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494708280 上传时间:2023-07-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 周末培优(第14周)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以意逆志 知人论世(测试时间:40分钟,总分:50分)班级:_ 姓名:_ 座号:_ 得分:_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正确的一组是(3分)A凝脂(zh) 闲暇(xi) 绰约(chu) 马嵬(wi)B休憩(q) 联袂(mi) 踯躅(ch) 祠堂(c)C千载(zi) 鹧鸪(zh) 绸缪(mu) 玉簟(tn)D寤寐(mi) 歧路(q) 江渚(zh) 庑门(w)【答案】D【解析】A项,“脂”应读zh;B项,“踯”应读zh;C项,“簟”应读din。2下列词语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3分)A城阙 萧索 娥嵋 连理B修葺 芳馨 逍遥 装饰C慷概 黄鹂 博弈 链接D徘回 时事 阮籍 变换【答案】B【解析】A项,嵋眉

2、;C项,概慨;D项,回徊。3下列各句中,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句是(3分)A杨贵妃除了有倾国倾城的美貌,还有着惊人的舞姿,是唐玄宗在音乐上的知音,所以能集三千宠爱于一身。B楼下那一棵海棠花已经完全凋谢,她那桃李春风的美艳,竟是如此短暂!C这对夫妻本想着可以比翼齐飞白首偕老,谁料想竟因战乱而分离,老景凄凉。D谈及人类能否移居到这颗行星上,焦维新称:“这是一件虚无缥缈的事,跨越1400光年的距离,现在的科技是做不到的。”【答案】B【解析】B项,桃李春风:比喻学生受到良师的谆谆教诲。使用不恰当。A项,倾国倾城:形容女子容貌很美。使用恰当。C项,比翼齐飞:比喻夫妻恩爱,朝夕相伴。使用恰当。D项,虚无缥缈

3、:形容非常空虚渺茫。使用恰当。4请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把下面的句子改写成排比句,可适当增删词语。(3分)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因为牵挂,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令人荡气回肠。“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李清照将多少人的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答案】杜甫的“何时倚虚幌,双照泪痕干”将牵挂演绎得感人肺腑,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将牵挂描绘得荡气回肠,李清照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将牵挂抒写得缠绵悱恻。【解析】作答本题时,首先由分析题干可知,题干要求改写时要以诗人的名字为开头,且要构成排比句。然后由分析所给文段可知,这几句话说的都是诗人的某个

4、诗句将牵挂表现得怎么样。最后在此基础上进行改写即可。5下列诗句,没有包含“反问”技巧的一项是(3分)A芙蓉如面柳如眉,对此如何不泪垂?(白居易长恨歌)B心非木石岂无感?吞声踯躅不敢言。(鲍照拟行路难(其四)C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杜甫蜀相)D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答案】C【解析】该项为设问,自问自答。6杜甫在兵车行中发出“信知生男恶,反是生女好”的慨叹。几十年后,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苦吟“遂令天下父母心,不重生男重生女”。请简要点评这两组诗句。(4分)【答案】这两组诗句有异曲同工之妙。封建社会重男轻女,两位诗人却都发出与此相左的慨叹。杜诗反映的是战争带给人们的伤

5、害,白诗表现的是一代君王因好色而带来的社会影响。7下面是关于“通俗”的一段文字,请根据语境,补写出横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5字。(6分)“俗”有通俗与庸俗之分。平易浅显是通俗, 。中国古代许多著名文人都推崇通俗。白居易 ,王安石誉之为“白俚”。惠洪冷斋夜话云:“白乐天每作诗,令一老妪解之,问曰:解否?妪曰解,则录之;不解,则易之。”可见通俗并非脱口而出。“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这两句诗 。 【答案】俗不可耐是庸俗 有意识地追求通俗 道破了通俗的秘密名师点睛1把握表达方式,确定语言特征。不同的表达方式组成的语段,在衔接上有着不同的特点。比如叙事类,主

