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滋病检测点制度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745368 上传时间:2023-12-29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艾滋病检测点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艾滋病检测点制度(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三十六 实验室安全操作规范1、在安排工作人员的进入实验室区域时,要根据其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试剂,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2、进入HIV或其他生物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镜,以防污染暴露的皮肤和衣物。不用带手套的手触摸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3、实验人员正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禁止非实验人员进入实验室。4、实验人员在进行实验操作时,禁止做与操作无关的事。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处理感染性材料之后,脱去手套洗手后,方可离开实验室。6、实验室内不许进食、喝水、抽烟、擦拭眼睛、化妆和储藏食物。7、如接触物传人性危险大,可戴双层手套(两副)以增加保护。操作时手套破损,应立即丢弃、洗手

2、并戴上新手套。8、实验室的柜厨或冰箱内不允许储藏食物。9、严禁用嘴吸加样或取样,必须使用移液器来操作实验室的所有液体。10、利器处理需严格按照利器处理规范进行。11、实验操作中,有感染性物质溅出后,对工作面必须及时消毒。对大量溅出的浓度高的传染物在清洁之前应用1%次氯酸钠溶液浸泡,然后戴上手套擦净。12、对用于病原体消毒的消毒剂需要有标记。13、感染性废弃物在移出实验室(或一次性处理)之前,必须高压灭菌消毒(121,15磅,30分钟)。14、每次检测工作完毕,要对工作台面进行消毒。工作台面应当用0.1%0.2%次氯酸或含氯消毒溶液消毒。用消毒液消毒后要干燥20min以上。15、需要在实验室以外

3、消毒的材料必须放在坚固的、不渗透的密闭容器进行转运。做好实验室内部的防鼠防虫工作。三十七 HIV实验室安全防护(一)、个人防护及保健1、防护服(1)艾滋病实验室应为每个工作人员配备足够的防护服,包括白大衣、隔离衣或一次性工作服。平时应将清洁的防护服置于实验室清洁区内专用存放处。(2)离开实验室是,应脱去防护服。每次穿过的污染的防护服应及时放入污衣袋中,待消毒后方可洗涤或废弃。(3)当含有HIV的液体(样品或病毒培养液)及有可能溅到工作人员时,应使用防渗透(如塑料)围裙。(4)当发现防护服已被污染时,应立即更换。2、艾滋病实验室应配备一次性手套、一次性口罩、安全防护眼镜和冲洗眼睛的装置。3、艾滋

4、病实验室应配备实验室专用的工作鞋,鞋面覆盖足背,鞋底防滑。4、个人保健(1)高标准的个人保健对于感染的危险性很重要。皮肤受损、患病都会增加感染点危险。皮肤的任何伤口和擦伤都应以防水料覆盖。(2)进实验室前要摘除首饰,修剪长的带刺指甲,以免刺破手套。(3)竟如实验室应穿隔离衣,戴手套。如果接触物传染危险性大,则应戴双层手套和眼镜。(4)离开实验前必须脱去隔离衣,并洗手。(5)严禁在艾滋病实验室内进食、饮水、吸烟和化妆。(二)人员培训和管理1、向管理人员和所有检验人员提供并完成与工作相关的充足有效的技术培训。强化全员安全培训和“普遍性防护原则”安全意识。所有工作人员必须经过HIV检测技术和省级以上

5、艾滋病实验室安全培训,包括上岗培训和复训,并接受实验室管理人员的监督。实验室的安全责任人要对工作和环境的安全负责,所有工作人员都有责任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2、必须告知新上岗人员实验室工作的潜在危险,进行安全教育,直至有能力后方可单独工作。3、实验室主任应了解所有工作人员。在安排工作区域时,要根据人员的工作种类和所涉及的生物材料,对实验室环境做好安全检查。4、新调入人员、外来合作、进修和学习的人员在进入实验室前必须经过实验室主任的批准。非实验室人员和非实验室物品不得进入实验室。5、严格执行实验室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HIV抗体和备案制度,工作人员血清应长期保留。实验室工作人员从事工作前必须进行H

