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

上传人:m**** 文档编号:494702923 上传时间:2024-02-11 格式:DOC 页数:40 大小:6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_第1页
第1页 / 共40页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_第2页
第2页 / 共40页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_第3页
第3页 / 共40页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_第4页
第4页 / 共40页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_第5页
第5页 / 共4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毕业论文(4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题 目:工程测量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系 部:公路工程系专 业:工程测量学 号:010631101015班 级:测量1110班姓 名:扌旨导老师:杨蕾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题目:工程测量在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任务与要求: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1、开题报告包括1.1文献综述1.2主要研究内容、方法及预期目标1.3课题进度表1.4已收集的资料2、论文包括封面、目录、题目、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结束语二、要求1、 开始时间6月份开始答辩2、论文(8000字)、摘要(200字左右)、关键词(3-5个)时间:2013年 9月日 至 2014年_

2、5_月31日共 36周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所属系部:公路工程系学生姓名: 田雨学号: 010631101015专业:工程测量技术指导单位或教研室:公路工程系测绘教研室18502968547指导教师: 杨蕾指导教师联系方式:2013年5月5日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设计表姓名日期工作内容执行情况指导老师签 字田雨2013.8.28-2013.9.4论文选题执行田雨2013.10.5-2013.10.11收集资料,报送选题 申请表执行田雨2014.1.2-2014.1.13提交初稿审查执行田雨2014.2.22-2014.3.3修改、经审稿后疋稿 交稿执行田雨2014.4.5-2014.5.5答辩与

3、鉴定执行教师对进度计 划实施 情况总评签字本表做评定学生平时成绩依据之一系届毕业设计(论文)审阅意见表姓名学号班级专业题目指导教师评语:指导教师:论文成绩答辩记录:记录人:答辩评语:答辩小组组长:答辩成绩总评成绩:答辩组成员签字:摘要测量在国民经济建设和国防事业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工 业与民用建设中, 当进行初步设计是需要地形图, 而要把图纸上设计 好的构筑物实施到地面上去, 必须进行放样测量。 以往,人们修筑公 路时,对施工测量主要依靠三大件: 角度测量用经纬仪、 高程测量用 水准仪, 边长测量用钢卷尺。 随着施工项目的日益扩大, 路基的测量 工作也越发繁琐,于是各种新的路基测量工作方法

4、从中诞生。同时, 也设计出了许多新的解决不同问题的软件来缓解测量数据处理的压 力。本文介绍利用 AutoCAD和RoadStake、fx5800计算器编程等软件,通过平曲线要素、竖曲线要素来获取逐桩坐标、 标高及曲 线要素。 进一步计算结构物坐标和中桩、 边桩坐标和标高。 通过全站 仪坐标放样、断面放样方法来放样的 。 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关键字:全站仪、横断面、纵断面、坐标、标高、计算器编程目录摘要 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第一章 绪论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1.1 工程测量定义 謀荞抟箧飆鐸怼类蒋薔。1.2 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 1.3 高速公路的发展史 厦礴恳蹒骈時盡继價

5、骚。第二章:工程概况 茕桢广鳓鯡选块网羈泪。2.1 工程范围2.2 主要技术指标2.3 工程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2.3.1 水文地质2.3.2 工程地质2.3.3 当地气候条件2.3.4 地形、地貌第三章:工程测量技术在路基工程中的应用3.1 施工技术准备3.1.1 基本要求3.1.2 导线复测3.1.3 水准点复测3.1.4 路基放样第四章:工程测量技术在桥涵工程中的应用4.1 施工技术准备4.1.1 技术要求4.1.2 桥梁施工测量放样的主要内容4.1.3 桥梁施工控制网4.1.3.1 平面控制网4.1.3.2 高程控制网 第五章:高速公路中的测量技术2.1 工程放样2.3.1 工程施工放样