6、要通过事件的经过衔接;论述类,主要通过观点、论据衔接;抒情类,主要通过情感的变化衔接;描写类,主要通过时间、空间等衔接;说明类,主要通过说明对象的特征衔接。2整体理解材料,把握语段中心。主观衔接题的语料都是一段结构严密、语意完整的话,解答题目前要注重把握语段的内容,找出文段的中心,以此分析空格的内容应该是从哪些角度解说文段中心内容的。3关注前后内容,做到前勾后连。填写在空格上的语句,在结构上要具有两方面的特点:一是与前文的联系,要延续前文的内容进行描述、解说等;一是与后文的联系,要概括、引出下文的内容等。4斟酌填写语句,做到简洁准确。把握了空格处要填写的内容,不是解题的结束,要根据语段本身的语

7、言特征,对要填写的内容进行深加工,使填写的语句简洁、准确等。 一、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梅 花陈 焕云里溪桥独树春,客来惊起晓妆匀。试从意外看风味,方信留侯似妇人。梅花绝句陆 游闻道梅花坼晓风,雪堆遍满四山中。何方可化身千亿?一树梅前一放翁。【注】留侯:张良,汉高祖刘邦的谋臣,以出色的智谋协助刘邦在楚汉之争中最终夺得天下。大功告成后,张良不恋权位,及时功成身退。司马迁在史记留侯世家里赞留侯张良说:“余以为其人计魁梧奇伟,至见其图,状貌如妇人好女。”坼:裂开,此谓花朵绽开。1这两首诗中的前两句分别写出了梅花绽放时的何种状态?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陈诗的头两句写在高山僻雅

8、之地忽然看到了一树梅花,“惊起晓妆匀”五字,写出了红梅初绽,风韵嫣然的状态,极有情致。陆诗的头两句写出了梅花不畏寒冷,笑迎晨风,纷繁似雪,遍开山中的状态。【解析】回答本题,要注意对这两首诗中前两句的内容进行分析,正确理解诗句的内涵。在陈焕的梅花中,梅花在诗人眼里,好似一位住在山里的绝代佳人,她看到远方的客人来了,“惊起晓妆匀”,喜迎雅客。此诗的前两句写出了红梅初绽,风韵嫣然,极有情致的状态。而陆游的梅花绝句的前两句则描绘了晓风中的梅花如瑞雪普降,不畏寒风,漫山遍野竞相开放的状态。2这两首诗中的后两句是如何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达诗人对梅花的喜爱之情的?请简要分析。(2分)【答案】陈焕的诗的后两句将

9、梅花与辅佐刘邦取得天下后被封留侯却摒弃人间富贵的张良联系在一起。自甘独幽的梅与品性高洁的张良是相似的,借张良的典故歌颂了梅花高蹈自守的操守,表达了诗人对梅花的喜爱。陆游的诗的后两句则将自己和梅花联系起来,诗人想:有什么方法能化出千亿个自己,让每一枝梅花之前都有个自己呢?诗人对梅的痴恋,通过这一设想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二、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拟行路难(其六)鲍 照对案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丈夫生世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弃置罢官去,还家自休息。朝出与亲辞,暮还在亲侧。弄儿床前戏,看妇机中织。自古圣贤尽贫贱,何况我辈孤且直!【注】案:一种放食器的小几。又,案,即古“椀”(

10、碗)字。蹀躞(di xi):小步行走的样子。1短诗的起句十分重要,往往与诗歌的主旨或意境有关,说说本首诗开篇的作用。(2分)【答案】开篇写自己仕宦生涯中备受摧残、压抑的悲愤心情。“不能食”“拔剑击柱”“长叹息”这样三个紧相连接的行为动作,充分展示了内心的愤懑不平。诗篇这一开头劈空而来,犹如巨石投江,轰地激起百丈波澜,一下子吸引了读者的关注。整个心情的表达,都采取十分亢奋的语调;颔联反问句式的运用,也加强了语言的感情色彩。【解析】诗歌首先刻画的是愤激的动作,叙说愤激的内容,急迫难忍的心情。体会这些与主旨的关系即可。2怎样理解本诗的最后两句在表达主旨方面的作用?(2分)【答案】由于这两句,诗篇的主

