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733528 上传时间:2022-10-02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失智、失能老人护理要点(一)护理评估1.健康史(1)了解老年人有无脑外伤、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既往卒中史、吸烟等。(2)评估老年人有无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可能因素:遗传因素;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减少,影响记忆和认知功能;免疫系统功能障碍:老年斑中淀粉样蛋白原纤维中,发现有免疫球蛋白存在;慢性病毒感染;髙龄;文化程度低等。2. 临床表现均有记忆障碍和精神症状的表现,根据病情严重程度,一般分为3期。第一期:轻度,遗忘期,早期:首发症状为近期记忆减退;语言能力下降,不能用合适的词汇表达思维内容甚至出现孤立性失语;空间定向不良,容易迷路;日常生活中髙级活动,如做家务、理财等出现困难;抽象思维和适当判断能力

2、受损;情绪不稳,情感较幼稚或呈儿童样欣快,情绪容易被激惹,出现急躁、偏执、抑郁、易怒、缺乏耐心等;人格改变,如主动性减少、活动减少、孤僻、自私、对周围环境兴趣减少、对人缺乏热情,敏感多疑。病程可持续13年。第二期:中度,混乱期,中期:不能学习和回忆最新信息,远事记忆力受损但未完全丧失;注意力不集中;进一步定向力丧失,常发生去向不明或迷路,并出现失语、失写、失认、失计算;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日常生活中出现基本活动困难,如洗漱、梳头、进食、穿衣及二便等需他人协助;人格进一步改变,如兴趣变得更加狭窄,对人冷漠,甚至对亲人漠不关心,言语粗俗,无故打骂家人,缺乏羞耻感和伦理感,行为不顾社会规范,不修边幅,

3、不知整洁,将他人之物据为己有,争吃抢喝类似孩童,随地大小便,甚至出现本能活动亢进,当众裸体,甚至发生违法行为;行为紊乱。如精神恍惚、无目的性翻箱倒柜、爱藏废旧物品并视作珍宝、怕被盗窃;无目的徘徊、出现攻击行为等,也有动作日渐少、端坐一隅、呆若木鸡者。本期是本病护理照管中最困难的时期,该期多在起病后的210年。第三期:重度,晚期:日常生活完全依赖,两便失禁;智能趋于丧失;无自主运动,缄默不语,成为植物人状态。常因吸入性肺炎、压力性损伤、泌尿系感染等并发症而死亡。该期多在发病后的812年。(二)日常生活护理1失智老人的日常生活护理及照料指导(1) 穿着:衣服按穿着的先后顺序叠放;避免太多纽扣,以拉

4、链取代纽扣,以弹性裤腰取代皮带;选择非系带的鞋子;选用宽松的内裤,女性胸罩选用前扣式;说服老人接受合适的衣着,不要与之争执,慢慢给予鼓励,例如告诉老人这条裙子很适合他(她).然后再告知穿着步骤。(2) 进食:定时进食,最好与他人一起进食;如果老人不停地想吃东西,可以把用过的餐具放入洗涤盆,以提醒老人在不久前才进餐完毕;老人如果偏食,注意是否有足够的营养摄人;给老人逐一解释进食的步骤,并作示范,必要时予以喂食;食物宜简单、软滑,最好切成小块;进食时,将固体和液体食物分开,以免老人发生不加咀嚼就吞下食物所致的窒息;义齿必须安装正确并每天清洗;每天安排数次喝水时间,并注意水温适宜。(3) 睡眠:睡觉

5、前让老人先上洗手间,以避免夜尿的发生;根据老人以往的兴趣爱好,白天尽量安排老人进行一些有兴趣的活动,避免老人在白天睡的时间过多;给予老人轻声安慰,有助于老人入睡;如果老人以为是日间,勿与之争执,可陪伴老人一段时间,再劝说老人入睡。2. 自我照护能力的训练对于轻、中度失智老人,应尽可能给予自我照顾的机会,并进行生活技能训练,如鼓励老人洗漱、穿脱衣服、用餐、如厕等,以提高老人的自尊。应理解老人的动手困难,鼓励并赞扬其自我照护的行为。3. 老人完全不能自理时应有专人护理注意翻身和营养的补充,防止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三)用药护理1全程陪伴失智老人常忘记吃药、吃错药,或忘了已经服过药又重复服用,所以老

6、人服药时必须有人在旁陪伴,帮助老人将药全部服下,以免遗忘或错服。失智老人常不承认自己有病,或者因幻觉、多疑而认为给的是毒药,所以他们常常拒绝服药。需要耐心说服,向老人解释,也可以将药研碎拌在饭中吃下。对拒绝服药的老人,一定要看着老人把药吃下,让老人张开嘴,观察是否已咽下,防止老人在无人看管时将药吐掉。2. 重症老人服药吞咽困难的老人不宜吞服药片,最好研碎后溶于水中服用;昏迷的老人由胃管注入药物。3. 观察不良反应失智老人服药后常不能诉说不适,要细心观察老人有何不良反应,及时报告医生,调整给药方案。4. 药品管理对伴有抑郁症、幻觉和自杀倾向的失智老人,一定要妥善放置药品,避免老人擅自取用.(四)

