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

上传人:re****.1 文档编号:494728266 上传时间:2023-04-06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临床检验基础教学大纲设计专科(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word临床检验根底教学大纲学 时: 总学时76 理论学时:46 实验学时:30学 分: 适用专业: 医学检验专科教 材: 罗春丽 主编,临床检验根底,第3版人民卫生 一、课程在培养方案中的地位、目的和任务 临床检验学 (Clinical laboratory medicine)是医学检验专业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其主要任务是通过各种现代生物医学实验手段,对人体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和脱落细胞等进展检验,以获得有关病理变化、病原体和脏器功能状况资料,达到帮助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观察病情变化与了解预后的目的,并为预防疾病的医学研究提供客观依据。这门课程的临床实践性很强。 二、课程根本要求 要求

2、学生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严密联系临床,掌握有关根底理论、根本技术和根本方法,成为具有独立完成常用临床检验项目,对实验结果具有分析和解释能力,并具有初步科研工作能力的检验医师。三、实验要求: 实验教学以临床检验根本技术和操作为重点,要求学生掌握常用临床检验根底的原理、操作、结果判定、质量控制与方法学评价。四、课程学时分配:总 76学时 ( 理论课 46 学时,实验课 30 学时 ) 章节授课容理论时数一概论、血液生理概要、标本采集、抗凝剂3血涂片制备、染色、血细胞显微镜计数2血液一般检验14血液一般检验22血液一般检验34血液分析仪检验与直方图3二血栓与止血常用筛选试验2四尿液标本采集和处理2尿液

3、的一般检验14尿液的一般检验23尿液的一般检验32五粪便检验2六脑脊液检验2七浆膜腔积液检验3八精液检验2十阴道分泌物检验2十三细胞病理学检验2细胞病理学检验2合计46五、考核方式: 理论考试:期末考试,笔试,闭卷,100分记,占总成绩70%;实验考核:根据实验考核方法,主要以平时上实验课次数与实验效果记分,以100分记,占总成绩30%。六、课程的根本容以与重点、难点: 本课程主要介绍临床检验根底所涉与的目前常用的临床检测或诊断技术的根本原理、方法、操作要领、临床意义。其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和血涂片制备、血液一般检验、血栓和止血一般检验、尿液标本采集与处理、尿液理化检验、尿沉渣检验、脑脊液检验

4、、浆膜腔积液检验、粪便检验、其他体液检验、脱落细胞检查等。重点掌握临床检验技术原理、操作方法、质量控制、临床意义。难点是临床检验根底技术原理。七、课程的根本容与要求:第一章 血液一般检验1.概 论【目的要求】了解血液生理概要。 1. 熟悉皮肤采血法和静脉采血法与标本采集过程中的须知事项。2. 掌握抗凝剂的作用原理与适用围。3. 掌握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的原理、操作、须知事项。【讲授容】1.血液标本的采集和处理。2.皮肤采血法的部位、操作与须知事项。3.静脉采血法的部位、操作与须知事项。4.抗凝剂的常见种类、作用机理与适用围。5.血涂片的制备和细胞染色的原理、操作、须知事项。【学时数】 5学时

5、【思考题】 1.各种采血方法的优缺点与采集过程中须知事项。2.各种采血方法在临床上的应用。 3.不同的抗凝剂作用机理与适用围。 4.血涂片制备时需注意哪些问题。 5.各种细胞染色的原理与须知事项。6.如何对血涂片和细胞染色进展质量控制。2 血液一般检验【目的要求】1.掌握改良牛鲍计数板的结构与使用;掌握RBC、WBC显微镜计数法的原理、方法、须知事项与临床意义。 2.掌握氰化高铁血红蛋白测定法的原理、须知事项与临床意义。了解其他测定方法的原理。3.掌握红细胞MCV、MCH、MCHC的定义与计算方法,熟悉参考值与其临床意义。 4.掌握常见红细胞形态异常与临床意义。 5.掌握网织红细胞计数的原理、

6、方法、质量控制与其临床意义。 6.掌握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原理、方法与影响因素、临床意义。 7.掌握白细胞分类计数的的原理、方法、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 8.掌握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的原理、方法和临床意义。 9.掌握常见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形态异常和临床意义。10掌握血液分析仪电阻抗法检测原理,熟悉其他方法工作原理与质量控制。11.熟悉血液分析仪直方图、检测参数,掌握RDW临床意义。【讲授容】1.改良牛鲍计数板的结构,红细胞计数的原理、参考值、临床意义。2.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方法、参考值与临床意义。3.红细胞常见异常形态检查与临床意义。4.红细胞比积测定和红细胞平均指数的定义、计算与临床意义。5.