6、IV抗体和乙肝、丙肝等肝炎病毒标记物的检测。注射乙肝疫苗。每隔半年至一年进行1次HIV抗体检测,并保存血清样品。(三)建立严格的保密制度并定期检查1、与HIV/AIDS相关的检测项目的所有资料均应严格保密,包括送检单与检测记录的保管、保管单的发放和工作人员年度采血检测等。2、艾滋病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应有高度的保密意识,不可对无关人员透露检测结果。3、保密制度纳入年度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根据具体情况适时修订保密制度。(四)严格质量管理1、按要求做好安全操作的管理以及检测时间的选择、检测工作的室内质量控制和室间质平。2、对所有检测报告严格把关,杜绝漏报、误报现象的发生。(五)对存放试剂和有毒区

7、域的监控1、冷藏柜、冰箱、培养相和存放生物试剂、化学危险品、放射性物质的容器应置于工作人员视线之外的地点应上锁。2、应设有专门的储存阳性血清、质控品的低温冰柜/或血清库、毒种库,并应上锁,专人管理。(六)建立应付突发事件的措施三十八 实验室有毒有害物质的防护措施将中毒者安全脱离中毒环境至上风向或空气新鲜的场所,必须做好自救和互救的应急措施,救援者必须佩带个人防护器材进入中毒环境抢救出中毒者,并迅速堵住毒源及洗消毒物,阻断毒物散发及继续侵入人体。在自救互救中可采取简易有效的防止毒物进入呼吸道及消化道的方法,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塑料马夹袋套住头面部等。1、做好对中毒者保心、保肺、保脑、保眼的现场急

8、救,如心肺复苏术、口对口人工呼吸术(救护者应注意避免吸入患者呼出毒气),眼部污染毒物的清洗术等,对重症患者应注意其意识状态、瞳孔、呼吸、脉率及血压,若发现呼吸循环障碍时,应就地进行复苏急救,并应急使用中枢及呼吸兴奋剂等措施。2、污染的皮肤、毛发、衣着必须及时、彻底用流动清水冲洗(冬天宜用温水),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防止毒物从皮肤吸收中毒或灼伤,切忌用油剂油膏涂敷创面。3、根据不同毒物的接触进行预防性治疗,如镇静、保持呼吸道通畅、保暖、氧疗、解毒、排毒、抗过敏、抗渗出等针对性的对症处理,并应注意生命体征(呼吸、心率、体温、血压)的医学监护。4、中毒者病重需转送中心时,应随症采取相应措施,并佩

9、戴好毒物周知卡。昏迷者应取下假牙,将舌引向前方,以保持呼吸道通畅。在转送中心同时,应先电话通知医疗单位作接诊准备,以便到达中心后参考毒物周知卡,采取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防止病员频繁活动增加耗氧,使病情加重及误诊。三十九 BacT ALERT3D、VITEK32系统仪器室管理制度1、精密仪器、贵重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专人使用,其他人员末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2、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器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遵守操作规程,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3、使用、保管人员应按照仪器的技术规范要求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并做好仪器维护和记录,操作人员应按规

10、范操作,认真填写仪器使用记录。4、仪器使用过程中严密注意有无异常,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排除,遇有特殊情况,须立即报告科长和中心领导,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各种维修均应有维修记录,并存档备案。5、检验方法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范进行,尚无国家标准的按有关要求进行,随时保持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概念,按检验方法所规定的程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6、不得使用过期鉴定试剂进行检验,防止检验结果产生错误,认真做好检验记录,及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书。7、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批样吕检验前应严格作好无菌间(隔离间)的消毒及其他准备工作,标本的废物,废液必须进行即时消毒后方可废弃。8、禁止在仪器室吸烟

11、、饮食,存放与实验无关的光盘、软盘。四十 精密仪器使用保管维护制度1、精密仪器、贵重设备必须由专人负责管理、共同使用,非专管人员使用应在专管人员指导下进行,其他人员未经允许不得擅自使用。2、仪器设备的保管人员和操作人员必须经过培训,熟悉仪器的性能、用途和使用方法,严格按照说明书的要求,遵守操作规程。3、使用、保管人员应按照仪器设备的技术规范要求负责日常维护、保养和检查,并做好仪器维护和保养记录。操作人员应按规范操作,认真填写使用登记。4、仪器使用过程中应严密注意有无异常,发生故障必须及时查找原因,尽快排除,遇有特殊情况,须立即报告科长和中心领导,视具体情况进行处理,各种维修经应有维修记录,并存

