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494738535 上传时间:2022-08-28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检测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王兴昌;李庆科;李应宏;孙丽琴;韩荣花;杨婷【摘要】目的 探讨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在恶性肿瘤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6 年1月2017年12月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收治的恶性肿瘤患者(恶性 肿瘤组)6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同期就诊的普通疾病患者(普通疾病组)600 例,另 选择600 例健康体检者(健康体检组)作为对照.分别采集其尿液标本,采用癌症尿液 筛查检测试剂(URC)检测1800例受试者尿液标本的对羟基苯丙氨酸,并用比色法判 定结果的准确性,比较3组URC检测结果的差异性结果恶性肿瘤组的总URC阳 性检出率显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和

2、普通疾病组(85.17比13.33、16.83,均PvO.O5),普通疾病组的总URC阳性检出率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恶性肿瘤组中,胃癌、食管癌和结肠癌的URC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宫 颈癌和卵巢癌(95.60%、94.52%、90.38%比 73.68%、72.00%,均 Pv0.05);普通 疾病组的乳腺纤维瘤、慢性胃炎、食管炎URC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 (30.77%、24.51%、24.14%比13.33%,均Pv0.05),普通疾病组中的其他疾病与 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尿液中对羟基苯丙氨酸的检 测可用于恶性肿瘤的筛查及早

3、期诊断,具有取材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 性强、可目测判定结果等特点,有较好的推广价值.【期刊名称】实用检验医师杂志【年(卷),期】2018(010)001【总页数】4页(P32-35)关键词】 恶性肿瘤;尿液;对羟基苯丙氨酸;筛查;应用价值【作 者】王兴昌;李庆科;李应宏;孙丽琴;韩荣花;杨婷【作者单位】733000 甘肃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检验科;733000 甘肃武威,甘 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检验科;733000 甘肃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检验科;733000 甘肃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检验科;733000 甘肃武威,甘肃省武威肿瘤医院检验 科;733000 甘肃武威,甘肃省武

4、威肿瘤医院检验科【正文语种】中文恶性肿瘤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在我国所有疾病中位居第一,且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治 疗恶性肿瘤的关键在于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1。因此,研究如何早 期发现及早期诊断恶性肿瘤,显得至关重要2。目前,肿瘤辅助诊断的方法主 要有物理学、组织细胞学和生物化学三大类3。物理学诊断和组织细胞学诊断 往往只能发现中晚期病例,难以达到早期发现的目的,且大多数检查操作复杂,费 用昂贵;生物化学和免疫学方法检查肿瘤标志物因其简单易行,已成为肿瘤诊断的 重要手段之一4。癌症尿液筛查检测试剂(urine-test reagent for cancer screening and monit

5、oring,URC )具有取样方便、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特异 性强、早期发现和广谱等特点,能适应广大人民群众筛查的需求。现将本院1 800 例恶性肿瘤患者、普通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人群尿液标本的对羟基苯丙氨酸检测结 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月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600例恶性肿瘤患者 (恶性肿瘤组),所有患者均进行影像学检查和病理诊断确诊,其中男性 361 例, 女性239例;年龄21-70岁,平均(45.524.8)岁;胃癌91例,食管癌73 例,肺癌60例,乳腺癌60例,结肠癌52例,卵巢癌50例,直肠癌41例,肝 癌38例,宫颈癌38例,前列腺癌28例

6、,肾癌25例,膀胱癌24例,胰腺癌20 例。选择同期600例普通疾病患者(普通疾病组),其中男性358例,女性242 例;年龄2270岁,平均(46.625.2 )岁;慢性胃炎102例,慢性胆囊炎80 例,病毒性肝炎60例,食管炎58例,慢性肠炎56例,乳腺增生症48例,肺部 感染42例,子宫肌瘤32例,肺结核30例,糖尿病28例,乳腺纤维瘤26例, 卵巢囊肿22例,前列腺增生症16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者600例(健康体检 组),其中男性360例,女性240例;年龄20-70岁,平均(45.824.3 )岁。3组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具有可比性。1.2

7、 方法1.2.1 标本采集 用一次性留尿容器留取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新鲜晨尿标本备检, 所有检测在标本留取后2 h内完成。1.2.2 检测方法 所有研究对象均采用江西华裕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的“预检一号”(即URC,生产许可证号:赣食药监械生产许20100025 )进行检测,检测 时温度应控制在20 C左右为宜。取所有患者和健康体检者新鲜清洁晨尿3 mL加 入到含有0.53 mL URC的安剖瓶中,充分混匀后静置3-5 min ,观察沉淀物的 颜色并与标准色板对照以判定结果。对照标准色板,沉淀物1 - 3为阴性( - ) , 4-5为弱阳性(),6-8为阳性(+),9的颜色为干扰色(有黄疸干

8、扰不作 判断)。1.3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处理数据,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 准差(士s )表示,多组间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 检验。PV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 结果2.1 3组URC检测结果比较健康体检组、普通疾病组、恶性肿瘤组的总URC阳性 检出率分别为13.33%、16.83%、85.17% ;恶性肿瘤组的总URC阳性检出率显 著高于健康体检组和普通疾病组,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V 0.05 );普通疾病组与健康体检组的总URC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表1 3组URC检测结果比较组别例数(例

