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40085 上传时间:2023-11-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7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篇大气与天气气候(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专题8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一、组成作用;。1、大气是由 干洁空气 、 水汽 和 微小尘埃 组成的混合物。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 氮 和 氧 ,还有少量的 二氧化碳 等。2、作用:氧生命活动必须的物质;二氧化碳植物光合作用的原料,也是温室气体;臭氧吸收紫外线保护地面生物;水汽、尘埃成云致雨的物质条件。二、垂直分层特点 3、大气垂直分层的各层名称及气温变化特点和成因大气分层气温变化气温变化原因主要现象和人类活动变化小大气粒子散逸 人造地球卫星 高度上升气温上升离子态气体 吸收太阳辐射增温高度电离状态,有极光;无线电通信高度上升气温下降垂直对流强烈 高空对流层高度上升气温上升

2、臭氧 吸收太阳紫外线辐射增温水平运动、气流稳定,水汽尘埃少、天气晴朗,适合大型飞机高空飞行海拔升高1KM,气温下降6.50C 热量来源于 地面长波辐射 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4、对流层、平流层的主要特征:对 流 层气温分布下热上冷天气变化显著水汽、尘埃集中对流运动显著距地面最近水汽蒸发尘埃上扬热量主要来自地面水汽在上升运动中冷凝、易成云致雨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沉平 流 层臭氧集中气温分布下冷上热大气稳定吸收紫外线 增 温有利于飞机飞行水汽、尘埃少大气能见度好水平运动为主5、大气圈对地球生命的保护作用:“防弹衣阻止“天外来客对地球生命的伤害 “遮阳伞削弱到达地表的强烈太阳紫外线辐射 “保温被通过大气

3、逆辐射,减少地面辐射损失,使地表昼夜温差较小。重点理解“大气的保温作用的示意图,太阳暖大地大地暖大气大气还大地 6、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温暖些,是因为 大气逆辐射 更强,大气返还给地面的热量更多,从而补充了因地面长波辐射损失的热量。在中高纬度地区的秋冬季节,晴朗的夜间水汽和云量稀少, 大气逆辐射 较弱,地表热量损失较多,常出现 霜冻 。专题9 行星风系 / 专题10季 风大气运动的判断的根本原理:气压单位面积以上空气柱的重量。热力环流:在受热地区,空气 膨胀上升 ,近地面的空气密度减小,形成 低气压 ;上空空气聚积,密度增大,形成 高气压 。在冷却地区,空气 收缩下沉 ,在近地面形成 高

4、气压 ,上空形成 低气压 。风总是从高气压流向低气压。风向风吹来的方向。1、画出热力环流方向,并标注近地面和高空的高压区和低压区思考:形成风的直接原因和根本原因参考教材80页冷 热 冷2、太阳辐射的纬度分布不均造成地表不同地区的冷热差异。3、海陆风:白天风从 海洋 吹向 陆地 ,夜晚风从 陆地 吹向 海洋 。山谷风:白天风从 山谷 吹向 山坡 ,夜晚风从 山坡 吹向 山谷 。在以下空白处,绘制海陆风、山谷风在白天及晚上的风向:4、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分布、性质气压带、风带记忆模式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气压带、风带名称行星风系与气候060N30S30N60S90S90N高低高高低高低极地高气压带太

5、阳辐射少,空气冷却下沉,终年严寒少雨极地东风带东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冷暖性质不同的气流辐合上升,降水较多中纬西风带西南风低纬到高纬,风从海洋吹来,比拟湿润副热带高气压带盛行下沉气流,炎热枯燥低纬信风带东北信风高纬到低纬,风从大陆吹来,比拟枯燥赤道低气压带太阳辐射强,水汽蒸发量大,气流上升,终年高温多雨低纬信风带东南信风赤道低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西风带气压带、风带性质: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极地东风带极地高气压带少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中纬西风带西北风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东风带东南风极地高气压带随着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在一年内也做周期性的移动。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风带 北移 ,北半球

6、冬季,全球气压带、风带 南移 。5、世界气候类型分布模式填充北半球北半球中高纬度海区90大洋东侧大陆西部大陆内部大陆东部大洋西侧大气环流 雨带 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010232630406070极地气候 亚寒带针叶林气候温带季风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热带雨林气候极地东风带 少雨带副极地低气压带 多雨带中纬西风带 多雨带副热带高气压带 少雨带东北信风带 少雨带赤道低气压带 多雨带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北半球热带和副热带海区世界洋流分布模式图0极地高气压带 少雨带6、学会用“以温定球、以温定带,以水定型的方法来判读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说出

