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范文25篇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729138 上传时间:2023-04-29 格式:DOCX 页数:41 大小:45.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议论文范文25篇_第1页
第1页 / 共41页
议论文范文25篇_第2页
第2页 / 共41页
议论文范文25篇_第3页
第3页 / 共41页
议论文范文25篇_第4页
第4页 / 共41页
议论文范文25篇_第5页
第5页 / 共4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议论文范文25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议论文范文25篇(4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议论文范文 25 篇议论文范文(一):眼光同样的景物,有人觉得美丽,有人却觉得平淡;同样的事物,有 人看到了机遇,有人却熟视无睹;同样的生活,有人活得坦然,有人 却活得凄然应对同一世界,为什么每个人的收获与感受如此不相同? 这是因为每个人的眼光不一样。你用什么样的眼光打量世界,世界就 回馈什么样的东西给你。你想世界给你精彩的生活,你就得用智慧的 眼光看待世界。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欣赏的眼光发现美丽。罗丹曾说过: 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是啊,我们身旁有多少美 丽的风景,有多少动人的画面啊可是,我们忙于世务,匆忙地赶路, 匆忙的眼光无法看到这些美景。似乎一切都是理所当然,花就

2、应当那 样鲜艳,草就应当那样嫩绿,人性就应当那样善良,于是,心中的那 份触动和敏感随着匆忙的眼光悄悄丢失了。于是,便有了生活枯燥乏 味的感叹。海伦凯勒尽管双目失明,但她并不缺少欣赏的眼光,发现 四季的盛景如一场极其动人并且演不完的戏剧。这是因为她内心深爱 着这个世界。可见,欣赏的眼光需要有爱心做基础。让我们用欣赏美 的眼光看待世界,为发现一朵花开放而欣喜,看到清晨第一缕阳光而 欢乐,望着湛蓝的天空而陶醉,目睹一个小小的善举而感动,这样, 我们就会发现世界多么美丽,心里就会充满阳光。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发展的眼光抓住机遇。冷战结束后, 东德和西德之间的那道柏林墙也随即被推倒。那些被推倒后剩

3、下的断 壁残垣、碎石瓦砾,在旁人看来就是一堆废物,毫无用途。可是有一 个年轻人却看到了它的价值,因为这些遗迹遗物是历史的见证,将来 的价值不一样寻常。于是,年轻人买下了它们,经过加工,这些废料 摇身一变,变成了柏林墙推倒后的纪念品。人们为了记住这段历史, 纷纷购买纪念品。那些原本无用的东西却使那个年轻人获得了财富。 正是因为那个青年有着敏锐独特的发展眼光,才发现并抓住了这个别 人都抓不住的机遇。让我们用发展的眼光,关注周围的生活,关心生 活的世界,这样,我们就会发现事物的价值,抓住人生的机遇,创造 人生的辉煌。用智慧的眼光看世界,就是用坦然的眼光对待生活。生活中,每 个人都会碰到困难,遭受挫折

4、。有些人常常抱怨命运不公,有些人则 容易绝望轻生,更有甚者想报复社会,就是因为这些人缺乏坦然的眼 光,看不到生活的光明和精彩。邓小平遭遇三起三落,他没有气馁, 没有轻生。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所以才有我国的改革 开放,经济腾飞。冯骥才被下放,生活贫苦,他没有放弃对艺术的追 求,还在自家院中种上扁豆花,每日作画。正因为他能用坦然的眼光 看待生活,所以才没有迷失方向。体操运动员桑兰,祸从天降,一夜 之间由一个灵活好动的女孩变成无法动弹的病人。应对灾难她没有退 却,反而活得更加精彩,这也是因为她能用坦然的眼光看待生活。可 见,在人生旅途中遭遇困难挫折时,必须要用坦然的眼光去看待,这 样才能

5、让我们释怀,才能生活得更加精彩。总之,当你用什么眼光看 世界时,世界也会还给你什么。如果你想拥有欢乐、健康和成功,拥 有丰富精彩的生活,那么就用智慧的眼光去看待世界吧。议论文范文(二): 才能来自勤奋学习 生而知之者是不存在的,天才也是不存在的。人们的才能虽有差 别,但主要来自于勤奋学习。学习也是实践,不断地学习实践是人们获得才能的基础和源泉。 没有学不会的东西,问题在于你肯不肯学,敢不敢学。自幼养成勤奋 学习的习惯,就会比一般人早一些表现出有才能,人们却误认为是什 么天才,捧之为神童。其实,天才和神童’ ’的才能主要 也是后天获得的。当所谓天才和神童,一旦被人们发现后