11、旨由抒写个人失意情怀,提升到了揭发、控诉时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成为一次有重大意义的升华。【解析】这两句诗表面上引证古圣贤的贫贱以自嘲自解,实质上是将个人的失意扩大、深化到整个历史的层面怀才不遇并非个别现象,而是自古皆然,连大圣大贤也不可免,这难道不足以证明现实生活本身的不合理吗?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寒闺怨白居易寒月沉沉洞房静,真珠帘外梧桐影。秋霜欲下手先知,灯底裁缝剪刀冷。【注】唐代府兵制度规定,兵士自备甲仗、粮食和衣装,存入官库,行军时领取备用。但征戍日久,衣服破损,就要由家中寄去补充更换,特别是需要御寒的棉衣。1细读此诗,谈谈诗中所刻画的闺中女子心有何“怨”。(2分

12、)【答案】天寒岁暮,征夫不归,内心思念、寂寞孤独。秋霜欲下,冬衣未成,心中焦虑。2从表达技巧上看,此诗后两句妙在哪里?请简要赏析。(2分)【答案】女子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诗人于此不直接写出主人公内心的凄凉之意,而捕捉这一丝细腻的心理感受,表达女子内心之“怨”,虽简实丰,含蓄蕴藉,余味无穷。【解析】本题考査对表达技巧的理解和鉴赏能力。闺中女子寒夜难眠,由思念远征的丈夫到为丈夫制作冬衣,但灯下裁衣,忽感剪刀冰冷,连手也觉得凉了。这种剪刀冰冷、触手冰凉的感觉,不仅是天冷的原因,更是主人公内心凄冷的折射。正是由于诗人抓住了细微传神的细节,才把主人公丰富细腻的内心世界含蓄蕴藉地表现出

13、来。四、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湘 君屈 原君不行兮夷犹,蹇谁留兮中洲?美要眇兮宜修,沛吾乘兮桂舟。令沅湘兮无波,使江水兮安流!望夫君兮未来,吹参差兮谁思!驾飞龙兮北征,邅吾道兮洞庭。薜荔柏兮蕙绸,荪桡兮兰旌。望涔阳兮极浦,横大江兮扬灵。扬灵兮未极,女婵媛兮为余太息。横流涕兮潺湲,隐思君兮陫侧。桂棹兮兰枻,斫冰兮积雪。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心不同兮媒劳,恩不甚兮轻绝!石濑兮浅浅,飞龙兮翩翩。交不忠兮怨长,期不信兮告余以不闲。晁骋骛兮江皋,夕弭节兮北渚。鸟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余玦兮江中,遗余佩兮澧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遗兮下女。时不可兮再得,聊逍遥兮容与。1请简要分析湘

14、君和湘夫人表现的抒情主人公的思想感情的相同点和不同点。(2分)【答案】相同点:两篇文章均以抒发对对方的思念之情为核心,表达了抒情主人公想尽快见到对方的急迫心情。不同点:湘君中的湘夫人带有一定的怨言,指责对方不守信用;湘夫人中的湘君则信誓旦旦地表达爱意。2湘夫人和湘君中都写到了反常的现象,请从本诗中找出这些诗句,并分析其作用。(2分)【答案】本诗中的“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以“到水中去采薜荔,到树梢上去采芙蓉”这两种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作比兴,突出了人物内心的失望和困惑,认为自己的追求不过是徒劳而已,强调了“爱而不见”的事与愿违。【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表现手法。抓住题干中的“反常”二字,到诗歌中找对应的诗句,对其进行具体分析,然后联系作者的思想感情。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9分)杜甫的诗歌风格多样,但其主导风格是“沉郁顿挫”,正好和王安石讲李白诗风格的“豪放飘逸”相对应。“沉郁顿挫”见于天宝十三载杜甫的进雕赋表,他说:“臣之述作,虽不足以鼓吹六经,先鸣数子,至于沉郁顿挫、随时敏捷,而扬雄、枚皋之流,庶可跋及也。”这里提出的“沉郁顿挫”并未引起时人的关注。南宋的严羽在沧浪诗话中以“飘逸”和“沉郁”对举评李、杜诗,“飘逸”一词不是专指内容或专指形式的,而是指特定的内容通过一定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