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739504 上传时间:2023-09-30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7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王小英&《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3 只有一个地球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13课)黄竹镇中心学校王小英凌波仙子(原创)(本设计为本人公开课原创已发表于http:/ 转载请注明出处)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10个生字,正确读写“遥望、晶莹、恩赐、枯竭、滥用、和蔼可亲”等16个词语。2、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爱护环境、保护地球的意识。3、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体会说明文用词的准确、严谨,学习说明的方法。4、理解题目“只有一个地球”的含义,从而明白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教学重点:理清课文脉络;了解地球的有关知识,受到初步的保护环境的教育。教学难点:引导学

2、生懂得“只有一个地球”的道理,增强珍惜资源、保护地球的意识。教学准备:1、预习。2、有关地球的图片、小黑板。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了解本组学法。1、师导言: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地球上,地球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类共同的母亲。可是,我们所生活的地球是怎样的呢?你认为,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地球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和咱们赖以生存的地球相关的课文。2、师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13 只有一个地球3、P23:阅读本单元导语的第二自然段,明确本组课文学习的读写方法。二、检查预习情况。师(过渡语):1、认读生字(打开书-读课后生字)。2、读记生字(说在字形上需要注意的生字)。3、说说了解到的课文内容

3、:(提示:预习了课文,你们对课文的内容有哪些了解?预设:我知道地球是一个晶莹透亮的球体。我知道地球的半径只有六千三百多千米。我知道地球的资源是有限的。)三、明确本堂课的学习目标。师(过渡语):小黑板出示学习目标;生:读学习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段意。()了解作者的写作顺序。()懂得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四、依据学习目标自学、交流、讨论、汇报。1、理解课文的内容。师:我们先来理解课文的内容,请同学们先自读课文,想想:“课文围绕地球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然后再同桌讨论,看看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在课文边上写写批注。(提示:宇航员遨游太空时发了什么感叹?关键词:可爱、破碎)生

4、:自读课文、批注;同桌讨论、写写;全班交流、说说。师:相机板书:美丽、渺小、资源有限、不能移居、精心地保护2、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理解内容。师:那么,你们是抓住课文中的哪些重点词语来理解这些内容的呢?谁能说给我们大家听听?(预设:我知道“滥用”的意思是过度使用,没有节制,人类滥用化学品给生物造成灾难,使地球资源有限。我从“渺小”可以看出地球在宇宙是很小的。我抓住了“40万亿千米”,40万亿千米的范围内没有适合人类居住的第二个星球,所以,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我读了第四自然段“人类生活所需要的给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看出伤害地球的是人类。我知道“晶莹透亮”的意思是光亮而透明,文

5、中指地球的外表光亮而透明,说明地球是美丽的。)师:适时评价:(如,“说得真好!好在抓住了关键的数字。”) 引导想象:先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文插图,再请学生闭上眼睛,随着我的讲述想像在群星璀璨的宇宙中,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的“纱衣”,它就是人类的母亲,生命的摇篮,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的地球。3、理清作者的写作顺序。师:写文章是要按一定的顺序写,你知道的有哪些?(按时间的顺序写。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按地点的变换的顺序写。)师:那么,这篇文章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写的?请同学们再读书,讨论讨论。(作者是抓住事物特点的几个方面来写的。)让学生像课题一样给每段列个小

6、标题。(提示:可以参考老师的板书。)师:整理,小结:课文先从宇航员从太空遥望地球看到的美丽景象写起,围绕地球写了:地球渺小,自然资源有限,人类不能指望移居到别的星球,这几方面的特点,让我们感受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紧迫性,告诉我们,人类应该精心保护地球,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师:让学生再一起通过感情朗读课文,用心体会作者的写作顺序。五、质疑问难,反馈学情。师:提示:对于题目的“只有”你们是怎么理解的?(指仅有、唯一、再没有第二个了。我们就这么一个地球,应该保护。)六、联系课文,凭借认识,拓展延伸。1、这堂课的学习,你们想到了什么?有怎样的感受呢?你能结合课文的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和感想吗?(预设:我们

7、不应该乱扔瓜果皮核、纸屑、包装袋,应该保护环境。乱砍滥伐造成的水土流失、洪水泛滥,这是大自然对人类的惩罚)2、呼吁人们精心地保护地球,你觉得有哪些办法切实可行呢?(预设:构思一幅宣传画、设计一句宣传标语:保护地球,爱我家园)3、世界地球日:我们国家已经把环保作为一项基本国策,每年4月22日的世界地球日更让我们感到保护地球、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那么,每年的4月22日,你能给它定个主题吗?(提示:善待地球)4、师:结束语;并提示下节课将要探讨的问题。七、布置作业。1、课堂作业:(1)抄记本课生字新词,想一想,什么地方可以运用到它们?(2)完成课堂同步练习册P25第一课时的第13题。2、课外作业:

8、 阅读环境教育、自然。 有条件的同学:上网浏览有关绿色环境保护网。板书: 13、只有一个地球 美丽 渺小只有一个地球 资源有限 精心地保护(可爱) 难以移居(破碎)附:三幅教学用图教学效果检测题:一、给带点的字注音。遨游( ) 薄纱( ) 渺小( ) 璀璨( ) 扁舟( )慷慨( ) 枯竭( ) 晶莹( ) 资源( ) 滥用( )二、形近字组词。赐( ) 竭( ) 睹( ) 侠( )踢( ) 揭( ) 赌( ) 峡( )惕( ) 蝎( ) 堵( ) 狭( )三、按原文在括号里填上关联词语。1、拿矿物资源来说,它( )上帝的恩赐,( )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2、( )不加节制地开采,( )加速地球上矿产资源的枯竭。3、人们随意毁坏自然资源,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 )使自然资源不能再生,( )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4、( )这些设想能实现,( )遥远的事情。5、只有一个地球,()它被破坏了,我们别无去处。四、填空。“只有一个地球”这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的人类环境会议提出的响亮口号,本文以此为题,采用( )的形式,从( )引入,接着从( )、( )、( )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最后(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