7、安全护理1. 提供较为固定的生活环境尽可能避免搬家,当老人要到一个新地方时,最好能有他人陪同,直至老人熟悉了新的环境和路途。2. 佩戴标志老人外出时最好有人陪同或佩戴写有联系人姓名和电话的卡片或手环,以便于迷路时被人送回。3. 防止意外发生失智老人常可发生跌倒、烫伤、烧伤、误服、自伤或伤人等意外。应将老人的日常生活用品放在其看得见找得着的地方,减少室内物品位置的变动,地面防滑以避免跌伤骨折。老人洗澡、喝水时注意水温不能太高,热水瓶应放在安全的位置,避免碰撞,以防烫伤。不要让老人单独承担家务,以免发生煤气中毒,或因缺乏应急能力而导致烧伤、火灾等意外,有毒、有害物品应放入加锁的柜中,以免误服中毒。

8、尽量减少老人的单独行动,锐器、利器应放在隐蔽处,以防失智老人因不愿给家人增加负担,或在抑郁、幻觉或妄想的支配下发生自伤或伤人的情形。4. 正确处理老人的激越行为当老人不愿配合治疗和护理时,不要强迫老人,可稍待片刻等老人情绪稳定后再进行。当老人出现暴力行为时,不要以暴易暴,保持镇定,尝试转移老人的注意,找出导致暴力表现的原因,针对原因采取措施,防止类似事件再发生。如果暴力行为发生频繁,与医生商量,给予药物控制。(五)心理护理1. 陪伴关心老人鼓励家人多陪伴老人,给予老人各方面必要的帮助,多陪老人外出散步,或参加一些学习和力所能及的社交、家庭活动,使之消除孤独、寂寞感,体验到家庭的温馨和生活的快乐

9、。2. 开导老人多安慰、支持、鼓励老人,遇到老人情绪悲观时,应耐心询问原因,予以解释,播放一些轻松愉快的音乐,以活跃气氛、改善情绪。3. 维护老人的自尊注意尊重老人的人格;对话时要和颜悦色,专心倾听,回答询问时语速要缓慢,使用简单、直接、形象的语言;多鼓励、赞赏、肯定老人在自理和适应方面做出的任何努力。切忌使用过激的语言,如呆傻、愚笨等贬义词汇刺激老人。4. 不嫌弃老人要有足够的耐心,态度温和,周到体贴,不厌其烦,积极主动地去关心照顾老人,以实际行动关爱老人。5. 照顾者的支持与指导教会照顾者和家属自我放松方法,合理休息,寻求社会支持,适当利用家政服务机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院和专门机构的资

10、源,组织有失智症老人的家庭进行相互交流,相互联系与支持。(六) 预防跌倒评估及指导要点1.评估(1) 是否出现与跌倒相关的伤害。(2) 导致跌倒的原因:生理因素:中枢神经性因素、感觉系统、步态;病理因素:神经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影响视力及眼部的疾病、心理及认知因素;药物因素:精神类药物、心血管药物等;心理因素:沮丧、抑郁、焦虑、情绪不佳及其导致的社会隔离均可增加跌倒的危险;室内外环境因素;社会因素。2.指导要点(1) 浴室:在浴室放置防滑椅,在淋浴间、浴缸、马桶、洗手台旁设扶手马桶高度应适合老人。(2) 厨房:厨房应有防滑设计,时刻保持地面干燥,厨房物品放置高低合理,便于老人获取。(3) 卧

11、室:电灯开关要设在老人伸手可及的地方;床的高度应方便老人上下床;对使用轮椅的老人,床面高度应与轮椅座位面平行。(4) 楼梯、阳台:一定要有充足的照明,应设扶手,阳台栏杆或护栏高度适宜,略高于老人站立时的腰部位置。(5) 客厅、餐厅:椅子或沙发应有椅背、扶手,放置稳固,高度以老人坐位时上身与大腿能呈直角为宜。(6) 玄关:玄关处应设座椅,让老人可坐着穿鞋,避免因单脚站立穿鞋不稳发生的跌倒。(7) 认知功能减退的老人,应让家人或保姆代管药物,并督促服药;无认知功能减退、生活尚能自理的老人,可自备药盒,将一天不同时间要吃的药分装好。若发现漏服,应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补服;若无法咨询医生,可暂不补服。(8

12、)老年人应穿合脚的防滑鞋和止滑袜。衣服以简单轻便为主,避免有带子、绳索等容易被钩住的饰物;裤子的长度应在脚踝之上,以免绊倒。(9)重心不稳的老人,出行时应使用辅助工具,如拐杖等。若使用助行器,应保证其橡皮四角垂直着地,以免翻倒;使用轮椅前也应先检查刹车、轮胎、脚踏板等的质量。3. 健康宣教(1)病人服用安眠药、镇定药时,或有头晕、血压不稳定时,建议其卧床休息。(2)病人无家属陪伴,但有需要协助时,应立即用呼叫器通知护士。(3)病人有躁动不安、意识不清时,请将床挡拉起,必要时,予以约束保护。(4)病人衣裤太大、过长时,应建议更换合适的衣裤。(5)病人在不做治疗的时间,病床高度应维持在病人坐于床边,双脚能踏于地面的高度。(6)病人物品尽量置于柜内,保持通道无障碍物,并有充足的照明。7)地面有水渍,请病人告知护理人员处理,提醒病人穿防滑鞋。(8)主动将老人可能使用的物品,置于病人随手可得之处。(9)教会病人正确使用床挡的起降方法,需要下床应先将床挡放下,切勿翻越。(10)教会病人如厕时有紧急情况,请按厕所内呼叫器通知护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解决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