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494737000 上传时间:2023-09-07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践XX:1009-3044(20XX)12-2744-02pplictionofnlyticlHierrchyProcesstotheEvelopmentofHigherVoctionlCollegeStudentsll-roundbilitiesEvlutionFENGYi1,HEJin-min2,LIUXing-ping3(1,3.nhuiTechniclCollegeofWterResourcesndHydroelectricPower,Hefei230601,Chin;2.MngementSchoolofHefeiUniversityofTechnol

2、ogy,Hefei23009,Chin)bstrct:Inthispper,studingexistingproblemsofhighervoctionlstudentscomprehensivebilitytrining,combiningwithctulgiveshighervoctionlstudentscomprehensivebilitytriningpln,exploreproblemsofsolvingtlentcultivtionconformtosocilneeds.Keywords:highervoctionleduction;ll-roundbilitydevelopme

3、nt;triningschemereform随着我国国民经济高速进展,社会对高层次技术应用人才的需求十分迫切。然而,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人才,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存在许多问题。本文针对高职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现状和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和数据分析,并结合应用对象,初步构建了符合高职院校特色的综合能力培养方案。1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为了全面清楚地了解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情况,从学生、教师、企业三方入手,通过调查问卷的形式,对某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质量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在培养目标和培养要求、培养方案和教学组织、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课程教学和实训实践、培养过程方面,找到高职学生在

4、知识猎取、素养培养、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2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设计2.1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构建思路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在教学模式要建立宽基础、活模块,以能力为本位,工学结合的模式,培养出来的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专业岗位综合能力的人才,是能够承当一线岗位工作要求、综合能力较高的应用人才。2.2 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按照“宽基础、活模块、工学结合”的总体设计思路,构建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打破传统学科以知识传授为主的课程模式,从“项目教学与工作任务”出发,设定岗位综合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理论知识的传授为综合能力的培养,开发基于岗位或工作过程的课程项目,以工作

5、任务为纽带组织课程教学内容,学生通过完成具体工作项目,来构建课程相关理论知识,并在此基础上进展岗位综合能力。如图1所示。2.2.1 培养目标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目标是:培养出的人才在掌握“够用为度”的专业知识和专业基本技能基础上,强化岗位职业综合能力培养与锻炼,其职业定位是从事面向生产运行一线的技术应用和技术治理工作的应用性人才。如图2所示。2.2.2 师资队伍的建设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需要建设一支精干、优良、合理、稳定、专兼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坚持兼职与引进并举,通过直接聘用企业生产一线的工程科技人员、技术骨干、相关领域的行业专家和治理者,作为兼职教师,为学生带来了当前生产治理部门的最

6、新技术、技能及要求、成果和经验,从而构建了一支面向生产治理第一线的、稳定的高水平的专兼结合的教师队伍,从而贯穿了社会和学校,改善师资队伍结构,提高了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水平。2.2.3 教学内容的组织1)教学内容组织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构建课程和教学体系,以用定学;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实践性及可持续进展能力。教学内容构成,由四大模块组成,分别是:公共课模块,按学科大类打通,构建公共基础课平台统一应用;专业基础课模块,按专业大类打通;专业技术课模块,按职业要求设置;选修课模块,拓展学生综合能力。2)职业能力培养专业实习实训和模拟现场或工厂实习是培养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手段。学生通过在校内实习实训基地

7、进行面向工作过程和任务的实习实训,通过在模拟现实的企业生产环境中,理论联系实际,掌握职业关键技能,为日后学生深入企业、社会、治理等第一线工作打下基础。以某工程专业为例,根据专业培养目标与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确定了三个必修模块和三个专业方向选修模块,如图3所示。3)教材建设为了培养高职学生的综合能力,高职院校应积极倡导和鼓舞教师和企业技术人员联合开发,面向实际工作过程和项目的工学结合讲义和教材,从而突出综合能力的培养。2.2.4 教学手段和方法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结合工作过程与工作任务,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充分利用各种现代多媒体教育技术、实验实训设备、实习基地,采纳区别对待、适时调整、因材施

8、教,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2.2.5 实践与实训教学高职院校的特点就是培养面向企业生产与实践一线的应用型综合人才,因而尤其强调实践与实训教学的重要性。故当前实践教学,应改变过去过分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的状况,建立了以综合实践为主,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能力培养教学体系,以面向实际生产的工作过程与项目来改进实验实训教学内容,尽可能减少了演示、验证的实验,增加面向生产过程的综合性实习实训,形成培养学生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技术核心应用能力、专业拓展技能和综合技能有机结合的教学体系,从而,使培养出来的学生,基本较高的职业综合能力,满足企业和社会的需要。3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实践3.1

9、 教学组织与教师职责定位高职院校学生综合能力培养,必须面向生产实际,在理论与实践教学组织、能力课程设置及面向工作过程的内容选取上,实行学院教师、企事业单位专家、技术骨干和社会需要紧密结合,体现学校教育与企业、社会实际结合。如图4所示*专业教学组织。高职教师作为高职学生综合培养的指导者,除了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和职业道德素养外,还必须基本良好的专业综合能力:不仅能在生产现场动手示范,而且能指导学生掌握生产核心技能和综合能力,并且具备带领学生解决生产第一线技术问题的能力。3.2 教学过程治理与教学考核1)教学及教学治理改革学院以学生综合能力培养为主线,根据社会的进展和学生个性特点,不断调整和完善

10、教学日历及学期教学计划;改革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课程教学组织过程改革;完善教学质量考评机制;改进图书资料服务体系。2)考核模式改革传统的以总结性、闭卷为主的期末考试考核方式,已经难以适应当前高职人才综合能力培养的要求,产生不少弊病。通过广泛的调查研究与探究实践,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考核,应以职业活动为导向,建立与GJ职业资格鉴定考试接轨的以职业综合能力(职业技能)和职业素养考核为主线、知识能力素养全面全程考核的校内考试体系,实现了由“知识本位”到“技能能力本位”转变,使人才综合能力培养工作贴近就业市场和职业岗位的要求。在知识技能能力考试方面,探究“以考核知识的应用、技能与综合能力水平为主的,平时形成性考核与期末总结性、鉴定性考试并重的,由多种考核方式构成、时间与空间按需设定的考核综合评定成绩的课程考试体系”。3.3能力培养手段和方法学院积极探究与企业合作方式,共建实习实训基地,开展模拟现场招聘会和工作实习场景,实现实践教学与学生的实习、实训结合;办好各类学生社团,丰富学生课余文化生活,确保广大学生综合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多渠道优化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提高学生多证就业的竞争力,为学生持续进展提供强劲动力。4结束语高职学生综合能力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不仅体现高职院校的办学特色,而且也能满足社会需要,并对其他单位提供了可供借鉴的经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营销创新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