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494700159 上传时间:2022-08-2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7《长城》(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1长城精品教案教学目的:1.结识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对的读写“回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等词语。2.对的、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长城高大结实、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激起民族自豪感,产生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爱好。4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留意文章体现的措施。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结实,设计巧妙,感受长城的雄伟气势。通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境,体会作者体现的思想感情并留意文章体现的措施。教学准备: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明确目的

2、。1、请同窗们看教师写两个字长城。一起来读。2、你对长城有哪些理解?师小结:让我们跟随着作者的脚步走进课文,去理解作者笔下的长城。用心去感受长城的独特魅力。(二)自读感知,反馈交流。1、初读理层次请同窗们打开课本,自由地读课文,想一想作者从哪些方面简介了长城?(师生交流,整体感知文章大意。)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课文。小结:课文读了一遍就有这样多的收获。刚刚我们理解的内容都在课文中的哪个自然段?接下来教师请几位同窗接读课文,其他同窗注意倾听,想一想,每段分别写了什么内容?设计意图:理清文章描写的顺序,层次。第一段:这段告诉了我们什么?这是作者在哪儿观看长城时,所看到的景象?第二段:这段向我们简介了

3、什么?第三段:你读懂了什么?第四段:这是作者面对长城时发出的赞叹。过渡:作者为什么说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上是一种伟大的奇迹呢? 设计意图:体会奇迹和伟大的奇迹。 让我们再来细细地品读课文,相信你一定会和作者有相似的感受。让我们跟随作者的脚步,远看我们的长城。(三)进一步品读,感受长城。1.远看长城(1)课件出示第一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回旋。”我们先来看崇山峻岭这四个字,这四个字都带有山字旁,让你想到了如何的画面?(设计意图:联系字的字形,让学生联想画面,理解长城修筑的位置,体会其气魄雄伟。)带着感受读词语长城就是在这样的崇山峻岭之间蜿蜒回旋,是一种如何的形态?因

4、此作者把弯弯曲曲回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的长城比作一条长龙带着自己的感受齐读这句话。(设计意图:通过理解蜿蜒回旋,想象长城的壮美雄姿。) 想不想亲眼看看这条长龙? 播放录像。(设计意图:让学生真切感受长城)能说说你目前的感受吗? 让我们齐读第一段,读出龙的气魄。小结:欣赏了远处的长城,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种奇迹。(从长城的长体会奇迹。)2.近看长城过渡:刚来我们从远处欣赏了长城的壮美雄姿,目前让我们走近长城,走近它的一砖一石,来触摸它,感受它。默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你对长城又有了如何的印象?(1)高大结实生报告,画的有关语句。高大结实理解宽:同窗们,五六匹

5、马并排有多宽?(在情景中感悟,相称于目前三辆小轿车那么宽。相比目前的马路并不太宽,当我们想到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悬崖峭壁的封顶之上,是多么的令人惊叹!)齐读描写高大结实的语句。(2)感受其构思巧妙刚刚我们感受到长城的高大结实,你尚有什么感受? 报告名称,这几种字是我们所学的生字,谁来读一读?你能在图中找出它的相应位置吗?出示近景图,指出相应位置,并说作用。 城台场面录像。古代劳动人民修筑长城的目的。(想不想看看古人是如何运用长城来作战的?)面对这样的设计,你想说点什么?(通过对长城进一步的理解,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结:因此作者发出了这样的赞叹: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种奇迹。

6、(理解长城的高大结实、构造巧妙来体会长城是一种奇迹。)过渡:此时此刻,当作者站在长城之上,踏着平整的方砖,扶着巨大的条石,她想到的又是什么?3指明读第3段,画出感受深刻的句子。(1)“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凝结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你觉得哪一种更合适?由气体变成液体集中,汇集。 (设计意图:通过体会凝结的含义,从而深刻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3)就是说长城不仅汇集着劳动人民的智慧,并且集中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4)作者为什么说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这万里长城凝结了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5)幻灯片第三段2句,单看陡峭的山岭。()在这样

7、的状况下,劳动人民会想出什么样的措施来修筑长城呢?大屏幕出示:没有火车、汽车,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远处运到长城脚下,它们会用。教师适时补充:据教师理解,她们还发明了滚木、手推小车、马车牛车来运条石。冬天在地面泼水成冰,运用冰将条石滑送到长城脚下。但山太高,路太陡,没有起重机,想要把两三千斤重的条石,从山脚下运到山顶,她们会用。当时,劳动人民还想到了在山顶安装木质滑轮将巨石拉到山顶,在两山之间架起绳索,将条石从山的这一端,滑送到山的另一端,省时省力。(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充足发挥想象,教师适时补充,体会劳动人民的智慧。)小结:从你们的目光中,我看到了你们对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是啊

