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494721040 上传时间:2023-12-22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河海大学2010秋季博士社会学试题社会理论与方法一、名词解释1、社会事实;2、国家精英(布迪厄);3、现代性与大屠杀(鲍曼);4、沟通行动理论;5、常人方法学;6、概念化与操作化;7 、均值与标准值;8、单变量与双变量分析二、简答1、马克思是如何论述社会发展规律的,对我国的现代化又有哪些启示?2、吉登斯与贝克任选一人,简述其理论关于现代社会的特点3、质性研究方法与量性研究方法在研究的基本思路方面有哪些异同4、如何提高问卷的效度与信度三、综合手机越来越成为人们离不开的工具,同时也与人际互动联系的越来越紧密,试以手机对人际互动的影响为例,分析以下几个问题。1、研究问题、研究

2、思路、研究方法2、资料收集途径及资料分析方法3、以问卷设计或者深度访谈的方式进行调查,试写出问卷或者访谈提纲城乡社会学一、名词解释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1、资本主义精神;2 、血缘;3、铁笼;4 、业缘;5、社区;二、简答1、为什么说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2、简答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3、以你所熟悉的社区或地区为例,试分析地方特色文化与当地经济发展的关系三、论述以农民工城市融入为例,论述农民工城市融入的障碍,如何促使农民工城市融入(注意分层次分析).并写出研究方法,包括如何选取样本,如是问卷调查方法,写出如何抽样,问卷设计,如是访谈,写出访谈大纲。河海大学2014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城

3、乡社会学一、简答题(5大8)1. 熟人社会2 。城镇化3。文化反哺4。地缘5.社会问题6.现代化7。理论自觉8。范式二、论述题(请从下列5题中选择3题回答,每题20分,共60分)1. 费孝通是如何评价当时的文字下乡运动的?2. 试根据费孝通、林耀华等人早期的经验研究,分析中国传统农村社区(村落)的基本特征。3. 根据林村的故事了解到的相关信息,分家前通常会考虑哪些因素?分家后原家庭内的主要社会关系又有哪些重要调整?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4. 从农村劳动力“无限供给”到沿海地区出现劳动力短缺现象,试分析近些年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社会变化。5. “雾霾”已引发广泛的社会影响,请从社会学专业的角度对

4、此进行分析.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一、简答(从以下8小题中任选6小题回答,每小题5分,共30分)1. 齐美尔的“大都市与精神生活” 2.帕森斯的“模式变项”3.托马斯的“情景定义” 4。布迪厄的“反思性社会学”5. 费孝通的“礼治秩序6。米尔斯的“社会学想象力7.多阶段抽样与PPS抽样8。假设演绎法二、论述题(从以下4小题中任选3小题回答,每小题15分,共45分)1. 马克思的“异化的涵义是什么?请以当下中国社会生活中某一现象为例进行说明。2. “社会秩序”是涂尔干一生学术研究的主题。请结合他所处的时代背景,阐述他是如何分析“社会”、社会秩序的变迁、变迁中存在的问题、实现社会整合的途径.3. 韦伯在

5、他著名的“扳道工”比喻中说过,不仅物质利益和观念都直接控制着人的行动,而且,由“观念创造的“世界的意象”像扳道工一样,常常决定着受利益动力驱使的行动向何方而去,物质利益是行动的引擎,它驱动着人们向前,但是观念则决定着人类寻觅到达的目的地,以及到达的手段,请谈谈您对此的理解。4. 什么是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成立的条件是什么?如何看待社会研究中所建立的因果关系?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三、综合题(25分)请从下列三个领域中任选一个,提出自己的研究问题,设计一套研究方案(包括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重点与难点、可能创新之处、基本参考文献等)。1. 近年来,我国政府多次提出城镇化是现

6、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一些地方在城镇化推进过程中,采取了种种方式,如加快城中村与棚户区的改造,如村庄拆并、农村集中居住等现象.这些方式对普通群众带来多种影响.2. 继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之后,近年来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的新媒体发展迅速,被誉为“新媒体时代”,这给政府管理既带来了机遇,更带来了挑战。3. 近年来,“富二代、“官二代”等词汇频频出现.这些词语所反映的一种社会认知是:子代对父代的地位继承性正在增强,父代是富人或者官员,子代成为富人或官员的可能性就大。从学术的角度看,这个现象概

7、括为“阶层再生产”,即代际之间具有较高的阶层同一性、相似性.河海大学2013年博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城乡社会学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一、简答题(每题5分,8题,共40分)1.差序格局2. 礼治社会3.血缘4.社会继替5.理论自觉6。社会分层7.社区8。老龄化社会二、限选题(请从下列5题中选择3题回答,每题20分,共60分)1. 金翼的作者是如何解释两个家族在二十余年里走过了不同的路径?2. 社会科学研究中匿名有什么基本规则?林村的故事一书的主人公叶文德要求出版时不用匿名处理他的名字而用真名?这样处理有什么好处?有什么风险?3. 什么事熟人社会?请以您所熟悉的“熟人社会为例,描述出其主要特征。

8、4. 在城镇化背景下,有人主张取消户籍制度,持反对意见者则认为户籍制度本质上是不能取消的.请说明您的观点,并论证之。5. 请选用一个理论视角,分析当前中国的环境问题.社会学理论与方法一、简答1.韦伯的“理想类型” 2. 涂尔干的“自杀”与“社会整合”3.齐美尔的“形式社会学4。莱默特、贝克尔的“标签伦5. 凡勃伦的有闲阶级论6 。埃尔德的大萧条的孩子们7.怀特的街角社会8.托马斯、茨纳涅茨基的波兰农民二、论述题河海大学社会学博士生考题1. 在社会学思想名家的“导言中,科瑟提出,要想把握社会理论的内在含义,“仅仅了解这些理论观点和理论结构还是不够的,“还必须在一定程度上熟悉产生这些理论的社会环境

9、和学术环境。请谈谈您对这句话的理解。可以结合中国或西方的一位社会学理论家来进行阐释。2. 在韦伯看来,“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西方文明三者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请结合您所研究或熟悉的地域,来谈谈您对韦伯观点的理解.3. 在规训与惩罚一书中,福柯是如何阐述“全景敞视主义的” ?4. 在实地研究中,研究者可能采取“告知来意或“不告知来意”的方式进入调查现场,试问:(1)研究者在考虑采取何种角色(告知或不告知)时,通常必须考虑哪些因素?(2)有人认为,所有隐藏身份、未取得对象同意的研究都是违反调查原则的.你认为这种观点是基于什么理由?你个人是否同意这样的看法?为什么?三、综合题请从下列两个现象中

10、任选一个,提出自己的研究假设,设计一套研究方案(含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思路、研究重点与难点、可能创新之处、基本参考文献等)(1) 2011年度中国慈善透明度报告提及,2011年,全国1000家公益慈善组织的透明度平均得分是33分(按百分制计算);8%的受调查公众对公益慈善组织的信息公开状况表示满意。2013年社科院蓝皮书提及,中国社会总体信任水平低于60分及格线.(2)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1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1。78亿,是全球唯一一个老年人口超过1亿的国家,占全球老年人口的23。6%.同时来自中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2013)的报道:2013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达到2。02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4.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模板/表格 > 财务表格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