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707304 上传时间:2023-08-02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人教版) 【2022高一语文必修二第二单元试卷】时间:120分钟总分值:120分一、根底知识(12分,每题3分)1.以下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愆期(yn)垝垣(gu)陨落(yn)帷裳(chng)B.攘诟(gu) 溘死(h) 侘傺(ch) 公姥(m)C.伶俜(png) 遗施(wi) 否泰(p) 鲑珍(xi)D.拾掇(chu) 吐哺(b) 羁鸟(j) 樊笼(fn)解析:A.“愆应读qin;B.“溘应读k;D.“掇应读duo。答案:C2.以下各组词语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尔卜尔噬夙兴夜寐信誓旦旦雨雪霏霏B.鸷鸟不群芳泽杂揉屈心抑志欲盖弥彰

2、C.踯躅不前情投意和窈窕无双藕断丝联D.同心离后越陌度阡譬如朝露守拙田园解析:A.噬筮;B.揉糅;C.和合,联连。答案:D3.以下句子中“相的用法表示“动作偏指一方的一项为哪一项()A.吾已失恩义,会不相从许!B.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C.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D.贱妾留空房,相见常日稀。解析:本题考查对有特殊用法的实词的理解。A项,用在动词前,偏指一方,相当于“你;B项,相对;C项,互相;D项,互相。答案:A4.以下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与现代汉语常用义全部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B.吾意久怀忿,汝岂得自由!C.信誓旦旦,不思其反。D.不见复关,泣涕涟涟。解析:本

3、题考查古今异义。A项,共事:古义,共同生活;今义,一起工作。B项,自由:古义,自作主张;今义,随自己的意志行动。C项,古义和今义都是誓言老实可信。D项,泣涕:古义,泪水;今义,泪水和鼻涕。答案:C二、阅读理解(46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孔雀东南飞所表现的主题思想。一直以来大多赞成唐弢先生的观点: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则,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焦母如此仇恨兰芝,仇恨到宁可舍弃儿子,宁可断后她真是要维护封建礼教、门阀制度我们知道,汉代在武帝以前,统治阶级主张的一直是“无为而治,朝廷对地方、对百姓并不怎么干预管束。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4、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这一点在?孔雀东南飞一文中,我们也能感知。兰芝被休回家后,只有十多天时间,就有县令派人上门为“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的三公子提亲;接着又有太守派人为“娇逸未有婚的五公子说媒。当兰芝应婚后,太守家“金车玉作轮“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杂彩三百匹“从人四五百,浩浩荡荡去迎亲,没有因为兰芝是二婚,是寒门,就有丝毫的慢怠。可见当时人们并不十分看重门阀等级,也不看重头婚二婚,看重的主要还是人品和相貌。这一点恐怕比当代更开明开放。连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真的会则看重吗焦母丧夫,儿子外出公干,女儿尚小,内心孤

5、独郁闷却无处诉说,兰芝正好成了她发泄苦闷的对象。所以在她眼里,兰芝的一切都是“无礼节“自专由。兰芝的一句“非为织作迟,君家妇难为,明明白白地告诉我们,并不是每一个家庭的媳妇都难做,只是“君家的儿媳才难为。可见焦母的行为只是个人行为,并不代表整个时代。焦母是出于个人情感与私心在时时处处刁难儿媳。这种刁难不是在维护封建礼教,而是在排解内心苦闷的近于变态的情绪。所以我认为,纯正是一个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活生生拆散了一对鸳鸯,导致了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从刘兄来看,说刘兄是封建礼教的帮凶,实在是冤枉他了。他对兰芝的一番开导,合情合理。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他希望妹

6、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有什么错呢再说,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兰芝本就是二婚,已经二十岁了,这在当时已是大龄青年。与仲卿的复合不可能,如果又没人再敢提亲,那结局是可想而知的。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就算有错,不过是有点虚荣心罢了。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正是这样的虚荣心,才使刘兄这个人物更真实,作品更生动。说他“热衷富贵“时刻希望往上爬“自私自利,这么上纲上线,罪状似乎太大。如果他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哪里还会坐等太守的儿子再来说媒呢因此,作品的主题思想应

7、该是: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为线索,细致地描写了兰芝与焦母之间的婆媳矛盾,深刻地揭示了焦母因恋子情结而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有力地表现了兰芝的美丽、贤惠与对抗精神。(?语文教学与研究(教研天地)第11期,有删改)5.以下各项中,不属于文中画横线的“合情合理的一项为哪一项()A.在兰芝与仲卿不可能复合的情况下,刘兄希望妹妹趁年轻,尽快再找个好婆家。B.不嫁县令的儿子也就罢了,如果连太守的儿子都不愿 嫁,以后谁还敢再上门提亲。C.如果刘兄真是一心只想往上爬,那县令的儿子来求亲,他就会牢牢把握机遇了。D.作为长兄,审时度势,劝导妹妹认清形势,这是应该的,也是必须的。解析:C项,这是作者的评价,不

8、属于刘兄的做法。答案:C6.以下各项中,对作者得出末段主题的理由的判断,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直到董仲舒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礼教才开始影响人们,但影响并不深刻。B.太守、县令都不怎么看重的所谓封建礼教与门阀,焦母作为一个普通妇女,也不会则看重的。C.焦母强烈的“恋子情结所产生的嫉妒与变态心理,拆散了这对鸳鸯,导致了刘焦的爱情悲剧。D.刘兄有点错,他帮忙刘母劝兰芝;也有点虚荣,尽管这是每一个平常人都可能有的虚荣心。解析:D项,这是文中退一步来证明刘兄不是“帮凶的话,因此也不是得出作品主题的理由。答案:D7.以下各项中,表述合乎原文意思的一项为哪一项()A.县令、太守相继来刘家为

