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494701787 上传时间:2023-04-2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浙江省诸暨市诸暨中学高三模拟生物试题及答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2014年诸暨中学原创理综生物试题 1、将人体肝脏细胞放置在不同浓度的物质X液中,并测定肝脏细胞吸收X的速率,结果如表所示:物质X溶液浓度通入空气前吸收速率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30mmol/L3mmol/min3 mmol/min50 mmol/L3 mmol/min3 mmol/min对表中现象最合理的解释是A.物质 X的通过渗透作用进入细胞 B.细胞吸收X的方式为主动运输C.细胞吸收X需载体蛋白的参与 D. 30mmol/L时细胞吸收X所需能量供应不足1、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物质跨膜运输的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获取与处理信息的能力。【解题思路】 扩散(自由扩散)的影响因素是浓度差,而物质X

2、溶液浓度增加,细胞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扩散(自由扩散),渗透就是扩散的一种,故A错误。主动运输的影响因素是载体和能量,而通入空气后吸收速率没有增加,则不属于主动运输,故B错误。物质X溶液浓度增加,而物质运输速率没有增加,说明载体蛋白的数量是有限的,故C正确。通入空气后没有改变吸收速率,说明与能量供应无关,故D错误。2、下图为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示意图:取病人的体细胞,将其与去核的卵母细胞融合后培养,培养成囊胚后即可取得干细胞。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去核卵母细胞的主要作用是替换体细胞核中的调节蛋白B、人体胚胎的体外培养比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要容易的多C、细胞核来自病人,在替代治疗时可以避免由

3、于免疫发生排斥的问题D、取得的干细胞能分化出成体动物的所有组织和器官2、B【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动物克隆的相关知识,结合了胚胎移植和免疫内容,旨在考查理解能力。【解题思路】 A选项见选修三36、37页;B选项见选修三48页,胚胎培养涉及一个个体,比细胞培养和组织培养复杂得多;同一个人自体移植,排斥最少;D选项见选修三42页。.3、基于对自然选择和生物进化的理解,你认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基因重组会改变种群的基因频率B突变和基因重组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但不能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C自然选择的对象是生物的表现型而不是它的基因型D在一个遗传平衡的群体中,杂合体的频率等于两个纯

4、合体频率乘积的平方根的两倍3、A【命题意图】 选项在教材不一定找到原话,本题考查对生物进化的总体理解与把握和应该具备的生物学思维,旨在考查理解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改变基因频率的因素突变、迁移、遗传漂便、非随机交配、自然选择,有性生殖的基因重组不会改变基因频率;可遗传的变异提供材料,进化方向是由自然选择决定;自然选择通过选择表现型从而选择基因型;杂合体的频率为2pq,p2*q2就是纯合体的频率乘积,D正确。4、右图表示某植物在不同温度条件下(适宜的光照和CO2浓度)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20时,限制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温度B. 与呼吸作用有关酶的

5、最适温度高于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最适温度C. 40时,该植物光合作用停止D. 60时,该植物呼吸作用停止4、C【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对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表达方式的理解,旨在考查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思路】 实线代表净光合速率,虚线代表呼吸速率,两条曲线高度差代表总光合速率,该实验在适宜光照和CO2浓度下进行。按照教材,光合速率就是指总的光合作用强度,20时,光合速率只有4,30时,光合速率接近9,所以20时是限制因素是温度;呼吸速率在接近40达到最大值,B正确;55时,光合作用停止,60时,该植物呼吸作用停止。5、伤寒杆菌侵入人体后很快被巨噬细胞吞噬,并进一步在其中大量繁殖,大部分人可以自

6、行痊愈。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巨噬细胞能在细胞膜表面形成相应的抗原MHC复合体B每一个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胞表面都带有对应于伤寒杆菌的受体C感染伤寒杆菌后可引起机体产生细胞免疫D感染病愈者血清中可以检测到相应的特异性抗体5、B【命题意图】 本题考查对免疫的整体认识,旨在考查获取信息和综合运用能力。【解题思路】伤寒杆菌可以在巨噬细胞内大量繁殖,是一种胞内寄生菌,大部分人可以自行痊愈。对付伤寒杆菌,需要通过细胞免疫,使巨噬细胞释放伤寒杆菌,再由抗体等结合消灭。所以C、D正确;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后续过程都需要巨噬细胞能在细胞膜表面形成相应的抗原MHC复合体,所以A正确。一种成熟的细胞毒性T细

7、胞表面只有一种抗原的受体,所以B错误。6、池塘养殖普遍存在由于饵料、鱼类排泄物、换水不及时等引起的水体污染现象,研究者设计了一种循环水池塘养殖系统(如下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生态塘、潜流湿地有净化水质的作用,有效减少了水体中的N、P等含量B. 该养殖系统设计为前一池塘上层水流人后一池塘底部,可以使水中溶解氧增加C. 该系统实现了在经济产出不变甚至增加的重要条件下,向环境排放的废弃物大大减少D. 该系统有效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和能量的传递效率6、D【命题意图】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旨在考察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解题思路】养殖生态系统中,认为投放了大量饵料,容易引起水体污染和