6、定义2.3.2 全站仪使用2.2 准备工作2.3 极坐标法放点2.4 误差处理2.5 复测工作第六章:软件应用3.1 fx5800 编程计算器3.2 AutoCAD 快捷键3.3 华测道路放样 (RoadStak)3.4 AutoCAD 与 Excel 数据转换 第七章:结论与展望绪论3.1.1 工程测量定义工程测量学的定义是:工程测量技术指在工程建设的勘测设计、 施工和管理阶段中运用的各种测量理论、方法和技术的总称。 鹅娅尽損 鹌惨歷茏鴛賴。传统工程测量技术的服务领域包括建筑、 水利、交通、矿山等部 门,其基本内容包括测绘和测设两部分。 现代工程测量己经远远突破 了仅仅为工程建设服务的概念,

7、 它不仅涉及工程的静态、 动态几何与 物理量测定, 而且包括对测量结果的分析, 甚至对物体发展变化的趋 势预报。我国近代以来工程测量可追溯至 1932 年,同济大学工学院 高等测量系正式成立, 成为当时国立大学中惟一的测量系, 并成为我 国民用测绘高等教育事业的发祥地。 随着传统测绘技术向数字化测绘 技术转化,我国工程测量的发展可以概括为 “四化”和“十六字 ”, 所谓 “四化 ”是:工程测量内外作业的一体化, 数据获取及其处理的 自动化,测量过程控制和系统行为的智能化, 测量成果和产品的数字 化。 “十六字 ”是:连续、动态、遥测、实时、精确、可靠、快速、 简便。 籟丛妈羥为贍偾蛏练淨。3.

8、1.2 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在工程测量中的应用20世纪 80 年代以来出现许多先进的地面测量仪器,为工程测量 提供了先进的技术工具和手段,如:光电测距仪、精密测距仪、电子 经纬仪、全站仪、电子水准仪、数字水准仪、激光准直仪、激光扫平 仪等,为工程测量向现代化、 自动化、 数字化方向发展创造了有利的 条件,改变了传统的工程控制网布网、 地形测量、 道路测量和施工测 量等的作业方法。三角网已被三边网、边角网、测距导线网所替代; 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测量代替三、 四等水准测量; 具有自动跟踪和连续 显示功能的测距仪用于施工放样测量; 无需棱镜的测距仪解决了难以 攀登和无法到达的测量点的测距工作; 电子速测

9、仪为细部测量提供了 理想的仪器;精密测距仪的应用代替了传统的基线丈量 。 預頌圣鉉儐歲龈讶 骅籴。3.1.3 高速公路发展史1) 1988 年,我国第一条高速公路沪嘉高速公路建成上海至嘉 定;2) 1989 年 7 月,第一次全国高等级公路建设现场会在沈阳召开;3) 1990 年 9 月,沈大高速公路通车;4) 山东会议 1993年 6月交通部在山东召开全国公路工作会议, 明确了建设两纵两横三个重要路段的国道主干线任务从 1993 年至 1997 年的 5 年中; 渗釤呛俨匀谔鱉调硯錦。5) 1993 年京津塘高速公路通车,这是我国第一条国务院批准利用世界银行贷款建设的跨省市的高速公路工程;

10、铙誅卧泻噦圣骋贶頂廡。6) 1993 年底济青高速公路通车,西起济南,冬至青岛,全长318 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 110 公里; 擁締凤袜备訊顎轮烂蔷。7) 1995 年 12 月成渝高速公路通车,全长 340 公里;8) 1996 年 9 月沪宁高速公路通车;9) 福建会议: 1997 年下半年,会议对加快高速公路建设做出了部署提出到 2000 年,两纵两横三条重要路段中的北京至沈阳北京 至上海和西南出海通道要全线贯通; 贓熱俣阃歲匱阊邺镓騷。10) 1998 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8733 公里,居世界第四;11) 1999 年,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突破 1 万公里,接近世界第