7、各主要气候类型的名称、成因、气候特点、大致分布及典型代表城市。参考地图册P351以温定球由全年最高温所在月份确定南北半球2以温定带最低月均温15以上为热带 ,015为亚热带含温带海洋性气候,0以下为温带;最高月均温10以上为寒带;3以水定型年雨型温带海洋性气候、热带雨林气候少雨型热带沙漠气候夏雨型三种季风气候、热带稀树草原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冬雨型地中海气候7、几组气候类型的比拟与综合判断1热带稀树草原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2温带海洋性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3地中海气候与热带季风气候4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8、东亚和南亚季风比拟东亚季风南亚季风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

8、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冬季气压 中心蒙古、西伯利亚高压陆、阿留申低压海风向西北风冬季风东北风东北季风性质冷、干温、干夏季气压 中心夏威夷高压海、印度低压陆风向东南风夏季风西南风西南季风说出其成因性质暖、湿热、湿分布地区我国东部、日本、朝鲜半岛等地印度半岛及我国西南地区等地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以及热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9、季风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1有利:夏季高温,热量充足;雨热同期,对农业生产有利。2不利:气象气候灾害频繁,如强烈的冬季风南下,造成低温冷害;夏季风强弱变化和雨带推移时间差异,导致季风区南北旱涝灾害频繁。 专题11台风、寒潮、梅雨1、气旋与反气旋

9、的气压分布与气流运动状况及其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天气系统名称气旋反气旋示意图99010009001000中心气压分布低气压高气压水平气流方向四周流向中心辐合中心流向四周辐散旋转方向北逆南顺北顺南逆中心垂直气流上升下沉过境时常出现的天气特点阴雨晴朗枯燥典型天气台风寒潮、伏旱2、台风是一种 强热带气旋 ,一般发源于 北纬520的热带洋面上,影响我国的台风一般发源于 菲律宾以东 的热带洋面,侵袭我国 东南沿海 各省区。思考:台风有哪些好处?3、冷锋、暖锋的比拟类型冷锋暖锋图示锋面符号三角形半圆形锋面前进方向冷空气 向 暖空气 方向移动暖空气 向 冷空气 方向移动暖空气上升状态被迫抬升主动爬升天气特征过境

10、时大风、降温、雨雪云层增厚,多连续性降水过境后在冷空气控制下,气温下降,气压上升,天气转好在暖空气控制下,气温升高,气压降低,天气转晴天气谚语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4、我国东部地区雨带移动的规律联系:我国河流径流的季节变化及汛期时间5月登陆 华南 地区6月停滞 江淮 地区6月中旬7月上旬 梅雨 受 准静止锋 影响78月到达 华北、东北 地区江淮地区出现 伏旱 ,受 副热带高压 控制专题12人类活动与气候一、气候变暖:1、原因:温室气体排放,主要方式:矿物燃料的燃烧。2、主要温室气体:二氧化碳、一氧化二氮、甲烷、氟利昂等。温故“大气的保温作用原理3、气候变暖导致的结果:冰川融化,海平面的上

11、升等。4、为减小全球变暖的危害,可以采取哪些对策一是 改变能源结构,采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 ;二是 植树造林 ;三是 加强国际合作,各国承当共同而有差异的责任 。二、酸雨:1、PH值小于5.6的大气降水称为酸雨。2、全球酸雨主要分布在 西欧 、 北美 和 东亚 三大地区。3、成因:大量排放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4、酸雨会导致 森林枯死、土壤酸化、淡水生物死亡、腐蚀建筑物及室外的文物古迹等思考:为什么北欧也是酸雨的重灾区?三、臭氧层空洞1、臭氧主要集中在 平流层 ,臭氧减少的主要人为原因是人类大量使用 氟利昂 。2、导致太阳紫外线增强,增加皮肤癌的发生,破化生态平衡等四、城市的热岛和雨岛效应1、城市热岛效应的80%归咎于 城市绿地的减少,城市热量的大量排放 ; 城市雨岛效应是因为 城市含有较多的尘埃杂质多对流雨以及城市地表比拟粗糙降水时间长 。2、城市及城市的下风向地区多雨尘埃多,凝结核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