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494727972 上传时间:2022-10-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主备人:张云霞 审核人:高一年级组 负责人签字: 使用日期:2015第20课 新中国的民主政治建设班级: 组别: 学生评价: 教师评价: 【学习目标】1、识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新中国的首都、国旗、国歌、开国大典、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长期共存,互相监督”, 5个省级民族自治区2、理解中央人民政府的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历史意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政协的作用和职能,民主党派参政的主要任务,处理少数民族事务的基本原则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3、理解毛泽东论人民民主专政、“共同纲领”, 爱国统一战线的现实意义【学习重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内容难点:

2、新中国民主政治的特色;新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进程【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依据预习案通读教材,实行知识梳理,勾画课本并写上提示语、标注序号;熟记基础知识。将预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示出来,并填写在“我有问题问老师出”,以备课上集体讨论、突破。注意:归纳问题要有层次、条理清晰 【知识链接】新中国的成立开始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型民主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实行了不懈的努力。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取得的三项巨大成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制度。【自主预习案】知识梳理一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

3、协商制度的形成 1背景(1)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2)中共团结民主人士筹建新中国2过程(1)建立标志:1949年9月 会议召开。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它具有 的性质。选举产生了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确立了新中国的首都、 、代国歌。(2)职能转变:1954年全国人大召开后,主要职能是 和 。(3)发展到新阶段:1956年中共提出“ , ”方针。中国共产党广泛吸收各民主党派和各界爱国人士参政议政,组成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中共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发展到一个新阶段。知识梳理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创立 1条件(1) 规定,人民行使国家政权的机关为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各级人民政府。各级人民代表

4、大会由人民 产生。(2)新中国 的大规模展开,召开人民代表大会时机成熟。2标志:1954年9月,第一届 召开。(1)通过 宪法内容: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 机关。这就以国家根本大法的形式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表达原则: 和 。历史地位:新中国第一部 类型的宪法。(2)实行了民主选举,选举 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3作用:是国家的根本制度,为 奠定了基础。知识梳理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1原因: 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少数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比较落后。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实行 的原则。2法律依据:共同纲 领和 。 4含义:就是在 的统一领导下,在 设立自治

5、区域和自治机关,由当地民族 ,管理本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利。5实践:共成立了 个自治区、一百多个自治县(旗)。6意义(1)满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实现了 。(2)也保证了 和民族团结。 【我有问题问老师】 【合作探究案】(突破重难点)【探究一 -政治协商制度的形成】问题1:阅读教材9495页内容,思考:人民政协会议是在什么背景下召开的?从参会人员构成上,指出人民政协会议有何特点?大会通过的共同纲领具有什么样的性质?材料分析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中说:“究竟是一个党好,还是几个党好?现在看来,恐怕是几个党好。不但过去如此,而且将来也能够如此。就是长期

6、共存,互相监督。”他还说:“共产党能够监督民主党派,民主党派也能够监督共产党。为什么要让民主党派监督共产党呢?这是因为一个党同一个人一样,耳边很需要听到不同的声音。”周恩来也说:“长期共存就是我们党的寿命有多长,民主党派的寿命就有多长,一直共存到将来社会的发展不需要政党的时候为止”。问题2:多党存有,应该怎样存有呢?是其他党派和共产党轮流执政吗?问题3:思考“为什么说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最适合我国国情”?【探究二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创立】问题 1:结合课本中的史实,简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建立起来的?问题2:结合课本中96页的“学思之窗”内容,请说一说“一切权力属于人民”的原

7、则的思想来源。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表达这个原则的?问题3:谈谈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协会议的不同点(从性质、职能和产生方式上)和联系。 【探究三-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建立】材料分析 材料一: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应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的大小,分别建立各民族自治机关。凡各民族杂居的地方及民族自治区内,各民族在当地政权机关中均应有相当名额的代表。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材料二:(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互相交叉的汉族以前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张;不过也有很多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方的比较

8、少,甚至极少我国历史的发展,使我们的民族大家庭形成很多民族杂居的状态。因为我国各民族交叉的时代很多,互相影响就很多,甚至于互相同化也很多。我们整个中华民族对外曾是长期受帝国主义压迫的民族,内部是各民族在革命战争中同甘苦结成了战斗友谊,使我们这个民族大家庭得到理解放。 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 周恩来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问题 1: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问题2: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依据是什么?有何意义?【水平提升】问题:从以上制度的学习中,我们能够看出新中国初期的民主政治建设有何特色?【知识树(归纳

9、总结,串联整合)】【练习案】 1.为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提供重要政治前提的是( )A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B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结束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2 1954年12月,毛泽东在一次党内外人士座谈会上指出,政协仍有存有的必要,但是我们不能把政协搞成国家权力机关,此话的主要背景是( C )A第一个五年计划颁布 B社会主义改造已经完成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 D中共八大召开3某学校组织了一次主题为“和睦大家庭”的民族关系图片展,展览内容按20世纪的不同年代分为若干板块,在60年代板块中可能展出的图片是( C )A共同纲领封面 B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片断C西藏自治区成立大会 D内蒙

10、古自治区成立30周年庆典4、“多党合作制度就好比一只交响乐队,各民主党派都是演奏师。大家公认,谱曲的就是共产党,并且是吸收了交响乐队各位乐师的意见才好把乐章谱好的。”这段话说明了( )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亲密的友党关系 在多党合作制度中,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是领导和被领导、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 各民主党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组织上都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政治纲领虽然不同,却有着共同的利益和合作基础A、 B、 C、 D、【我的收获】【评价】自我评价同伴评价组长综合评价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质疑自学合作交流展示评价质疑补充知识区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西方的议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

11、制议会制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 基础上,为维护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建立在资本主义 基础上的,维护资产阶级私有财产的工具阶级本质与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合,服务于人民民主专政与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阶级本质相适合,服务于资产阶级专政组织原则行使权力主体人民代表大会是通过选举产生的代表组成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人民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受人民监督,对人民负责,人民代表大会的权力主体是人民议员由竞选产生,竞选则是以金钱为后盾的。议员对选民不负责任,不受选民监督,选民无权撤换议员,议员都维护资产阶级的利益政党在政权组织中的活动方式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即中共始终处于领导核心采取两党或多党轮流执政制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