9、儿子提亲,这表明当时的人们并不十分看重是否寒门、门阀等级、头婚二婚等问题。B.现代人的婚姻爱情观更看重地位、头婚、富贵,不大看重人品,这一点看来还不如刘兰芝时代更开明开放。C.焦母与兰芝都想在感情上独占仲 卿,因而婆媳之间的矛盾很难调和,于是焦母处处尴尬兰芝,这是唯一原因。D.?孔雀东南飞的主题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揭示出封建礼教和门阀制度的罪恶,而是写出了病态的心理的危害。解析:B项,对“现代人的说法过于绝对;C项“唯一原因理解错误;D项对作品的主题的理解不当。答案:A(二)课内文本阅读(16分)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811题。孔雀东南飞(节选)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痛。新妇

10、识马声,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知是故人来。举手拍马鞍,嗟叹使心伤:“自君别我后,人事不可量。果不如先愿,又非君所详。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以我应他人,君还何所望!府吏谓新妇:“贺 卿得高迁!磐石方且厚,可以卒千年;蒲苇一时纫,便作旦夕间。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新妇谓府吏:“何意出此言!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黄泉下相见,勿违今日言!执手分道去,各各还家门。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念与世间辞,千万不复全!府吏还家去,上堂拜阿母:“今日大风寒,寒风摧树木,严霜结庭兰。儿今日冥冥,令母在后单。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命如南山石,四体康且直!阿母得闻之,零泪应声落:“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

11、妇死,贵贱情何薄!东家有贤女,窈窕艳城郭,阿母为汝求,便复在旦夕。府吏再拜还,长叹空房中,作计乃尔立。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其日牛马嘶,新妇入青庐。奄奄傍晚后,寂寂人定初。“我命绝今日,魂去尸长留!揽裙脱丝履,举身赴清池。府吏闻此事,心知长分离,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行人驻足听,寡妇起彷徨。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8.以下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恨恨那可论 恨恨:愤怒到极点B.作计乃尔立 乃尔:就这样C.叶叶相交通 交通:交错相通D.多谢后世

12、人 多谢:十分感激解析:D项,“多谢的意思是“忠告。答案:D9.以下语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因求假暂归于今无会因B.蹑履相逢迎怅然遥相望C.以我应他人足以荣汝身D.黄泉下相见渐见愁煎迫解析:A项,“因,副词,于是、就;名词,缘由。B项,“相都是副词,表示动作偏指一方,可译作“他。C项,“以,介词,把;连词,用来。D项,“见,动词,见面;表被动。答案:B10.以下句子分为四组,全都说明焦仲卿“忠于爱情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卿当日胜贵,吾独向黄泉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故作不良计,勿复怨鬼神转头向户里,渐见愁煎迫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A.

13、B.C. D.解析:写两人的告别情况,写仲卿与焦母的诀别。排除这两句即可。答案:D11.以下对原文有关诗句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4分)()A.“未至二三里,摧藏马悲痛。这两句既写了焦仲卿因“闻此变而摧折心肝的悲伤心情,也写到焦仲卿当时所骑的马的哀鸣,从而为下文渲染了一种凄怆的气氛。B.“贺卿得高迁!一句外表上表现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讥讽,但实际上却反映了焦仲卿对刘兰芝的爱恋。C.“汝是大家子,仕宦于台阁,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这四句既说明焦母那种顽固保守的封建等级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焦母要拆散焦仲卿和刘兰芝夫妇的原因。D.“中有双飞鸟,自名为鸳鸯,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这四句运用

14、了浪漫主义手法,说明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的爱情故事终于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解析:D项,写鸳鸯的和鸣是象征男女主人公的爱情绵绵不绝,“感动上苍,让他们两人化作鸳鸯鸟而结为夫妇没有依据。答案:D(三)课外文本阅读(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题。阅读屈原薄暮冥冥,我在昏黄的灯光下一遍又一遍地读你的?涉江。心灵的底片便慢慢地洇染上一层层殷红,渐深的暮色也仿佛笼上一层悲戚的色泽。那神奇瑰丽的想象连同汨罗江畔孤独清高的身影,深深地攫住了我的心。这是一篇百读不厌的千古名篇。每次阅读,总有一种感动淹没我的心。你也如横空而过的一颗流星,闪烁着凄凉的美丽,划过我的心空。曾在一个落

15、寞而寂寥的深夜,入梦般地想象一颗孤独的灵魂在汨罗江畔或是高峻蔽日的深山之中伴随着自己高远的理想怎样孤独地漫游。如血般的残阳拉长了你的身影,陪伴你的只是猿猴啼血般的哀鸣。但你只将凝聚着的忧愤的血泪以及自己远大的理想抱负从自己的心灵流出,让一个去国离乡之人苦难生活的点点滴滴颤抖于笔尖,化为一篇篇瑰美绮丽的文字,流芳千古此刻,你的足音正姗姗向我走来,走向千年之后的今夜,走向寒露沾襟的今夜,走向我阅读的今夜,走向我审视自己灵魂的今夜!依旧是那阵秋冬的绪风,依旧是那般凄寒,你是否依旧一步一回头地望着你的家乡,望着你的祖国你是否依旧在汨罗江畔执着地守望,守望着能回到祖国,再为祖国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则,又会有谁能彻悟你凝固在深山之中的沉痛如果说,生命的过程恰好是从激越走向安详;如果说,人生的岁月必定是从绚烂走向平淡;则,你真的走得一路安详吗你那伟大的思想及远大的理想都随滔滔不息的汨罗江水一同远逝了吗或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总结/计划/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