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494745247 上传时间:2024-02-16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41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住宿和餐饮业统计台账要点(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台 账 使 用 说 明1.住宿和餐饮业企业统计台账是保管和积累统计资料的重要工具,是填报统计报表的依据。因此台账资料必须根据国家规定的统计口径认真进行登记,台账数字要与原始记录一致,不得随意更改。2.本台账涉及的指标解释,依照北京市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统计报表制度的规定执行。3.本台账列入统计执法检查范围,企业在接受统计执法检查过程中,应主动出示本台账,接受执法人员的检查。4.本台账由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监制并负责解释,北京市京信统计师事务所总经销。任何单位不得翻印。 1台账经管、交接、检查记录2目 录企业基本情况变更4 企业基本情况5 企业经营

2、情况6 资产负债8 损益及分配10 工资、福利费、增值税、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4 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企业填写指标18 上市公司填写指标20 主要能源和水消费22 企业经营情况指标解释26 财务状况指标解释27 主要能源和水消费指标解释31 补充台账32 企业大事记373企业基本情况变更4企业基本情况5企 业 经逻辑关系:0102+03+04+05;03+0406;03+0407;03+0410。6营 情 况7资 产8负 债单位:千元9损 益10及 分 配单位:千元第二季度11损 益12及 分 配单位:千元第四季度13工资、福利费、增值税、14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单位:千元第二季度15工资

3、、福利费、增值税、16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单位:千元第四季度17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18准则企业填写指标第二季度准则企业填写指标第四季度19上市公司上市公司20填写指标第二季度填写指标第四季度21主 要 能 源注:能源消费计量单位可根据本单位惯用计量单位填写,上报年报时再根据报表要求统一折算;也可采用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非工业主要能源消费”表上规定的计量单位填写。调整量为季度末根据实际消费量,对已计入台帐的数据的调整。下一个季度以调整后的数量为基础数据计算累计量。22和 水 消 费23主 要 能 源24和 水 消 费25企业经营情况指标解释住宿业单位 指

4、有偿为顾客提供临时住宿服务活动的单位。如旅游饭店、宾馆、酒店和旅馆、旅店等。餐饮单位 指在一定场所,专门从事对食物进行现场烹饪、调制,并出售给顾客主要供现场消费服务活动的单位(含法人单位、产业活动单位、个体经营户)。如各种饭馆、中西餐厅、酒馆、茶馆和火车餐车、车站食堂、飞机场餐厅等。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在填报经营情况报表时,应包括其所属全部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分支机构,如分店)的相应数据,包括经营地在外省市的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营业额(01) 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服务或销售商品等取得的全部收入,包括: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含增值税)和其他收入。不包括法人企

5、业附营的其他行业产业活动单位的餐费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等各项收入。客房收入(02) 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在经营活动中因提供住宿服务取得的收入。不包括法人企业附营的其他行业产业活动单位的客房收入。餐费收入(03) 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因为顾客提供就餐服务取得的收入。包括:经烹饪、调制加工后出售的各种食品,如主食、炒菜、凉拌菜等的收入。不包括法人单位所属的其他行业产业活动单位的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04) 指住宿和餐饮业单位出售商品的销售总额(含增值税)。不包括法人单位所属的其他行业产业活动单位的商品销售额。其他收入(05) 指营业额中除客房收入、餐费收入、商品销售额(含增值税)以外的其他收入。餐费收入

6、和商品销售额中,其中:外地 是指在京住宿和餐饮业法人单位所属在京外地区经营的住宿和餐饮业产业活动单位为顾客提供就餐服务(包括经烹饪、调制加工后出售的各种食品,如主食、烧菜、凉拌菜等的收入)和出售商品(含增值税)所取得的收入合计。 集团消费收入(06) 指住宿和餐饮单位直接对社会集团出售的各种酒水、饭菜及商品的收入。持卡消费收入(07) 指消费者(含集团)使用银行卡(包括外卡)支付消费的全部收入。26财务状况指标解释流动资产合计(012) 指企业可以在一年内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生产周期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包括现金及各种存款、短期投资、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资产合计

7、”项的期末数填列。存货、年末存货(015) 存货指企业在日常生产经营过程中持有以备销售,或者仍然处在生产过程,或者在生产或提供劳务过程中将消耗的材料或物资等,包括各类材料、商品、在产品、半成品、产成品等。本指标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的期末数填列。 固定资产原价(020) 指企业在购置、自行建造、安装、改建、扩建、技术改造某项固定资产时所支出的全部支出总额。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根据“资产负债表附表”中的“固定资产原价”项目的期末数填列。累计折旧(022) 固定资产折旧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

8、一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本指标指企业在报告期末提取的历年固定资产折旧累计数。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累计折旧”项的年末数填列。固定资产折旧(023) 指对固定资产由于磨损和损耗而转移到产品中去的那部分价值的补偿,一般根据固定资产原价(选用双倍余额递减法计提折旧的企业,为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确定的折旧率计算。根据企业成本、费用明细表中“固定资产折旧”或“折旧”项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资产总计(029) 指企业拥有或控制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资产按其流动性(即资产的变现能力和

9、支付能力)划分为:流动资产、长期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递延资产和其他资产。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资产总计”项的期末数填列。流动负债合计(030) 指企业在一年内或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偿还的债务,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交税金、应付利润、预提费用等。根据企业会计“资产负债表”中“流动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负债合计(033) 指企业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将以资产或劳务偿付的债务,偿还形式包括货币、资产或提供劳务。负债一般按偿还期长短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根据会计“资产负债表”中“负债合计”的期末数填列。所有者权益合计(034) 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

10、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它等于企业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盈余公积和未分配利润等。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合计”项填列。营业收入(490) 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转让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形成的总收入,包括主营业务收入和其他业务收入。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主营业务收入(043)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所取得的收入总额。此项目应根据会计的“主营业务收入”、“商品销售收入”等科目的本 27期累计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收入发生额代替填列。其他业务收入(052) 是指企业主营业

11、务以外的收入。根据会计“其他业务收入”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归纳填列,或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填列。营业成本(134) 指企业(单位)在报告期内从事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发生的各种耗费。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计算填列。主营业务成本(048)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发生的实际成本。此项目应根据会计的“主营业务成本”、“商品销售成本”等科目的本期累计发生额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以营业成本发生额代替填列。营业税金及附加(497) 指企业与营业收入有关的,应由各项经营业务分担的税金及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的本年累计数填列。主营业务税金

12、及附加(050)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应负担的营业税、消费税、城市维护建设税、资源税、土地增值税、教育费附加。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项科目,则以营业税金及附加发生额代替填列。主营业务利润(051) 指企业经营主要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本年累计数填列。计算公式为: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主营业务成本-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其他业务利润(053) 指企业经营除主要业务以外的其它业务实现的利润。根据会计“利润表”中对应指标的本年累计数填列。执行2006年企业会计准则的企业,如果未设置该科目,则在此处填0。营业费用(049) 指企业在销售产品和提供劳务等日常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费用以及专设销售机构的各项经费。根据“利润表”中对应项目填列。管理费用(054) 指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和企业的董事会为组织和管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而发生的各项费用,根据“利润表”中“管理费用”项填列。税金(055) 指企业按照规定交纳的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和印花税。根据会计“管理费用明细表”或“业务及管理费明细表”中有关项目归纳填列。财务费用(062) 指企业为筹集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等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利息收入、汇兑净损失(已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费等,根据会计“利润表”中“财务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