9、)检测结果例()阳性率 (例)阳性 弱阳性 阴性健康体检组 600 28( 4.67) 52( 8.67)520(86.67) 13.33( 80)普通疾病组 600 38( 6.33) 63(10.50)499(83.17)16.83 (101)恶性肿瘤组 600 282(47.00)229(38.17) 89(14.83)85.17(511) 2.2不同恶性肿瘤患者URC阳性检出率比较恶性肿瘤组中,胃癌、食管癌和结肠 癌的URC阳性检出率均显著高于卵巢癌和宫颈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v 0.05 );其他恶性肿瘤的URC阳性检出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 )。 见表2。表2恶性

10、肿瘤组不同类型疾病患者URC阳性检出率比较检测结果例()阳 性率%(例)阳性 弱阳性 阴性胃癌 91 55(60.44) 32(35.16) 4( 4.40) 95.60( 87)食管癌 73 43(58.90) 26(35.62) 4( 5.48) 94.52( 69)结 肠癌 52 31(59.62) 16(30.77) 5( 9.62) 90.38( 47)肺癌 60 22(36.67) 30(50.00) 8(13.33) 86.67( 52)直肠癌 41 23(56.10) 12(29.27) 6 (14.63) 85.37( 35)肝癌 38 18(47.37) 14(36.84)

11、 6(15.79) 84.21 ( 32)膀胱癌 24 13(54.17) 7(29.17) 4(16.67) 83.33( 20)肾癌 25 12(48.00) 8(32.00) 5(20.00) 80.00( 20)乳腺癌 60 20(33.33) 28 (46.67) 12(20.00) 80.00( 48)前列腺癌 28 14(50.00) 8(28.57) 6 (21.43) 78.57( 22)胰腺癌 20 6(30.00) 9(45.00) 5(25.00) 75.00 ( 15)宫颈癌 38 10(26.32) 18(47.37) 10(26.32) 73.68( 28)卵巢癌

12、50 15(30.00) 21(42.00) 14(28.00) 72.00( 36)合计 600 282(47.00) 229(38.17) 89(14.83) 85.17(511)疾病类型例数(例)2.3健康体检组和普通疾病组URC阳性检出率比较普通疾病组的乳腺纤维瘤、慢 性胃炎、食管炎URC阳性检出率均高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v 0.05 );普通疾病组其他疾病URC阳性检出率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 学意义(均P0.05)。见表3。表3健康体检组和普通疾病组不同类型疾病URC阳性检出率比较检测结果例 (%)阳性率%(例)阳性弱阳性阴性健康体检组 600 28( 4.

13、67) 52 ( 8.67)520(86.67)13.33( 80)普通疾病组 600 38( 6.33) 63(10.50)499(83.17)16.83(101)乳腺纤维瘤 26 4(15.38) 4(15.38) 18(69.23) 30.77( 8)慢性胃炎 102 7( 6.86) 18(17.65) 77(75.49)24.51( 25)食 管炎 58 5( 8.62) 9(15.52) 44(75.86)24.14( 14)慢性肠炎 56 4( 7.14) 7(12.50) 45(80.36)19.64( 11)前列腺增生症 16 1( 6.25) 2(12.50) 13(81.

14、25)18.75( 3)肺结核 30 3(10.00) 2( 6.67) 25(83.33)16.67 ( 5)乳腺增生症 48 5(10.42) 3( 6.25) 40(83.33)16.67( 8)卵巢囊肿 22 1( 4.55) 2( 9.09) 19(86.36)13.64( 3)子宫肌瘤 32 2( 6.25) 2 ( 6.25) 28(87.50)12.50( 4)慢性胆囊炎 80 4( 5.00) 6( 7.50) 70 (87.50)12.50( 10)病毒性肝炎 60 1( 1.67) 4( 6.67) 55(91.67) 8.33 ( 5)肺部感染 42 1( 2.38)

15、2( 4.76) 39(92.86) 7.14( 3)糖尿病 28 0 ( 0.00) 2( 7.14) 26(92.86) 7.14( 2)组别 例数(例)3 讨论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 WHO )报道,当前全世界每年新 发现癌症患者约1 200万,死亡600万,平均每天有1.7万人死于癌症,每5 min就有1人因癌症致死。预计未来25年全世界将有3亿人患肿瘤,其中1亿 人因本病死亡5。癌症将成为新世纪人类的第一杀手,并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 卫生问题之一。据统计,我国每年新患恶性肿瘤的患者约160万人6 ,每年因 恶性肿瘤死亡的人数约130 万人。

16、我国大中城市居民的许多死亡原因中,恶性肿 瘤居第一位;在农村的各项死因中,恶性肿瘤居第二位7。对中老年人来说, 恶性肿瘤是多发病、常见病。早期恶性肿瘤患者约有80% 90%以上可以治愈; 但在治疗后能生存5 年以上的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则较少。众所周知,早期恶性肿 瘤患者的治疗要比晚期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节省许多人力、财力和时间。因此,我 们提倡恶性肿瘤患者一定要做到“三早”,即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多 年来,对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与早期诊断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发现了多种血清肿 瘤标志物,并将其作为肿瘤诊断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血清肿瘤标志物存在操作繁琐 成本高、有创、早期检出率不理想等不利因素,不利于肿瘤的大规模筛查8- 10。目前,随着肿瘤分子生物学的深入研究,血液中游离 DNA 定量分析已开始 应用于肿瘤的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和预后判断等,但由于技术及经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