8、能量的浪费。生态塘、潜流湿地有净化水质的作用,减少N、P污染;池塘溶氧量低,该设计有利于空气流动;系统提高了饵料利用率和能量利用率,但是不能提高能量传递效率。30、(14分)下图表示在离体实验条件下单条神经纤维在接受刺激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中,细胞膜内电位的变化(图甲)以及细胞膜对Na+和K+的通透性情况(图乙,gNa+、gK+分别表示Na+、K+的电导)。请据图回答问题。(1)静息状态下神经细胞膜电位的特点是 ,细胞膜对离子通透性大小的控制是通过控制细胞膜上的 来实现的,在cd段钾离子的外流 (需要、不需要)消耗能量。(2)请分析,在接受刺激时,细胞膜对Na+、K+的通透性分别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9、 Na+ ;K+ 。(3)图乙中的M点应该处于图甲的 A.ab B.bc C. cd D. de(4)使用Na+通道蛋白抑制剂处理该神经纤维后,静息电位是如何变化的?请在下图上画出。33、【答案】(14分,2分一空)(1)外正内负 载体蛋白(离子通道) 不需要 (2) 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3)A (4)【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对静息电位、动作电位和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的理解,旨在考查综合分析能力。【解题思路】细胞内钾离子浓度高于细胞外,从细胞内流出都是被动转运,主动转运都是从低浓度到高浓度运输,所以cd段钾离子外流不需要能量

10、。据图分析,刺激后,对Na+的通透性迅速增加,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大;对K+的通透性增加较慢,并且增加的幅度较小。M点时,钠离子流入速度最快,细胞膜内电位还处于上升阶段,正在去极化,从时间分析应该位于ab段。Na+通道蛋白抑制剂只会影响到动作电位,静息电位只与钾离子的平衡有关,所以Na+通道蛋白抑制剂对静息电位无影响。【易错警示】对静息电位和动作电位的离子机制不理解,不能区分动作电位的产生和恢复,对图形分析能力不够,都会出现解题错误。31(12分)为了探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研究人员做了以下实验:用胰蛋白酶消化鼻咽癌组织中的 ,获得单细胞悬浮液;在细胞悬浮液中加入40umol/l的熊

11、果酸和适量的细胞培养液;置于37、 中保温培养;检测与处理:分别在12h、24h、48h、72h时取样,用流式细胞检测仪检测鼻咽癌细胞周期的改变,记录和处理数据,得到结果(见表格)。时间(h)G1期细胞比例()G2和M期细胞比例()S期细胞比例()12682111247220848791567285105请分析回答:(1)完成实验步骤中的填空;(2)将上述实验结果用柱形图表达;(3)当细胞处于细胞周期中的G1期时,细胞内发生的主要变化是 ;(4)根据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31、【答案】(12分,除标注外2分一空)(1)胶原纤维和细胞外其他成分 二氧化碳培养箱(2)(4分)(3)合成DNA

12、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和核糖体的增生(4)熊果酸可以使细胞停滞在G1期(熊果酸可以抑制细胞中合成DNA所需蛋白质的合成)【命题意图】 本题主要考查实验设计分析,意在考查考生实验理解和分析能力,图形和数据转换能力。【解题思路】第一空和第二空是基础题,都来自于教材选修三29页:动物成纤维细胞的培养过程图。第二题主要是理解细胞周期的过程,各个时期DNA含量的变化,G1期DNA含量为2n,G2和M期DNA含量为4n,S期为2n4n,通过流式细胞检测仪可以检测细胞DNA含量,从而将不同时期的细胞区分开,表格的横列和纵列分别为坐标的横轴和纵轴,或者横列和纵列分别为坐标的纵轴和横轴,然后标出不同柱形代表的含义,最

13、好写上图的名称。第三空也来自于教材。最后结论需结合理论知识和实验结果,该题目的是探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所以应该从细胞周期考虑,熊果酸将细胞阻断在了G1期,从而抑制细胞的增殖。【易错警示】审清题意:探究熊果酸对鼻咽癌细胞细胞周期的作用,答案都应该围绕细胞周期的相关问题展开,否则答案会出现偏差。培养细胞时,不同细胞应该位于不同的时期,而且不同时期DNA含量不同,这个不能理解就理解不了该实验的实验原理。32、(18分)黑腹果蝇的日活动节律是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研究发现这种节律是由一个per+的基因控制,该基因长约10000个碱基对。当该基因突变为perL基因时,节律延长为29小时(

14、长节律);突变为perS基因时,节律缩短为19小时(短节律);突变为perO基因时,果蝇表现为无节律。现有三试管果蝇,每管中均有正常果蝇和长节律果蝇雌雄各一只,各管内雌雄果蝇交配后子代情况是:A管内的雌雄果蝇均为正常节律;B管内的雌果蝇均为正常节律,雄果蝇均为长节律;C管内的雌雄果蝇均一半正常节律,一半长节律。请回答:(1)per+可以突变为perL、perS、perO基因,这体现了基因突变具有 的特点;研究表明per+基因不仅控制日活动节律,还能影响雄果蝇的求偶鸣叫,这说明 。(2)请你根据上述结果判断控制节律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三个试管中的亲代正常节律果蝇性别依次是 、 、 。(3)请用遗传图解表示C管内的杂交试验。(4)研究人员将per+基因插入长节律果蝇胚胎中而使其恢复了正常节律。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