6、,捧场、社 交等等因素阻止了他们继续勤奋学习,渐渐落后了,最终竟一事无成 者,在历史上是屡见不鲜的。反之,本来不是神童,由于坚持不懈地 奋发努力,而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发明家的却大有人在。牛顿、 爱因斯坦、爱迪生都不是神童。牛顿终身勤奋学习,很少在午夜两三 点前睡觉,常常通宵达旦工作。爱因斯坦渎中学的成绩并不好,考了 两次大学才被录取,学习也不出众,毕业后相当一段时间找不到工作, 之后在瑞士伯尔尼专利局当了七年职员。就是在这七年里,爱因斯坦 在艰苦的条件下顽强地学习、工作着,利用业余时间勾画出了相对诡 的理论基础。发明家爱迪生家境贫苦,只上了三个月的学,在班上成 绩很差。可是他努力自学,对于

7、许多自我不懂的问题,总是以无比坚 强的意志和毅力刻苦钻研。为了研制灯泡和灯丝,他摘了 4 万页资料, 试验过一千六百多种矿物和六千多种植物。由于他每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比一般人的工作时间长得多,相当于延 长了生命,所以当他七十九岁时,他宣称自我已经是一百三十五岁的 人了。任何人付出和他们同样艰苦的努力,都能有这样、那样的贡献, 都会获得必须的才能。其实不仅仅是科学,在文学艺术上也是一样。狄更斯曾说:我决 不相信,任何先天的或后天的才能,能够无需坚定的长期苦干的品质 而得到成功的。巴尔扎克说:不息的劳动之为艺术法则,正如它之为 生存法则一样。总之,人们的才能主要是由勤奋努力学习得来的。马克思终身

8、好 学不倦,为了写资本论,花了四十年的功夫阅读资料和摘写笔记。 他在伦敦,每一天到大英博物院图书馆阅读,竟在座位前的地板上踩 出一双脚印。马克思是我们的光辉榜样,这双脚印深刻地说明:才能 来自勤奋学习。议论文范文(三):谈骨气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 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 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日就叫做有骨气。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 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 革

9、命传统的民族。当然,社会不一样,阶级不一样,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相同。这 一点必须认识清楚。可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提高事业服务这一 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进取的教育意 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 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 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 片忠心记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 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能够做大官,但他坚决拒 绝,最终在公元

10、 1283 年被杀害了。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 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我的生命来抗 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另一个故事是古代有一个穷人,饿得快死了,有人丢给他一碗饭, 说:嗟,来食(喂,来吃)饿人拒绝了嗟来的施舍,不吃这碗饭,之 后就饿死了。不食嗟来之食这个故事很有名,传说了千百年,也是有 进取意义的。那人摆着一副慈善家的面孔,吆喝一声喂,来吃这个味 道是不好受的。吃了这碗饭,第二步怎样呢?显然,他不会白白施舍, 吃他的饭就要替他办事。那位穷人是有骨气的:看你那副脸孔、那个 神气,宁可饿死,也不吃你的饭。不食嗟来之食,表现了中国人

11、民的骨气。还有个例子。民主战士闻一多是在 1946 年 7 月 15 日被国民党枪 杀的。在这之前,朋友们得到要暗杀他的消息,劝告他暂时隐蔽,他 毫不在乎,照常工作,并且更加努力。明知敌人要杀他,在被害前几 分钟还大声疾呼,痛斥国民党特务,指出他们的日子不会很长久了, 人民民主必须得到胜利。毛主席在别了,司徒雷登一文中指出: 许多以往是自由主义者或民主个人主义者的人们,在美国帝国主义者 及其走狗国民党反动派面前站起来了。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 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高度赞扬他表现了我们民族的 英雄气概。孟子的这些话,虽然是在两千多年以前说的,但直到此刻,还有 它进取的意义。当然