8、!她们想出了一种个巧妙的措施,依山势修筑长城,抵御外敌,并且设计的如此巧妙,易守难攻。(7)但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更多的是靠着无数的肩膀,无数的手,这是如何的肩膀?如何的手?(第一层)一块巨石就有两三千斤重,她们每天承受着难以承当的重量,她们的肩膀和手会是社么么样子的?第二层这数不清的条石就靠肩扛、手抬,一每天,一年年,旧伤未好,又添新疤。疾病随时会夺走她们的生命啊!第三层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层层感悟劳动人民为修筑长城所付出的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带着你的感受读读吧!过渡:在修筑长城的过程中,劳动人民付出了血汗甚至生命的代价,在民间广为流传的是这样一种故事,教师在课前布置人们理解了这个故事,目前

9、教师用古文为人们朗读。()补充孟姜女寻夫听了这个故事,当你再次面对长城,你想说点什么?设计意图:加深学生的情感体验,感受血汗。()长城不仅震撼着我们,也同样震撼着全世界。美国前总统克林顿这样说:长城是一种奇迹,一种伟大的民族发明的伟大的奇迹。设计意图:增强民族自豪感,加深对长城的印象。(10)长城不仅是世界历史上的一种奇迹,并且是一种伟大的奇迹!是一种伟大的民族发明的伟大的奇迹!让我们一起深情地对古代劳动人民说让我们一起自豪的对全世界(四)拓展延伸,赞美长城同窗们,长城带给我们的是骄傲和自豪。然而强大国力的自身,就是一道令人望而生畏难以逾越的万里长城。但愿长城永不再发挥它的战斗作用,但愿和平之

10、花永远盛开,也但愿同窗们用自己的力量去筑起新时代的长城。作业: 教师但愿你们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写到小练笔上。设计理念:1、凸显语文的“人文性”,把长城上成“文化的课堂”。2、契合语文的“工具性”,扎夯实实训练语言能力。3、践行“想象阅读”思想,声像言再现文字背后的真切场景。4、贯彻“拓展阅读”理念,多角度把文章读厚、读广、读深。长城教学反思长城是小学四年级语文上册的课文。课文重要是让学生理解长城是世界文化遗产,体会国内古代劳动人民的伟大,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但我感觉到,长城对目前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在情感上,空间上还是有一定的距离的,因此在设计这一课的教学时,我把着力点放在拉近学生和文本之

11、间的情感距离上。课堂中我采用了回文教学的设计,引导学生理解“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种伟大的奇迹。”这句话。那么,这句话就成了我课堂教学中的中心句。接下来,引导学生从远看长城、近看长城来理解长城是一种奇迹。从体会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建理解感悟长城因劳动人民的付出而伟大。从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抓住崇山峻岭的字形来想象画面,理解长城修建的位置,理解蜿蜒回旋来想象长城的形态,结合录像资料的简介(长城东起山海关西至嘉峪关之间需要通过的省份,感受长城之长)学生走进文本,又走出文本,想象与现实相结合,对长城的长有了具体的感知。体会它是一种建筑史的奇迹。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

12、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获得了不错的效果。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体会长城的高大结实,着重体会长城的宽,让学生想象并不算宽的长城是修筑在崇山峻岭之上,体会这一奇迹。结合近景图,让学生找出相应位置,图文结合结合,学生在读课文时,边读边看,让学生理解文本有了一种依托,在这个依托上又加深了学生对长城的理解。裂解了长城的构造,再读作用体会其构造巧妙,为体验劳动人民的智慧做好铺垫。由于时间的关系,学生感悟设计巧妙并不深刻,如让学生想象敌人入侵时,应当如何运用长城来作战?也许体会更深刻。体会古代劳动人民付出的血汗和智慧。这一点与学生在情感上的距离是非常大的,如何让学生体会长城是国内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

13、智慧的结晶,我先让学生读这一自然段,画出你体会最深的句子。然后抓住凝结这个词语,来体会劳动人民的付出。在体验智慧时,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想象劳动人民搬运巨大的条石想到的措施。教师适时补充,加深学生对劳动人民智慧的赞叹。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想象较为单一,因引导学生多方面的想象。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她们的感受。在体会血汗时,抓住如何的肩膀,如何的手,层层体验来体会劳动人民付出的代价,教案设计完美,但我在引导深层次的体验时引导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学生的体验较浅,老是停留在一种层面上,应当在学生回答的基本上,加以引导提高,发挥想象,让学生的情感体验得到升华。虽然学生的情感有了,但总感觉读和悟没有进一步,没有层次性,感悟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学生情感的高潮没有迸发。语文课离不开扎夯实实的语言文字的训练,但在课堂中总感觉语言点有了,如何有层次的训练,让学生的语言与情感在一次次地提高中达到高潮,让教材在解构中在不断的重组与建构,这是每一堂课要思考的问题。我将在后来的课堂实践中继续摸索、发现、进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活动策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