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494723447 上传时间:2022-09-27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五年级语文教案赤壁之战教学设计(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一、教学目的: 1、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二、教学重点: 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三、教学难点:使学生领悟到从历史发展趋势的角度来看,应该希望曹操取得赤壁之战的胜利,从而实现中国的统一。 四、课前准备: 学生阅读有关三国演义故事集五、教学时间:第2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解题引趣,导入新课。1、解题。(1)请齐读课题赤壁之战 ()赤壁是地名,你能否

2、把题目变成一句话。 (在赤壁进行的一场战役。)(3)请把时间、交战双方和战争的结果加进去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周瑜获胜,曹操战败。) 2、从课文入手,概括主要内容: (1)战争开始时,双方的力量对比如何?(能否用课文中的比方告诉对方) 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鸡蛋-碰(击)-石头) (2)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战役? (以少胜多) (3)把以少胜多也加进题目中说一说。 (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结果周瑜获胜,曹操战败。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4)出示写有上面这段话的幻灯片

3、。 问:大家看,这段话与这篇课文有什么关系? (本文的主要内容) (5)作为本课的主要内容,你觉得它还缺点什么?(东吴周瑜是如何取胜的?) (6)那么东吴是如何取胜的呢? (用火攻打败曹操的。)(7)把火攻加进去再说一说。出示第二章幻灯片:(东汉末年,曹操与东吴的周瑜在赤壁进行了一场大战,东吴只有三万人,曹操号称八十万人,周瑜用火攻打败曹操,。这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8)请大家回想一下,我们是从什么入手来概括课文的?(课题) ()今后在阅读写事的文章时,可以从课题入手,用提问题的方法,逐一加入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来概括主要内容。(1)进行简要复述(二)、分析东吴取

4、胜的原因在于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充分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小组讨论】 1、火攻分哪几步进行的?请你用简单的词语概括一下每一步中双方的表现? 周瑜曹操 黄盖诈降骄傲轻敌 乘风攻敌信以为真 火烧曹营死伤无数 追兵掩杀丢盔弃甲 、黄盖诈降曹操为什么会相信?(从信中分析) 3、周瑜凭什么断定诈降计一定能成功? 4、充分了解对方心理、特点叫做知己。那么与此相反的呢?mdash;mdas;知彼(板书知己知彼) 5、黄盖为什么选在有东南风的那天发动火攻? ()四人为一组用纸船演示一下东吴是如何火攻的? (2)在演示的同时思考:东吴都利用了哪些有利的条件,又避免了哪些不利之处? (3)教师深入到小组中参与

5、讨论。 东南风mdah;mda;天时 曹操的人马驻扎在西北方向,东南风把火吹向西北mdash;mdash;地利 曹军铁锁连船易于火攻 东吴发挥了擅长水战的优势而避免了长期相持、以少敌众的不一之处mdash;mds;扬长避短 归纳板书: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大家再来读第三自然段黄盖的分析,你又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三)、发散思维,学习用辩证的眼光来看待赤壁之战。 1、赤壁之战的结果奠定了三国鼎立的局面,此后三国之间有混战了七十二年,才最后由西晋统一了中国。 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1)曹操胜了好(2)东吴胜了好(3)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在学生讨论

6、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造成了长期的军阀混战。 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害最大。 、教师归纳总结:曹操要想取胜,根本原因还是要做到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这是赢得战争的最根本的准则。 (四)、结课激趣,引导学生到课外去广泛阅读 七十二年后,西晋大将王瀎正是吸取了赤壁之战的历史教训,做到了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所以顺江而下直捣金陵,灭掉东吴,完成了统一。大家课下可以看一 七、对教案设计的几点说明: (一)本节课是我校在面向全校举行的交流性上课,通过本节

7、课的教学,要达到三个目的: 、在看板书讨论中,(课前看课件)使学生懂得在赤壁之战中,东吴取胜的根本原因是先发制人、知己知彼,利用天时地利,扬长避短。 2、理清课文的条理,学习作者按照一定的顺序分几步写清大战经过的方法。(特别是火攻的三步骤。) 3、培养学生初步掌握简单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学会用辩证的眼光看待历史事件。(具体落实在:请问赤壁一战,你认为谁获胜好?) (学生自由讨论、发言) ()曹操胜了好 (2)东吴胜了好(3)谁胜了也不好,都是老百姓遭殃。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归纳:第一种观点正确,曹操胜利就可以统一中国了。 第二种观点只从东吴局部的利益出发,保住了一方平安,却造成了长期的军阀混战。第三种观点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长期对峙对老百姓的危害最大。(二)为完成以上目的,我在教学中注意做到以下几点: 1、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人人参与,以达到人人动脑思考的效果;并面对农村学生实际,教师的主导作用不可忽视。 、打破课堂常规,采用四人一组,围桌而做的方式,以利于学生讨论,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提出你希望谁获胜这一新颖的问题,激发学生兴趣,促使其积极思考,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看待历史。 4、教师及时借阅三国演义,增强文化基奠。课上激发学生阅读古典小说的兴趣,课后对古典小说的阅读进行指导。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