12、档备案。5、建立专项管理档案。计量仪器应按国家计量监督的有关规定进行检定和定期校验。四十一 实验室剧毒易燃易爆物品的管理制度1、理化检验室应设有符合要求的毒品、易燃、易爆物品专用储存室。2、剧毒品应有明细购入、使用、报废帐目登记,及两名管理人员互相核签。3、剧毒、易燃、易爆物品均应有专门保管使用制度。专用房应设双锁双人保管。帐目清楚,帐册分领帐和总帐,两人互核,帐物应相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领用剧毒品应填写领用单,领导审批。4、实验室配成的剧毒和有毒试剂,应在特定场所进行配制,并界定品种和浓度,专柜存放,制定使用保管制度,指定专人负责。5、实验室存放易燃、易爆物品的防爆设施和安全措施应符

13、合公安消防有关规定的要求。四十二 剧毒药品管理制度1、剧毒药品必须由专人负责,专柜加锁,二人保管制。2、剧毒药品管理必须建立账目,帐册分领帐和总帐,帐目清楚,两人互核,帐物应相符,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3、使用时应严格履行领取申请审批手续,保证出入柜的数量准确,领取单保存三年备查。4、剧毒药品必须有完整清晰的标签,严防误用。5、剧毒药品的管理人员工作变动时,要办清接交手续,如有差错,须及时认真查明,妥善处理。6、麻醉药剂按有关规定完善审批手续,实行专人、专柜保管、专人批办、专用处方领用,严格管用,严防滥用。四十三 理化实验室管理制度 1、实验室内随时保持清洁卫生。试剂柜内试剂应分类存放。2、

14、各项目的检验必须按国家颁布的相应标准检验方法进行检验。检验人员应熟悉所测项目检验方法和注意事项,严格遵守检验操作规程,做好原始记录,认真核对检验结果,及时填发检验报告单。3、使用易燃、易爆、剧毒化学试剂应了解其化学性质,严格遵守操作规程。4、剧毒试剂的废液,过期、变质、报废的有毒品或样品,必须经转化处理后方能排入下水道。5、用电、用气、用火时必须按有关规定操作以保证安全,发生安全事故时应立即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理,迅速切断电源、气源、火源,并立即上报有关领导。6、禁止在实验室内吸烟、吃零食和会客。实验室内不得存放私人物品。7、实验完毕应立即整理好化玻试剂,随时保持室内清洁卫生。8、离开实验室前要

15、细心检查门、窗、水、电、气等,排除不安全隐患,避免造成损失。四十四 卫生微生物室管理制度1、检验方法应严格按照国家颁布的最新标准和规范进行,尚无国家标准的按有关要求进行。2、保持室内清洁卫生,每批样品检验前应严格做好无菌间(隔离间)的消毒及其他准备工作。3、随时保持有菌观念,无菌操作的概念,按检验方法所规定的程序严格进行无菌操作。4、不得使用过期或效价低的诊断试剂进行检验,防止检验结果产生错误。5、对已消毒待用的物品、培养基等,其保存期一般不得超过10天,特殊要求不超过一周,并做好每批有关检验项目的空白对照。6、检验微生物、血清的废液、废物必须进行即时消毒后方可废弃。7、检验每批样品所用的物品,应进行先消毒,后清洗,无菌间用后应进行消毒处理,保持清洁。8、认真做好检验记录,及时出具检验结果报告书。9、不得在实验室内吃零食,存放与实验室无关的物品。四十五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制度1、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工作服,做好个人防护,离开时要将工作服放在固定位置,对被污染的工作服,应按规定处理。2、做好检品的登记、编号,明确检验目的,不符合要求的检品必要时应重新采样。3、所有检品必须在规定时限内进行检验。4、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做好原始记录,认真核对检验结果。5、阳性剩余样品必须按照有关规定登记,并妥善保存。阴性剩余样品按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