11、三水平;12) 2000 年,京沈高速公路通车;13) 2000 年 12月 18 日,京沪高速公路通车;14) 2000 年底,全国高速公路总里程达到 1.6 万公里,居世界 第三;15) 2005 年 12 月,崇遵高速公路的开通标志着“西南动脉” 的打通;16) 2007 年 9 月 30 日,国内首条穿越秦岭高速公路西汉 高速公路全线通车;17) 2008 年“五纵七横”国道主干线全面建成, “7918 网”成 为此后我国公路建设的重点目标。第二章:工程概况1) 工程范围湄洲湾- 重庆高速公路福建境三明(莘口)至明溪(城关)段位 于福建省三明西北部, 起于国高“长深线” 三明市三元区莘

12、口镇溪畔 (经岩前镇),终于明溪县城县城曹厝, 是福建省 2010年 9月湄洲 湾至重庆高速公路路线规划 中一部分,同时也是海峡两岸经济区 “三 纵八横三十三联” 高速公路布局网中的一联, 不仅是福州、 莆田等沿 海地区通往三明、 江西乃至湖南、 重庆等内陆地区的最快捷通道, 同 时也是一条纵贯闽中沿海及闽西北山区的主干道, 他的建设将有利于 发挥东南沿海的港口资源优势, 建设港区物流集疏运通往闽西、 赣东 地区的快捷通道。从而促进海西向纵深推进,形成连片发展的态势, 加快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是实施国务院海西经济区振兴战略的需 要。该项目的建设将完善区域路网, 适要区域交通发展, 增强国防交

13、通保障能力。因此对该地区交通运输和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作 用。 坛摶乡囂忏蒌鍥铃氈淚。线路自东南往西北布设,起于与长深高速公路的交叉点,起点 桩号为K112+86Q与长深高速公路交叉设置畔溪枢纽互通。线路沿 鱼塘溪东岸向西前行, 上跨省道 306 和鱼塘溪后, 继续沿鱼塘溪东侧 的山边布线,于岩前镇大路口附近相继跨越鱼塘溪和省道 3Q6后设置 岩前互通式立交(预留) ,再经闽拓矿业西、杨梅坑,路线爬坡至高 地,过吉口台商投资开发区, 路线往西北延伸, 设吉口隧道进入明溪 县境内,至永溪村设沙溪互通(预留) ,经王力、之后设沙溪隧道、 杨家坪隧道, 经杨家坪、 漈头,于曹厝设明溪互通与永宁高

14、速公路明 溪联络线连接,至项目终点 K144+555,即明溪互通主线设计终点, 本项目全长 31.695km。蜡變黲癟報伥铉锚鈰赘。本标段为A2合同段,里程段落为 K116+5QQ- K126+4QQ标段 长 9.9 公里。2) 主要技术指标(1 )公路等级:高速公路。(2)地形类别:闽西南侵蚀剥蚀中等切割的褶皱中低山丘陵区。(3)设计行车速度: 1QQkm/h 。(4)设计荷载:公路 -1 级。(5)路基宽度:本标段采用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标准,路基宽 度26m(6)设计洪水频率:路基、小桥、涵洞、通道: 1/100 。3) 工程建设地点及环境特征1. 水文地质 工程区地下水主要为第四系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与地表水有 一定的水利联系, 主要受地表水及大气降水渗流补给 。 買鲷鴯譖昙膚遙闫撷凄。2. 工程地质 项目区位于三明市三元区和明溪县城之间,沿线地形地貌为丘 陵山地及山间冲积盆地。 路线范围内覆盖层一般较薄, 多为冲洪积及 残积粘性土、砂土、砾卵石土等,下伏基岩主要为砂岩、页岩、凝灰 岩、凝灰熔岩及燕山期黑云母花岗岩, 路线起点段有下古生界变质岩 出露。受区域构造影响, 区内断裂构造发育, 主要构造体系受新华夏 系构造的控制, 呈北东向,北西向展布, 近东西向和近南北向构造次 之。地震活动较为活跃, 属小震频繁发生区, 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商业计划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