12、我们无产阶级有自我的英雄气概,有自我的骨气, 这就是绝不向任何困难低头,压不扁,折不弯,顶得住,吓不倒,为 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建设的胜利,我们必须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奋 勇前进。议论文范文(四):熟悉心理学上有个理论,人对未知具有天生的恐惧,随着对未知事物 熟悉程度的加深,恐惧会逐渐下降。熟悉,让人感到安全。可是,熟 悉往往也预示着危险。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警惕。小时候喜欢游泳, 自恃水性还不错。可是家人从来不准我私自下河游泳,说淹死的都是 会水的。我不以为然。有一次去虹口,来到河边玩水,我自恃水性好, 熟悉,便想下河一试。没想到刚一下水,就发现河中看似平静的水面 下竟湍急异常,

13、一不留神就被冲倒了,转眼就被冲走十多米。所幸在 河道拐弯处被一位游客拉上来才没葬身江底。上岸后,惊魂甫定的我 想起家人的话,一阵彻骨的寒意袭上心头。熟悉,让人失去警惕,陷 于危险的境地。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失去冷静。前秦国主苻坚在建 国之时,与前凉、前燕等国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一生可谓戎马倥 偬,并最终取得胜利。当全国只剩下偏安一隅的东晋未统一时,他以 为自已久娴战阵,对征战之事无比熟悉,便不顾东晋君臣团结的事实, 不听自我群臣的谏净,执意发动对晋作战。在战争中,又自以为勇猛 过人,恃勇轻进,不等后方几十万军队集结就率领先锋八万余人进逼 淝水,结果大败而还。熟悉,让人失去冷静,最终

14、导致失败。熟悉是一种危险,因为它往往让人陷入思维定式。物理学家泊松 主要研究光的本质,支持粒子说。他做了各种各样的光学实验无数次, 自以为已熟悉所有的试验结果。当青年科学家菲涅耳提出验证光的波 动性的一种方法时,泊松经过计算证明光在经过圆形障碍物时会在阴 影中心出现亮斑,他立刻想到自我曾做过的实验没有亮斑出现,于是 撰文对菲涅尔大加嘲笑,认为其理论荒谬。可是菲涅耳在竞赛的关键 时刻,经过最新的观察手段观察到了那个亮斑,证实泊松错误最终竞 赛以波动说胜利而告终,而那个亮斑被人们称为泊松亮斑,以此嘲笑 泊松的自负。熟悉,让人陷入思维定式,不能发现真理。当我们在感受着熟悉给我们带来的安全感和方便时,

15、同时也要想 想,这些熟悉有没有让我们失去警惕,有没有让我们失去冷静,有没 有让我们陷入思维定式。仅有处理好这些问题,我们才能获得成功。议论文范文(五):切莫感情用事魏征在课太宗十思疏中写道:”无因喜以谬赏,无以怒而滥 刑”,是劝唐太宗在赏罚上不能因为自我的喜怒哀乐而便赏罚不公 正,我们这些凡夫俗子也明白这些道理,但往往我们真的遇到一些事 情无法确定时,总会选择距离我们关系密切的,这就是感情用事。如果你是一名律师,你的亲人犯了罪,在法庭上你是依法办事, 一切按法理讲,还是运用你的口才,抓一些漏洞,为亲人尽量摆脱罪 名,这实在很难选择:一边是法理,一边是人情,该顾哪边。违背哪 一边你都会不安。但大

16、义灭亲,法理可容,人们也会慢慢理解你;若 你违背法理,自我良心不安不说,整个社会都会鄙视你。选择正义, 有罪就该罚,这才是你的正确选择,切莫感情用事。物理史上,人们在理解光的本质时,由于著名物理学家牛顿坚持 微粒学说,光波学说其时已经得到验证,但牛顿在科学界的影响很大, 人们宁愿相信牛顿,也不愿相信真理,使光波学说埋没了 100 多年,直到在实验室里 面重新被演示以后,人们 d 慢慢相信,理解光波学说。在科学史上, 人们宁愿相信著名科学家,而不去相信真理,这一切都是因为人们感 情用事,认为名人不会错,孰不知名人也会有失误乃至错误的时候。 孔子曾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切莫因一个人的名声,而决定他所 说的所做的一切。毛泽东是我们伟大的领袖,在抗日战争期间,对苏共派来的使者, 他并不因为自我崇拜马列主义,而相信使者所指挥的一切都是正确 的,而是根据当时的抗战形势来决定抗战的路线,并且在井冈山创立 了一套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其它学术论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