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494733993 上传时间:2023-08-30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194.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2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钢筋混凝土排水管施工方案(1)(标准方案,可以直接使用,可编辑优秀版资料,欢迎下载)5万立方米稀油密封干式煤气柜拆除并新建排污系统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人:审核人:审批人:中冶京诚工程技术2021年11月10日一、工程概述:1、情况说明攀枝花市5万立方米煤气柜工程场坪建筑物范围内有市政污水管 DN1200砼管88米,污水检查井2座,跌井2座需撤除;新建DN1200fe管99 米,检查井4座,跌井1座,闸阀井1座(详平面图)。具体位置说明:场坪内现有DN1 200砼污水管顶高为1003。8,场坪 设计高为1009,需将污水管顶移至场坪1009下1-1.5米,闸阀井底高做 为全线的控制高程点(底高100

2、5.3),污水管纵坡1%。位于锚杆墙上的 DN1200砼管顶高为1016,最大跌差达到8米。2、采用的规范与规程:1)室外排水设计规范(GB50014-2006)2)给排水工程结构设计规范GBJ6920023)给排水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0322003二、工程特点:1。管材采用承插式II级钢筋混凝土管DN1200;2. 管道接口直接关系到系统的闭水性能,是排水管道施工的关 键工序,必须严格依照设计图纸及有关规范进行施工。三、机械、工具、材料准备:机械设备需用5吨吊车1台,1.4立方挖掘机1台,履带式破碎机1 台,5吨的手动葫芦两只;钢筋10T,商品混凝土315立方米,直径1 米的双壁波纹管2

3、0米,DN1200混凝土承插管109米。四、施工方法:施工程序:测量放线一一沟槽开挖一一地基处理一一砂石垫层 管道平基一-管道安装-一接口处理-一管座浇筑一-闭水试验一一 分层回填一一地面恢复。在垂直方向上采用先深后浅的施工原则。 4。1测量放线1. 测量放线前由专业测量工程师对甲方提供的控制桩点进行复。据,每隔20米钉设标记桩并加以保护。2. 按设计图中设计边坡坡度算出沟槽上口宽度,然后以两管中心 线为准两边平分即为沟槽边线,用白灰作标记,施工按此线开挖管 槽.4。2沟槽开挖按招标书和设计图纸的要求开挖沟槽,拟采用机械开挖的方法 施工。1、开挖沟底比设计基底每侧加宽0。6米,两侧放坡坡比为1

4、:0。 33,以保证基础施工和管道安装有必要的操作空间,开挖弃土置于 挖沟边线1米以外,以减少坑壁荷载,避免对坑壁的扰动,保证基坑 稳定。2、沟槽开挖期间还将加强对其标高的的测量,以防止超挖, 机械开挖至设计管底标高以上0。2米时,即停止机械作业,改用人 工开挖至设计标高。4。3地基处理管沟开挖完毕,如发现管基地质情况良好,则按规定对基底进 行整平,清除沟底杂物;如遇软弱地质情况、地下水或下瀑雨等情 况。4.4砂石垫层管基下垫层采用250mmC15砼。4.5管道平基开挖完成并报监理验槽合格后,重新放线定位,采用J2光学经 纬仪控制管道中心线;用J2光学水准仪直接架在沟底测量,每5米 一个测站,

5、控制高程,钉设中心桩及高程控制桩,核准后及时支模 浇筑砼垫层,管道基础参照045S516第11页管径D1200的基础形式。180f# 硝t邮516厢T丽阳!阙sOSFfe 感 械诚IL *股肝璃融瑙耕耕撑谑七脚睥岫脚,2. 林I仰艇瞬曲耕蜥歙11B6-1蟒林 I雄痢.醐1醐忱(1)耕萩初盟糠榭引附潮j藉孵料糊娥中;颗ftHH谶晚籍麟风曲般茹凯4.幌1嘛下棚烬MB枷虱(1)元棚蜡琳t襦都耿彩g(2)翊,锄3佛札咪戏秘豌:好伽nL拂如谊堀nw如娜葬如琳DHI tHXt钟Dt0ciC2GC1C2so虬IEIM 1席1出K0Bl5郦SD1001801500150海蛔4C0M撇ItO网O1658(0期5

6、C0SOwIDOuoI9WIBJCfl1090ffiO50ICO猊醐就)制就1SBTtOMOt504M22K223MQ3001做SCOBO囿喝)M03Mua制邹威)醐姬知1场1C1IK)5WXfl厢111IQVW275眦熟17J5ig1X125720(mJIIDJ*娜0.VHU.54.5H株微孟 V JjmwK毒盏蜜霎蹇常蛊曩L*, WM0 G)&埒*. tfeZ T葛W1D P CM wCMgqs z宿z33gYgl8 cMs f s=8 寸= oW= L,*卜O Ou Qo k戚*芸Tw!#居畲案一吉娄哀盒站 薯监*8g7QsKmf*s* 心OXI*袤室霎翌二x-一 蔓弁案S誓指墨.7 ,

