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494718287 上传时间:2023-07-2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冀教版语文下学期古诗阅读校外培训专项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课内阅读。(1)烟花三月,长江上来往的船只很多,为什么诗人却说“孤帆”?_(2)再写一首表达人间真情的古诗。_2. 古诗阅读。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这两句诗的意思是随着_的变化,人们看到的庐山景色也各不相同,这表现了庐山_的特点。2读了前两句诗,我们明白了一个与“观察”有关的道理()A.经过反复观察,结果才会准确。B.从不同角度观察,结果会有不同。C.观察的过程比结果更重要。D.经过连续观察,结果才会准确。3诗人因为_,所以看不清庐山的真面目。那么,你认为怎样才能看

2、清庐山的真面目呢?_4后两句诗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哲理,可以用俗语概括为“_”。我们从中受到的启发是_。3. 课内阅读。白桦在我的窗前,有一棵白桦,仿佛涂上银霜,披了一身雪花。( )的枝头,雪绣的花边潇洒,串串花穗齐绽,( )的流苏如画。在朦胧的寂静中玉立着这棵白桦,在( )的金晖里闪着晶亮的雪花。白桦四周徜徉着姗姗来迟的朝霞,它向白雪皑皑的树枝又抹一层( )的光华。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词语,补全诗句。2读了这首诗,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感情?( )A.诗人对冬天的赞美之情。B.诗人对像白桦一校报事物的喜爱之情。C.诗人对家乡和大自然的热爱之情。3下列对诗的理解,正确的打“”,错的打“”。(1)

3、这首诗,以白桦为描写对象,从一个角度描写了它的美。(_)(2)“披了身雪花”“雪绣的花边”“晶亮的雪花”等表现了白桦的一种高洁之美。(_)(3)这首诗对白桦的描写,既有色彩上的鲜明变化,也有动态上的变化。(_)(4)这首诗在描写白桦时运用了拟人、排比的修辞手法。(_)4读了这首诗,白桦给我留下了_、_的印象。4. 阅读理解。夜叶赛宁河水悄悄流入梦乡,幽暗的松林失去喧响。夜莺的歌声沉寂了,长脚秧鸡不再欢嚷。夜来临,四下一片静,只听得溪水轻轻地歌唱。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大河银星万点,小溪银波荡漾。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也闪着银色光芒。夜来临,四下一片寂静,大自然沉浸在梦乡。明月撒

4、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1这首诗着力展示了夜的什么特点?_2请你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诗中的夜景。_3体会一下,通过写景,诗歌传达出诗人怎样的心境?_4“明月撒下它的光辉,给周围的一切披上银装”一句在诗中出现了两次,关于这种重复说法错误的一项是()A.这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以反复的吟咏造成诗的节奏美和旋律美。B.这种反复的吟咏深化了夜的静谧、美丽的氛围。C.这种重复使诗歌的语言略显啰唆。D.这种重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诗人情感的波荡和律动。5. 我会阅读,我会回答。劝学(宋、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1你知道这首诗表达诗人什么感情吗?把你自

5、己的理解写下来。_2类似“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的名句还有(写一句)_6. 诗歌鉴赏。独坐敬亭山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1这首诗写作的顺序是从(_)写到(_)2诗中的哪些字词体现孤独_3写出下列字词的意思。闲:_厌:_4请画一画诗人与敬亭山相对的画面。_7. 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_,_。1默写诗句。2这首诗的作者是(_)代诗人(_)。3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站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庐山。4与成语“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阐述道理相同的诗句是:_,_。8. 现代诗阅读。奇怪的事我奇怪得不得了,从乌云里落下的雨,怎么会

6、闪着银光呢?我奇怪得不得了,吃的是绿色的桑叶,怎么会长成白色的蚕宝宝?我奇怪得不得了,谁都没碰过的葫芦花,怎么会自己“啪”地就开了花?我奇怪得不得了,为什么问谁谁都笑着说,“那是当然的啦。”1诗歌主要写了“我”对_、_、_三种自然现象感到奇怪。2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从儿童认识事物的角度来写,语言幽默风趣。B.全诗充满了儿童对大自然的好奇,流露出作者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C.诗歌的最后一节写出了大人对“我”所问问题的嘲笑。D.诗歌通过写作者对大自然现象的细心观察,表现了作者勤于动脑、乐于思考的品质。3你对生活中的什么现象产生过疑问呢?仿照诗歌写一写。我奇怪得不得了,_9.

7、读古诗,做练习。鹿柴空山不见人,但闻_。返景入_,_青苔上。1把古诗补充完整。2“鹿柴”的“柴”的读音是()。(填序号)A.chiB.zhi3这首诗中以光亮反衬幽暗的诗句是_,_。10. 按要求完成练习。题西林壁_,_。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1补充诗句。2题西林壁的作者是_代诗人_。前两句写了诗人从_、_不同的角度,处在_、_、_、_不同位置观看_的感觉。3俗话说:“当事者迷。”诗中有哪句诗说明这个道理,请填在横线上。_11. 阅读忆江南诗歌,回答问题。忆江南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1这是一首_,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你还知道他写过哪些诗吗?_2

8、从哪一句,看出诗人来过江南?_3江南美在哪儿?抄出两句。_4“能不忆江南?”是()A.设问句B.反问句C.陈述句1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暮江吟唐白居易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1写出诗中加点字词的意思。吟:_ 瑟瑟:_可怜:_ 真珠:_2这首诗按_顺序,描写了从_到_这段时间江边的景色变化,表达了作者_之情。3下列对于“铺”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写出了残阳几乎是贴着水面照射过来的景象B.写出了秋天夕阳的柔和C.写出了霞光非常强烈,把江水映得通红的景象D.给人亲切、安闲的感觉4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本诗前两句的景象。_13. 古诗词阅读。忆江南唐白

9、居易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注释)谙:熟悉。 蓝:蓝草,其叶可以制青绿染料。1忆江南是一首词,题目“忆江南”是_(词牌名 曲牌名)。2“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的意思是( )。A.江南风景如画,美中不足是经常阴雨连绵。B.江南风景如画,那里的风景我曾经很熟悉。C.江南气候很好,风景也一如既往,没有改变。D.江南风景优美,那些古朴的风景让人眷恋。3词中的对仗句是:_,_。4词中的“_”这句话点明了诗人对江南的留恋。这是一个_句,可以把它换一种说法:_。14. 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枫桥夜泊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_,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面字词的含义。泊:_。 啼_。(3)这首诗描写了_(季节)的景物,可以从(哪句)_看出来。(4)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旅途中的_的情怀。页码 / 总页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习题/试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