7、网织红细胞计数与临床意义。6.点彩红细胞计数与临床意义。7.红细胞沉降率测定、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8.白细胞计数的原理、方法、质量控制与临床意义。9.白细胞分类计数、常见异常形态与临床意义。10.嗜酸性粒细胞直接计数与临床意义。11.血细胞分析仪检测原理、参数的临床意义。【学时数】 13学时【思考题】 1. 改良牛鲍计数板的结构与须知事项。 2.血红蛋白测定的原理、须知事项与临床意义。 3.常见红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 4.血细胞MCV、MCH、MCHC的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5.网织红细胞计数的概念、测定原理、临床意义。6.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7.白细胞计数的质量控制和临床意义。8. 白细

8、胞分类计数的原理和临床意义。9.常见白细胞形态异常的临床意义。10.血细胞分析仪测定原理、检测参数与临床意义。第二章 血栓与止血的一般检查【目的要求】 1.掌握止血、凝血和纤溶机制。2.了解毛细血管脆性试验、出血时间测定、凝血时间测定、血块收缩时间的原理与临床意义。3.掌握PLT显微镜计数法的原理、方法评价、质量控制。4.掌握凝血酶原时间测定、活化局部凝血活酶时间测定、凝血酶时间测定、纤维蛋白原含量测定的方法、原理与结果报告与其临床意义,熟悉其质量控制。5.熟悉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D-二聚体测定的方法、原理、质量控制与临床意义。【讲授容】1.正常止血机制即血管壁、血小板、血液凝固的功能与作

9、用。 2.正常凝血机制即凝血因子与特性、凝血过程与特征。 3.正常纤溶机制即纤溶系统组成、纤溶过程与特征。 4.毛细血管脆性试验的原理、操作、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5.出血时间测定的原理、操作、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6.血小板计数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7.血块收缩时间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8.凝血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9.凝血酶原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0.活化局部凝血活酶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1.凝血酶时间测定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2.纤

10、维蛋白原含量测定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3.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测定的方法、原理、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4.D-二聚体测定的方法、原理、须知事项、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15.止凝血筛检试验的选择、临床意义、结果分析与诊断。 16.出凝血筛检试验在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与结果诊断。【学时数】 2学时【思考题】 1.血管壁、血小板、血液凝固的功能与作用。 2.凝血因子与特性、凝血过程与特征。 3.纤溶系统的组成、纤溶过程与特征。 4.常用筛选试验的原理、参考值以与临床意义。 5.如何对止凝血筛选试验进展选择、应用、结果分析。 6.出凝血筛选试验在出血性疾病中的应用。第四章 一、尿液生成

11、和标本采集与处理【目的要求】1.了解尿液生成的过程以与尿液检验的目的。2.掌握尿液标本种类和采集方法、适用围和质量控制,了解药物对尿液分析的影响。3掌握防腐剂的原理与应用。【讲授容】 1.尿液生成的过程。2.尿液检验的目的、诊断与监测。 3.尿液标本收集的方法。 4.尿标本的种类与优缺点。5防腐剂的原理与应用。【学时数】 2学时【思考题】 1.尿液生成的过程以与尿液检验的目的。2.尿液标本的种类和采集方法、适用围和质量控制。常用药物对尿液分析产生的影响。3防腐剂的原理与应用。二、尿液理学和化学检查【目的要求】 1.掌握尿色、透明度、尿比密的测定与临床意义。了解一般性状检查质量控制。2.掌握尿液

12、蛋白质干化学法与磺基水酸法、尿糖检查的原理、方法与方法学评价。掌握其临床意义,熟悉其质量控制。 3.熟悉尿二胆、尿酮体检查与临床意义。 4.熟悉尿本周蛋白、乳糜尿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5.了解尿液蛋白电泳、2微球蛋白、1微球蛋白、FDP、血红蛋白、肌红蛋白、含铁血黄素、氨基酸尿检查和临床意义。6掌握尿液妊娠试验的原理和方法。【讲授容】1.尿量的测定方法、参考值与临床意义。2.尿液颜色、透明度的临床意义。3.尿液比密测定的检测原理、方法、参考值与临床意义。4.尿渗量测定的检测原理、方法、参考值与临床意义。5.尿液酸碱度测定的影响因素与临床意义。6. 蛋白尿形成的原因和机制、检查方法、原理、参考值

13、与临床意义。7.尿糖的检查原理、方法、参考值与临床意义。8. 尿液微量白蛋白测定。9. 蛋白电泳、2微球蛋白、1微球蛋白、FDP测定。10.尿液血红蛋白、肌红蛋白与其代产物的检查。11.本周蛋白尿检查。12.尿液Tamm-Horsfall蛋白测定。 【学时数】 4学时【思考题】 1.尿液理学检验的项目、原理、方法、目的、临床意义有哪些?2.蛋白尿的形成的原因和机制如何?3.尿液化学检验的项目尿二胆、尿酮体、本周蛋白、乳糜尿、2微球蛋白、妊娠试验的检查方法和临床意义。三、 尿液沉渣显微镜检查【目的要求】 1.掌握尿沉渣标准化方法的原理、操作程序、结果报告和质量控制。 2.掌握尿沉渣中红细胞、白细

14、胞、各类管型、上皮细胞等的形态学变化与 意义。 3.了解有关尿结晶的检查方法。 4.了解尿沉渣自动分析仪检测的原理、结果报告与临床意义。【讲授容】 1.尿沉渣检查的方法、原理与质量控制。2.尿沉渣成分种类与意义。3.尿液管型检查的概念、种类、临床意义与形成的必要条件。 4.尿液常见结晶检查的种类、形态、临床意义与形成条件。 5.其他病理性结晶常见种类、形态、临床意义与形成条件。 6.较多见的药物结晶的种类、形态。7.尿液沉渣定量检查的种类、方法、原理、参考值与临床意义。 8.尿液细胞与管型的计数。【学时数】 3学时【思考题】 1.尿沉渣标准化方法的操作程序、结果报告和质量控制。2.尿液细胞与管型计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