7、 日器菜营富美S 咬噩斜-吕寸场事wa*誓鬃 -喜-m 素-苏 7s-Aiqf-Iow-sl图集 02S515-392)在车行道下面的所有检查井盖、井座均采用重型球墨铸铁井座、 井盖,人行道和绿化带下的检查井井盖、井座采用轻型球墨铸铁井 座、井盖.4。9分层回填及地面恢复闭水试验合格后立即清底回填,防止暴露时间过长或遇水浸泡. 回填从管道两侧平衡进行,回填土使用外运的均质砂性粘土并分层 夯实(每层20cm),管身周围50cm范围内采用打夯机夯实,然后用 14T压路机碾压至满足密实度要求为止(胸腔部分填土不小于95 %, 管顶以上50cm范围内不小于85%,但当管道位于道路下时,应不小 于87%

8、,管顶50cm以上范围内不小于95%)。回填时每压实层进行 密实度取样,经检验合格再进行上层回填.PVC给排水管施工方案二、排水管:1、管道应明设。当管道埋地敷设时,应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2、排水立管布置在排水量大的器具附近的墙边,墙角或立柱处。3、管道不得布置在食堂,饮食业的主副食贮藏,烹调,配餐操作部位 的上方。4、管道不得穿越卧室,贮藏室,且不宜布置和敷设在与卧室相邻的 内墙面。5、管道不得布置在遇水会引起燃烧,爆炸或损坏的原料,产品和设 备的上方。6、管道应避免布置在热源附近,如不能避免,且管道表面受热温度 大于60度时,应采取隔热措施。(注:立管与家用灶具边净距不得 小于0.4M)7

9、、管道不得穿越烟道,沉降缝和防火墙。(注:管道应避免穿过伸 缩缝,若必须穿过时,应采取相应措施。)8、管道应避免布置在易受机械撞击处,如不能避免时,应采取保护措施.9、最低横管支管与立管连接处至排出管管底的垂直距离过小时,最 低横支管应单独接出建筑物外。10、排水立管如转弯时,排水支管不得小于1.5M11、立管应设伸顶通气管至室外连通大气。12、伸顶通气管高出屋面均不得小于0。3M,但必须大于最大积雪 厚度。在经常有人活动的屋面,通气管应高出屋面2。0M.13、伸顶通气管的顶端应设通气帽。14、伸顶通气管管径不得小于排水立管管径。(注:在最冷月平均气温 低于一13度的地区,伸顶通气管宜从室内顶

10、棚之下0。3M处管径放 大一号。)15、通气管穿越屋面处,应采取有效的防水措施。16、伸缩节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16.1当层高小于或等于4M时,立管应每层设一伸缩节,当层高大 于4M时,应根据设计伸缩量确定;16。2横干管设置伸缩节,应根据设计伸缩量确定;16。3横支管上合流配件至立管的直线段超过2M时,应设伸缩节,但伸缩节之间的最大间距不得超过4M;16。4管道设计伸缩量不应大于表中伸缩节的最大允许伸缩量.17、伸缩节设置位置应靠近水流会合配件,并可按下列情况确定。17.1立管穿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下接入时,伸 缩节可设置于楼层之中.或设置于水流会合配件之下;17。2立管穿

11、越楼层处为固定支承且排水支管在楼板之上接入时,伸 缩节应设置于水流会合配件之上;17.3立管穿越楼层处为不固定支承时,伸缩节应设置于水流会合配 件之上;17。4立管上如无排水支管接入时,伸缩节可按伸缩节设计间距置于 楼层任何部位;17。5横管上设置伸缩节应设于水流会合配件上游端。(注:立管穿 越楼层处固定支承时,伸缩节不得固定,伸缩节固定支承时,立管穿 越楼层处不得固定.伸缩节承口应逆水流方向。)18、下列管段应设置清扫口或检查口:18。1立管的底层应设检查口,检查口中心一般距地面1M。在最冷月平均气温低于-10度的地区,立管还应在最高层设检查口。18。2立管在楼层转弯处,应设置检查口或清扫口

12、。18。3在水流转角小于135度的横支管,应设检查或清扫口.18.4公共建筑内在连接4个及4个以上的大便器的污水横管上宜设 置清扫口。18、5横管和横出管直线距离大于表中的规定值时,应设置检查口或 清扫口。19、外径小于11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与管道同 径;外径等于或大于110MM的排水管道上设置清扫口,其尺寸应采 用 110MM。20、管道安装:用油刷醮胶粘剂涂刷被粘接插口外侧及粘接承口内侧时,应轴向涂 刷,动作迅速,涂抹均匀,且涂刷的胶粘剂应适量,不得漏涂或涂抹过 厚。承插接口插接完毕后,应将挤出的胶粘剂用棉纱或干布醮清洁 剂擦拭干净。根据胶粘剂的性能和气候条件静置至接口固化为止。管道堵塞时,不得使用带有锐边尖口的机具清捅。21、管道安装的质量要求如下:(1)管道的实测小样尺寸,必须符合设计要求。(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