光合作用速率,当光照强度为1 klx时,植物甲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说明植物甲在小于1 klx光照强度下已经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当光照强度为3 klx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则总光合速率为20 mg/(100 cm2叶h);在c点时,突然停止CO2的供应,短时间内植物甲的叶绿体中C3的含量会减少,C5的含量会增加;d点时植物乙的光合作用速率不再随光照强度的增大而增大,且温度适宜,CO2浓度为0.03%,因此此时限制植物乙光合作用速率增大的主要环境因

13、素是CO2的浓度。12如图分别表示两个自变量对光合速率的影响情况,除各图中所示因素外,其他因素均控制在最适范围内。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甲图中a点的内在限制因素可能是叶绿体中酶的数量或色素的数量不足B乙图中d点与c点相比,相同时间内叶肉细胞中C3与C5的生成量都多C丙图中,随着温度的升高,曲线的走势将稳定不变D图中M、N点的限制因素是光照强度,P点的限制因素是温度解析:选C。乙图中d点时的光照较c点强,光反应生成的ATP和H较多,促进C3的还原,使C5生成量多,因此C5与CO2结合生成C3的量也会增多,故B项正确。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代谢,在丙图中,随着温度的进一步升高,曲线的走势将下降,

14、故C项错误。13如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进行的两项重要的生理活动,回答下列问题:(1)在夜晚不能进行过程,原因是缺少_。(2)可以产生H的过程是图中的_,需要消耗H的过程是图中的_(用图中的数字回答),该细胞合成1 mol C6H12O6所需的ATP(来自H中的能量忽略不计)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1 mol C6H12O6彻底氧化分解产生的ATP。 (3)如果光合作用的原料H2O中有0.52%含18O,CO2中有0.48%含18O,则短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含18O 标记的氧原子所占的比例为_。(4)该植物表皮上的气孔在夜晚打开,白天关闭,这是对环境的适应,推测其最可能的生活环境是_。从进化角度看,这种特点的形成是_的结果。(5)植株叶片由幼叶到成熟叶的发育过程中总的叶绿素含量增加,其叶肉细胞的叶绿体中数量明显增多的结构是_;叶片发育过程中叶面积逐渐增大,参与此过程的植物激素主要是_。解析:(1)图示中X物质表示光合作用中的C3,则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O2的固定,过程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暗反应的进行需要光反应阶段为其提供ATP和H。(2)Y物质表示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过程表示细胞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均有H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