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747418 上传时间:2024-02-1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76.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原子结构练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提技能达标训练【基础达标】1.“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描述了春天晴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下列从微观角度对“花气袭人知骤暖”的解释最合理的是()A.分子的体积小,质量轻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2.淀粉溶液遇碘变蓝色,实验表明,无论是固体碘还是碘蒸气,均能使淀粉溶液变蓝色,这一现象说明()A.同种分子质量相等 B.同种分子体积相等C.同种分子性质相同 D.同种分子运动速率相同3.(2013南宁中考)下列有关构成物质粒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一定比原子大 B.分子、原子都是保持物质性质的粒子C.分子、原子都是构成物质的粒子 D.物质状态发生

2、变化,是因为粒子大小发生变化4.下列物质中属于混合物的是()5.对于下面图示理解错误的是()A.原子可结合成分子 B.可用表示氢分子的形成过程C.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 D.化学变化的基础是分子的破裂和原子的重新组合6.从下图获取的信息中错误的是()A.空气是一种混合物B.该过程为物理变化C.氮气沸点比氧气高D.氧气由氧分子构成7.(2014项城一中质检)用微粒的观点回答下列问题:(1)1滴水中大约有1.671021个水分子,是因为分子_;(2)过氧化氢与二氧化锰混合分解过程中,不变的微粒是_;(3)用湿抹布擦过的桌面,一段时间后变干的原因是_;(4)一定质量的水蒸气冷凝成水时,其体积变小的原因是

3、_。【备选习题】(2013大连中考)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8.如图是甲烷与氧气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通过比较、归纳,回答下列问题:(1)一个甲烷分子是由_构成的,该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_。(2)氧分子、二氧化碳分子、水分子的相同点是_。(3)根据上述示意图,请从微观角度描述你获得的关于化学变化的一个信息:_。9.甲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验证微粒的性质:在一支试管内加入少许浓氨水,再快速将一团用酚酞溶液浸润过的棉花塞在试管口。(1)预计甲同学将观察到的现

4、象:_。(2)上述现象说明:_。(3)乙同学仿照甲同学的方法,设计了一组对比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乙同学设计这组实验的目的可能是:_。【培优训练】对于物质微观构成的了解,有助于对物质性质、用途的认识。(1)如图是表示气体分子的示意图,图中和分别表示两种不同的原子。属于纯净物的有_,属于单质的有_,属于混合物的有_。(2)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问题: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的微粒是_。氧化汞受热分解的微观实质:_。分子和原子课时提升作业一、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2014四川青神初中期中)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A.过氧化氢B.液氧C.二氧化硫D.氧化汞2.(2014上海长

5、宁区期末)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可掀起壶盖水分子大小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氢气可燃、氧气助燃不同分子的化学性质不同C.河面上的水结成冰后不再流动水分子停止运动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水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3.关于液态氧与氧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化学性质相同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它们是不同种物质A.B.C.D.4.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A.分子重新混合B.原子重新组合C.分子体积很小D.分子间隔发生变化5.能证明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分的是()A.打开汽水瓶,有气体逸出B.10 mL水与10 mL酒精混合,体积小于20 mL

6、C.加热氧化汞得银白色汞与氧气D.水蒸发为水蒸气6.(2013上海中考改编)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B.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C.分子质量一定大于原子质量D.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一定发生变化7.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模拟示意图,从图中获得的有关信息不正确的是()A.分子由原子构成 B.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发生改变C.化学反应中分子可分为原子 D.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22分)8.(4分)(2013龙东中考)用微粒的观点解释:(1)气态二氧化碳能被压缩成液态贮存在钢瓶中的原因是_。(2)气态二氧化碳和液态二氧化碳的化

7、学性质相同的原因是_。9.(8分)下图是某个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请回答:(1)该反应涉及的分子有_种,反应前物质的组成属于_(填物质分类)。(2)该反应属于_反应(填基本反应类型)。(3)由该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解释化学反应的本质:_。10.(10分)(2014蒙城县板桥中学质检)以下是小瑛和小方设计的证明分子运动的实验:小方的实验如图1所示,图2是小瑛的实验,在锥形瓶中的小瓶里装着浓氨水,锥形瓶口用一张滤纸盖住,滤纸刚刚用酚酞溶液浸过。(1)小瑛观察到的现象是_;小方观察到的现象是_。两同学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2)小方在大烧杯外放一烧杯酚酞溶液的目的是_。(3)请你就两位学生的操作过程、

8、药品用量以及实验的严密性或其他方面作出比较性的评价:_。分子和原子提技能达标训练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1.下列粒子不显电性的是()A.质子B.电子C.原子核D.分子2.(2013重庆中考B卷)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原子核由质子和电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再分C.分子和原子都在不断运动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3.(2013龙东中考)下列结构示意图中的粒子,化学性质相似的是()A.(1)(2)B.(2)(3)C.(3)(4)D.(2)(4)4.(2013达州中考改编)最近,“镉大米”成为公众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据了解,含镉的大米对人的肝危害比较大。镉(C

9、d)原子的核电荷数为48,中子数为6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镉原子的质子数为48 B.镉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 gC.镉(Cd)原子属于金属原子 D.镉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485.(2013成都中考)某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右图所示,对该粒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核电荷数为12 B.核外有3个电子层C.带12个单位正电荷 D.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上的2个电子6.对比S和S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它们的质子数相同B.它们的核电荷数相同C.它们的核外电子数相同D.它们的原子质量很接近7.(2014项城一中质检)下列各种原子各1 g,所含原子个数最多的是(括号内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0、)()A.氧原子(16)B.铁原子(56)C.氢原子(1)D.碳原子(12)8.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A.32mB.2mC.mD.不能确定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3小题,共18分)9.(8分)用分子、原子、原子核、质子、中子、电子、离子(阳离子、阴离子)等微粒填写下列空格:能直接构成物质的粒子有_;带正电的微粒是_;不显电性的微粒是_;带负电的微粒是_;原子核由_和_构成;二氧化碳是由_构成的;铁是由_构成的;氯化钠是由_构成的。10.(4分)(2013龙东中考)A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图中x=_,该元素

11、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该离子的符号是_。11.(6分)(探究创新)1910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进行了著名的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实验做法如图所示:(1)放射源放射性物质放出粒子(带正电荷),质量是电子质量的7 000倍。(2)金箔作为靶子,厚度1m,重叠了3 000层左右的原子。(3)荧光屏粒子打在上面发出闪光。(4)显微镜通过显微镜观察闪光,且通过360度转动可观察不同角度粒子的到达情况。【收集证据】绝大多数粒子穿过金箔后仍沿原来的方向前进,但是有少数粒子却发生了较大的偏转,并且有极少数粒子的偏转超过90,有的甚至几乎达到180,像是被金箔弹了回来。【猜想与假设】粒子遇到电子后,就像飞行的子弹碰到灰尘一样运动方向不会发生明显的改变,而结果却出乎意料,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否则大角度的散射是不可能的。【解释与结论】(1)若原子质量、正电荷在原子内均匀分布,则极少数粒子就_(填“会”或“不会”)发生大角度散射。卢瑟福所说的“除非原子的大部分质量集中到了一个很小的结构上”中的“很小的结构”指的是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